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亮剑之敢死营 > 第329章 再次向总部求援

第329章 再次向总部求援

书名:亮剑之敢死营 作者:陈三十一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10 22:07:29

但是不应该啊!

日本人怎么会来搞他们?

日本人在太平洋上被美军揍的,那叫一个抱头鼠窜,狼狈不堪,怎么会有这么个心思来找他苏军的麻烦?

虽然苏军是极度不愿意开东线战场,但并不是苏军就怕了你关东军了!

可是这种情况下,怎么会有现在日军的这种行动,大家相安无事不挺好吗?

但日军既然做出了要打的姿态,那么苏军也不能怂,也赶紧提升了警戒的等级以及部队调遣也在紧锣密鼓。

陈山河在看着两边的形态,看看不需要挑拨,他们是不是就能自己打起来。

但是等了两天,看情况很显然不太可能。

而且他也不能允许双方有足够时间的冷静期,因为他做的事情虽然指向性很强,但是只要稍微有脑子一点的参谋,就能够猜出这是挑拨。

所以他不能给,日苏双方足够的冷静时间,既然兵力调遣紧张升级了,那就应该开战。

如果不愿意开战,那么,他陈山河就有责任帮助他们下这个决心!

这也是他陈山河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就在日军一个大佐军官到达刺猬沟阵地视察时,一声莫辛纳甘的枪响过后,这位日军在此地的最高指挥官,日军关东军在年中时被调往太平洋的第1师团留守东北的第57步兵佐仓联队,联队长木剑真一,被苏军狙击手击毙阵亡。

在日苏军队部署交界线,一个步兵联队联队长,已经是最大的军官。

此时,日军关东军第1师团留守东北的第57步兵佐仓联队副联队长,顺位顶上。

然后下达了他上位之后的第一个命令,第五十七步兵佐仓联队全线向苏军发起反击!

双方的军力部署交界线,以前甚至都会有人面对面接触站岗,因为他们此前已经签署了日苏互不侵犯条约,所以此前他们相互之间部署的兵力还是挺近的。

哪怕此前,双方已经提高了警戒级别,但也并没有拉开多大的距离。

此时,刚顺位顶上的第五十七佐仓联队代联队长下的攻击命令,让苏军顿时猝不及防。

日军听到自己联队长被苏军狙击手击毙的消息,胸中怒火熊熊,下手根本就没有半分犹豫,直接就平推了过去。

一方面是日军突然出手,另一方面是苏军猝不及防,甚至都没想到日军敢这么快就动手。

因为苏军,已经打算派人去日军关东军司令部去了解到底发生什么事儿了。

但现在,这难道是日军对上美国佬没占到上风之后,想在陆地上找回点信心?

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已经开打了!

无论是关东军司令部还是苏军远东司令部,都接到了双方战场上的报告。

日军一路平推过去,直接占领了对方第998团的所有阵地,第998团一千五百多人,只跑掉了三分之一都不到。

日军第一师团第二旅团第57联队,与苏军第1集团军第998的较量,瞬间引起了已经达到极限的爆发。

所有听到消息的日苏双方部队,都担心对方先下手为强,在接到了消息,但没有接到命令时,就已经朝着对方发起了攻击。

其实说真的,在这个时候,谁也说不上到底是谁先发起进攻的,反正已经打起来了。

对于苏军而言,虽然他们现在不到时候开东线战场,但日军都打上门来了,这个时候再忍就没有意义了。

远东军区司令部一边往着国内发电报一边,给底下发命令。

日本人既然想开战,那就陪他们打!

