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都凉透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都凉透了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凉风习习,月朗星稀。

已是子夜时分,但朝那县衙内依旧灯火通明。

偏堂内坐的满满当当,有青有老,但俱是朝那县中有头有脸的人物。

众乡党你看看我,我瞅瞅你,皆是一脸迷茫之色。

不知这等时分,张敬之召自己等人来此议事是何用意?

莫非是……李郎君败了?

但看着又不像。

城防依然如旧,并不见多增灯笼多添兵丁,城外军营也安定如常。

那八成就是胜了。

这也与大多数人之前的判断相吻合……当然,前提是李郎君没说谎,敌贼确实是一伙乌合之众……

所有人正在猜疑,听到堂外一阵响动,随即便见张敬之与郭存信携步而来。

灯光黄昏,二人又一脸正色,委实看不出是好事还是坏事。

二人进了堂,也不寒喧,径直走向正位。

张敬之转过身,双目似是隐含精光,明炯异常的盯着众乡党扫了一圈。

众人心里急的要死,但既不敢催,更不敢骂。

谁让人家舅兄与妹夫的官最大呢?

好一阵,才听张敬之微吐一口气,颤声说道:“黄昏时分,有军中探马来报:李将军……大胜!”

所有人先是一愣,而后狂喜。

胜了,胜了……还是大胜?

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句,随即,县衙内突然响起一声震天般的暴吼:“万胜……”

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神色,喊着,笑着,流着泪,尽情的表达着喜悦的情绪。

郭存信看着堂下如同疯了一般的乡党,用力的呼了一口气。

别说这些人,便是他刚刚收到急报时,也恨不得跳起来吼上两声。

这代表着乱贼不会再打过来,不会再烧杀抢掠,不会再剖腹剜心,百姓乡绅不用背井离乡,不用仓惶逃命……

即使再兴奋,也不足为怪。

欢呼了好一阵,堂内才慢慢的静了下来。

众人恢复了冷静,心里大都猜测:便是大胜,也不用连夜将所有乡党召来。

要知道,最远的党堡都到了百里之外,快马加鞭也要近两个时辰才能到。

不论是劳军还是献俘,大可等到天明后再行筹商,何需这般急?

难道是伤亡太多,张敬之便想着提前安抚一下?

一个老者踌躇了好久,才凄然问道:“敢问张司马,可是折损……不小?”

二十六党中,就数他这一党应征当兵的青壮最多,族人子弟一半以上都投了军……

张敬之微一愣神,又哑然一笑。

他原本是不准备提的,因为说出来没人会信,还不如等大军归来,等他们眼见为实,自然就信了。

稍一沉吟,他才回道:“死的不多,也就几个,伤了数十个……”

“多少?”

所有人脸上都是惊骇之色。

到底是自己听岔了,还是张敬之说漏了,个字前面少说了个“百”字或者“千”字?

看,我就知道没人会信。

张敬之下意识的看向郭存信,却发现他就如犯了病一般:双眼空洞无神,两颊上的肉时不时的就会抽动。

像是想笑又不敢笑,仔细一看,又像是在哭?

高兴傻了吧?

张敬之瞪了一眼,又回过头来,看着一众乡党,言辞肯切的说道:“诸位乡老并未听错,某说的,确实是死了几个,伤了数十个……”

堂下“哄”的一声,就如起了一道闷雷。

明明大胜了,已方却没几个折损,难道是贼兵未战就先逃了?

又有一个乡老问道:“张司马,此次斩获如何?”

张敬之微微一叹,拿起手里的一张信纸念道:“阵斩九百八十七,余贼尽俘:自主帅李文忠之下,俘敌四千八百一十六。另缴获战马三百余、驽马、驴骡近千……铁甲九百四十余副,车驾三百二十余,粟米、黍、豆等近五百石……”

别说堂下这些人,要不是李承志将详细的战况也写在了急报上,连张敬之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以两千余众,迎战六千之敌,大胜了不说,不但已方没折损几个,敌方还是尽俘?

感觉就跟讲笑话一样。

这六千就算全是猪,没脑子也至少有腿吧,竟然逃都不知道逃?

所有人就跟冻住了一样,神情直接僵在了脸上。

他们之前只以为没打敌军就溃了。

这都已开打了,而且敌军折损都已近两成,分明已到了激战的程度,但问题是,为何已方才死了几个?

更不要说,后面的那“俘敌四千八百一十六等等等等……”

出征前,李郎君是如何说的?

“敌约有两千,俱是老弱……”

“旗仗杂乱,兵甲粗劣,其中还有不少扛着锄头的民夫……”

这几句话,仿佛还在耳边萦绕。

这多出来的这多么贼人,这么多铁甲、战马、车驾等,都是从哪冒出来的?

