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出征

第一百一十三章 出征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次日清晨,城外校场。

这里就是上次围歼乱贼的那处田庄,当时被李承志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建营时,他索性将此处夷为平地,用做骑兵训练的场所。

平日里,便是出城劳作的农夫都能看到骑兵冲锋的场面,安定民心的效用不是一般的强。

此时的校场内旌旗飘展,甲兵如云。偶见有战马顿首挠蹄,却不见一个战兵乱动,更听不到半丝杂音。

李承志身披白甲,看着台下眼神灼热的盯着他的士卒,感受着空气中肃杀的气息,心中微微震荡。

曾几何时,自己麾下竟也有了如此雄兵?

他竟然产生了一种“这天下之大,尽可去的”的豪气……

直到一声鼓响,才将他惊醒过来。

他猛吐一口气,“噌”的一声抽出腰刀,往东一指:“必胜!”

一千二百士卒整齐划一,举刀指天,连吼三声:“必胜、必胜、必胜!”

站在城头上的守军和士绅只觉千余道刀光有如闪电,照的双目生寒。都还未适应过来,又听到了三道如惊雷一般的厉吼……

胆子小一些的,竟吓的双腿发软。

大多数都被城下肃杀雄壮的气氛所感染,心跳如擂鼓,热血直往脑子里涌,恨不得跳下城去,跟着队伍去杀敌。

震憾了许久,才听有士绅一声惊叹:“只是旬余时日,李将军竟能练出如此强军?便是高平镇的边军,怕是也无这等士气与阵容……”

郭存信与张敬之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震惊之色,但谁都没有出言解释。

别说城下八成以上的丁卒都是戊过边,接受过军事训练的戊卒,便是拉来一群老农,在这等激赏之下,也定能气势如虹。

看士卒出营列阵时略显沉重的步伐就知道,这千余兵丁人人披的都是铁甲,就连挂在脖子里的方盾都寒光闪耀,明显是钢盾。

如此装备,等于用铁从头包到了脚,再加对手还是一伙缺甲少刀的流民,哪个兵卒不生好战之心?

再加入营就有米粮可发,战功赏赐还定的如此之巨,别说边军,就是朝廷的中军御林卫,也就这个待遇,兵卒士气怎可能不高?

都不用刻意去问,这些兵卒定然已对李承志感激的五内如焚……

稍有些头脑的人都能由此想到,此次出征,失败的机率微乎其微。

也有几个半调子的老顽固眼露不满,忍不住的评头论足:

“从未听过出征不祭之师:李将军竟然不宰三牲、不祭天地、不告神庙、不行占卜、不拜兵主(蚩尤)……这与礼不合……”

“便是这出征的时日也不对,今日属阴,不宜外征……”

郭存信刚要喝骂,被张敬之一眼瞪了回去。

什么时候都不缺这种鼠目寸光、迂腐顽固之徒,骂几声又有什么用?

你得让他疼……

张敬之目露寒光的盯着这几个乡绅,冷声笑道:“不若几位此时出城,建议李将军暂缓上几日,将祭天告庙之礼做足了,再起坛占卜一番,另择吉日吉时出兵?”

一听这话,剩下的所有人全都像是凶神恶煞一样的盯着出言不逊的那几个。

乱贼还能等着你祭完天再打过来?

别说几日,便是一两天,贼兵就能将这百来里县城抢个大半……

一群蠢货,连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的道理都不懂?

几人这才察觉到一时口嗨惹了众怒,尴尬的赔着笑:“张司马言重了,我等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张敬之冷声打断道,“那尔等眼见李将军厉兵秣马,出征在即,却口出这等蛊惑军心之言是何居心,莫非你等俱是那索思文的同党,早已投了乱贼?”

只是眨眼之间,一顶天大的黑帽子就扣到了头上,几个半调子被吓的直冒冷汗。

他们是看到李承志好似不怎么遵循礼法,有心显摆,指摘了几句而已,怎么就成暗通乱贼了?

“张司马说笑了,绝然不是……”

“不是贼人同党?哦,那就是妖言惑众了!”

