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二百章 韬光养晦

第二百章 韬光养晦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帐外宁静无声,护卫还是那些护卫,守门的依旧还是李睿和李彰。

就连门口的血迹都已被清洗干净,好似什么都没发生过。

李遵并其下属,都由胡保宗带去安顿,帐内还是那三个人。

桌上放着几页信纸,镇北将军的大印鲜艳无比,分明就是李遵带来的军令。

三个人都盯着那封信,表情不尽相同。

杨舒怒眉倒竖,似是在生气。张敬之眉头紧皱,好像在发愁,就只有李承志眉开眼笑,一副撞了大运的模样。

李承志再次扫了一遍信中与他有关的那几行字,笑嘻嘻的拍了声马屁:“奚公英明!”

英明个屁?

杨舒差点骂出声。

放着如此强军不用,却只是让白甲营留守西路?

而且还嫌不够,又给加派了一万……

信中称:封司马张敬之为西路都督,率兵一万,协同李承志的白甲兵,共同扼守西路。

李遵来时,这一万兵已经与李文孝的内应联手攻占了乌支。

接下来就看张敬之需要考虑留多少兵防守乌支,再调多少人来与白甲营会和。

中路由奚康生亲自率领战兵及民夫三万,两日前已自豳州(今陕西旬邑县以西)出兵,向西进逼泾州。

南路是李遵的堂兄,岐州刺史、姑臧伯李韵为都督,率军两万自雍县(今宝鸡市麟油县)出兵,直扑鹑觚(今甘肃灵台以南)。

目标当然是藏在鹑觚城的那四千胡骑。

北路也早做了安排,由高平镇军封死了北境……

奚康生这是抱着四面合围,速战速决,将叛军一网打尽的主意。

战略和战术都没错,奚康生也意识到泾州城怕是守不了多久了。

但过份的是,连李韵这个攻打四千俱甲铁骑的主力军都才率军两万,而张敬之这个只负责堵路的偏师,竟然同样也是两万兵?

而且其中的一万还是李承志的白甲营……

杨舒都怀疑,奚康生是不是老糊涂了,竟然能把最能打的白甲兵扔到一边看戏?

李承志却乐的合不拢嘴:不用再苦战,不用再死人,他哪能不高兴?

再者,功劳真要让他一个人立完了,朝廷的脸面往哪里摆?

到时是福是祸,还真就说不定了……

他恨不得让张敬之连夜将那一万兵调过来,好与白甲营换防。然后他再放两天假,让各营轮流休整休整……

杨舒越想越恼:“笑个屁?”

“延容公,这就不对了?”李承志笑嘻嘻的回道,“这军令又不是我下的?你迁怒晚辈没用……”

杨舒怒道:“我立即就给奚公去信……若还不行,老夫亲自走一趟又何妨?”

“不用了吧?”李承志丝毫不惧,语气依旧轻松,“这来去数百里,风吹日晒的?”

和杨舒风吹不吹风,晒不晒太阳没一毛钱的关系,而是军令已下,各路大军已出,战术哪能说改就改?

别说古代,就是数万里传讯也只需一个电话的现代,也没有这么儿戏的。

各路大军齐出才两日,西路竟然就已攻占了乌支?

虽然奚康生派往西路的大都是骑兵,而其中李文孝的功劳也非常大,早就往乌支送了信,乌支城内几乎全是内应,等于官兵连打都没怎么打,刚到就占领了县城。

但难道走路就不要时间了?

从豳州到乌支,足有三百里。

由此而知,奚康生行军的速度有多快,这已经过去了两天,大军怕是离泾州城已没多远了。

奚康生胆子有多大才会在大战之际突然换将,放着三万大军不用,反而让连长什么样都还不知道李承志和白甲兵主攻?

只靠杨舒和张敬之近似吹牛逼的几封书信,奚康生就敢深信不疑?

换成李承志也不敢这般豪赌,除非脑子被驴踢……

所以对于奚康生不太敢重用白甲军的举动,李承志一点都不在意,反而暗赞奚康生沉稳老炼,不愧为一代名将……

杨舒戎马半生,哪还不知道这个道理?

他是怕奚康生以此起了轻视之心。

一是轻视刘慧汪,二是轻视李承志。

估计和李始贤犯了同样的毛病:认为他杨延容和张敬之信上写的都是在吹牛逼,根本不信成军刚刚足月的白甲兵有这么厉害。

更怀疑李承志斩敌万余,自身折损竟还没过百的战绩,是吹出来的。

这要都是真的,那被白甲军视做砍瓜切菜一般的叛军能厉害到哪里去?

比纸糊的也强不了多少……

奚康生若抱着这样的想法,十之**会吃大亏。

杨舒一肚子的火,本就在爆发的边缘,再看李承志嘻嘻哈哈,近似幸灾乐祸一样,气的头顶都要冒烟了。

看他脸色涨红,双眼暴突,眼睛不断的四处乱瞅,像是在寻摸趁手的东西,李承志被吓了一跳。

自己太得意忘形,把老倌儿给惹燥了?