但是,苏军西线战场正在吃紧,东边没有多少力量支持。

所以既然决定了要打,那就要速战速决,以全力去打退日军的进攻,打怕日军,让日军不敢再起幺蛾子。

真不巧,日军也是这么想的,既然苏军要挑衅,想要在东线战场分一杯羹,关东军没有实力跟苏军打消耗战,打持久战。

他们只能是倾尽全力,用最大的力量,打掉苏军的幻想,让他们明白,关东军其实是颗硬核桃,他们吃不下。

只有他们真正明白自己吃不下关东军的时候,才不会起这个不该起的心思。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倾尽全力一击之下把苏军远东部队打颓废。

双方都是存在这样的心思,说实话,这个时间段大家都是这么个心思,如果再过一段时间或者是往前一段时间,都不会有这么巧的事,现在这个时间段对于苏军,对于日军来说,都是很微妙的一个时间段。

他们在远东或者说在东北这一块都打不起仗了,但现在气氛烘托到这份上了,不打又不行。

所以只能是速战速决,必其功于一役,两方都是这么想的,所以,一场旷世大战就开始了。

日军在辽东,有上千架飞机,七八十万兵,如果算上鸭绿江南边的话,有120多万人。

说实在话,日军的兵力跟苏军比起来,那真的是差远了。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时,苏军就在远东地区驻扎了70万常备军,配备了1万门火炮、3000余辆坦克和400多架飞机以及90多艘舰艇。

苏德战争爆发后,远东地区迅速进行战争动员,很多预备役被编入了军队,远东苏军的兵力数量开始激增,到珍珠港事变爆发时远东苏军兵力已经增长到了134万人。

但很快从远东抽调大部分精锐到欧洲战场,那一批得有几十万人。

此后,虽然远东苏军的数量一直保持在100万以上,最少的时候也有110余万,但是这些人员大部分是民兵转换过来的,精锐早就已经调往欧洲战场了。

火炮也拉过去不少,坦克保持在2000辆以上,飞机保持在两三千架以上,舰艇更多。

在这场谁都打不齐,谁都想毕其功于一役,谁都想把对方打疼,让对方起不了别样心思的战斗当中。

先下手为强的日军,占到了些许便宜,说实话,苏军不会打仗!

无论从哪场战役来看苏军都不会打仗。

像是跟芬兰打,将近八十万人打芬兰,死伤惨重。

芬兰投入的兵力为:人、32辆坦克,145架至287架飞机。

苏军投入的兵力为:人、2514辆至6541辆坦克,3253架飞机。

但是结果呢?

芬兰军队约有人阵亡,人受伤。

苏军共人阵亡、失踪人、因伤与生病而住院死亡者人、受伤人、冻伤人、患病人,共计人。另有5600人被芬兰军队俘虏。

这伤亡情况是7万人跟40万人的对比。

跟德国打,死伤了好几代人,而德国,虽然输了,但是人口损失,阵亡情况却没有苏军的严重。

二战开始以后,跟日军打过三场,明面上都是苏军赢了,但实际上损失更惨重的是苏军。

而且是占据装备优势数量优势人数优势的情况下,损失比日军大多了!

就算是原来在历史上,所谓150万苏军摧枯拉朽俘虏了60万日军,也是一个大城市都没打下来,是人家主动投降的。

真要是摧枯拉朽,又怎么会有60多万俘虏?

这只不过是苏军看美国人扔了个原子弹之后,才宣战,才打过来。

更何况,现在的苏军也不是,原来历史上四五年欧洲战场打完了之后把欧洲那边的装备调过来后的苏军。

但无论如何,双方打的都挺猛。

而且日军真要豁出去了,他们还没有到未来被扔了原子弹,心灰意冷之后,毫无斗志之后的那个程度。

更何况,在原来历史上,1945年的关东军已经被抽到完所有精英去打太平洋战争,留在辽东地区的大多数都已经是二级梯队,只有少部分主力。

可是现在不一样,现在还没有抽调完,现在的关东军还能打。

而且1944年的苏军远东部队,也没有未来那么大的规模。

反正他们打的都挺狠,狗脑子都打出来了,有一发炮弹差点还炸到陈山河这个观战的。

这让陈山河看的那个跟小半个篮球场那么大的弹坑庆幸不已。

幸好他运气好一些,否则,就交代在这了!

