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二百零九章 数朝谋划,尽毁一旦

第二百零九章 数朝谋划,尽毁一旦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泾州往南五百里,就是秦岭。

岭南是南梁的南秦州,岭北则是北魏的雍州。

大散山之下的散关,便是两州之间唯一的通道。

欲经川蜀攻袭关中,必经散关。

韩信奇袭项羽时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发生在这里。

诸葛亮五伐曹魏,次次都是从这里出兵。

可见其地势之险要……

关楼足有三层高,最高一层屋脊之上,伫立着一杆足有丈余方圆的大纛,上书:雍州都督元!

城上兵甲如云,就连关隘两侧的雄岭之间,也时有兵卒出没,一副大敌当前,一触即发的架势。

关下同样如此,兵率铺满山谷,一眼望不到尽头。旗仗更是多的数不清,而大多数都标有代表国号的“梁”……

但在如此雄关面前,并不是兵多就一定攻的下来的……

看着城头上密密麻麻的魏军,韦睿止不住的扼腕叹息。

本是等着内应大开城门,然后大军长驱直入,直入关中。但等来的,却是元魏的大军?

看来,刘慧汪事败了。

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连声口信都没有送出来?

可惜数年谋划,已然功亏一篑……

错过这次之后,天知道有生之年再能不能遇到这样的机会?

但不退又能怎样?

等奚康生平了刘慧汪,彻底腾出手来,怕是想退都退不了了……

犹豫了许久,韦睿怅然一叹:“传令,退兵……另派快马,向吐谷诨、党项、高昌、柔然急报,将此间详情如实告之……”

“诺!”麾下数将齐齐应了一声,转眼间便有十数骑顺着关道往后奔去

稍倾,南军步阵前军变后军,攀爬至两侧山腰,固守两翼。后军则变前军,快速的撤往山谷外。

不多时,谷内的大军便撤出了大半。

……

“哈哈哈哈哈……”

看着越退越远的敌军,直至烟尘散尽,再不见其踪影,元丽止不住的放声狂笑。

南人竟然被吓退了?

韦睿被称为南梁一代名将,只是两年前的钟离一战,就灭杀了我元朝二十余万将士,连杨大眼这种善战之辈都折其手中……

但此时看来,不过如此吗?

元丽越想越得意,笑了好一阵才吼道:“达奚,快马报予奚镇守,告知你从父,就说南军退了……”

……

已是酉时,太阳渐西。

泾州往南一百多里的新平城下,已被杀的血流成河。

不止是敌军,还有内贼……

奚康生不是李承志,他根本不需要审,更不需要一一辨别、指认。

在他看来,不愿降贼或是没有同流合污的,不是已被逆贼迫害致死,就是被下了狱。

所以,官兵入城后,城内还活着的这些,而且看模样活的还比较光鲜的,不管是官还是吏,统统斩首,家人流放……

毕竟年近半百,不但熬了一夜,而且体力和精神消耗极大,奚康生早已困乏不堪。

他寻了处干净的府宅,准备歇上一歇,等到元丽的急报,确定散关无碍后,就会连夜起兵,赶往泾州……

但怪异的是,身体明明乏的不行,脑中却异常清明,没有一丝想睡觉的意思。

不应该啊?

潜入境内的敌军已被灭了个七七八八,只剩一个慕容定,嗯,至多再加上一个刘慧汪,又能翻出多大的浪花来?

关中四面早已被围死,这两个逃都没地方逃。

那还能有什么能让自己心生不安?

奚康生思来想去,好久才发现,自己竟然漏掉了李承志。

李承志?

李承志……

奚康生默念了好几遍,又微一哂笑。

谁能料到,一场发生在泾州的小内乱,竟是南梁与吐谷浑、党项、柔然、高昌等五国密谋数年,谋划要割走大魏近三成的疆土、两成的民户的惊天之局?

但做梦都想不到,阴差阳错之下,却毁于一个无名小卒之手?

此时想来,自己本是怀疑那李承志是否如其祖李其一般,已有不臣之心,无可无不可的派细作探查了一番,却不想,无意间竟发现了敌贼的这等惊天大局?

还真多亏了这李承志,才消弥了这等大祸。

还真是自己的福星……

不然这万里疆土,数百万子民,已然落入了南敌与胡贼之手,到那时,奚某人百死也难赎!

知恩不报非男儿本色,以后有机会,定然要提携一二这李氏子。当然,若能收其于麾下,就更好了……

再一深想,自己之前着实有些小题大作了。只凭一丝臆测就猜测人家会反,也非大丈夫所为。

即便那李承志真是不出世的天才,调教好了,照样能为朝廷所用……

才十七岁,多好的年纪?

自己十七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记得才刚入柔玄镇将李兜麾下,迁为前峰军主。

十石的硬弓可连开百箭,半斤的铁箭,箭箭都可射穿百步外的马身……

如此一想,这李承志也没有多出奇嘛?

