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大时代之1993 > 第853章 人才和天才都不能准确定义你

第853章 人才和天才都不能准确定义你

书名:重生大时代之1993 作者:三月麻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6 15:14:06

接下来几天。

陶歌一直在认真阅读“人世间“,这本书她真是越看越爱,越看越舍不得放下。

一天下来她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除了吃饭和张宣有交集外,基本上连话都懒得搭一句。

两人之间真正做到了井水不犯河水。

陶歌在忙,张宣也在忙。

他一直在忙着完善大纲,每天都会绞尽脑汁回想后世的素材用以添加到“暮光之城”里面去,几乎一天要修改四到五次大纲,力求精益求精。

之所以这样拼命,因为张宣很清楚一个事实∶虽然“暮光之城“在西方评价很高,甚至被捧到了“魔戒三部曲“的接班人地位。

可实际上两者的差距有些大,不去管西方文化体制和价值观差异的话,至少在他看来差距比较大。

在张宣心中,“魔戒三部曲”放到现代乃至后世依然是名着,因为它是魔幻类的先行者,它开创了很多东西。

而“暮光之城”要想追评“魔戒三部曲”、或者说超越“魔戒三部曲”,那它得解决两个方面的巨大缺陷。

缺陷一是故事结构和经典台词方面,张宣必须加以改进。

原着“暮光之城”在这方面做的并不够好,甚至”基督山伯爵”等很多名着都要比它高一个档次。

这是他迫切需要改进的地方。

好在他只是借用原着的引线,台词还是得自己重新设计。

为此他有个巨大计划,把西方近百年内比较有名的魔幻类、吸血鬼类和参考资料买回来,或者让谢琪帮自己找回来。

他要引经据典,要在新的台词上、语言结构上和代入感方面下苦功夫。

缺陷二就是创新。

并不是说原着“暮光之城”没有创新,它当然是有的,不然也不可能被西方主流文化捧到那个高度。

可在张宣看来还不够,至少不够超越“魔戒三部曲“。

能让一部青史留名,甚至做到第一,那它必须有要系统的创新。

大胆点讲,就像中国的“山海经”在神话体系里的至尊地位一样,”暮光之城”要做到今后一百年甚至更久,只要写魔幻类的作家就必须参考它、引用它、绕不过它,那才是真正做到了经典。

所以在这方面,张宣已经想好了解决之法∶他要用后世的新颖情节设计和不可思议的各种脑洞来对它进行填充。

务必做到一鸣惊人,出世就名震天下!

在这点上,张宣是相信自己的,毕竟自己比别人多了快70年的后世见闻,用海量的故事情节和各种脑洞去丰满一部,绝对绰绰有余。

而为了做到最好,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张宣不打算留后路,决定把“暮光之城“当做魔幻类封笔之作来写。

换句话说,写完“暮光之城”,他从此、或者很久不再写魔幻类。

思绪归拢,张宣拿出手机给谢琪打电话。

“咚咚…“

“老板。”电话两声就通,那边传来谢琪比较困乏的声音。

张宣担心问“你这是?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谢琪回答“没,刚和罗琳跑完十公里回来,有点累。”

原来是这样,张宣当即把自己打电话的目的详细讲了讲。

听到要把西方近百年内比较有名的魔幻类、吸血鬼类和文献买回来,谢琪懵圈了,过了好久才诧异问∶“你要写魔幻?”

张宣嗯了一声。

知道自己刚才语气不对,谢琪聪明的不再深问,而是麻溜地答应道∶“好,我现在就着手去办。”

张宣提醒一句“光靠你一个人可能会存在思维死角、行动也慢,你可以求助罗琳和企鹅出版社,南希和丹尼尔作为专业的编辑,想来涉猎广泛,他们应

该会给你很好的帮助。”

谢琪把这些一一记下。

聊了十来分钟,张宣最后要求∶“我的时间不多,你速度要快,可以的话,先挑最有名的那些寄一部分回来。“

没想到谢琪直接说“我今天就去买一部分,晚上坐飞机回国。”

张宣很喜欢这种高效率的下属,没拒绝。

中饭过后,张宣接到了杜双伶的电话,说明天和邹青竹过来。

他问“你们什么时候的机票?”

