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916章 硬骨头(下)

第916章 硬骨头(下)

书名:从八百开始崛起 作者:汉唐风月1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09 22:45:18

小村宏的军令很简单粗暴,直接命令6具掷弹筒对准山坡上发射榴弹,6挺重机枪中的4挺也于侧翼开火扫射,并有12挺96式轻机枪加入火力覆盖射击。

连续不断的枪声和爆炸声瞬间充斥山野!

汹涌澎湃的火力输出还不算,2个步兵中队,近400名步兵动了!

那完全是摆出一副要一口吃掉对手的架势。

但或许,小村宏太低估他眼前这支中国步兵营了!

是,769团一营的编制和绝大多数中国步兵师一样,一个步兵营有3个人数为130人左右的步兵连和一个100人左右的机枪连组成,总兵力在500人左右!

如果换成德械师的步兵营,步兵是中正式步枪,机枪是捷克造,甚至能达到每个步兵班一挺,一个步兵营将拥有27挺轻机枪和4--6挺重机枪,不算火炮的话,轻火力方面绝不会弱于小村宏目前所率领的3个步兵中队和另配的一个重机枪小队。

但显然,80集团军对于当前的掌权者来说不仅不属于嫡系,而且还是曾经的敌对方,能给编制和军饷都不错了,还想要武器装备?想啥呢!

步兵装备的是老套筒级别的汉阳造,也有一些战斗中缴获的三八式步枪,轻机枪也是五花八门万国造,一个步兵连能有个三四挺就不错,重机枪就更不用说了,一营装备的两挺民二四式重机枪仿制自着名的马克沁重机枪,综合性能足以吊打日军装备的92式重机枪,可是,数量少啊!

一个步兵营只有区区两挺,是日军拥有重机枪数量的三分之一,处于绝对的劣势!

光论火力或是装备,日军完全属于碾压态势。

可769团能被921师师部派往战场,就已经证明了他本身不是一支普通的部队!

唐刀的记忆中的互联网上曾有这么一个评比,80集团军建立之初,有3个师6个旅加上511师一个没编制的独立团总共13个步兵团,根据抗日战争和后来连续大战包括冰原大战中的表现,综合评定,谁是‘天下第一团’?

最终的结果其实还是很有说服力,‘王小强’同志所在的772团被誉为最能打的步兵团,做为天下第一旅麾下的主力团,772团抗战八年几乎是从头战到尾,不说普通官兵,光是其团级指挥官都牺牲高达七人,亦是整个八十集团军步兵团中最多的。

511师麾下685团也很牛,他们参与创建了晋察冀、鲁和华中三大根据地,也是未来‘万岁军’的前身!

有这样两个步兵团在前面,按理说没长期战斗在太行山地区的769团啥事儿,但最终,769团却以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投票率选定为第一。

理由很简单,远没有772团出名的769团是八十集团军和911师钦点的‘御林军’,几乎是师部和总部在什么地方,他们就在哪儿,这本身就是大佬的认可,而且,论到从该团走出的将军数量,整个八十集团军,无人能及!

想成为将军,既得有资历,更得有战功,两者缺一不可!

769团的实力也由此可见一般!

而老孔同志率领的一营,更是这支强力步兵团麾下的主力营,其麾下近500名官兵中,有超过三分之二是经历过那场历时一年多的两万里大转移的,无论技战术水准还是精神意志,他们都堪称精锐。

超级硬骨头!用一个大家都懂的词来形容他们或许最客观不过!

因为这里的地形,无法将兵力安排至两翼,但老孔同志依旧因地制宜在侧翼山脊上放了两个步兵排,以防止日军从另一侧绕行攻击阵地,而坡度较缓的山地上却是放了一个满编步兵连,形成一个‘7’字型,另外一个步兵排和一个步兵连则放在了二线做为预备队。

两挺重机枪则都安放在距离整个战场超过400米的山林间居高临下对下方的步兵做火力掩护。

那里有还算茂密的丛林做为掩护,足够的距离让日军的掷弹筒手够不上,92步兵炮除非运气足够好,否则想几炮就轰掉他们也是妄想!

这样的阵型摆在日军面前,直接下令攻击的小村宏其实也有他无奈的成分。

要么他率领麾下绕行,不和中国人来这种硬碰硬,但显然这是百分百不可能的,无论是军令还是大日本帝国陆军的骄傲,都不允许他这么做!