张敬之非常认真的点点头,“此次李将军出师若是不利,便是尔等不敬军心,挫了士伍锋芒之故……诸位乡绅族长俱是人证……”

这也能赖到我们头上,而且这罪名怎么一次比一次重?

那几个乡绅都快哭出来了,苦着脸张着嘴,却不敢再出声狡辩。

天知道再一张嘴,张敬之又会扣什么罪名下来……

也有明眼人在那里暗声冷笑。

几个蠢货,也不想想张敬之是什么身份?

镇北将军府司马,佚虽只是六品,却是从三品开府将军的直属佐官。

最见不得的就是这种将士在外征战,宵小在背后嚼舌非议的龌龊行径。

再加张敬之此时正发愁李承志若是大胜,赏军的钱粮从何处征募,这几个却不知死活的要往刀口上撞,他不宰你宰谁?

这几个真要不开窍,不放点血出来,说不定张敬之便会治他们一个“妖言惑众,动摇军心”之罪……

见这几个噤若寒蝉,张敬之便不再理会,又转头看向城下。

大军已然开动,还是老规距,两百甲骑开道。

总共有六百,一百塘骑在昨夜营议之后,便由李时带领,连夜去探查敌军动向了。

还有一百留给了郭存信守营,剩余的两百,已然于天亮之前,随李亮、宋礼深的辎重营提前拔营……

甲骑走完,便是步卒。

虽是步兵,人人皆有车可乘,车队绵延三四里,近有三百辆……

张敬之看的暗暗咂舌:“强倒是强了,就是太废钱粮……承志怕是把李家的家底都掏空了吧?”

郭存信心中暗叹:怎可能?

不然李松这些混账早造反了……

李家数代积累,早已一分为二。一半被李其李始良带去了洛阳,留给李始贤的这一半,早被他换成铜锭,埋在了泾州李宅的地窖里。

李家堡内只余去年收成的粮麻,至多还有一些枪弓刀甲,李承志想败也再没东西可败……

但算算光是让胡保宗拉去高平镇买马买铁的铜,都应该有近三万斤了……天知道外甥是从哪弄来的钱?

而这种极犯忌讳的隐秘,是断然不敢往外漏风的,别说只是舅兄,就是夫人也不行……

郭存信心中惊疑,嘴上却只能将错就错,阴沉着脸说道:“如何劝都劝不住……我都不敢想,等乱事平定,若是被姐夫知道外甥所做所为,他会是何等惊怒?”

都是亲戚,交道也没少打,张敬之自然知道李始贤的心性,到时把李承志的两条腿打折都是轻的……

他微一沉吟,又朗声笑道:“妹夫且宽心……只要首战一胜,消息必定会传遍泾州全境,承志只要稍稍露出一些愿帮各郡县平贼的风声,各郡豪绅定然会闻风而动,备足钱粮请承志出兵……

到时你我再将出兵所需的钱粮算足一些,就能替他找补回来了……”

郭存信怅然一叹:“但愿如此……”

他愁的根本不是这个。

只是不到两月,李承志便能整备出如此强军,若是时日再长一些呢?

