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二百一十章 对峙

第二百一十章 对峙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角旗随风高扬,发出“猎猎”空响。丈余长的信幡时而扭结,时而飘展,仿佛一条怪蛇,在不停的翻腾挪滚。

除了风声,偌大的战场,几乎再听不到其他的杂音。

望楼之下围满了军将,大都是像李亮、李彰、李睿、李聪、李昭、李明等这种李氏年轻一代的骨干。

另外还有如骑兵旅帅皇甫让、步营军主安启光等几位朝那籍的外姓将领。

这几个都是李承志拿钢甲和僧户换来的,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以让这些人改姓“李”!

但显然,已是来不及了……

不知交待了些什么,但至多也就说了两三分钟,一直都是李承志说,李丰在听。

听着听着,李丰额头上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最后竟然站都不敢站了,直接跪倒在了望楼里。

说到最后,李承志又轻声一叹:“不要多想,也不要怕,只是防患于未燃……记在心里就行……”

他越是轻描淡写,李丰越是惊惧,脸都吓青了,眼角直抽抽,头上似是被泼了水,冷汗不停的往外冒。

“咚”的一声,他重重的一个头磕了下去,本想说“绝不会发生郎君所担心之事”,但话到了嘴边,却如被噎住了一样,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万一呢?

人心难测,险恶惟危!

为争权夺利,子弑父,妻杀夫之事,自魏晋至如今几乎天天都在上演,更何况只是仆与主?

郎君担心的,不一定就不会发生……

以前经常听郎君言:所谓的忠诚,只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原来这句话,真不只是说说,郎君竟然一直都在防范?

李丰也不知道,是该说郎君心性过于凉薄,还是说他谋虑极其深远。

僵了许久,李丰郑重的往下一拜,悲声说道:“郎君放心,仆定不负重托!”

“嗯,去吧!”李承志点了点头,又一指刘慧汪大营,“这些胡骑应该已猜到我们有了防备,估计马上就会逃……你出阵后,便率领骑营先行布置,能拖一刻是一刻,尽量替李松多争取些时间……”

“仆明白!”李丰应了一声,起身下了望楼。

看他往下攀爬,两只手竟然都还在抖,李承志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只是暗示了李丰一句,让他提防并节制李松而已,竟能将他吓成这副模样?

郎君我又不是现在就要提起屠刀忌杀忠良了,你至不至于?

数千大军要尽付托与李松,下次再见,天知道是不是要到几年之后。这天高皇帝远的,自己得缺心眼到什么程度,才一点防范都不做,百分之一千、一万的相信李松?

真要什么都不做,李松反倒会心下惴惴,暗中猜疑郎君我是不是在他身边埋伏了杀手,就如诸葛亮安排在魏延身边的马岱……

包括李松,李承志之前也是这样交待的,并且明确告诉他,自己会派人监视。

李松反倒是朗声一笑:“郎君尽管派……”

看来这李丰已然是指望不上了。

李承志微叹一声,又将皇甫让叫了上来。

之后又是其他人……

交待的话大同小异:先是讲了为何让他们跟着李松出关,让他们忠心辅佐李松,又说多则一年,少则数月,定然会将他们的家人也送到。

然后又交待了一些出关后的应对细节,战略方向等等。

众人惊的惊,喜的喜。

其实自朝那进驻泾阳以后,这些人就已预感到,迟早都会有这么一天的。

除非李承志愿意引颈待戮,或者像其祖李其一般,被软禁洛阳,直至老死。

用李承志自己的话说,这就是步子迈的太大,一不小心扯着了蛋。

之前打仗打的太嗨,李承志竟然压根没意识到这一点,直到抓到那几个细作,他才猝然惊觉:朝廷已然开始警惕他了。

再一深想,若是换位思考,自己如果是朝廷,或是奚康生,又会如何做?

