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亮剑之敢死营 > 第151章 谋算

第151章 谋算

书名:亮剑之敢死营 作者:陈三十一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10 22:07:29

杜兴华,小小年纪居然当上了一个排长,要在七八十年后的和平年代,这恐怕还在父母跟前撒娇呢!

但是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却是七八十年后那些二三十岁的人都没有经历过的。

他的枪法很准,甚至可以在200米的距离内打击静态目标百发百中。

炸药包可以用子弹去引爆吗?

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答不出来。

也可能很多人不假思索就答出来了。

但是很多人给出来的答案都是错的。

因为,他们的认知就是错的。

比如炸药包可以分为黑火药炸药包,tnt炸药包,以及苦味酸炸药包和后期抗日根据地研究出来的硝铵炸药包。

其实无论是tnt还是苦味酸,又或者是硝铵,这些材料做成了炸药包,一般来说无法使用子弹碰撞或者穿透时引发的灼热产生爆炸。

当然也有可能,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一般用猛烈碰撞以及子弹摩擦去燃爆这些炸药,基本上可以说几率在8%左右。

只有黑火药。

黑火药这种东西是极为危险且敏感的火药,如果真的是黑火药捆绑而成的炸药包,你别说是用子弹去打,就是不小心从几米高的高空摔下来,掉到地上都有可能把它给碰炸了。

在抗战时期八路军使用的边区造手榴弹,甚至有很多都是还没出手就炸了,其实就是因为里面的装药不稳定摇晃碰撞产生的爆燃导致。

所以,黑火药其实是一种很危险的东西。

正因为这种事故变得多了,导致后来在制造这种黑火药的边区造手榴弹时,需要在里面加入适量的油脂或者蛋清,又或者是在灌装手榴弹时,使劲将里面的黑火要给压实,让黑火药之间无法产生摩擦和碰撞,无法导致他们自燃以及燃爆。

所以,无论是黑火药制造的炸药包,又或者是黑火药制造的炮弹,手榴弹等等,被子弹击中,或者遭受太大的颠簸,都有可能产生爆炸。

特别是炸药包,被子弹击中的话,高速飞行的子弹摩擦空气会产生一种高热,在接触到炸药包时,会成功的为炸药包进行点火,从而产生爆炸。

这如果是tnt或者苦味酸又或者是硝铵炸药,用子弹点燃的可能性不会超过8%。

但如果是黑火药,用子弹点燃的可能性就高达100%。

这就是后世一些影视剧中经常出现拿枪去打爆炸药包的情况,其实是不严谨的,如果不是黑火药罐装的炸药包,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用子弹打爆。

但如果,是用某种比例做成了黑火药,那么这种黑火药的敏感性,高度敏感,比如七八十年后小孩们常常玩的摔炮,就是往地上一扔就炸了那种,稍微有点碰撞就爆炸的。

比如,现在的杜兴华,瞄准的,根本就不是日军的人,而是一堆炸药包。

只不过这些炸药包全部裹上油布被掩埋在淤泥底下,而这些淤泥堆积在一条桥墩子下面。

杜兴华在等。

他在等敌人的战车,过桥的那一瞬间。

“说实话,你是不是早就眼馋这两辆战车?

从埋设地雷,到对鬼子排雷工兵的袭击,鬼子就会更为谨慎,从他徐徐推进,然后占据制高点。

然而你没有从制高点上做手脚,在至高点上的敌人就没有对你们形成压制,反而因为你们早就对这周围的制高点标好了射击诸元,导致他们刚上了制高点,通常都会被轰炸。

而且极为精准!