不过,现在自己的这张脸不利用利用,感觉是那么的不得劲。

所以,他再次潜入了日军的某个指挥部,大摇大摆的干掉了指挥部里面七八成的人,让自己的这张脸出现在这个时代。

让不死大帝的名声,从现在开始,传扬在历史里。

然后他就走了,挑起这场大战之后,不管结果如何,对他来说都是最好的结果。

远东苏军源源不断的从其他地方,开始往这边聚拢,每天天上的飞机在狂轰乱炸。

日军也是,他们在鸭绿江南边的师团,也开始抽调北上,在鸭绿江南边部署的飞机,也开始支援东北战线。

于是,在陈山河离开的那时候,日苏两军作战,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这其中不乏,他的挑拨。

以及不死大帝出现的作用。

说实话,如果日后在网络上不流传不死大帝的名声,每一个,负责记录历史的人都有责任。

如果仔细研究这一场远东日苏战争历史,将会有人发现有一个人一直穿插在其中,可能就是引起这场战争的导火索。

那就是不死大帝!

当然,对于陈山河来说不死大帝已经是过去,那只是他突然有了一个恶趣味。

既然日苏两国在东北线上,已经打的脑子都出来了,那么对于其他地方的控制,就不会是那么强了。

这就是他的机会!

或者说,这就是八路军,开始渗透整个辽东所有农村的机会。

陈山河用了7天时间,快速的从东边回到青龙山镇,自己画的这个圈。

青龙山镇外围一直围着他们的两个师团,已经调走了,只留下了一个旅团在这里监视他们。

因为日军也发现了,这些人只敢在大山范围内,进行防御作战,却不敢主动进攻。

因为他们只能防御,进攻能力不足。

所以日军在没有办法彻底铲除这批八路军东北支队之前,只能是留下一个旅团作为监视作用,其他的开始抽调去防御大城市。

让大城市的其他兵力可以去支援东线战场。

或者,北上!

整个远东战场并不只是东线而已,像QQHE在往北,像白城再往北,像察哈尔在往北。

都能打!

但是无论是日军还是苏军,他们都不约而同的聚拢在一起,想要给对方一个致命的打击。

还是那句话,想必其功于一役,因为他们都打不起慢仗,打不起消耗战!

他们就想一仗把敌人给打怕。

如果一开始他们会觉得其中有蹊跷的话,但仗打到现在已经没有任何退路,现在只能赢不能输。

所以他们只能是集齐所有力量,无论是苏军还是日军。

所以,你这是挑起了一场战争?

回到青龙山镇的陈山河,只有跟宫若梅在一起时才会说出这一件事儿。

除了宫若梅,从今天开始,他不会对任何人承认这个事!

任何人,当然是在这个时空!

对,此事你知我知,但除了你我以外不要告诉任何人!

否则,李师兄我就惨了!

陈山河笑着把宫若梅拥入怀中后说道。

宫若梅点头:如果让总部知道你做了这件事,怕是可能枪毙的份都能够得着!

不过你就那么确定,苏军未来肯定会强这辽东地界的这个工业成果?

陈山河点头:对,我很确定,因为这是全亚洲最大的工业基础。

就算是苏军,他们也眼馋的很!

听到这个回答,宫若梅才点头:既然如此,我爱人一心为国,那我为了你保守秘密也是应当。

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趁这个时机做什么?

陈山河想都不用想,直接说出自己的打算:当然是向总部求援,咱们这缺人啊!

缺很多很多的政工干部!

要有经验的,没有经验的赶不上时间!

可能现在容许***作的时间,又缩短了!

在原来的历史当中,1945年,日军才投降。

但是在原来的历史当中,可没有他刚挑起来的这场日苏之战。

他担心自己改变了历史,改变了日军投降的时间结局。

所以他需要大量的政工干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