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大时代之1993 > 第942章

第942章

书名:重生大时代之1993 作者:三月麻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6 15:14:06

次日,天才蒙蒙亮,文慧就坐起身子开始穿衣服。

听到动静,旁侧的张宣迷迷湖湖睁开眼睛问:“这么早就走?”

文慧温婉地说:“我去买点新鲜菜,吃完早餐再走。”

张宣一骨碌爬起来,手脚麻利地跟着穿衣服:“我陪你一起去。”

文慧把外套扣子系好:“菜市场容易遇到熟人。”

张宣好奇:“谁?”

文慧说:“诗清她妈妈,有时候诗清也偶尔跟在身边。”

秒懂她的意思,张宣打个哈欠,不甚在意:“没事,反正胖小孩姐姐昨晚也看到我们在一起散步了。”

文慧看了看他,又说了一句:“也有可能碰到我小姑。”

张宣顿时停了穿衣服的活计,“你小姑的家在这一片?”

文慧平静道:“直线距离不超过300米。”

卧槽!他心头飘过一万匹草泥马,要不要这么巧的?

这边好不容易避开文家,没想到离林远盛又挨着近。

张宣感觉不对劲:“你就不怕被发现?”

文慧静了静,往门口走去,没回答他的问题。

为了不被抓现场,张宣被她吓退了,真的留在屋里,只派了面孔相对比较陌生的刘雨菲跟着去。

“叮铃”进来一条短信,陶歌发过来的。

陶歌:你要的保镖到了。

张宣回:这么快?

陶歌:姐拖了大关系。

张宣:谢谢,回头请你吃饭。

正在吃板栗的陶歌顺手打字:行,姐回请你吃板栗。

张宣:带壳的板栗?

陶歌对着短信愣了几秒,稍后意味深长地问:姐请你吃,你敢吗?

张宣:熟了吗?板栗壳开叉了吗?

陶歌:姐今天板栗带过来,你自己看?

啊哈!张宣打个哈哈,回:保镖人怎么样?可靠不?

陶歌:履历光鲜,姐已经替你把过关了。

接着陶歌又发一条:你要不要亲自见见?要的话,我让她来沪市找你。

张宣:她人在哪?

陶歌:京城。

张宣想了想,打字:不用那么麻烦了,让她直接去敦煌找希捷。

陶歌发短信:姐现在刚好有点空余时间,同她一起过去趟,你有什么要带给希捷的没?

张宣:我不知道希捷缺什么,你到那边看情况帮我照顾下她吧。

陶歌:我又不是你保姆。

张宣:你是我姐。

陶歌问:你什么时候从沪市的温柔乡里出来?

张宣:今天去一趟手机厂就走。

陶歌把手机收起,不再回复,问对面的欣欣:“大清早的来找我,有什么好事?”

欣欣捏个白色调羹在咖啡杯里搅着,“我要结婚了。”

陶歌问:“在新加坡谈的那个富二代?”

欣欣说:“不是,是我舅妈介绍的。”

陶歌问:“干什么的?”

欣欣说:“在铁路系统工作。”

陶歌细细打量她一番:“你是心甘情愿的?”

欣欣点头又摇头:“无所谓心甘情愿,我就是突然想结婚了,刚好舅妈介绍的对象不算差,我就同意了。”

陶歌郁闷了:“这种好事打个电话告诉我就成,没必要这个点跑过来。”

欣欣似乎知道她在郁闷什么,认真说:“你和黄鹂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当然要面对面亲口告诉你们。”

陶歌撩下头发:“黄鹂什么反应?”

欣欣抿一小口咖啡,忍不住笑道:“她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一副要吃人的样子。”

过了几秒,陶歌问:“我还是没懂,你不是蛮喜欢新加坡那富二代的吗?”

欣欣不避讳:“经历了几段感情,我也想明白了,有些人适合恋爱,有些人适合结婚,那富二代玩的花,床上给我了很大的满足感,却也恰恰是这样,我不敢跟他结婚,所以回国后我就跟他彻底做了了断。”

陶歌后靠着椅子,翘起二郎腿:“你这是指桑骂槐?”

欣欣摇摇头,十分真诚地讲:“并不是,这是我突然悟出来的道理,以前亲朋好友跟我提及时,总觉得难听,真是应了那句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陶歌右手撩下大耳环:“那画家呢?也彻底忘了?”

欣欣说:“忘得差不多了,现在就算偶尔想起也觉得当时的自己太过于纯粹了。”

陶歌陷入了沉默。

见她不说话,欣欣反问:“你呢?还打算呆他身边?”

