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一百六十七章 毕功于一役

第一百六十七章 毕功于一役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胡信一走,杨舒便如木鸡,呆呆的跪坐在榻上,眼中精光隐现。

这仗胜的,太诡异了?

恰逢大战,就有天雷轰城,感觉这老天爷在算着时间帮李承志一样?

听都未听过……

要说胡信说谎?

呵呵,借他十个胆子都不敢。

那就只能是真的了……

杨舒惊疑的是,遍数李承志自起兵以来,大小数战,好像全都凭的是运气?

倒不是说他实力不强,而是不管哪一仗,他都还未用力,就会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突变,导致敌军大败,致使李承志的每一次大胜,就似是玩笑一样……

难道李承志真是天眷之人,有大气运傍身,便如后汉光武帝一般?

想到这里,杨舒瞳孔猛的一缩,又哂然一笑。

自己也真是糊涂了,竟拿光武帝和李承志比?

便是眼下,也不知比前汉末年复杂了多少倍,简直是古今往来,从未有过之乱相。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但也不是突然就会有大治之相。

看这景像,怎么也要再乱个几十上百年……

他自嘲般的摇了摇头,乐呵呵的出了中堂。

看杨舒脸上带笑,郡官吏员大都猜到应该是好事,便纷纷出了房,围了上来。

“使君,可是好消息!”

“确实是好消息!”杨舒微微一点头,故意顿了一下,卖了个关子才说道,“李将军连夜攻城,已占了安武……”

“嗡”的一下,似是捅了马蜂窝,堂内全是倒吸凉气的声音。

有一个算是个,眼睛瞪的溜圆,都是一副不敢置信的神色。

只是一夜而已……

要不是已见到胡信,再加都知杨舒为人严肃,素来不会说笑,不然他们都以为是在讲笑话。更新最快手机端:sm.xs.

不对呀……

有脑子反应快的,猛的想了起来,李承志走的时候,好似连云梯、撞木都未带几副。而杨舒又称是“连夜攻城”,而非劝降?

那这城是怎么攻下来的?

有人壮着胆子问了出来,杨舒略一沉吟,便说了实话。

对已方而,这是天大的好事,有何不可说的?

这难道不是天佑义师,助其诛奸降恶的神迹?

杨舒本以为,众人听了,即便不会惊声震天,也定然会欢声如雷。

却不想,一个两个竟全似吓傻了一般,连眼珠子都不会转了?

杨舒哑然失笑。

便是自己方才听到时,不也是惊的目瞪口呆?

等了一阵,看这些人缓过了一丝神,他才温声笑道:“李将军占了安武城,便等于断了叛军西进之路,我等自当以此为关隘,将叛贼阻挡于安武之东,不再侵扰我陇东……

今夜起,就要劳各位辛苦,加急筹算粮草等,并尽快运送至安武城,以供大军东征。除此外,还要昭告豪绅乡民尽快复耕……”

说罢,杨舒又微微一笑,进了中堂。

一群郡官吏员才反应过来:杨郡丞说的,竟然是真的?

大军不但已攻占了安武城,而且这城门,还是老天爷突降惊雷,帮着炸开的?

活了这么大,听都未听过……

但不管怎么说,安武城已然光复,这总是真的。若非大的变故,泾阳及陇东全境,已无贼兵侵扰之忧。

众人一阵惊叹,随即欢声如雷,似是要将郡衙的房顶都要掀了一般……

……

胡府。

胡信跪在堂下,一五一十的向胡海秉报着这一战的经过。

当听到李承志竟然遣胡保宗为先锋,并准备亲自为其诈开城门时,胡海的双眼猛的一亮。

这等于将首功拱手让给了胡保宗。

不枉老夫一番苦心,下这般重的狠注……

还未感慨完,又听胡信说到城门是被天雷炸开的之后,胡海脸色一僵,就连拐杖都未用,便“腾”的站了起来。

他惊声问道:“此事当真?”

胡信一个头重重的往下一磕:“信为胡氏家臣,怎敢在太公面前妄?当时校尉率我等就潜藏在一里之外,五旅大军皆看的清清楚楚……”

就如那帮郡官一样,胡海满脑子都是不可思议:竟然是真的?

想了许久,他也只能归结于李承志运气好……

而后,他又狐疑的问道:“为何是你来传报?”

胡信暗叹一声,将李承志杀俘杀的郭存信与胡保宗心惊胆颤,不得不派他来请杨舒去劝说的过往说了一遍。

胡海先是一愣,而后又一声冷笑:“妇人之仁?”

胡信还以为胡海骂的是胡保宗,硬着为胡保宗说了句好话:“还望太公勿怪,信斗胆说一句:并非校尉心慈手软,若是平日里,别说数千,便是数万降贼,杀也就杀了。

校尉只是考虑到,若任由李承志这般杀下去,这叛军到时怕是活不下多少来……

到时不但无多余的劳力耕种田地,怕是也不用再耕种十万亩之多。最后,岂不是等于我胡氏让出这十万亩地的人情白做了?”