杜双伶轻声告诉他“下午三点左右到机场。“

张宣道“好,到时候我来接你们。”

杜双伶关心说“亲爱的,你现在那么忙,让赵姐过来接我们就可以了。”

张宣笑着摇头,嘴快地表示“今生能让我这么上心的只有你们俩、你了,不许拒绝。”

米见的身影在脑海中一闪而逝,杜双伶自动忽略“你们俩“这三个字眼,笑吟吟道“那好,我明天见面给你个大大的拥抱。”

张宣笑说“有本事就在机场吻我。”

杜双伶脸红红地瞄一眼旁边走开了的艾青,半晌才小声道“刚才妈在旁边呢。”

张宣心里一格登,不是“吻“的问题,而是“你们俩“的问题。

这…

这简直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啊!真他娘的苦恼。

不过随后他又进行自我安慰,都这个地步了,有些东西也不一定瞒得过老杜一家,想到将来的“盛世境况”,似乎提前打个预防针也不见得是坏事。

用阿q精神自我麻痹一番,老男人强行把艾青这事压了下去,不动声色地说∶“在就在吧,反正我们都睡一起了,反正一辈子也分不开。”

“德性…”

杜双伶轻轻抿了抿嘴,稍后说∶“那我挂了,明天早上要起来赶飞机,我先去收拾行李。”

“好,你去忙吧。”

“你要记得休息,按时吃饭。”

“嗯。”

放下电话,张宣在想,明天双伶和邹青竹要过来,而洪社长也要过来,到机场的时间前后仅隔半小时不到,倒是凑巧了。

这时陶歌从厨房切了两沙西瓜出来,递一块给他。

问“双伶明过来?”

“对。”

陶歌说“那下午陪我回趟家吧。”

“啊?“张宣一脸地不情愿。

陶歌在对面坐下“怎么?你不愿意?”

张宣怎么能承认“要不明天吧,我今天肚子有些不舒服。”

陶歌半眯着眼睛“然后带上双伶一起去对不对?”

张宣干笑一声,差不多就是这意思。

陶歌—时间没做声了,等到埋头把西瓜吃完才起身踢他一下∶

“洗下手,现在出发。”

张宣说““人世间“还有20万字就看完了,你不看完?“

陶歌往大门口走去“不急,一下看完就没得看了,姐忽然有些舍不得。”

看到门开,看到人已经不见了,老男人叹口气,这是躲不掉了哎。

说实话,他现在非常不愿意见陶显两口子。

以前嘛,张宣和陶显夫妻都处在云里雾里,不觉得有什么?

可现在,彼此就隔着一层纱,凑一起怪尴尬。

一路上两人都没说话,闭着眼睛休息。

直到车子进了越秀区,张宣才对开车的赵蕾说∶“停下车,我去买点东西。”

陶歌插话“不用,我包里带了茶叶。“

张宣看了她会,半晌后又对赵蕾点点头,示意继续开车。

陶显还是老样子,人非常精神。倒是陶母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些憔悴。

不过陶母很热情,对着张宣招呼∶“张宣来了,快进来坐,外面热。”

“诶,好

张宣换鞋进门后,那种感觉就上来了,总觉得陶母在背后盯着自己一样。

喝完一杯凉茶,等到陶母去厨房帮着丈夫做菜的间隙,陶歌似笑非笑地问∶“你好像很紧张?”

