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 第四百五十三章 印度之行

第四百五十三章 印度之行

书名: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作者:行走的大羊腿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3:50:53

滇西畹町、这座非常不起眼的华夏边陲小镇,如今却成了边境线上最大的兵站,好几支师级单位都驻扎在此,来来回回的巡逻队伍数都数不过来。

新编五十师的驻地上,师长高喜江独自坐在营帐内,盯着手里的两封信件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师长,88军那边又来电报了, 让我们尽快前往南坎报道,还是不予理会吗?”一名中校掀开门帘走了进来。

高喜江愣了一下,不着痕迹地把信封折起来揣进兜里,随口答道:“不是说了吗?暂时不要回复,没什么事情不要来打扰老子!”

“是,是…”

看来师长的心情不是很好啊, 中校不敢多说急忙退了出去。

等他走后,高喜江在此掏出信件, 这里面其中一封是昆明那位新上任的陆军总司令的亲笔信, 意思很明确,让他待在畹町按兵不动,其他的一概不用管。

而另一封则是他的老长官,88军军长范绍增在昨天刚送过来的,内容不用看都知道是什么,开头就把他骂了一通……

但就是这两封信让他陷入了两难之境,一方面是自己的仕途,那个小肚鸡肠的何长官在军界可是出了名的睚眦必报,自己要是不听招呼后面还有好果子吃?

而另一方面又是当年一起刀山火海滚过来的好大哥兼老长官,这个时候不讲道义岂不是让人戳脊梁骨?他妈的到底该怎么办啊…

话又说回来, 兄弟之间情分归情分,但一路摸爬滚打走过来看到过太多世态炎凉,这个年头谁不给自己留条后路啊。

“师长,那个…”

门外的声音再次将高喜江的思绪给打断, 本来就挺郁闷的他这次再也忍不住怒火:

“你妈了个巴子!跟你龟儿说了不要来打搅老子!听不懂吗?”

被骂了一顿的中校连门都不敢进, 只能站在外面委屈巴巴地低声回答道:“不是…师长啊,驻地外来了一队人马, 领头的那个说是88军军长, 让您赶紧出去迎接…”

“啊!?”

这话吓得高喜江连忙从椅子上跳起来,飞一般地冲到外面揪着中校的领子问道:“你确定是88军军长!?他是不是个膀大腰圆的胖子?”

“对…对啊。”中校胆怯地回答道。

“糟了!哎呀糟了糟了…”

高喜江一把将他推开,神情慌张焦急不安地来回渡步,嘴里还在不断念念叨叨什么。

周围的士兵也是一脸懵,完全搞不懂他们师长为何如此激动。

“师…师长,这个人来者不善哇?要不然我再去一趟,就说你别在军营头…”

啪!

碍于刚刚被骂的缘故,中校本想替他的师长出谋献策解决一下问题,却不料当即吃了个大嘴巴子。

“你妈的,看到你就来气,快带老子过去!”

……

营地外,几辆军卡和吉普车停在路边,三十多个警卫士兵静静站在两旁警戒,而领头的这位正是范绍增。

“军座,你说高团长会不会出来见你哦,过去这么多年了,他认不认我们这些老兄弟还不一定咯。”樊宝盯着戒备森严的大营门口,满脸的担忧。

“哼,几封电报可能不痛不痒,但老子人都来了,你还敢不见我?”

范绍增倒信心满满,昨天他确实派人给高喜江送了封信,但想了一晚上还是决定亲自跑一趟。

正如樊宝口中所讲,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的情义还在不在真说不准,但至少他人来了,对方再怎么都会出来见上一面。

“唉,咱们出川的那些兄弟,到现在活着的还有几个啊…”

范绍增看着大营前面其中几个小战士,心思不由地飘到了其他地方。

他们单薄的小身板像极了当年出川时手下的那些士兵,记得还有好多小家伙就比枪杆子高那一点点。

而打了这么多年仗,川军死伤无数,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半个华夏战场,不知道有多少人长眠在异地永远回不去家乡。

“快把路障给老子端开!”

