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军工科技 > 二千七百三十七章 沧海巨变

二千七百三十七章 沧海巨变

书名:军工科技 作者:止天戈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4 23:07:47

进行一番介绍之后,接下来按照安排则是组织这些客户代表们对于整个基地进行一番简单的餐馆。

首先众人来到的则是基地的一个展览馆或者说展示大厅,这里呢所展示的则是这座基地的发展史。之前其实是没有这个展厅的,只不过后面游客多了,为了能够让游客们以及前来参观考察的客人们对于这里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所以这才布置了这个展厅。

也因此,很多客人的参观之旅都是从这个展厅开始的。

首先映入眼帘的则是则是一个集装箱,上面锈迹斑斑,并且还被画着很多五颜六色的涂鸦。集装箱被盖在过,上面有窗户,里面呢也有床铺,以及一些设施。

讲解员呢也是冲着众人热情的讲解了起来,这一下众人这才知道,原来这是这座基地最初的员工宿舍。因为这里最初是一片沙漠,条件非常艰苦,所以最初的建设者和员工们只能搭建这种简易的活动板房以及这种旧集装箱所改造的临时房屋居住。

而吴浩呢也在这个时候冲着众人笑着介绍道:“最开始的时候这里全都是一片沙漠戈壁,没有一点生机。方圆数十公里内能够看到的都是一些沙漠中的骆驼刺还有一些零星的耐旱植物。

夏天这里地表温度可以达到六十多度,而冬天呢这里的温度则能够降到零下二三十度。并且这里还常年常年伴随大风,尤其冬天,寒夜里面的大风可以让在野外的人几个小时内冻僵。而春天呢,大风卷着沙尘,遮天蔽日的,可以说自然条件非常恶劣。”

既然为此,那么为什么你们要将这座研究基地设立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呢。来自于非洲的艾塞亚将军闻言询问道。

听到这位艾塞亚将军的问题,吴浩笑了笑回答道:“原因很多,首先也是因为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成这里地广人稀飞,方圆上百公里之内少有人烟,而这呢就给了我们足够的空间施展。

我们可以在这里建立机场,实验室,制造工厂,还有外围的发电站实验场,靶场等等设施,这是在中东部地区无法实现的。

这其二呢,因为这里少有人烟,所以更加适合保密,也更符合一些实验条件。比如我们这里会从事一些高精尖研究,这些技术研究成果呢,却很容易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以及海外想要夺取的目标。

在这里环境比较简单,所以有心之人很难打我们的主意,更不用说能够得手了。

其次,这里会从事一些危险的实验,比如一些实弹打靶实验,还有我们进行一些化学,生物,医药方面的研究,这些都需要远离人群呢,从而保证这里的危险物质不会影响附近的人们。

这最后一点呢,则就是这里的环境,因为常年干旱,所以非常适合一些装备设施的存放,从而不会像中西部地区担心设备设施受潮故障。

当然了,最最主要的是因为这里的土地足够便宜,我们不用支付昂贵的地价。”

哈哈哈……

听到吴浩的话,在场的众人纷纷笑了起来。

紧接着在导游的带领下,众人来到了一组照片的面前。这些照片记录着这座基地在各个时代一些有着纪念意义的标志性照片。

最后,众人来到了一副卫星地图面前,这是两张卫星地图的对比图。第一张卫星地图上面,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土色,蔓延的沙丘,以及那看不到半点升级的戈壁滩。

而第二张卫星地图之上,则是在同样的地方出现了一大块绿洲。这两张照片一对比,简直是沧海巨变。

很难想象在这么多的时间内,吴浩他们就能够在这片毫无生机的沙漠戈壁上面建造出来了一块绿洲。绿洲内植物茂盛,各种建筑物和设施分散其中,以及那引人注目的人工湖。

在沙漠中,建造形成这么大一座人工湖,这么大一片绿洲,则却是是一项伟大工程。

而对于这一方面,来自于西亚的拉世德将军特别感兴趣,他冲着吴浩说道:“吴阁下,我们的国家同样是建立在沙漠之中,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与沙漠作斗争,希望能够在沙漠中建造更多的绿洲,让我们的国家不再荒凉,不再贫瘠,而是变得充满绿色。

所以我很难想象贵方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造这么一大片的绿洲,这里面有什么秘诀吗,我非常感兴趣。”

听到拉世德将军的问题,吴浩笑着讲道:“其实能够形成这么大一片绿洲,原因有很多。首先就是水源了,大家在卫星地图上面所看到的这座人工湖,它其实是我们通过地下管道从上百公里外引水过来的,并且不断扩大的结果。

有了水源后,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水源来进行植树造林了。为了能够确保这些水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我们布置了一套非常详细的水源灌溉管理系统。

滴灌系统大家都知道吧,我们这套系统就是通过滴灌系统改进而来的,它有很多级管道以及众多传感器以及控制系统所构成的。

通过大小管道,我们可以将直径五毫米的毛细管线铺设在沙子里面。这些管线上面会有特殊的滴水孔,它会不断的向外伸出水珠。

而每个滴水孔所在的就是一棵树的根部,这样一来,这棵树就会在成活生长阶段能够获取充分的水源,从而保障这颗树的成活。

我们在这些区域部署了众多的土壤湿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根据土壤中的湿度从而来调整滴水孔的出水量,从而可以最大程度的充分利用水源。

除了这样一套智能滴灌系统外,我们还在积极的培育耐旱植物,像是外围的很多植物,这些都是通给我们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技术所培育出来的耐旱植物。

比如我们培育出来了一种耐旱竹子,它的种子或者说幼苗,可以在种植后一个周就可以整成几米高的成年耐旱毛竹。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竹子的快速生长基因移植到一些其它的耐旱植物上面,从而让这些耐旱植物也能够拥有竹子一样的生长速度。

这些我们的耐旱植物研究实验室里面就培育的有,大家待会儿就能够看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