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天鉴宝藏 > 第394章 亲王或太子印

第394章 亲王或太子印

书名:天鉴宝藏 作者:任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5-13 01:30:01

杨郝宇不可置信,嗤之以鼻,说道:“你认识?”

孙益笑着说道:“当然认识,这是西夏文啊。”

老刘头一怔,盯着玉印的印文,讶然说道:“这是西夏玉印?”

除了孙益之外,崇宁等人对这个奇怪的文字,已经见怪不怪。

只见,在印文字体,方方正正。每一个字都那么熟悉,却又一个字都不认识。

很显然,这和贺兰山石的文字,如出一辙,正是西夏文。

季少韬打量下玉印,看向崇宁,问道:“崇宁兄弟,你是队伍里的鉴宝师,你说说这块玉印吧。”

在沙坑里,崇宁也只是粗略看了一眼。

此刻,他放在手里,仔细观摩一番。

玉印的玉料,很是考究,是中规中矩的和田玉籽料。

玉质细腻,温润柔和,属于极品等级。

这样的玉料,在古代都是贡品级别,专属皇家所用。

不过,玉印的雕刻,有些奇特。

倒不是说雕工不好,只是风格迥异,和中原地区的雕刻,完全是两个路数。

以至于上面的螭龙造型,显得极为粗犷,有明显的异域风格。

段静芷问道:“宁哥儿,这块玉印是真品吗?”

从年代上说,玉分很多种,有上古玉,古玉,老玉和新玉。

上古玉是文化期的玉石,比如各种文化的玉器,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等。

这类玉器,玉质普遍较差,且没有什么工,极为简略。

一块黑乎乎的石头,钻个孔,可能就是一件文化期的玉斧。

这个时期的上古玉,最出名的就是红山玉龙。

红山玉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造型生动,雕琢精美。

不过,即便是这个国宝级别的玉龙,玉料也只是墨绿色的岫岩玉。

上古时期的玉,很宽泛,只要好看的石头,都能称之为玉。

古玉的范围,就很广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清,都在范畴之内。

这段时间,玉文化突飞猛进,渐成体系,逐步达到巅峰。

精美绝伦的玉器,玉料,玉工,都是巅峰之作。

这古玉雕刻的集大成者,自然是封建王朝皇室的玉印。

皇帝的印章,被称为玺。

最出名的玉玺,当属始皇帝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是始皇帝命令丞相李斯,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篆字,作为皇权天授的信物。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此玺为天命,奉若奇珍,国之重器。

不过,之后的历朝历代,近乎千年的历史里,传国玉玺的命运,跌宕起伏。

尤其是在国祚更迭时候,传国玉玺更是成了众矢之的,是所有人疯抢的风暴中心。

王莽篡汉时,传国玉玺被孝元太后摔掉了一个角。

王莽命令工匠,用黄金补上缺角。

汉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立大魏的时候。

曹丕让人在玉玺的肩部刻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并非篡汉,欲盖弥彰。

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石勒灭掉前赵,得到玉玺,又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四字。

之后,传国玉玺在朝代更迭中,来来回回,时隐时现。

一直到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

后唐末帝李从珂被石敬瑭攻陷洛阳后,抱着传国玉玺跳入了火海之中自杀。

从那以后,传国玉玺就神秘失踪,消失匿迹了。

在之后的岁月里,时有传国玉玺现世的传闻,不过大多是伪造的。

真正的传国玉玺到底在哪,已经成了历史谜团。

在传国玉玺的影响下,各朝各代的皇帝,都会制造雕刻自己的玉玺,以示皇权威严。

皇室里的亲王,郡王,皇子也都有自己的玉印。

朝廷大臣,不同爵位,也有不同规制的玉章。

崇宁从这枚玉印的光泽上,就能判断出,确实是一枚古玉。

古玉的光泽温润,有岁月沉淀特有的历史感。

而且从玉质的纹理里,也能辨别出玉的老旧。

盘完过的老玉和新作的玉器,在行内人一眼就能分别出来。

崇宁翻看着印文,在里面还有一些残存的玉印泥。

因为时间久远,都有朱红色,侵入了玉质里,形成了特殊的朱砂沁。

很显然,这枚玉印,是一枚古代的实用印章。

不过,现在的仿造技术,颇为精妙。

尤其他们此行,就是为了找寻造假世家江家的踪迹。

崇宁不敢大意,趁着众人不注意,略微侧身,施展千金手,进行鉴定。

一道璀璨的紫金光辉,一闪而逝。

同时,一股汹涌澎湃的灵力,疯狂灌注而来。

原本崇宁在救治完老沙傀后,体内的灵力,近乎消耗殆尽。

此刻,充裕的灵力,瞬间填满!