说不定李韵的这一万五千大军,就是专门来对付自己的……

只是动了动念头,李承志就惊出了一身冷汗:短短两月时间,自己就能从无到有,整备出了一千铁骑,五千甲卒?

朝廷的虎骑才有多少,又用了多少时间?

再比士气和战力……不是李松、皇甫让太膨胀,他们早就开始期待: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和虎骑碰一碰……

所以,这些人猝然听到这个消息时,喜比惊还要多,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能不能换别人去?

当然,选的这些人,都是李承志深思熟虑过的,基本都和李松是一路货色:听到“造反”两个字,藏在身上的虱子都在笑……

众人依依拜别,快步离去。李承志仔细的观察了一遍,发现除了李丰外,剩下的竟然个个都是容光焕发,神彩飞扬?

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这可是在为造反做准备啊……

他还以为,即便不是个个都愁眉不展,惶恐不安,至少也该心绪茫然,无所适从才对?

即便心大到连这个都不怕,至少该担心一下郎君我吧:你们都走了,我就只剩一千兵,万一李韵真打过来了怎么办?

一群混账,干啥啥不行,造反第一名……

等众将离去,李承志又挥了挥手,让李睿将胡保宗放进了阵。

他边下望楼,边给李亮交待道:“上去盯着,贼营但凡异动,立刻唤我!”

李亮知道,郎君这是不想让胡保宗登上云梯,看到营内的变动

他应了一声,飞快的上了望楼。

看李承志手中纸笔齐备,胡保宗扑愣着眼皮子,瞅了好几下:这是准备交待遗言,还是准备写造反的誓词?

心中闪过一丝奇奇怪怪的念头,胡保宗又一指大阵,疑惑的问道:“我看各旅均在调动步卒,这是做甚?”

“还能做甚?”李承志冷笑道,“自然是在抽调车兵……你不会以为只靠你我的两千骑兵,就能将这两千胡骑围杀干净吧?”

胡保宗愣了愣,诧异的看着李承志,好似在说:都到这时候了,你还有心思攻剿叛贼?

官兵都到二十里以外了……

李承志还能不知他在想什么?只是冷笑一声:“南翼交给你了,知道怎么做吧?”

南翼交给我?

难道还能是为了剿贼?

刘慧汪和那些胡骑脑子坏了,才会往官兵的怀里钻?

胡保宗瞄了李承志一眼,小心翼翼的问道:“黑骑加甲卒,也就堪堪两千而已,但李韵可是足有一万五千兵?”

“就是十万又如何?”李承志嗤笑道,“他是岐州刺史,你是陇东郡尉,八百杆子都打不着……我就不信了,只要你带兵往阵前一立,他还真敢把你灭了不成?”

胡保宗斜了斜眼睛:这是要让自己当炮灰、当马前卒,替他争取时间的意思?

再看李承志提着笔,一副不知如何下笔的模样,胡保宗猛吸一口凉气。

这分明是要跑路了,准备交待后事的意思?

他惊声问道:“你要逃?”

“爷爷逃个鸟毛?”李承志气的大骂,“这一逃,不成反贼也成反贼了……”

那就是要战?

胡保宗更惊,嘴唇都哆嗦了起来:“不至于,真不至于……你也不想想,奚康生是干什么吃的,还真能不知道这两月以来,你与叛军是真打,还是假打?

也根本不是延容公和张司马所想的那样:奚康生误以为你与那刘慧汪一样,都是叛军的诱饵……不然连你我都不知道泾州以南还有大量伏兵,却不声不响的就被奚康生给灭了?”

说了一半,胡保宗呲了呲牙,压低声音道,“究其原因,还是你那甲造的太快太好,你这兵,练的太勇太悍了……”

李承志猛叹了一口气:看吧,就没一个是蠢的!

连胡保宗都能想到,杨舒和张敬之能想不到?

这两个其实也清楚,自己早已料到这一点了。

之所以还那么说,其实是在暗示自己:稳住,有我们在,什么都不会发生……

真的什么都不会发生么?

