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一百零八章 军情

第一百零八章 军情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李承志的计划很简单。

朝那全境,尽量种值早育早熟的黍和麦,崆峒山下的僧田,则种晚育晚熟的粟和菽。

时间完全能错的开,不论是人力、牲畜以及农具均能调济到位。

众人也觉得实行的难度不大。

僧户和宋氏乡民肯定没问题,现在基本上是李承志怎么交待,宋礼深便怎么执行,多余的话都不会有一句。

至于朝那乡绅会不会配合?

看那十四家坞堡、以及各大族捐麻捐粮,并动员乡壮踊跃参军的举动就知道了。

生怕李承志带着兵跑了……

大致商议了一些细节,众人便相继告辞,李承志亲自把他们送出了营寨。

郭存信有意的留在了最后面。

等其余走完,他才肃声说道:“你这刀甲锻的如此之快,还如此之坚利……万一传出去,必然招来祸事。所以锻甲之地,你定要多派丁卒看护,且必须是你李氏家兵……”

李承志下意识的点点头:“舅父放心,我已妥善安排!”

看他回应的这般随意,郭存信愈发不放心了。

一个不好,李家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他又沉吟道:“实在不行,等这春耕事毕,我将城内政事交于朝那乡绅,专负你这兵甲之事?”

春耕事毕?

至少也到一月以后了……

李承志眨巴了眨巴眼睛:“估计到那时,就没铁料了……”

“没铁料了?”郭存信双眼猛突,“胡保宗买来了六万斤,朝那大族又凑了七万余,这加起来都快十四万斤了?”

李承志叹了一口气。

搬到朝那后,他就将锻甲的流程分成了流水线,而且绝大部分的环节都是李氏族人完成的。

核心工艺,也就是配料、冶铁、铸钢这部分,全部交由近百个家臣子弟。

这些人只管将钢锭铸出来就行,剩下的工序基本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有点力气就能干,效率何止快了一倍?

钢锭交给老铁匠和其余李氏丁壮锻锤砸薄,切割,然后再交给体力再弱一些的男丁,负责开刃、磨刀、开孔并窜穿甲叶。

最后再将成甲、刀胚及枪头交给李氏老弱和妇人缝裹甲衬、安装刀柄或枪杆……

三十座坩埚炉,一炉一日只炼三次,也能铸出钢板三千斤,所耗铁料在五千斤左右,一月就是近十五万斤。

这已经炼了半月,十四万斤铁料已然过半,别说一月,至多再过半个月,这些人就无事可干了。

也就是还要种地,不然他都想把朝那乡民的锄头犁铧也收回来。

最好的办法是赶快打一仗,从乱兵手里缴获一些……

看李承志默然,分明是已经承认了,郭存信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心肝直颤。

算少一些,就算一百斤铁料锻一副甲,这也有一千四百副……岂不是说,给李承志一年时间,他能武装出上万铁骑?

郭存信猛一咬牙:“不行,从明日起,我便搬来军营,专管兵器甲胄……你也不要怪舅父擅专,先好好想想,若是走漏了风声,你会是什么下场?”

李承志一懵:“啊?”

怎么会走漏风声?

那百余家臣子弟,短时间内是别想出营了,况且该做的保密性措施,只要是自己和李松能想到的都做了,泄密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其它人,谁知道李承志炼了多少铁,铸了多少甲,锻了多少枪和刀?

也就从朝那大族中收来的近八万斤铁料是郭存信一手经办的,他才知道的多一些。就连胡保宗都只以为,也就征收了万八千斤……

等到十四坞的堡丁一到,李承志便会大肆放风,对外说这一堡借了百副甲,那一家借了两百刀……自己麾下已有五千铁骑,上万甲卒。

所有人都当他这只是号称,用来恐吓敌贼的手段。

等正始出征时,就算有人发现李承志麾下竟然有好多的铁骑和甲卒,也只以为朝那豪强齐心协力给他凑出来的……

不过郭存信所担心的问题也非不可能发生。

所谓忠诚,只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

说不定就会有丧心病狂之辈,敢冒着杀头灭家之罪,背叛李氏宗族。

要是能有个信的过的人亲自盯着就最好不过了。

郭存信真要到了军营,除了看着锻甲,其它事务也能替自己分担一些。

李承志早已发现,除了一个李松,他手中竟然再无人可用?

