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躲在山村里 > 第二二零章 收完这样收那样

第二二零章 收完这样收那样

书名:躲在山村里 作者:在家修地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3-13 13:00:38

接下来的好几天,诚鑫都在老宅帮着脱玉米粒呢。

没有机器怎么脱?难道一个一个用手抹下来?

是,也不全是。

手肯定要用的,不然也不行不是?

首先得准备几样东西,平头螺丝刀,长脚板凳,还有一只解放鞋。

在大厅里,把长脚板凳躺着放下,解放鞋拿起来,给他套在支起来的一只板凳腿上。

然后呢,去院子里装一些玉米棒子进来,倒在边上,用平头螺丝刀,给每个玉米棒子开一条槽。

也就是用螺丝刀,给玉米棒子开个头,这样等会比较方便脱粒。

人坐在躺着的板凳上,拿起一颗开好头的玉米棒子,把开好头的一面,放在绑着的解放鞋上面。

这解放鞋鞋底,可是有许多很深的纹路的,稍微一使劲往下一拉,玉米粒就脱下来了。

就这样拿着玉米棒子,不停地在解放鞋鞋底上不停的搓,搓完一颗换下一颗。

直到这只鞋底,都要被堆起来的玉米粒给淹没了,才停下来把玉米粒清理出去晒着,然后继续拿起新的玉米棒子继续搓。

老爷子种的这些玉米棒子比较稀疏,不过就算这样,一亩地也有四五千颗棒子。

着接近两亩地,没有一万也有九千颗了。

诚鑫他们一人一天也不过脱掉四五百颗,算五百吧,四个人不停的干,一天也就两千颗。

所以啊,这一干就是五天的时间,整整五天,诚鑫他们才把所有玉米都脱完了。

“呼累死了,手心都长老茧了,终于搞定了。”

“早知道,我上次去外面就该搞台小点的脱粒机回来,”钟涛伸着懒腰说到。

“这点就累了?你爸小的时候,那时候家里种着四五亩玉米呢,不脱个十天八天的都搞不完,这才几天呢。”

老爷子在一边不削到道。

“呵呵爷,我哪里敢和你们比啊,我可没怎么种过庄稼。”

“爷,田里的水稻还有多久收啊?”钟涛话音一落诚鑫开口道。

“水稻啊,也快了,前几天我去看了一下,在过个十来天也就差不多了,接近月底吧。”

“我的你去看了没有?是不是可以一起收?”

“你那块啊,都差不多,到时候先把这边收了在过去给你收。”

“你小子,没看见你怎么管理那些水稻,看着怎么比我那都长得好?”

“今年田里都水稻长的都好,应该是丰收了。”

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就是这样,累不怕,只要地里都粮食能丰收,那绝对会高兴。

“呵呵,爷,我也不知道啊,可能是我那田太久没人种了,田里的肥力多吧,”诚鑫随便找个理由忽悠到。

“哎,休息几天又得累几天啊,还好那玩意有汽油机,而且叔伯他们也回来,不然得累死,钟涛又开始感叹了起来。

钟涛这到说的没错,要是没有汽油机,用人工脱粒,那可累得够呛。

玉米有点多,老爷子这也晒不完,还用大水牛,拉了一些到诚鑫那里晒。

所以诚鑫这好几天,哪里也没有去,早上太阳出来,就把玉米粒给放到坝子里躺开晒。

下午太阳落山之前,就收起来装筐里,放在亭子里的过道那。

玉米晒干后,又给老爷子拉回去,收仓之前称了一下重量,一共两千三百多斤,老爷子笑着直说高产了。

也是,种得稍微有点稀疏,以前最多也就刚好千斤,这次一亩多了一百多快两百斤了。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yeguoyuedu 】

过了好几天,除了钟爸,其他几个叔伯都回来了。

也不怪钟爸回不来,热天,到处都是用电高峰期,他们得随时准备着抢修线路呢。

这大热天的,哪里线路出现故障,要是抢修得太慢了,可要被老百姓骂的。

既然叔伯他们回来了,中午诚鑫肯定是在老宅吃的,所以诚鑫一接到电话,立马就去了老宅。

到了老宅,当然少不了给叔伯还有俩婶子问好。

“诚鑫啊,你小子天天待在村里,不找媳妇了?”