不得不说你们独立二团的炮兵营,比总部的炮兵还要精准,此战过后,将炮兵训练方法整理一下上报给我。”

陈山河笑着点头,他们现在距离杜兴华埋伏的地点,还有好远,所以不用担心他们的笑声惊动到敌人。

在望远镜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日军的战车,因为需要左右两边防护,住在中间排雷的工兵。

这也导致他们需要齐头并进,哪怕不齐头并进也需要,他们间隔的不远。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需要给排雷的工兵提供防护,因为这钱出的弓兵实在太容易被袭击了,经常神出鬼没的从草丛里,石头后面以及一切可以射击的地方,对他们发动突然袭击,防不胜防。

这让日军的工兵部队损失惨重,这也是他们迫不得已把两辆战车派到前面来的原因。

除此以外,他们还把汽车给派到前面来了,但是他们不管是汽车还是战车,都必须在弓兵排完雷之后才走在弓兵后面给他们提供必要的保护。

而这些汽车也全部安上,防弹钢板也可以稍微提供一点,不过终究是仓促的,没有战车那么有防护力,那么让人安心,所以两辆战车一直在前面支撑着。

此时。

日军的排雷部队要过河了,日军的弓兵部队小心的打探着桥上桥下有没有埋的地雷。

结果发现除了潮湿的淤泥,堆满了桥墩子以外,没有发现有什么可疑的地方,而这些桥,经过他们测算应该可以过车子。

虽然比较老了,而且还是水泥石柱桥,经过他们测算之后,应该可以承受得住他们现在战车的重量。

山西也是有桥的,也是有水的,也是有大河的。

不过,这条河不算大,这条桥也只有五个拱洞而已,因为是水泥石柱结构的桥,一眼可以看清楚,那上面没有白色有地雷,所以他们放心大胆让工兵部队以及战车往前开。

“你小子,脑子好使的很!”

旅长看到日军的两辆战车,真的是一前一后开上了桥,就在两辆战车全部都上了桥。

因为这些战车时刻都要给身后的工兵部队挡住,前后左右的子弹袭击。

果然。

日军的工兵小心的跟在两辆战车中间,就听到了枪声从山间响起,弹头打在坦克上,叮叮咣咣的响。

他们更往坦克那里凑近了一些,两辆坦克更靠近了一点。

为的就是给过桥的工兵更好的防护。

因为工兵需要紧跟着他们,到了桥头工兵需要先到泥地里检查,有没有地雷他们才敢下桥。

否则他们还不敢下桥,离开了这个水泥石柱桥之后,他们肯定要小心小心更小心的,因为水泥上埋不了地雷,但是泥地还是可以埋地雷的,地雷就算是战车也是害怕的呀!

这就是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紧跟着战车的原因,就如同战场上,没有了步兵跟随的坦克和战车注定是被炸毁的。

没有坦克防护的步兵,在战场上也是炮灰的待遇。

所以坦克和步兵的组合才是目前为止,在战场上比较牢固的有杀伤力的组合。

当然现在坦克和工兵的组合也是一样。

旅长和陈山河,以及他们身后的人每人手里都有一个望远镜,都紧紧的看着那座桥以及桥上的战车以及桥下的那片淤泥。

因为等他们两辆战车到了合适的位置,将会有炙热的子弹飞向桥底下的那片淤泥。

没有日本人知道那片淤泥有多薄,更不会有人知道那片淤泥下面埋了有多少斤黑火药。

而且是那种暴躁型的。

在临出发之前杜兴华跟着陈山河来考察过这条桥,告诉他,敌人的战车到哪个位置才可以开枪打底下的炸药包。

如果敌人的战车只过来一辆,是一辆一辆的过桥,之间距离太远的话,需要等最后一辆上了桥之后再炸桥。

如果敌人两辆战车之间的距离比较近,那么尽量,等两辆战车都到了合适的位置再打。

这些话杜兴华记得清清楚楚,什么是合适的位置,杜兴华也记得清清楚楚。

陈山河交代过,就是能让小鬼子的驾驶员全部被淹死的位置,那就是最好的位置。

“排长,看,到位置了!”其实副排长年纪也不大,17岁,但17岁在农村已经可以生好几个孩子了。

这个副排长,家里已经有老婆有一个孩子,东坡村人。

上次陈山河带人去解救东坡村时,把他们救下之后他就参军了,参军的训练很刻苦,打了几仗,拔了几个炮楼之后,就当上了副排长。

此时。

他的心情也是异常澎湃的,因为团长说过,他们干好了,这两辆战车就是咱们团的,如果干不好,那多可惜。

所以。

他们对自己抢到了这个任务非常之激动,眼睛紧紧的看着敌人的战车和工兵就这么上了桥。

然后就听着旁边排长说了一声:“打!”