还真如郭存信所说,剩下的族人忠心够了,能力却还差的远。

也是因为自己摊子铺的过快过大,这些人的成长速度跟不上导致的。

便若说用外人?

李家现在的秘密多的跟地里的草似的,一个不小心就是大祸,用外人跟作死有什么区别?

他连有姻亲关系的宋礼深都不敢重用……

但郭存信走了,城内又该由谁坐镇?

短时间内,必须要有这么一个既能让李承志放心,又不会被朝那豪强乡绅排斥的人物。

不论其它,换个威望不足或是私心重的,李承志连粮草都征不上来。

郭存信稍一沉吟:“最好是能请的动外舅,至不济,也要让我二舅兄出山……”

李承志心中一动:张炜?

舅舅这岳丈致仕前,已官至相州长史,不论是威望还是经验都足够了……

但他大儿子因自己而死,不知他有没有因此生怨,舅舅能不能请的动他?

好像猜到李承志在想什么,郭存信怅然一叹:“放心,外舅并舅兄都非不明事理之人,便是大舅兄,也是‘以民为重’的心思作祟,才被索思文哄骗……说直白些,他为了一己之私,坑害的不只是你与我,还有他张氏满门……

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外舅都不会因此生怨,反而因你没有追究,更没有声张,而一直对你心存感激,所以他定不会拒绝……我只是怕他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才想着转而求其次,请托二舅兄……”

能请的动当然是好事……

李承志脸上浮出一丝喜色,朝郭存信做上个揖:“那就拜托舅舅了?”

郭存信一脸诧异:“你不出面?”

李承志眉毛一挑:“我人微言轻,去了有何用?”

人微言轻?

郭存信哑然失笑。

怪不得他基本不与朝那士绅豪强打交道,事事都托给自己,原来是还没意识到,他在朝那的声望有多高?

胸怀仁义、嫉恶如仇、天纵其才、用兵如神……

只是壮丁应征便有钱粮可拿这一点,就让朝那豪强乡绅赞不绝口,认为他心怀百姓,年少却志高……

不然为何这些大族宁愿自己派人派车、把免费捐助的粮草送到城外军营,也不愿卖给手里有钱的胡保宗?

都是被官府和胡家坑怕了,猛然冒出个如圣人一般的李承志,这些人自然趋之若鹜……

自掏腰包组练强军,义务替朝那人防贼守境、征丁不需自备兵甲,还发予米粮、还分其家人田地,并派人借马帮其耕种……这不就跟圣人一样么?

郭存信不疾不徐的解释着,同时心里也在赞叹。

从眼下来看,李承志比李始贤要仁义许多,至少知道贫民疾苦。

而且心态也要宽和不少,行事多有气度,做事也很有章法。

换成李始贤:要我帮你守城可以,但想让爷爷自掏腰包,门都没有……

当然,有很大的可能是这外甥有不会让他自个吃亏的法子,自己没想到罢了。但至少不像姐夫那样:不见兔子不撒鹰……

听郭存信娓娓道来,李承志都愣住了。

他只是想尽快让新丁产生归附感,尽可能的提升士气才这么做的,没想还有这等奇效?

李承志一直以为是朝那大族怕他跑了,以及郭存信动员的好,才捐了那么多的粮草,原来是因为佩服他……

仔细想想,还挺自豪。

也不枉他一时热血,誓要平乱斩贼……

……

李承志感慨良久才说道:“那就陪舅父走一遭吧!”

“是我陪你才对!”