诚鑫一坐下,大伯母就开口了。

诚鑫相当郁闷,只有开口说,还早。还早。

“早个屁,在过两年就三十了,你哥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那侄子都上幼儿园了,”五伯开口到。

这下诚鑫直接不开口了,还好几人只说了两句就没有在多说了。

下午大家都休息,诚鑫也回去了,第二天一早就主动来到老宅了,今天开始收水稻了。

来到老宅,大家也准备好开始下地了,镰刀,大木斗,汽油机。通通都往田里扛。

来到田里,诚鑫,堂哥,加上大伯,三人就开始下田割水稻了。

这割水稻啊,一般割两窝放一起,然后放在一边,等会后面脱粒的时候,也不至于太少或者太多。

等诚鑫他们割出一点空间后,五伯和六伯外加小叔,把大木斗拉近了田里。

这大木斗中有一圆圆的滚齿,在一边边上,还有一台汽油机,等会发动汽油机,斗里的滚齿就会转动。

然后五伯他们只需要拿起一把水稻握住,把长有稻谷的那一头,放在转动的滚齿上,稻谷就会被旋转的滚齿给脱下来。

在大木斗的后边和左右两边,还围着一块两米多高的篷布围栏呢,主要是防止等会脱粒的时候,稻谷飞出去了。

诚鑫还是小屁孩的时候,老爷子他们可没有用汽油机,这斗子里也没有滚齿,直接就是一副木制框架。

脱粒的时候,两人一边站一个,一人手里拿一把水稻。然后使劲的在框架上摔打,接着抖两下继续摔打,直到稻谷全部脱落。

这就是传说中的,打谷子凶得批爆的源头,不过早已看不见这种方式了。

从原来的摔打,变成后来的人工开摇动滚齿,再到现在的这种汽油机,还有一种就是割下稻穗,然后运回家用机器脱。

这些基本算是丘陵地带的脱粒方法,在地平的地方,差不多都是使用收割机来收了。

三人割,三人脱粒,斗子里的稻谷多了后,人挑马驼的运回去。

在家里的伯母婶子,还有老爷子他们也没有闲着。

运回来的稻谷里,还夹杂着很多稻草呢,要用筛子把他们筛出来才行。

中午休息,下午三点过四点继续,一天多的时间,才勉强吧老爷子田里的水稻收完运回去。

第三天是诚鑫那块,要比老爷子种得少,所以一天也就解决了。

叔伯们一共在老家待了五天,就出去了,诚鑫也每天晒稻谷,收稻谷。

在水稻彻底干了过后,诚鑫全部称重统计了一下,两亩地。一共收获干稻谷两千五百多斤的稻谷。

两千五百多斤,这听着也不多啊,别人那些高产稻,亩产一千三四都挺正常的啊,多的能到一千六。

诚鑫这才一千二百多,也不算多啊。

其实这是品种不一样,诚鑫他们这是种来自己的吃。所以选的是哪种产量低一点,但是口感好一些的稻种。

那些一千三四一千五六的水稻,产量是高,可是口感就没这么好了。

很多小伙伴应该发现,现在的米饭,没有小时候吃得那么香了,这就是应为提升了产量,降低了口感。

杂交水稻产量越高,口感越差,像那种实验田里亩产一吨多的水稻,也就研究出来放着应急用。

只有当国家出现粮食危机时,在吃储备粮的时候,大面积的种植这种水稻,到时候就不会出现粮食不够吃的情况。

这也是为什么听到研究除了亩产一千多公斤的水稻,但是没有人种的原因。

那是在试验田里种的,还不成熟,就算能大面积种植,也应为口感问题而得不到推广。

反正现在也不缺粮,除非等口感上来了,那差不多就可以推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