陶歌没直接回答,而是问:“如果我们俩换个位置,你会怎么样?”

欣欣愣住了,思考了好久才苦笑说:“唉,我没机会遇到张宣这样的人,不过我能理解你。”

不等陶歌回话,欣欣又说:“我现在还没进入婚姻,所以不知道这婚姻到底有多恐惧?但我观我爸妈的情况,我觉得“有苦难言”四个字会贯穿始终。”

陶歌不解:“你爸妈感情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会这么说?”

目光飘过阳台,欣欣望着窗外悠悠地道:“别说你真的没听过一点风声?”

陶歌身子前倾:“你爸爸真的有外室?”

欣欣用确定地语气道:“有,在济南那边,还替我生了一个妹妹。”

小圈子里的谣言被证实,陶歌没有太过惊讶,但想着欣欣她爸那副温文尔雅的模样,还是有点小小惊讶。

她问:“你妈妈什么反应?”

欣欣无奈地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能有什么反应?”

话到这,欣欣接着说:“所以,你不结婚我也能理解。”

等对方喝完咖啡,安静许久的陶歌看看手表,直接起身:“我要去一趟敦煌,你要不要去散散心?”

欣欣问:“去那干嘛?”

陶歌说:“我堂姐在那,我去看看她。”

欣欣明显不信。

陶歌戴上太阳帽,提起包包:“希捷也在那,也顺道看看她。”

欣欣欣然一笑:“这理由就说得通了,我相信你这样为他着想,你将来会求仁得仁。”

求仁得仁,陶歌在心里琢磨一下这四个字,再问:“你去不去?给个痛快话?”

欣欣起身:“去,我反正是一画画的,正好去莫高窟找找感觉。”

文慧买菜回来了。

张宣开门,接过菜,顺嘴问:“今天有遇到熟人没?”

文慧说:“有。”

张宣问:“你小姑?”

文慧说:“不是我小姑,是小姑的朋友。”

来到厨房,文慧对他说:“接下来我会专心练钢琴曲,会比较忙,你什么时候走?”

张宣咂摸嘴:“快了。”

文慧点点头,熟练地做菜。

吃完饭,张宣把这三楼的钥匙递给她:“袁枚告诉我,9月份会有一台钢琴运到这,钥匙你拿着,到时候你有时间就过来看看。”

文慧沉吟些许,伸手接了。

把她送到五角广场,张宣直接去了银泰科技。

“这是上半年小灵通的财务报表,你过过目。”刚进办公室,茶都还没来得及喝一杯,李梅就紧锣密鼓地给他安排活计了。

细细翻了翻,张宣比较满意,起身说:“走,陪我四处走走。”

路上,张宣问:“你家里人还适应这边么?”

李梅回答:“一开始不适应,磨合期过后就好多了,主要是现在手头宽裕,钱能带来很大便利。”

两人先是去的研发部,接着去了生产车间,望着崭新的流水线,老男人问:“辛苦你了,花了不少精力吧?”

李梅道:“还好,这些机器要是凭我们公司的自身实力很难购买到,这多亏了李文栋在其中斡旋。”

说到这,李梅从包里掏出2部自产的手机给他:“你把这两部手机转交给李文栋,上次我承诺了的。”

张宣接过手机揣入兜里,稍后说:“再给我拿几部。”

李梅笑了笑,好像就在等这话,手一掏,又从包里拿出一打:“早就替你准备好了,呐,这是10部手机。”

听到这敏感的“10”,张宣手指头指指她,“你呀你,你这是把双伶和米见都算进去了。”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 安装最新版。】

沿着生产车间走一圈,张宣询问了员工情况,询问了工厂产量,最后问李梅:“第一批计划上市多少?”

李梅说:“2万台。”

张宣问:“有把握没?”

李梅这次说的比较保守:“我们虽然有小灵通打底,但在手机领域毕竟是新品牌,而且主打高端市场,同等价位有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这样的巨头在,竞争激烈,还得到时候看市场反应情况。”

张宣听得点点头,倒是不怎么担心,先不说质量不比诺基亚最新款差,手机颜值摆在那呢,超前了好些年,总有一些颜狗会忍不住试试水的。

关于新手机上市,李梅团队准备的比较充足,张宣没什么大的建议,只是提了一句:“多花点钱请所谓的权威专家吹吹水,消费者就信这个。”

“好。”

李梅应一声,对他说:“新手机发布那天,你得来。”