而剩下的选择,只能是强攻,干掉这支兵力看上去算不上很多的中**队。

所以,综合当时的战况来看,狭路相逢的中日两军的最高指挥官,都选择了最正确的方式。

只是,战场没有平局,只有生死,只有胜负!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日军的4挺重机枪在300米外怒吼起来,打得阵地上石屑翻飞,所有中国士兵都死死的匍匐在石头后面或是临时战壕里一动不动。

射速高达500发每分的九二式重机枪可不是闹着玩儿的,那手指粗的子弹挨上就是个血窟窿,在没有野战医院的情况下,就算当场不死,基本上也没人能撑到战斗结束,光是流血都能活活流死。

另外2挺还未发言的,想都不用想,那自然是防着1营的重火力点,一第1营的重机枪冒头,那2挺重机枪会立刻进行相应的反压制。

不过,日军也是足够骄狂,为了提高重机枪的命中率,径直将重机枪放在掷弹筒射程的威胁下!

当然,他们敢这么做也是有他们的理由,经过情报分析以及来自前线的汇报,此次参战的中**队要么是灰色军服要么是深蓝色,那意味着是‘土八’和中**队中的川军系,这两支军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意志顽强,也有近乎相同的弱点:火力不足!

掷弹筒,他们真没多少。

事实上,他们赌对了,老孔麾下的一营,加上刚刚缴获的那杆掷弹筒,总共就3具,而且榴弹严重不足,总共不超过30枚!

3具掷弹筒对上小村宏麾下又是步兵炮又是超过十具掷弹筒的火力倒是啥都不是,可那只是相对而言不是?

就像用平头哥和草原之王的战力对比一样,狮子的确占据压倒性武力值,但狮子也无法忽略平头哥的尖牙利齿吧!那一口咬上去,也可以来一个血窟窿的。

当然了,此刻将重火力点前提的日军还是挺嗨,不用望远镜,就能看得清一线阵地的情况,打得那叫一个尘土飞扬,仿佛光用火力覆盖,就已经要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了。

不过,重机枪的威胁是大,但只要你趴在掩体后面不抬头,重机枪子弹也不会拐弯,对一营阵地威胁最大的,其实还是已经动了的日军步兵。

近400名步兵,则在4挺重机枪的嘶吼声中,分成4个波次向正面阵地猫着腰一路小跑着前进。

每个波次之间相隔超过百米,每名日军单兵之间也相隔超过5米。为了掩护步兵攻击,位于更远方的日军掷弹筒甚至还向阵地上投掷了烟雾弹。

显然,日军最高指挥官小村宏绝不是傻蛋,虽然暴躁的不行,但战术布置却是一板一眼,极具攻击性。

看似是一次性将步兵主力压上,但其实位于前方第一波的100余名日军依旧负有试探性攻击之责,负责试探出中方的兵力部署和轻重火力点位置。

一旦中方轻重火力点射击,隐藏在第二第三波攻击步兵中的掷弹筒手以及已经推进到距离一线不过700米的两门92步兵炮就会对这些火力点发起远程攻击。

这自然不是什么新招数,但在日军对中**队的作战中却屡试不爽,原因很简单,中国人的炮太少了,他们可以堂而皇之的将重机枪放在数百米外对步兵进行火力压制,但中国人的火力点一旦冒头,他们的炮却可以对重火力点进行打击。

有重火力优势,就是可以这么任性!

而现在的769团一营有着花费20分钟建的临时野战阵地,又是防守方,貌似占了不少优势,但轻重机枪仅为日军的三分之一,3具掷弹筒和日军十几具掷弹筒以及两门9步兵炮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日军在重火力方面的优势,一下就把这些全部抵消了。

双方其实基本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就看谁能顶得住。

顶得住令人不忍目睹的伤亡。

就在这个春日的上午,一个个猫着腰从灌木丛以及崎岖的山路中向前快步前进的‘屎黄色’、犹如一只只掩藏的不错的土拨鼠,你明明知道他在,却因为硝烟和距离的作用,看不清他们的行迹。

日军的重机枪还在怒吼,虽然在阳光的作用下原本火红的弹道一点也不显然,但泼洒过来的弹雨却是实实在在的,打得1营位于一线阵地上的中国士兵头都不敢抬。

从200米外,日军第一波步兵中的几十人大约一个步兵小队就开始由矮着身子猫着腰变成直起身体端着枪,一边射击一边大步向前,发起冲锋,另外数十人则落后三十多米,几挺跟随步兵前进的轻机枪也纷纷落位寻找着掩体由两翼将枪口对准中方阵地。

与此同时,日军的烟雾弹发射的强度却在增加,将整个一线阵地的前沿笼罩在一片浓烟中,中日双方步兵的视线集体受阻,而已经开始冲锋的日军脚步声却没有停歇。

日军极其狡猾,虽然大量烟雾弹造成己方视线受阻,很难用什么精准射击对前线提供帮助,但轻重机枪的火力强度已经足够了,而中方士兵却很难对已经进入冲锋状态的日军步兵进行打击,除非他们现在就暴露火力点。

一旦他们冲入一线阵地前三十米进入可以投掷手雷的距离,重机枪将停止射击,取而代之的便是更近距离的轻机枪,然后便是一波接着一波的日军步兵对阵地进行冲击,便很难有守军能抵挡得住不断投掷过来的手雷甚至是潮水般涌来的日军平端的刺刀,白刃战本就是日军最喜彰显他们武勇也是最拿手的作战方式。

这个时候,百分之八十的守军基本都是兵败如山倒了。

但一营的反应有些出乎日军的意料,直到几十名日军快冲入一百米的位置,中国守军依旧是静悄悄的,一枪未发。

这甚至让远方拿着望远镜密切关注战场的小村宏少佐产生了一种错觉,对面的中国人是不是只是虚晃一枪,早就跑了?