胡海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迸出了一句:“蠢货”!

他那句妇人之仁,骂的是李承志。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仁义能值几何?

便是真想杀,也不应该是这般一刀砍了了事。就是放到两军阵前当炮灰使,也应是能起到不小的作用的。

这般杀了,心里倒是痛快了,但也就只是能让心里痛快些罢了,再半点好处都无……

胡信更是一头雾水。

到太公这里,这杀人如麻的李承志,反倒成了妇人之仁?

胡海哪会给他讲这般多的道理,只是叮嘱他尽力辅佐胡保宗,又给胡保宗写了一封信,便让胡信退了出去。

已近午夜时分,但胡信却半点都不敢耽搁,连夜就出了城。

好在路途不远,也就四五十里,再加有月亮,路倒不是太难走。马跑慢一些,两个时辰也到了。

……

安武城,县衙。

一大群军将整整齐齐的跪坐在中堂之中,静静的看着最上首的李承志。

李承志站在一张巨大的案几前,像是在出神,又像是在沉思。

案几上摆满了零碎,有地图,也有从叛军口中问到的口供,还有李时率塘骑探来的军情。

郭存信和胡保宗立在一侧,不时的瞅瞅李承志,又相互对视一眼,眼中尽是惊疑。

满以为李承志听到叛军拿百姓当军粮,定会怒极攻心,即便不会像在朝那城外时气的晕过去,也定然会发疯,将这六千降俘杀个一干二净。

哪知他比谁都冷静。

叛军主力,也就是那近两千守城的兵卒,手上早已沾满血腥,一个个脑满肠肥,双眼腥红,怕是人肉早吃了上百斤。自是被杀了个干净。

但轮到辅兵与民夫时,李承志竟当起了坐堂官,审起了案?

不但自己审,还逼着郭存信、胡保宗、李松,并一众军将一起审。

若是真受了乱贼裹挟被强逼的,再由余贼相互指证,证明其罪不致死后,李承志便会放其一马……

从午后审到近夜,将这剩余的近四千俘虏走马观花般的过了一遍,竟还活下了三千多?

李承志暂时先让兵卒看押了起来,说等明日天亮后,便会派人押至泾阳城,交由杨舒处置……

胡保宗与郭存信直呼惊奇,又隐隐有些后悔。

早知如此,他们何必多此一举,派胡信去请杨舒当说客?

这到了最后,他们两个倒成了小人?

两人正自腹诽,又见李承志突然有了动静。

李承志用手敲了敲案几,似是在沉吟,好一阵之后,他才说道:

“兵书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但叛军将泾州围的跟铁桶一般,这塘骑该如何探,才能探明敌情,而不会被贼骑所趁?”

他是真的担心。

围在泾州城外的乱民没有十万,也有四五万,其中又藏着多少乱兵?

诡异的是,因为是刘慧汪亲手布置的,竟连李文忠都不知详情。

再加泾州之南的鹑觚县,之北的乌支县都在叛军手中,正好互成犄角之势。若探不明敌情,制定不出极具可行性的战略战术,李承志还真不敢冒然直攻泾州。

虽然不至被包了饺子,但这五千白甲战兵,每个都是李承志的心头肉,自然是要想个万全之策,将死伤降到最低。

说着话,李承志的目光在胡保宗、李松、李丰、李时、皇甫让等人的脸上扫过。

郭存信被吓了一跳。

李承志这是准备即日便要反攻泾州?

要不要这么急?

他惊声问道:“为何不再等上一段时日,等奚公起兵后,两面夹击?”

李承志眼神微动,低声说道:“正因为要实现两面夹击的意图,所以我们才要主动出击……”

郭存信越听越糊涂了,但胡保宗和李松却是秒懂。

奚康生是谁?

名符其实的本朝名将!

与他齐名的杨大眼都已是几起几落,至今都还在营州当戊卒。但奚康生起家至今二十余载,大小上百战,竟未听一败?

与这样的人物对敌,刘慧汪怕不是得夜夜做噩梦?

但凡听到奚康生已然自东出兵,刘慧汪定是会尽起主力,拼死向西突围。

别说二十万,便是叛军只有两万,也不是那么好打的。

不说是不能胜,而是没办法尽全功。

毕竟刘慧汪也不是傻子,都已决定弃城而逃,就定不会如李承志的意,与之决战。

一旦乱军分成数股,让其逃脱,便会成为马贼,山匪,日后的泾州就别想有安稳日子过了。

李承志的想法是,趁着奚康生还没来,刘慧汪还没有怂到只顾逃命的时候,最好能逼其决一死战,毕功于一役。

至不济,也将叛军打疼,打怕。至少也要让刘慧汪知道,西边这一波也不是吃素的。

趁其首鼠两端,不知该往哪边逃的时候,奚康生也该来了,此时再两面夹击也不迟。showbyjs('大魏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