这哪是乌合之众,这分明是精锐啊?

但张敬之却说的是:“余贼尽俘之”?

没一个人肯信,都又惊又疑的盯着张敬之。

这上面坐的要不是张敬之和郭存信,但凡换上其他官职低些的,他们早开骂了。

拿你爷爷当傻子糊弄呢?

有脑子转的快的,已开始算账了。

要是按纸上说的这般,再按李承志战前所言,这得多少钱粮?

该有四五千石了,分到每党每堡,也得两百石左右?

要战况如实,自然没问题。这般大胜,说不定就能一劳永逸,那刘慧汪再蠢,再不敢起兵来犯朝那了。

怕就怕的是,这是假的,是在哄着他们多出钱粮……倒不是在怀疑李承志,在这些人心目中,他的形像都快能跟圣人比肩了……

他们是在怀疑张敬之。

如今的官鲜有不贪的。更何况,张敬之的形像并不是那么完美。

这人其他都好,就是心胸不怎么广……

张敬之老于事故,看到众人脸色,多少能猜到一些他们在怀疑什么。

一群蠢猪一样的东西,将我张敬之当什么人了?

爷爷再贪,还能贪到家门口来?

名声不要了?

还有李承志……

若真是短视贪利之辈,他何需拼着散尽家财也要举兵平乱?

守着崆峒山,安安稳稳的等待朝廷的大军不舒服么?

更何况,人家就没准备要你等的半粒米粮……

若此情此景被李承志得知,怕是心都要凉透了吧?

张敬之一阵心灰意冷,因大胜带来的惊喜,瞬间就消散了一半。

原本还想着和各乡老商讨,如何说服李承志尽量多留些战兵下来,此时却是半点兴致都无。

正在心里骂着,有人便问道:“敢问张司马,若是劳军,需要我等筹集多少钱粮?”

筹集你大母!

张敬之差点骂出声。

也就不知道这些人只是在怀疑他,不然他非跳起来不可。

“尔等定是在担心,我与李将军已狼狈为奸,正在谋算诸位?放心,李将军已在急报中坦言,此次不需朝那劳军,各般赏赐,自有军中自备……”

听到这一句,这些人才有些后觉的想到,张敬之竟然说的是真的?

怎可能?

也有明眼的已看出,张敬之已然生怒了,忙强笑道:“张司马误会了!”

其余等人则心神微动,默念着“各般赏赐,自有军中自备”这一句,下意识的感念起李承志来:李郎君果然还是李郎君……

又听张敬之说道:“不出意外,等大军回归,略微整休后,李将军便会出兵泾阳,平定全郡……

让你等过来,是想商讨一二,有无必要留些兵卒、甲胄、刀弓、战马等,以备不时之需。

有何异议现在就提,省的等大军归来还要听你等抱怨之言,没的乱了军心……”

“李将军要走?”有人惊呼道。

张敬之一声冷笑:“他为何走不得……”

郭存信不知什么时候已醒过了神,看舅兄的情绪明显不对,连忙起身道:

“承志起兵之初便坦言,定要解泾州之围,这本就是应有之义,诸位也是知道的。再者,他定然不会将所有兵卒带走,至少也会让我朝那留足自保之力,诸位尽可放心……”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这些人都明白,就是有些担心。

但反过来再想,李承志去的是泾阳,左右离着不到百里,真有贼敌来犯,骑兵快马而来,最多两个时辰就到了。

而且贼兵来攻朝那,必经泾阳,李承志怎可能当看不见?

不让走就更不可能了,于公于私,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若是惹恼李承志,直接撒手不管朝那,到时哭都没地方哭去。

这些人也没幼稚到,觉得只要兵还是那些兵,随便换个主将,精锐就依然还是精锐的程度。

“那郭祭酒以为,该留多少兵卒合适?”

“一千足矣!”

郭存信信心百倍的说道,“再让承志留一二员擅守之将,当能保我朝那无虞……”

一千?

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又有人试探道:“那兵甲呢?”

郭存信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犹豫了许久才一咬牙:“我定当劝他,将之前答应诸乡老的钢甲尽数还清。至不济,也要先还一半……”

竟然能还一半?

问题是这才过了几天,那锻甲营有没有打出这么多?

全留下了,那李将军还怎么打仗?

一群乡老竟然谦虚了起来:“不用那般急,只是守城而已,有个百十副就足够用了……”

张敬之惊的嘴里都能塞个鸡蛋。

换成郭存信,这些人怎么突然就这么好说话了?

刚刚不是都在怀疑,自己已和李承志狼狈为奸,要贪他们的钱粮吗?

不对……

这些忘八,怀疑的只是自己一个?

张敬之的脸都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