一阵爆喝打断了范绍增的思绪,他定睛一看,前面来的不正是那个老部下高喜江吗。

“江娃子,你狗日的现在排场大了嘛,要老子亲自来请你哇?”范绍增那张胖胖的脸上绷得死紧,眼睛一瞪毫不客气地讲道。

“哎呀,哈哥,我也是才晓得你过来啊,有失远迎有失远迎,走走,到我营地里坐一哈。”高喜江赶紧迎上来,咧咧嘴陪着不是。

范绍增在当棒老二的时候外号范哈儿(傻儿),那些手下的兄弟都尊称他为哈哥,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掉,直到进了部队很多弟兄私底下还是这么叫他。

看着曾经熟悉的人,听着熟悉的称呼,范绍增也是感慨万千,不过这次可不是来叙旧的,他强忍着心中的情绪波动,面无表情地向前走去。

眼看老长官一言不发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高喜江为难地叹了口气,心里也是五味杂陈说不出的滋味。

樊宝走上了拍了拍他的肩膀,表情显得十分复杂,同样叹了口气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埋头跟上了范绍增的步伐。

几人很快来到了营地内,高喜江一改刚刚凶神恶煞的模样,像个温顺的小绵羊,又是倒水又是端茶,还不让手下代劳必须自己亲自来。

“哈…呃…范军长,喝茶嘛。”

“哼…”

范绍增抿了口茶水,杯子还没放下,抬起眼皮看到一脸献媚的高喜江,没好气地教训道:“坐到起撒,绿眉绿眼的站起做啥子?”

“是…是…”高喜江没有半点不悦,乖乖听话正襟危坐在旁边的板凳上。

这一幕着实把在在场的那名中校给看呆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还是他们那个动不动就开口骂人的师长吗?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范绍增光喝着茶也不说话,就这么安安静静的坐在这毫无表示,连樊宝也不清楚他到底要干什么。

一旁的高喜江却坐如针毡,几滴冷汗不自觉的从额头上滑落,这**的气氛让他倍受煎熬。

“去,派人在外面守着,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准靠近营帐20米!”

“是!”

高喜江实在是坐不住了,起身对手下吩咐了一声。

待所有无关之人都出去以后,他立马换了副嘴脸,哭丧着哀求道:“哈哥,你倒是说句话嘛,莫稳到不开腔撒。”

“哦?你娃还认我这个哥老官啊?那当年在关二爷前拜把子的时候说过的那些话…你龟儿还记得不!?”

范绍增嘭的一声重重放下茶杯,厉声质问道。

“我…”高喜江顿时脸红耳赤汗如雨下,不知道如何做答。

拜过袍哥香堂的人都知道,袍哥素有与子同袍之意,又用三国演义中…曹操赐予关二爷新袍,二爷却将刘备送的旧袍罩在新袍之上的典故,以此称之为袍哥会,他们以五伦和八德作为信条准则,讲究礼、义、廉、耻、孝、悌、忠、信。

其中这个“义”字更是他们“浑水袍哥”的核心思想,最忌讳点水(出卖同伴)、臊皮(伤面子)、放黄(说话不算数)、不落教(不按规矩办事)等行为。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切口、黑话”还保留在的四川方言的词汇中。

为什么说川渝地区的人耿直豪爽,其实就是源于清末明国时期的这些袍哥文化,他们的信仰便是此道,要是哪个遇到事情,兄弟之间只要知晓,必须要第一时间出面扎起(撑场面),否则就会视为背信弃义,遭道上人所不耻。

虽然说袍哥人家大部分都是些下九流之辈,但盗亦有道,在这个世风日下的时代,有这么一群人还在以心中的道义准则行事,可以算得上非常难得的事情了。

所以按道理讲,高喜江现在的行为就已经算触碰到了袍哥人家的底线,他明知道老大哥需要帮忙却不为所动,这要放在以前呐,轻则割袍断义,重则…剁掉手指以此赔罪都不为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