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想多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想多了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郭存信猛吐一口气:“舅兄派来的人只说:刚刚接到信报,朝廷一月前就已下诏,令镇北将军奚康生即日起兵平乱。

镇北将军府常驻华州,离泾州也就七百余里,这都已过了一月,怕是快到了……”

李承志脸色一僵:“谁?”

“镇北将军奚康生!”

郭存信狐疑的看着他,意思好像在说:难不成你还认识?

李承志一脸的古怪。

他还真知道这位是谁……

后世甘肃庆阳市南,应该就在现在的泾阳城附近,立着两座石窟,就是这位修的。

石窟门口立着一块石碑,写着他的过往:鲜卑贵族,八部大人(鲜卑八大部落首领)之后,深受元魏皇室信任。

生性骁勇,能征善战,是与将杨大眼齐名的北魏名将。

最关键的是,这还是他穿越前三个小时左右看到的……

还挺有缘?

李承志腹诽了一句,又沉声道:“张司马怎么说?”

郭存信回道:“说是请你我进城协商。”

“那就先进城!”

……

“抢功?”

张敬义好似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不可思议的看着这舅甥二人。

“你们知不知道征调大军要费多少周折?要征兵、要募粮、要购集骡马、车驾、营帐等等,这些全需要将军府自行解决。

即便启程,每日至多也就能行进五六十里,还必须得是天不能下雨,路不能泥泞,人与马不得患病……七百里很短吗,一个月的时间很多么?

更何况,现在还正值春耕时节。奚公不但是镇北将军,还兼任华州刺史,若征调壮丁过多耽搁了农事,秋后必定减收。

到时一旦引起粮荒,朝廷可不管他是不是因为替泾州平乱耽搁的,只会问他这个州官的罪……你信不信,但凡你敢知会奚公一声‘用不着他来了’,他能高兴的跳起来?”.九九^九)xs(.co^m

张敬之说着说着就笑了,直戳戳的看着李承志:“你舅父不知兵事,如此急迫还情有可愿,你怎也这般轻率?”

李承志被说满脸羞红。

郭存信只说朝廷起兵了,他还以为已进了泾州?

哪知道都还未启程……

他红着脸朝下一拜:“是晚辈莽撞了!”

“无坊,我正自发愁如何与你分说,说了之后你会不会拒绝,看来是我多虑了……”

张敬之朗声笑着,把一封递推到了李承志的面前,“先看看!”

李承志接了过来,仔仔细细的读了一遍。

竟是镇北将军奚康生亲自手书,称要请张敬之夺情起复,复任司马。

又问到泾州局势,问张敬之有没有办法联络到胡始昌,并让他转告胡始昌,让泾州尽快做好准备,等镇北将军府出兵牵制刘慧汪之际,趁其不备,胡始昌可以尽快联络泾州各郡,联合出兵平乱。

如果出不了兵,泾州至少也要尽快筹集到足够多的粮草,征召足够多的民夫,以备大军调用。

要是泾州连粮草民夫都无法筹备,那这出兵之日就要无限期延后,不然总不能让数万兵马啃土吧……

没明说,但潜意无非便是:你泾州不能光等着关中五州的兵来给你平乱,而自己一点力都不出。

最好是你自个能平定了,你要没那个能耐,那就尽快准备好钱粮,要是连这个都做不到,那就去死吧……

看完信,李承志愣了半晌,不敢置信的问道:“这朝廷只管下诏平乱,就不调拔兵员粮草的吗?”

张敬之都被逗笑了:“知不知何谓“行军道大总管”,何谓“镇府将军”?

便是一应兵员粮草,全需自行解决:大都是行军道总管或大将军在辖地征募一部分,沿路行军路途中再征调一部分。

等平定后,朝廷也只会视战况实情等,酌情减免各州郡赋税用来充抵。”

意思是除了一道圣旨,再毛都没有……

李承志都被惊呆了。

怪不得奚康生推推托托,字里行间尽是对泾州和胡始昌的抱怨,这等赔本买卖,搁谁心里也不爽啊。

自己真是想多了,对奚康生而,这哪是功,分明是个坑……

想着想着,李承志又呵呵呵的笑了起来。

“承志何故发笑?”张敬之不明所以的问道,“对你而,朝廷早一日派兵,你便能少废一日钱粮,这岂不是好事,为何会怕功劳被抢?”

还能为什么?