“有吗?”张宣眨巴眼,在沙发上动了动身子。

陶歌换个位置来到他身边坐好,用只有两个人听得见的声音调笑他∶

“要不你把姐娶了,就不会这么心虚了。”

张宣瞄瞄厨房门口“算了吧,你们这种高门大宅,把你娶了我更不自在。”

陶歌不以为意,“吃完饭陪我去逛街。“

张宣说“逛什么街啊?直接去银泰商城拿就是了,要什么有什么,省时还省力,东西质量又好。”

陶歌撩下头发“也行,等会你去帮我拿几打长筒过来,你喜欢什么颜色的就拿什么颜色的。

你要是担心到时候自己控制不了的话,还可以拿盒避孕套以备不急之需。”

张宣“……”

见他不说话,陶歌偏头撇了撇“觉得安全措施碍事?”

张宣白了眼。

陶歌双腿轻轻摩擦了下“最近干旱严重,到处缺水,你有什么想法姐也是能理解的。”

张宣嘴巴张了张,打算说话时,陶母已经端起一盘红烧肉出来了。

看一眼大女儿之前坐的位置,陶母心里叹口气,和蔼可亲地说∶“已经在炒最后一个菜了,马上就好。”

“诶,辛苦叔叔阿姨了。”

把陶母刚才的微表情尽收眼底,张宣觉得很怪,脸上挤出笑容,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接话了。

等到陶母返回厨房,张宣没好气道∶“唉唉唉,别挨着这么近行不行?”

陶歌用筷子夹一块红烧肉放嘴里,笑说∶“何必掩耳盗铃?我妈每次见到我都在叹气。

你只要不动姐,她老人家就只能叹气,逼不了你。”

这话没毛病,可问题是老夫也是男人啊,万一哪天城门失火,不得遭罪大了?

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陶歌回眸从头到脚打量他一番,尤其是在某处停留许久,最后饶有意味地笑了笑,继续对付菜。

陶母又端个菜出来了,陶歌伸筷子吃一口就对她说“这手艺越来越好了,你的幸福指数遥遥领先全国人民。”

陶母对这个女儿是又爱又恨,恨其不争的恨,温温笑∶“有客人在,你吃相别太难看了,好歹也先去洗个手。”

闻言,陶歌放下筷子,站起来对张宣道“走吧,姐带你去洗个手。”

张宣跟着起身。

望着两人去洗手间的背影,陶母又转回了厨房。

随着陶显把最后一个红烧豆腐端上桌,四菜一汤算是齐了,都是些家常小菜,不过颜色看起来还不错,有食欲。

从这点可以看出,陶显确实是用了心思的,难怪陶歌说陶母的幸福指数遥遥领先,想想也不无道理。

要知道在很多家庭,一旦男方有大作为,女方是家庭主妇的话,很多男人从外面回来就基本不动了的,躺沙发上就当起了大爷。像陶显这样外面顾大家,回家顾小家的确实属于那一小撮。

席间,陶显问起了他的“人世间“,还没等张宣接话,陶歌就替他回答了。

陶歌说“已经写完了,我这次回国就是为了这部。“

听闻写了两年之久作品的定稿了,陶显比较期待,“前阵子还有朋友问我关于你这部作品的事情,这下好了,他不用等了。“

陶歌哪里还不知道自己父亲的心思“他要送一稿给陶苓的,可以给你拿过来先过过目。”

张宣连忙附和“明天我刚好要去白云机场接洪社长,到时候带给叔叔看看,正好帮我掌眼。“

今时不同往日,他非常相信这对父女,或者说

相信陶歌。

陶显今天的话明显比往日里多,聊完“人世间”后,话题一拐一拐,又到了银泰资本上。

陶显问“金融投资很有发展前途,而我们在一块还有很多经要取,你当初是怎么想到往这方向走?“

张宣没隐瞒,把遇到老邓的事情讲了讲。

然后说“老邓以前在美国高盛工作过,在这方面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我们在交流过程中发现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来会有很多高科技企业应运而生。

而高科技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我手里刚好又有几个闲钱,正琢磨着怎么样把钱最有效的花出去,于是和有着丰富经验的老邓一拍而合。”