李承志从来都不会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更不会将小命交到别人手中……

自强不息吧!

李承志懒的和他闲扯蛋,将笔往前一递:“写!”

写什么?

胡保宗眼珠子猛的往外一瞪:“投名状吗?”

“投你娘?”

李承志气的直咬牙,“给你叔祖写信,给我要个官,能征兵练兵、铸兵造甲的那一种,越大越好……”

胡保宗先是一愣,而后狂喜。

奚康生啊奚康生,我胡家世世代代都感谢你……

要不是你这么一逼,李承志这种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的性格,怎可能走到这一步?

这样一来,岂不是等于,李承志是授泾州刺史胡始昌之命,才征的这些兵,练的这些甲?

而所谓的白甲营,其实全都是泾州的官兵,打过的这些仗,立过的这些功劳,主功全是胡始昌的?

说直白点,真要将李承志这官坐实了,胡家和胡始昌的祸事立解。

说不定不但无过,而且有功:先不说刘慧汪是不是诱饵,泾州以南的伏兵又是从哪里来的,又被奚康生灭掉了多少,但起事造反的首脑就是刘慧汪,这是不争的事实。

只要李承志灭了刘慧汪,胡始昌的首功就是板上钉钉……

胡保宗话都说不利索了,抱着拳就要往下跪,但膝盖都还没弯下去,就被李承志一把提溜了起来。

“爷爷稀罕你一个头么?”李承志冷笑道,“也别高兴的太早,等真的灭了刘慧汪再说……”

胡保宗恍然大悟:怪不得都到这份上了,李承志还有心思剿贼?

自己真是想的太简单了……

“写什么信?我亲自去……”胡保宗激动的说道,“凭白耽误时间不说,还说不清楚……”

“说你蠢你还不情愿?”

李承志瞪着眼睛骂道,“你走了,谁帮我挡住李韵,挡住那一万五千大军?”

胡保宗悚然一惊:对啊?

万一李韵脑子一抽抽,现在就要冲过来怎么办?

算来算去,此时的整个白甲营,也就只有自己能让李韵顾忌一下……

哪个轻哪个重,还用的着考虑么?

胡保宗一咬牙,飞快的提起纸和笔,垫着云梯的踏板写了起来,边写边骂:“李韵,我干你大母!”

看他下笔如飞,李承志暗松一口气:算是成功了一半。

只不过这官肯定没办法坐实了,就算自己想认,杨舒、张敬之、甚至是奚康生都不会答应。

未雨绸缪罢了……

写好了信,李承志郑重其事的交给李睿,又仔仔细细的交待了一番,让他快马送往泾州城。

左右就离着三四里,刘慧汪已是自顾不瑕,哪还有能耐派兵阻截?所以李承志估计,如果胡始昌的反应快,至多再过半个时辰,自己就是官了……

他微微舒了一口气,又往外撵着胡保宗:“记住了,你就是死,也要把李韵给我拦在五里之外……”

“放心!”胡保宗郑重其事的回道,“但凡有一个官兵靠近五里之内,则表明我已经战死了……”

还真是第一次见胡保宗表露出这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情绪。

毫无来由的,李承志鼻子一酸,深深往下一拜:“嗯,拜托了!”

等胡保宗出了阵,连影子都看不到了,李承志都还没动一下。

直到李亮唤他,说是敌营有异动,他才回过神来,轻轻的吐了一口气。

骗胡保宗这样的老实人,压力实在有些大……

只能以后想办法,补偿一下了。

敌营确实动了:还余近两千僧卫,护着刘慧汪所乘的云梯,在往东退。

那两千胡骑也不再游荡,而是聚在一起,摆好了冲击阵形,好似下一刻就要逃走。

李承志往后看了一眼:胡保宗已率领所有的黑甲步卒出了营寨,准备在营寨五里以南布置防线。

胡保宗的人一走,大阵就可以动了……

李承志轻轻一点头:“你也去帮忙,再令李时率塘骑严防西北两翼,别说官兵,连只鸟都不能飞进五里内……再交待李松,盯紧号旗,一旦有令,就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战场……”