崇宁惊讶无比,紫金色光辉!

这可是馆藏级别以上的瑰宝!

孙益凑过来,“怎么?是真的吗?”

崇宁缓缓神,轻咳一声,说道:“是真品。”

季少韬问道:“什么年代的?”

崇宁沉吟下,说道:“应该是宋辽时期的。”

季少韬想了下,“宋辽和西夏同期,这难道是西夏皇帝的印玺?”

西夏王朝享国近二百年,历经十位皇帝。

西夏皇陵遍布在沙漠深处,没人知道具体的位置。

真的挖出皇帝玺,也不是没有可能。

崇宁摇摇头,说道:“虽然西夏的记载很少,但他们的规制,受到中原影响。”

“按照这枚玉印的规制,应该达不到皇帝级别。我个人猜测,是亲王宝印或者太子宝印。”

季少韬喃喃说道:“亲王?太子?”

西夏的历史很短,记载也少。相关的学术,也较为少见。

尤其是西夏的文字,目前的破解程度,也少得可怜。

所以,这枚印玺的文字,大家也无从辨认。

孙益疑问道:“那这枚玉印和那俩沙傀,有什么关系呢?”

崇宁摇摇头,“我也不清楚。不过看样子,那个老沙傀是因为这枚玉印,被重伤成了那样。”

“我估计,是在某处发现了玉印,然后遇到了争抢。”

孙益眉头微蹙,“谁会和沙傀争抢呢?难不成,有盗墓贼?”

崇宁摇摇头,“我也不确定,不过老沙傀的伤口,像是用钝器打伤。”

老刘头看了下西北处,说道:“时间不早了,咱们得赶路了。”

“傍晚前,我们得离开谷子岭,在这里过夜太危险了。”

谷子岭的下面,都是废弃的城池,稍有不慎就会坠落下去。

再说,还有那诡异的沙傀,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所以,大家还是离开这里为妙。

老刘头在最前面,驱使着骆驼,往前面开始赶路。

孙益的伤势,还有完全好,在崇宁的搀扶下,两人同骑一头骆驼,紧跟上去。

驼王的体力,比寻常骆驼都大,同时承载两人,很是轻松。

一行人,在沙漠深处,缓步前进而去。

越是往里,黄沙越大,风势也变得激烈。

崇宁不得已用纱巾,把脑袋包裹住,勉强抵御着风沙。

从谷子岭往西南前行,下一站的目的地,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

季少韬看了下前方,说道:“刘先生,我们的路线,是对的吗?”

老刘头一怔,眼神稍有慌乱,不过很快镇定下来,说道:“对啊,怎么了?”

季少韬拿出地图,又看了看天色,“我怎么感觉,有点偏呢?”

他常年行走在荒无人烟之地,有着一种特殊的导航本能。

杨郝宇拿出金罗盘,放在掌心处,眉头一挑,“咱们在朝西北走!”

老刘头轻咳一声,说道:“哦,没错的。前面有一处流沙区,咱们得绕过去,否则很危险。”

孙益一怔,“流沙!”

流沙在沙漠里,那是极为恐怖的存在。

只要人和动物,踏入流沙里面,根本无法逃脱出来,只能被流沙吞没,彻底消失。

流沙,就是沙漠的死亡陷阱!

孙益连忙说道:“那我们得绕过去啊,太危险了,越远越好。”

季少韬点了下头,说道:“这样啊,那我们多久能到第二站起灵沙丘?”

老刘头看着天色,“傍晚时分,差不多吧。咱们得抓紧赶路了。”

说着,他骑着骆驼,逐渐加快了步伐。

此时,驼队里的气氛,变得有些诡异。

过了一会儿,一直在驼队后面的路平柳,不知觉中,靠近了崇宁的骆驼。

崇宁一转头,差点吓一跳。

两个骆驼,一前一后,差点就要追上了。

路平柳苍老清癯的面孔,正死死盯着崇宁。

崇宁被盯得有些噤若寒蝉,低声说道:“路先生,怎么了?”

路平柳沉声说道:“你的玉印,一定要看好。”

说罢,他的骆驼逐渐放慢了速度,很快又回到了驼队的尾部。

崇宁满是疑惑,不很了解。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团队里都是自己人,难道还有人要打玉印的主意?

或者,周围还有小沙傀,盗墓贼跟着?

崇宁只感觉后背发凉,不住地看着空寂的四周。

周围的沙粒,风沙习习,很是安静。

除了漫无边际的黄沙之外,啥也没有。

过了一个小时,在不远处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沙丘。

沙丘连绵,恍若山脉一样,起伏不定。

天色将黑,看不太真切。

老刘头指着那边,说道:“起灵沙丘到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