陶显问“听说你们想往银行证券方向发展?“

张宣身子稍微前倾,手里的筷子缓了缓,坦诚道∶“往金融这条线走,银行和证券是一个绕不过的坎,在我们的初步设想中确实有意往这方面延伸。

不过银泰资本现在还处于积累经验和资金的阶段,步子还不敢迈得过大,得一点一点来,等有了机会、有了经验、有了资本,再加速前进。”

陶显对他的话很满意,沉吟一会说∶“国内正在大搞建设,各方面各行业都需要有识之士和大量资金,你现在年纪轻轻就有这个想法和胆识,很不错。

男儿郎嘛,要敢闯敢拼,你这个年纪输的起,也亏得起。不要被困难束缚住脚步,我们国家很大,这个世界很大,大到能容下你的梦想和野心。”

见张宣一脸认真地听着,陶显又说∶“人啊,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容易一叶障目,我们老了,已经快干不动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还得靠你们年轻人。

你现在本科已经毕业了,虽然还在读研,但不妨多去外面走走,去发达国家看一看,多取取经,拓展一下自己的心胸和思维。我很希望咱们国家的金融能快速赶上美国。“

张宣表面平静,内心实则已经懵逼,今天的陶显也太不陶显了。

以往叫自己来吃饭,多是话家常,再多也就是写作方面聊几句,哪像今天这样说这么多的?

他诚挚地说“谢谢叔叔教导。“

陶显看一眼自己的大女儿,“这些话如果是前几年,我是不会跟你讲的。

就算你在文学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也不会跟你提。

可能是人老了,挂念的东西慢慢变多了,也偶尔会做一些平时不曾有的梦,让我对人生有了不一样的领悟。

而你在这个年纪能凭借自己的双手取得这样的成就,人才和天才都不足以准确定义你,所以我对你的未来很期待,想着到老了,看看你能走到哪一步?

这个社会呢,看起来简单也不简单,前进的路上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如果哪一天你自己扛不住了,可以跟我讲,我能帮的会尽力帮你。”

原来说一千道一万,等在这里,张宣听得很内疚,很感动。

不论对方的话有几分真意?他张宣还是领这份情。

一直张罗几人吃饭的陶母很意外,眼神在女儿和张宣身上徘徊一圈后,也没多说什么。

倒是陶歌一直在低头吃饭,同饭前的故意挑逗比,表现的有些沉默。

--

离开陶家,陶歌向赵蕾要过了驾驶位。

赵蕾不得不提醒“你喝了酒,要慢点开。“

陶歌摆摆手“没事,喝的不多。“

见张宣在旁边没拦阻,赵蕾识趣地去了后面的车。

来的时候两人没怎么说话,回去的路上还是没说话,车内很安静,安静到能听到发动机的声音。

快要离开越秀区时,张宣打破了僵局∶“不去商城了?”

陶歌目视前方“去商城干什么?去拿还是避孕套?”

张宣嘴角抽抽,发现自己就

不该说话,真他娘的没事找事。

陶歌侧头瞥他一眼,讥笑道∶“姐就算打扮的再性感再妖娆,躺你床上你也不敢碰,何必去浪费?

如果你现在真的憋坏了,那就当省钱了,毕竟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都是你苦苦熬夜的血汗钱,能省一点是一点。“

真是谢谢你了啊,张宣偏头望向窗外,反复思索陶显今天的话。

ps求订阅!求月票!

ps∶说一下为什么定“暮光之城”,其实三月也明白这本书有很多缺点。但书中现在是1997年下半年这个时间点,说实话,已经没太多可供选择的了。

比较牛的名着都已经写出来了,三月没办法直接架空、或者逆时间写。

而且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和价值观不同,虽然暮光之城在我们眼里过于简单了,但其实在西方的地位非常高。这有点类似于哈利波特,很多人可能难以理解。

不过不管怎么样吧,暮光这书确实非常火爆,成绩非常好,三月为了自圆其说,特意补充了设定,大家体谅一下,实在是书中世界的时间点太尴尬了,找不到更合适的了。

(还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