李承志只以为,朝廷大军一至,胡家便能松一口气,自己别说割胡家的肉,怕是连句好话都听不到。

但谁能想到,这朝廷大军,也不是说来就能来的。

即便来了,对胡而也是压力山大。

胡始昌还被困在泾州城里,你让他如何联合各郡县,如何筹集粮草,如何征调民夫?

李承志也不隐瞒,轻声笑道:“起兵之初,我便与胡保宗明,我李家可以替官府、替史君平定乱事。但一应度支,事后定要归还予我……”

张敬之郭存信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从未听李承志或胡保宗提起过,就连杨舒都不知道。

怪不得胡家准备大力气招揽李承志?

更怪不得,李承志花钱如流水,却一点都不心疼?

更更怪不得,胡保宗那般卖力?

原来李承志花的根本不是他自个的钱,胡保宗也不是纯粹在给李承志帮忙,而是在保他自己的命……

那胡家答不答应?

连考虑都不用考虑,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根本不叫事儿。

真要和李承志结了亲,他这平乱之功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胡家的功劳,胡始昌就不会被下狱,至多也就是罢官免职。

胡铎这个郡守,胡保宗这个郡尉就不会被问罪斩头,如果运做得当,说不定还能保住官职……

所以,听到朝廷大军要来的消息后,最慌张的该是胡家才对!

“我知道了!”

张敬之瞪了李承志一眼,无不埋怨的说道,“这等机宜,应早些与我等明……难道我们还能害了你不成?”

李承志没反驳,只是恭顺的点了点头:“是晚辈孟浪了……”

简直废话。

没见杨舒之前,天知道你们是不是和胡家是一伙的?

更或者,要全都是心忧天下、耿勇忠直之辈,哄着让我也一心为公怎么办?

我的钱也不是被大风刮来的,熔那铜佛也废了好大的力气好不好……

张敬之哪知道他在想什么,笑呵呵的说道:“奚公信中,他此次欲征兵三万,民夫两万。但我以为,由你做强应,征一半就可,本想与你商议,哪知你信心如此之足?”

“我现在就予他修书,奚公定然欣喜无比。你也不用担心他抢你的功劳,他半生征战无数,便是国也灭了好几家,这军功对他已无助益,反倒麻烦不少……”

刚拿起了纸和笔,张敬之又似想到了什么,转过头来看着李承志:“将你那好甲与好刀准备三副,不需陨铁,百炼钢的就行。同这封信一起送到华州……放心,事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怕他舍不得,郭存信又帮着腔:“奚公之祖是八部大人之一(鲜卑八大部落首领),历代深受皇室信任。先皇孝文帝时举官,起家便是从六品的宗子队主(皇帝亲卫队主),之后更是屡立大功,官至左右卫将军。若非与高肇不和,早已位列公候,何止一个县男?”

说这么多,潜意无非是:有巴结这样人物的机会,坚决不能放过。

李承志怎会连这样的道理都不懂,笑嘻嘻的说道:“但凭司马与舅父做主,若是不够,再加三套也行……”

张敬之瞪了他一眼,好像在说:这般大方,怎不见你送我一套?

李承志秒懂,心中暗暗自责:自己真是忙昏头了,连胡保宗和杨舒都知道送一把,怎么就把张敬之给忘掉了?

枉张敬之不计报酬、不辞劳苦的为自己四处奔走?

他眼珠一转,忙一低头:“并非晚辈无礼,舍不得一副刀甲,只是想如延容公一般,等陨铁刀出炉后,再送张司马一把……”

张敬之眼睛一亮:真的假的?

他早对那陨铁刀垂涎三尺了,但看连郭存信都只配着蓝铁刀,他哪好意思开口?

他微一沉吟,又叹了一口气:“有心了……但你养兵不易,还是留着换马吧。将你舅父佩的那种送来一把就行……”

看张敬之这般深明大义,李承志更是惭愧,同时暗忖,要尽快物色一个类似师爷、幕僚般的人物。至少能在这些人情往来的琐事上提醒一下自己……

不多时,张敬之便写好了三封信,逐一嘱托道:“这封送到华州,其州两封送到泾阳,一封送给延容公,另一封送给家。”

说着又一声轻笑:“也该给胡家敲敲警钟了……”

李承志嘴里应着,心中也有些佩服。

不知这大魏朝其它的官员如何,但自己目前遇到的这几个,如杨舒、张敬之、郭存信等,行事都极有分寸,并没有因为胡家是政敌,便落井下石,而是一切都以公事为先。

换个心胸狭隘些的,早就趁你病要你命了,哪会如眼下这般全力支持自己平叛,变相的给胡家擦屁股。showbyjs('大魏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