张宣没拒绝,自己好歹也是一名人,是国内很多青少年的偶像,只要往那一站自带光环,不管对销量拉升有多大,但好处肯定是有的。

而且还有一点,只有他去了,沪市大老板来站台才觉得感受到了重视,这种场面他自然不会缺席。

在银泰科技待了一天,次日早上,张宣就带着10台自产手机回了湘省,接机的是先一步率队到湘省捐赠物资的裘雅。

只是才从黄花机场赶到市内,就被一群闻风而动的记者媒体包围了。说实话,看着这一群突然而至的长枪短炮有点懵,怀疑是机场泄露了风声。

面对堵住自己不让走的记者,张宣被逼无奈,“我只回答几个问题,后面有什么事,我们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到时候你们再问。”

跟在身侧的裘雅点了一位中年男性,后者问:“三月你好,请问这次从沪市回来,是专程来一线布置捐赠救灾工作的吗?”

老夫是不放心老家,不放心老娘和双伶,才特意回来看看家里的,他心里如此腹诽,但嘴上却说:“抗洪救灾,人人有责,我身为湘南的一份子,自然是要为此贡献一份力量才行。”

另个一女记者问:“三月,你捐出了3000多万版税,银泰地产和银泰科技准备捐赠多少数额的物质?会比3000万多吗?”

听到这问题,在场的人都是微微一怔,这女记者是真的这么耿直呢?还是不怀好心?道德绑架?

不等张宣回答,裘雅很有眼力见地接过了这个棘手的问题,“不好意思,我插句嘴,由于张总最近一直在忙着创作,捐赠物资的事情都是我在具体负责。

不过张总曾对我交代,捐赠物资多少得视灾情情况而定,我们当然是希望洪灾很快就过去,还大家一个安定地家园。

但是如果洪灾继续扩大,我们银泰地产和银泰科技绝对不会视而不见,会尽最大力量提供物质,争取为灾区的战士和群众能吃一口饱饭而尽绵薄之力...”

裘雅回答的很艺术,不说具体金额数字,简直就是在打太极拳,反正她不是张总,说话行事没那么多顾忌,身处她这个位置,自然是怎么圆滑怎么来。

裘雅说完,不给女记者反驳的机会,又另外点了一名青年男记者。

花了5分钟左右,回答了几个问题,张宣就在银泰地产的一众人护送下,离开了现场。

冒着大雨来到裘雅的临时仓储中心,他问:“这边情况怎么样?”

裘雅给他倒杯水,“这边的领导对我们很客气,还算舒心。”

接着她又讲:“我建议你赶紧走人,别到长市逗留,要是湘南boss们知道你在市里,说不得就会登门拜访。”

这确实是个麻烦事,他跟湘南**oss通过电话打过几次交道,为的就是商业综合体中心的建设。

要是这次真被人堵门了,增加物质捐赠的事小,在长市建设商业综合体中心暂时做不到啊,金陵和深城正在同步建设呢,每个项目要100个亿的预算,银泰地产的人力不够不说,账目上也掏不出钱了。

简单吃了一碗米粉,张宣一行人急匆匆地走了,回了老家。

就像阮秀琴同志在电话里所说的,上村是洪灾受害比较严重的地区,好几处地方洪水都漫到了马路边,村里一半农田成了滩涂,以往河边那几套木材土砖结构的房子不见了。

另外,村里四座桥垮了两座,没垮的是前两年新修的石拱桥。至于两座平板桥,在这次洪水中没经得住考验。

“满崽,你赶了一天路,饿了吧?”阮秀琴见到他,忧愁的脸上有了一丝笑意。

看着满桌子菜,张宣眼睛发光:“都快饿晕了。”

闻言,知道他今天要回家而特意赶来上村的杜双伶连忙给他盛了一碗饭,笑吟吟地说:“妈今天做了一桌子好菜,都是你爱吃的。”

张宣招呼:“老妈,你也赶紧吃啊,不然双伶等着你呢。”

“好。”阮秀琴温温笑。

三人吃饭的时候,一直都是阮秀琴在讲话,果然同预料的一样,洪水爆发后,村委会来了老张家好几次,目的是募捐。

而阮秀琴这次说的,就是一些募捐情况...

张宣一边吃一边细细听着,时不时附和一声,如今他不缺钱,只要老妈心里舒坦,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反正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他看得很开。

在村里待了两天,见村里大小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喜欢找自己后,他终于体会了一把有钱人回家的烦恼,后来为了图个清净,把事往亲妈身上一抛,干脆躲到老杜家去了。

ps:求订阅!求月票!

抱歉,过渡章有点水,断断续续写了7次才写完,这病毒看下人,为什么就我浑身疼得要死要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