他显然忘记了,没有重火力的‘土八’对付日军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放近了打。

既可以节约弹药,又可以让他想跑都来不及跑。

而日军所谓的无敌白刃战,缺枪少弹的‘土八’是最不畏惧的,甚至可以说是求之不得!

所以,等到第一波中的日军前锋踏入大约100米的距离,一声尖利的铁哨声响过,对面阵地上发出了第一声枪响。

继而,是震耳欲聋的“砰!砰!”属于汉阳造步枪的声音。

那是有超过200杆步枪在同时开火,从正面,从山脊,对准着同一个区域。

机枪不多,那就用步枪集火,五个步兵排顶着日军重机枪的扫射,疯狂开火!

哪怕有好几名士兵刚端起枪,抬起头,都还没来得及扣动扳机,就被92重机枪手指粗细的子弹扫中,一声不吭的倒下。

但位于第一线的一营士兵们依然坚决的从掩体背后支起上身射击,只有那样才能保证命中率!

用死亡换取死亡!

这就是硬骨头精神!

付出的牺牲必有回报,简陋野战掩体不断有中国士兵倒下的同时,亦有超过十几名端着步枪大步向前的日军一头栽倒在地。

1营顶着弹雨挥下的第一棒,就这么精准命中日军的脑门,不说脑浆迸裂,也属于晕乎乎的那种。

来呀!你过来呀!咱们以死换死!中**人用不断的牺牲和回击爆发出属于自己的呐喊!

面对日军的凶悍进攻,八十集团军中有名的硬骨头营第一个照面就给小村宏来了个狠的。

很多倒下的日军并没有立刻死去,而是在草丛中痛苦哀嚎,呼朋唤友的希望同伴能帮助他们。

一时间,痛苦的哀嚎声甚至还超过了震耳欲聋的排枪声。

要说日本人也不是豆腐捏的,怎么中了枪就跟死了娘一样,哭喊的如此凄惨?没听说中国士兵中了枪就哭得眼泪鼻涕一把抓的。

倒不是说中国人比日本人对痛苦的耐受度更强,人其实都是差不多的,疼了会喊,要死的那一刻都会喊麻麻,谁都不是钢浇铁铸,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主要是和中日两军装备的步枪款式不同,子弹不同也有关系。

此时日军装备的是三八式步枪兵配备6.5毫米口径尖头子弹,这种小口径子弹节约资源的同时,还拥有穿透力强的特点,平直的弹道使得有效射程能达到400米。

这无疑是一款很优秀的单发式步枪,中**队中的不少精准射手干脆就拿三八步枪当狙击枪来使用。

但6.5毫米尖头子弹拥有这些优势的同时,它的杀伤力实在令人郁闷,三八式步枪射出的子弹可以轻松穿透人体,却不会发生翻滚和碎裂,只要不是命中动脉和头部,很难造成致命伤害。

这种结果导致日本陆军入侵中国大半年后全军装配了圆头被甲结构,命中人体后弹体容易裂开,形成可怕的空腔效应,杀伤力才大增,但这个时候日本华北方面军还没有全面装备。

而769团1营装备的都是老枪,中**队普及度最高的汉阳造,就是仿造的德国1888委员会步枪,装备的是7.92毫米圆头子弹。

这种步枪其实没太大亮点,有效射程更是只有300多米,精准度也比起三八式步枪差,枪长也比三八式短了10公分,综合性能对标三八式那是弱爆了。

可7.92圆头子弹的威力可比三八步枪的6.5尖头子弹要大的多,更要命的是一旦进入人体,这种圆头子弹因为受到肌肉和骨骼的阻碍之后就会翻滚变形,会给人体肌肉组织形成极大的创口,外面看着是个枪眼,实际内部却是个茶杯大小的创伤。

这样来一枪,你说疼不疼?不喊疼的,估计都是完蛋了的。

就这一下,就把内心高呼“武运长久”自信心爆棚大步流星冲锋的日军前锋给打趴下了。

勇敢这个词吧!其实就是相对而言的,当勇敢碰上懦弱,勇敢就会光芒万丈,但当勇敢碰上勇敢,还就得看谁更持久!

显然,前十秒还勇的不行的日军拉了!

ps:风月明天请个假,因为周二要上一天的课,然后晚上还要接女儿老师吃饭,实在是很无奈,还请大家原谅一下!抱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