他脚底像是抹了油,飞一般的就往外逃,人边往外窜,边找着借口:“仲敬公(李遵)怎么也是长辈,今日这般大的风波,晚辈定是要去道声罪的……延容公与司马也早此安歇……”

哪还不知道他是要溜?

杨舒顺手抄起一只茶盏就扔了出去。

但等茶盏脱手,哪里还有李承志的影子?

“奸诈小儿,气煞老夫也……”

杨舒气的眉毛胡子乱抖,“还有那奚康生,莫非是老糊涂了?即便不敢轻信你我之,不信白甲兵战力无双,也不该是这样当摆设用?

若是让李承志主动迎战,与他的中路大军两面夹击,叛军焉有不败之理?”

本以为张敬之就算不会与他同仇敌忾,一起骂奚康生,也该抱怨两句才对。

但诡异的是,张敬之竟默不做声?

再看他神色,仿佛觉的就该如此,甚至有一丝庆幸……

杨舒是何等人物?

像是在玩变脸,脸上的怒色一扫而空,心中的急切与愤怒顿时散了个七七八八,紧紧的盯着张敬之:“奉直,这其中,莫非有蹊跷?”

何止是蹊跷……

张敬之暗叹了一口气,深深的往下一拜:“还请延舒公勿怪,此是某有意为之……”

听着张敬之解释,杨舒的眼睛越睁越大,像是见了鬼一样,不敢置信的看着他。

原来只有自己在死命的帮李承志鼓吹?

张敬之的公文里里,竟然全都是平铺直叙……不,是避重就轻才对……

自己去信说:李承志尽起四千白甲战卒,与敌于泾阳城北决一死战……大胜之,歼敌精锐甲卒、甲骑六千余,生擒贼首……然,白甲无一折损……此军之雄,闻之未闻……奚公应重用之……

张敬之却说:祖居李氏子弟率其家兵,于泾阳城北收伏流民数千!

流民?

爷爷流你个娘……

自己又说:李承志率雄兵近万进击安武……雪夜突出奇兵,又幸得天雷助之,大破安武……斩敌、俘敌六千余,白甲战兵又无一折损……

张敬之又说:今召陇东各乡绅、豪强义助之家兵数千,由祖居李氏子弟统帅,进攻安武……

好家伙,张敬之的公文里,从头到尾连李承志的名字都省了,只是称之为“祖居李氏子弟”?

白甲兵更是提都没提过,不是成了李氏私兵,就是成了“陇东各乡绅豪强”义助之私兵……

你还不能说张敬之说的是候话?

两相一对比,如果换成自己是奚康生,应该信谁?

先不论亲疏,只从自己信中的那句“幸得天雷助之”,还有那两句“白甲无一折损”,奚康生估计都得把自个骂个半死。

只当自己在吹牛逼,把他当傻子一样的似弄,更可能怀疑李承志是不是杨家的子侄……

所以搞了半天,根本不是奚康生不用李承志,而是他压根就不了解陇东、乃至近期发生在泾州的战况?

杨舒瞳孔猛缩,话语中尽是寒气:“奉直,你身为司马难道不知,隐瞒军情、知情不报是杀头的大罪……”

张敬之哭笑不得:“延舒公,某便是浑身上下长满胆,也不敢如此误导奚公……这是公文,是公文……是某去私信肯求奚公,此次才置承志不用……”

意思是实情如何,他哪能不向奚康生如实秉报?

杨舒目光如刀:“为何不用?”

张敬之直不讳的说道:“锋芒皆露,非君子所为!”

其中的关系极其复杂,不管从哪方面考虑,此时的李承志韬光养晦,绝对比他一鼓做气,灭了刘慧汪的好处要多的多。

就是预料到了这一点,听闻不用他主动出击,李承志才那么高兴。

杨舒被惊的直吸凉气:简进扯淡,你又不是李承志他爹?

况且还有个郭存信,他这个舅父是干什么吃的,轮的着你张奉直操这个心?

看杨舒的目光戳戳的往他脸上刺,张敬之有些无奈。

今日不说实话,怕是不行了……

他稍一沉吟,又做了个揖:“父亲做主,已将京墨许给了承志……但因还未与怀德相商,怕生波折,因此未来得及知会延舒公……”

杨舒的眼珠子差点掉:“京墨,你大兄之嫡长女……那李始贤……怎会答应?”

李承志是嫡子,祖居李氏再不堪也是世家,怎会娶一个失怙(丧父)之女为妻。

你是有些难以启齿,又像是有些羞臊,张敬之低了低头:“是妾……”

杨舒一愣:“你也真舍得……”

嗯……不对,这哪是舍不舍得的问题?

张京墨不做妾,怕是一辈子别想嫁出去。

既然如此,为何不选个出挑的?

杨舒牙疼般的倒吸了一口凉气:“张奉直,好你个奸贼……”

还有半句他没好意思说出来:老夫为何没想到?

家中适婚的庶女一大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