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赏罚分明

第一百一十一章 赏罚分明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阵斩一贼,赏粮三斗,俘获敌甲、战马者,赏粮一石……若是大胜,全军另有赏赐……”

李承志的声音掷地有声,各军将和乡绅听的心神微荡。

奖赏竟然这么重?

只要灭了这股贼人,这奖赏的总数怎么也得在千石往上……

听起来好像很奇怪,打了胜仗怎么可能没奖励?

但要看实际情况,更要看定例。

北朝定制,凡是战功行赏,都是事后根据战绩、斩获及影响力来评定的,而且至多也就赏到队主这一级。

大多时候,普通士卒是没有份的,只有爱兵如子的将帅,才会从自己的赏赐中分一点出来,以用劳军。

但基本上也就是好吃好喝几顿就算是赏过了。

更不会有李承志这种仗都还没打,就将普通士卒的赏额定下来的。

只说一点,万一缴获没这么多,主将还能自掏腰包不成?

况且,此次随李承志出征的,九成以上是朝那县民,保的也是朝那境内的士绅与百姓,此战的性质便是保家安境,御敌以外。

偏偏他这个主帅却是个外来户,说直白些,人家不辞劳苦,不计得失替你御敌守城,就够仁义了,还要自掏腰包赏军?

没这样的道理!

更让众人惊疑的是,说不定还真得是李承志自掏腰包。

如探报所说,这就是一伙流民仓促成立的新军,就算全歼了,又能有多少缴获?

是几根烂木枪,还是几块破麻布?

白送都没人要……

但没一个人怀疑李承志是不是在说大话,到时会不会兑现。

征兵期间,军营门口摆满了黄灿灿的粟米,只要入选应征者,当即便有军士给其家人发粮一斗。

有好事者算了算,不到十天,李承志征兵近三千,至少发出去了三百石粮……

更有之后李承志竟真的派人拉着驽马驴骡,去帮着新丁家人种地,让他的威信更臻高峰。

这便如辕门立木,立杆见影。朝那县内,就没有不对李承志赞不绝口的,全营士卒,更是视李承志为再生父母……

这才是李承志敢言此战必胜的法宝!

又要劳李郎君破费,一群军头暗暗感激,几个乡绅则在算账。

包括张敬之、郭存信都在考虑,真要大胜了,该募捐多少米粮劳军,才不至让李承志亏本,各堡各族又该分摊多少合适……

李承志自是不知道这些人心里在想什么,见一群军将面露喜色,止不住的冷笑道:“别只听着有赏,还有罚……

但有听鼓不进、鸣金不退、擅自脱阵、哄抢斩获、私藏贼甲、枪刀财货者,斩首。家人除良籍、入罪籍……

若有军将谎报军功者、贪士卒之功者、赏罚不明者、徇私舞弊者,罪加一等……”

说这句的时候,李承志面色如霜,语气中更是透着从未见过的冷厉,听的众人肃然一紧。

定是也如那奖赏一样,李承志说的到,定然是能做到的……

其中未尝没有听到赏赐如此之重,就想着贪点手下的军功,趁机发点小财的军将,但听他如此严厉,类似的念头便消弥一空。

再听到李承志接下来的话,这些人更是惴惴不安。

之前在军中宣讲的那些文士,竟然要随营出征?

每队一位,除了负责队中粮草发放补充及记录,还要负责记功、激发士卒士气、严明军纪……

这分明就是行军功曹和法曹,李承志美名其曰书记官,而且一队就要置一位?

按军制,一军(一千人以上)中都不一定会有一位功曹,大都是军主怎么说便怎么算……

这些文士大都是大族富户出身,即便是庶出,自小也环境优渥,衣食无缺,自然不会看上这些小钱。

再说了,只有读书、识字,才能明理。经过这些天的宣讲,士卒体会有多深先不提,这些读书人难道还没明白,若是军纪不严导致兵败,自己和家人会是什么下场?

断然不会和心有歪念的军头蛇鼠一窝……

谁让李承志有个好舅舅,但凡是泾州境内的读书人,都能算的上是郭家的徒子徒孙。

读书人不缺,所以李承志自然而然的就想试一试,看能不能学学后世的百胜之师,将政宣工作下沉到基层。

至少要让士卒知道,他们是为谁而战,也不用担心立了功却得不到赏赐,更不用担心军功会被贪墨。

该是谁的,就是谁的……

好像已经做的够好了,但李承志却觉得还能做的更好。

他稍一沉吟,又语出惊人:“战兵阵亡者,赐其家人粮二十石,或铜十斤,或租其李氏私田十亩,免费耕种五年……军将加倍,辅兵减半……”

所有人惊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别说随军远征,便是当戊卒,若是战死,至多也就是免个两三年的税粮徭役,从来没听说还赏粮赏钱赏地的?

即便要赏,不也应该是官田才对?

但再想想李承志终究只是白身,有什么名义做官府的主?

那些已封给应征的士卒的官田,也只是钻了一年的空子而已!

李郎君应该是担心朝那士绅豪强不配合,也不好强摊,只能自掏腰包……

一众军将百感交集,恨不得纳头就拜……

什么是私田?

大魏田制:男子十五以上,授耕种粟粮的露田四十亩,六十岁或死后收归国有,其间按制缴粮并服役。

只有种有桑树的这一种才算私田,可世代传家,也可买卖……

李家拼了多少代、多少族人战死沙场,也才只有私田三千亩,可想而知这玩意多珍贵。

李承志说赏就赏出去了……不,就是租也不行。

还是那句话:仗打胜了,得利是整个朝那四五千户三万余民,凭什么你李承志掏钱?

李氏族人则在暗暗吐槽:郎君这是准备往“圣人之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幸好只是租,不是送。

不然但凡少一亩,二郎知道后,绝对能把皮给他扒掉一层,再让他在祠堂里跪上个几天几夜……

“不可如此!”李承志话都还没说完,郭存信便站了起来,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好像在说:看来你真是失忆了,竟忘了你那爹下手有多毒?

骨头给你打折几根都算是轻的……

然后他又转过头,看着张敬之和那几个乡绅代表:“诸位觉得呢?”

张敬之遥遥朝李承志一拜:“多谢将军义举,但于礼不合!”

意思是当圣人也有个度,你真这么干了,又置朝廷和朝那大族于何地?

然后转过头,看着那几个族长:“粮虽紧缺,铜也不好凑,但几千亩桑田,当是能凑的出来吧?”

“凑!”几个乡绅并没有多置喙。

他们再不知兵,也能想通李承志为何要将赏赐定的如此之高。

首战都若是不胜,很大的可能是至此一败涂地,任人宰割,所以李承志尽可能激发兵卒士气,并免其后顾之忧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

反过来再讲,只是每年少些收成而已,比人死族灭、断了宗祠香火不知强了多少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