声音并不大,但是枪声很响。

枪声就是命令。

这次杜兴华拿的并不是步枪,而是扛着一只轻机枪在扣动扳机。

虽然只有10多岁出头,但是他竟然就这么抱着一挺捷克式轻机枪,开始了两发的连续点射。

目标就是他负责的那个桥墩下面浅浅一层淤泥,底下的油布包裹着的巨量炸药包。

之所以用机枪,是因为他担心用步枪打不响炸药包,虽然黑火药有时候很暴躁,但是被淤泥覆盖之后,是否会对弹头摩擦黑火药引起爆燃产生影响,他不得而知。

所以此次任务杜新华申请了,每一个主要枪手都扛在一挺捷克式轻机枪。

他的谨慎做的很对,第1个点射打进淤泥里面可能湿软的淤泥,有点降低了弹头的热量,或者减缓了它的碰撞,导致第1次点射没有把炸药包给打爆。

但是后面连续的点射,终于让杜新华负责的那个桥墩子,消失无踪,就在轰然爆炸瞬间。

特别是连续三个桥墩子的轰然爆炸,直接把整座桥全部掀翻了,当然一起掀翻的,还有桥上的20多个工兵以及两辆坦克一辆汽车。

日军的小坦克,虽然小,但是也是好几吨的东西,掉到河里面就这么沉下去了。

两辆坦克都是,一辆汽车好歹还撑了点时间,不过依然也沉下去了。

好就好在,河不算很深,无论是坦克还是汽车,沉到水底下后,在水面往下看,在浑浊之间赫然发现有个挺大的阴影。

不过现在已经没有时间让他们看了,杜兴华发起了攻击,然后扭头就跑。

这个时候没有必要留恋什么战果,因为天空中时不时飞过一架飞机作侦察。

毕竟,日军的汽油虽然珍贵,但是这次一个师团的军事行动还是需要陆航部队的支持。

日军没有空军,日军的飞机是依附在海军和陆军身上的。

所以。

在日军的侦察兵找不到八路军的地面部队时,需要陆航的飞机在天上巡视,帮他们找出敌人。

以日军的骄傲想来。

他们只需要找到敌人就能击败敌人,现在八路军独立二团的优势就在于他们不被找着。

所以日军的飞机经常巡视这片的领空,虽然什么都找不着,但还是在巡视。

不过这次终于让他们看见有动静。

因为下面桥上的一次爆炸吸引了他们的注意,然后离爆炸地点不远的地方,也就几百米的地方,有一伙人正在逃窜。

飞机上离地面太高的话,地面的人看上去就跟蚂蚁似的,或者根本就看不见。

只要人趴在地面上和草丛趴在一起一动不动,如果飞机不特意降低高度,降到500米以下去看的话。

根本就看不到任何人。

如果爬起来伪装了飞机,不降到200米以下去看的话,也根本看不到任何人。

就算是拿望远镜,望远镜的视野很小,飞机的速度挺快,所以也不容易看到。

但如果人跑动起来,那就容易看到了。

在一架日军的飞机上,日军的侦察飞行员,清楚的看到地面,有十几个或者几十个人在跑动。

从那座桥发生爆炸到这些人在跑动,一想就可以明白,就是这些人袭击了那条桥。

于是飞行员压低了机头俯冲了下去,在离地面不到100米的高度,从天空中冲过,即将扣动机载机枪板机的时候,他还确认了一遍,这些人不是大日本帝国皇军的士兵,然后摁下了机载机枪的射击按钮,两道火蛇像鞭子一样甩出去。

但没想到地面上这些人很有经验,他们。看到自己已经在扫射的时候,纷纷朝两边跑去。

然后拼命的扑在凹凸不平的地上。

躲过了飞机的扫射。

飞机的扫射居然被躲过了。

然后。

就在他抬起机头,正准备重新升高,然后回头来继续俯冲攻击时。

他看到前面地面上突然出现了十几挺重机枪,而且都是朝天开枪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