郭存信笑声提醒道。

他告诉李承志,没有必要提前通气或试探,越是突然,越显的心诚……

言外之意是他老丈人就喜欢吃这一套。

李承志无可无不可,让李显备马并召集护卫。

今时不同往日。

一县数万民其福祉系于其身,更何况还有上千族人指望着靠他过好日子,甚至是光宗耀祖,所以李承志的安危早已成了重中之重。

再加他本就比较在意自个的小命,所以刀甲不离身、出行必带侍卫扈从已成了常态。

看着两什人高马大、甲坚刀利的护卫众星捧月般的将李承志护在中间,郭存信心中感慨万千。

从来没想到,自己这傻外甥还有独当一面,一方称雄的一天?

跟做梦一样……

……

一行二十余骑刚出了营寨,听到远处似有哨声传来,李承志顺声一看,隐约见到一骑自东向西疾奔而来。

官道上的农夫乡民惊慌失措的让着路。

仔细瞅了一眼,李承志的脸色微微一变。

这是塘旗,分明是有军情来报。

不过背上背的是黑旗,表明情势不算紧急。

也有可能是尚在探报当中,还未查实,这才是第一波,等于提个醒的意思……

李承志当即让李显打起了帅旗。

看到明显大了好几圈的旗仗,塘骑直奔而来。

离外围护卫还有两三丈时,骑士才猛一靳缰,战马当即人立而起,一声长嘶。

前蹄都还未落下来,只见一个身材短小的少年一手撑鞍,干脆利落的翻身下马,比猴子还利索。

郭存信双眼微亮,一声惊叹:“这骑术不错……”

何止是不错,是精湛才对。

从他爷爷开始就给李其伺候马,他爹如此,他兄长也是如此。

轮到他,说是不想养马了,去打铁力气又不够,李承志想着他马术精堪,就安排他做了塘骑。

大号李聪,小名李猴儿,人如其名,不是一般的聪明伶俐,没过半月,李丰就将他升成了塘主(塘骑什长)。

李承志估计,这小子以后的成就,必然要超过李彰李显……

李聪跳下马,扬手将缰绳扔给李显。

李显差点没忍住给他一刀,嘴里嘟囔着:“神气什么?”

他早就嚷嚷着要去带兵,但李承志不放他。

就李显这暴燥的性格,去了不是把士卒打死,就是被士卒打死,还是摁在身边磨砺磨砺吧。

李聪没理他,奔到李承志面前,将一枚令牌递了上去。

是李时的令信……

说明军情重大,但暂时不好判断虚实,李时亲自去探听了,又派人来提个醒。

李承志瞳孔微微一缩,肃声道:“讲!”

李聪往前凑了一步,用几乎只有李承志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午时,我率十骑探到泾阳城西北十里左右,突遇零星游骑,游骑看到我们时,却打马就跑……

我察觉有异,跟在了后面,跟了二十里左右,看到东面尘雾升腾,便没敢再跟……往南绕了绕,找了一处高坡藏了下来……等了半个多时辰,竟看到大股贼兵……

蜿蜒三四里,有车有马,有步有骑,只是马车就有三百往上……我当即折返,报给了李幢帅(塘骑队主李时),幢帅命我快马报予郎君……”

李承志的神情猛的一僵。

蜿蜒三四里,这不得有五六千?

“你怎么知道是贼兵?”

“郎君,贼兵前锋中就有好多光头,个个骑着大马,我绝不会看错……”

李承志微微一惊。

都到了能看清是光头还是白羊皮帽的程度,这小子是凑了有多近,还没被敌人发现?

怪不得李丰李时说他天生就是做斥候的料……

李承志将令牌装进怀里,又挥了挥手:“先去歇着吧!”

李聪刚走,郭存信便忍不住的问道:“三百辆马车……乱兵怎么有这么多车?”

“抢了那么多农庄,凑也凑出来了!”李承志沉吟道,“不出意外,这应该是乱兵中的精锐……”

都知道派斥候先行探路,这明显比灭在城外的那伙强了好多……

郭存信悚然一惊:“冲我们来的?”

“不好说,只能等李时的探报!”

李承志摇摇头,又叹了口气,“看来今天这城是进不了了……请托伯炤公(张炜)之事,就只能拜托舅父了……”

郭存信自然知道轻重,肃声说道:“军情要紧,你赶快回营吧!”

李承志应了一声,打马进了营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