偏偏他那爹,又是个不让人省心的……

郭存信头发都快要愁白了……

……

有车的好处,不单单是为了节省兵卒的体力。

步行行军,一个时辰撑死了也就是十里出头,但换成乘车,三十里都挡不住……

八点出营,最多到十一点,全军就能行进至李承志预设在县境边上的营地。

李亮、宋礼深提前一个时辰出的营,专为提前建营造饭,等战兵一到,就能吃上热饭。

严格来说,李承志的这种先出动辅兵和辎重营的行军方式严重违备兵法。

最稳妥的方法是先派斥候探报,而后派先锋开道、负责御敌并示警。

这两路都是骑兵,也大都是军中精锐,当年的李始贤就是专门干这个的。

之后才是步兵,也就是中军,最后再由骑兵护送辎重殿后……

李承志敢这般布置,一是李时的塘骑得力,不但对敌军动向了如指掌,更是将敌人的斥候追杀的不敢入境探查,敌人根本探不到已方的任何信息。

估计就是因为这个,直到日上三竿,敌人都没有拔营的迹像。

李承志当即立断,决定速战速决,打贼兵一个措手不及:战兵一到就吃饭喂马,吃完就能开战……

再者他预定的战场在县境十里之内,两方距离差不多,敌军只要一动,李承志凭着马车足够多的优势,也能先敌人一步到达战场。

二是李承志对李亮所率的那两旅辅兵有信心。

钱粮如同流水一般的洒出了去,便是辅兵也几乎武装到了牙齿,政宣工作更是一日都不曾停过,要还是被乱军一冲即溃,那他还练哪门子的兵,平哪门子的乱?

趁早收拾收拾逃命才是正紧……

李承志估计,有大半的可能是,敌军只要看到已方的装备及阵容,绝对会未战先怯。

敌人就算看不出士卒和战马身上穿的白甲是木的还是铁的,至少能认出铁盔和铁盾……

所以,为了避免敌人不战而逃,或是龟缩在农庄里不出,李承志特意将营地选在了一处山梁后。

这是一处绝佳的藏兵之地,不绕过山梁,根本不知道后面有多少兵。

而翻过山梁便是十数里宽广的田野,到时想办法把敌军引到此处,发动砧锤战术,定能一战而胜……

想法是美好的,但对于如何实操,李承志却很是发愁。

所谓的砧锤战术,其实就是骑兵围,步兵攻,击溃敌军后再由骑兵追杀……

主力虽然是步兵,但七成以上的战术效用,需要骑兵来发挥。

但偏偏李时又不怎么得力,别说一旅,他连带领一队骑兵作战的经验都没有。

就算有经验,也用不到今天这一仗上:柔然人就没步兵,已方骑兵不是在游戈猎杀,就是在与敌骑互冲,李时根本没有与有大量步阵的敌人打过仗。

让他指挥骑兵,估计就是一冲了事。

战场局势瞬息千变,李承志不但怕他抓不住战机,更怕他会指挥失误……

不胜无所谓,大不了下次再打,但若是闹出乌龙导致己方大败,那就是天大的笑话……

李承志想来想去,还是认为自己亲自指挥的比较好。

至少要让手下这几个骑兵队主学会什么是“满古歹”战术,什么是侧击战术,什么是狼群战术……

这些战法都有一个特点,对将领临机应变、当机立断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嘴上讲千遍,也不如给他们示范一遍来的强……

对于能不能示范好,李承志多少还是有些信心的。

虽然都是从《全战》、《骑砍》中学来的,好像有些纸上谈兵,但好歹李承志已经完全经历了“看别人杀人”、“自己下令杀人”、“亲自动手杀人”这三个阶段。

不敢说身经百战,心如铁石,但决不会看到战争场面便会吓的惊慌失措,方寸大乱。

若是运气好一些,阵斩几个贼兵,等于将“敢不敢身先士卒”这一个短板也补上了……

想到这里,李承志不由自主的看了一眼李显。

早知道就该把李彰带上,至少稳重一些,知道身为主帅近卫的职责是什么。

算了,换李时吧,人家才是专业的……

……

自天亮后,不论敌军有无异动,最多间隔两刻,李时便会派一名塘骑向李承志汇报。

探报的内容也时有变化:约六点,农庄内有了生烟的迹像,敌人明显是在造饭,约七点,有零星敌骑出营,似是斥候。

李时当即就率塘骑撵了回去,他仗着马快弓强,敌骑别说入县境,连敌军大营十里外都没走出去。

又过了半个时辰,也就是八点,又有大股敌骑出营,约有三百。李时兵少,只能战略性后撤。

怕中了埋伏,追追停停半个时辰,敌骑还没追出十里。

正好李亮已率辅兵和辎重营抵达山梁后,李时即时接收了两百护行的骑兵,准备先把敌贼的这三百骑给吞了。

结果三百白甲骑兵刚一亮相,敌骑打马就逃,自此后,再未走出敌军大营五里外……

乱军按兵不动,让李承志有些挠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