运冰筑城也罢,月铸数百钢甲也罢,都只是奇巧淫技,不值一哂。

至少这武力,肯定是比不上老夫的。

不过这兵带的倒是不错,不愧为将门之后……嗯,还有这秉性也不赖。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区区钱财,算得什么?

……

猝然败了大敌,解了生平少有之危机,奚康生顿时意气风发,胸襟何止高阔了一倍,眼界何止拔高了一筹?

之前被他疑虑可能会成为隐患的李承志,此时竟成了少有的人才?

当然,也绝对离不开这一月以来,杨舒、张敬之二人三天两头发给奚康生的急报。

一个使劲捧,将李承志吹的如同圣洁君子,简直是天上少有,地上无双。

另一个使劲护,句句不离李承志经了多少波折,费了多少家财,行事多么有分寸,多么知进退……

虽然两人信中多有矛盾之处,比如张敬之:早先还说李承志桀骜不驯,百无禁忌,之后则又将李承志夸成了谦恭如玉的君子……

但奚康生至少能看出来,这李承志,是真的入了杨舒和张敬之的法眼。

他愈发好奇,早就起了一定要见一面的心思。想着稍缓一缓神,顺便确认大散关无碍、关外伏兵尽退后,再赴泾州也不迟。

想必那时候,刘慧汪也该被李承志给擒杀了……

越想越是平静,渐渐来了丝困意,奚康生靠着软塌,打起了呼噜。

不知过了多久,突听一声“啁啁”的鸟叫,而后又是一声如野兽般的低哮。

“孽畜!”奚康生一声低骂,缓缓睁开了双眼。

听到骂声,塌边的角落顿时立起一雕一獒,欢快的跑过来,在他膝边蹭了蹭。

奚康生随手挥开,抹了把脸,又穿上了靴子。

想来是听到了生人的动静,这两只孽畜才会出声示警。

果不其然,数息之后,似是有人疾奔,与房外的亲卫说了几句,又朝这边来了。

稍倾,又听亲卫幢帅在帐外轻声唤道:“镇守,达奚将军来报!”

“进来!”

随着奚康生的声音,达奚被放了进来。

他刚要往下一跪,猛觉脸上一凉,好似有阴风吹来一般,定睛一看,那两只畜生静静的立在一侧,就跟鬼一样,直戳戳的盯着他。

达奚心中一寒,头发都快要立起来了。

这两只畜生是达奚家祖传的,世代繁衍,后代已不知凡几。家中子弟喜猎者都可向大人求养一对。

但从小亲养不缀,还真就从父一个。

这只獒是从父养的第几代,达奚已记不清了。但这雕,他记忆不要太深。

比他没小几岁,没二十也十六七了,小时候差点被抓瞎眼睛。

不单单如此,他可不止一次见过这两只畜生合力捕杀过饿狼、豹、狸等物……

要不是奚康生在此,他早逃了。

达奚绕远了一些,跪下朝奚康生一拜:“从父,关外伏兵已退!”

“大局已定,好……呵呵呵呵……”

老练沉稳如奚康生,都忍不住的畅怀大笑起来。

确实值的高兴。

南朝竟然率先退了?

阵兵于西南边境的吐谷浑和党项,西北边境的高昌和柔然,又能僵持多久?

千万莫等爷爷腾出手来,不然非报了这一箭之仇……

奚康生越想越是畅快,猛的站了起来,兴奋的说道:“走,连夜去泾州!”

只要慕容定与刘慧汪伏诛,泾州之乱就彻定尘埃落定了。

嗯,再顺便见一见那李承志……

门外亲卫立即动了起来,奚康生的一只脚刚刚迈过门槛,一个兵将口呼“急报”,快步的冲进了府宅。

“报……镇守,李韵李刺史,与李承志的白甲营,在泾州城西对峙起来了……”

对峙?

奚康生的脸色一冷:“我让李韵去守陇山,他跑回泾州做什么?”

跑回来?

李韵就根本没去好不好……

兵将心中生寒,但又不敢不说清楚,只好咬着牙,细声报道:“李刺史看未有余贼西溃,便未西进,而是隐驻于泾州西南约六十里的鹑阴(今崇信县西北)……”

奚康生的瞳孔微微一缩。

或许有余敌未向西溃的原因,但主因绝不是这个。

不然鹑阴离新平都近三百里了,李韵还有何隐藏行迹的必要?

这分明是冲着李承志去的……

反过来再想起李承志那甲,那刀,还有那些兵,确实让人不得不心生警惕。

只是短短两个月啊……

但也不该是他李韵不请不问就能擅自插手的。

李韵隐然抗命,直面李承志,到底是在为朝廷考虑,还是动了其他心思?

想到这里,奚康生的脸色一沉,冷声喝道:“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