“诺!”李亮重重的应了一声,快步而去……

李承志一声令下,随着令旗挥动,大阵即刻动了起来。

不断有士卒出阵,撤往营寨内,同时也不断的有士卒走出营寨,补充进了大阵,填补前军撤走后的空缺。

看似四千步阵依然严丝合缝,但除了正前方的前阵之外,其余三面的兵,已不是那些兵了。

如果杨舒和张敬之还在,就会发现:左翼、右翼、后曲这三阵的长枪兵,竟然都换成了短枪,也就是一丈矛。

要是再能看仔细一点,就会看出:若是风大一些,这些甲卒身上的白甲竟然能飘起来?

其实就算这两位还在,让他们看到前军战兵换成了辅兵也无所谓。

如此大的变动,根本瞒不住所有人。而李承志想瞒的,也根本不是这个……

……

刘慧汪五官扭曲,狞声问道:“这白甲贼,应该是要攻过来了?”

想李承志攻过来?

简直是痴人说梦!

慕容青孤冷声回道:“看不到么,白甲大阵动的只是左右与后翼,况且只是在调换兵卒,并没有前后挪动过半丝。再者,换阵如此明显,你还看不明白李承志所为何意?”

“何意?”刘慧汪急切的问道。

“他不动前阵,只动其他三翼,是为了抽出强兵,待我等一逃,便会尾随追击……”

慕容青孤恨声骂道,“还听不懂?意思就是你这埋伏,早被李承志识破了……有埋伏你早说,让我来啊?

你退那么快、那么急,甚至是不计死伤、拼着全军覆灭的风险往后退,白痴也能猜到你在诱敌……”

这难道不是骂自己也是白痴?

去他娘的珠玑如玉,去他娘的温文尔雅,爷爷装的够够的了……

刘慧汪即将破功,破口大骂的那一刹那,猛听慕容青孤问道:“白骑果然在往北调动,再不逃就来不及了……你走是不走?不走我先走了……”

走?

还能走到哪里去?

这一刻,刘慧汪有如战神附体,福临心至,军事属性翻着跟头的往上点。

他此时才想通,白甲营为何如此镇定?

不单单是已识破了僧营有埋伏,而且根本就不怕自己或是慕容青孤逃窜,

不然即便不攻,也该围上来才对,又何必要等逃了再追?

“逃不出去的……不声不响间,奚康生就能将新平郡城的伏兵一举歼灭,又怎可能不扼守各处关隘?你又能往哪里逃?”

“管不了这么多,反正总比留在此地等死的强……”

慕容青孤冷着脸抱着拳,朝刘慧汪拱了拱:“你要不走,那我走了,珍重……”

他刚要下楼,刘慧汪却拦住了他。

原本油光水滑的一张俊脸满是狰狞,似是在犹豫。

要不要逃?

刘慧汪一时犹豫不决,下意识的往楼下看去。

不知是不是心有灵犀,楼下的一个和尚也恰好仰起了头,冲着他微微一笑。

若是慕容青孤转头,就会发现,这一上一下两张脸,竟然几无二致,仿佛是在照镜子……

他只当刘慧汪在举旗不定,顿时有些不耐烦,刚要出声讥讽,只听“噗通”一声。

刘慧汪,竟然跪了下来?

慕容青狐感觉好不真实。

你可是有万千信众,高高在上的大乘法王……

再说了,跪我又有何用?

刘慧汪又一个头磕了下去,等抬起头,脸上已布满泪痕。

只听他悲声说道:“恕弟子不能再侍奉法王了……”

什么意思,法王不就是你么,还哪里有?

正惊疑着,楼下突然传来几声佛号:“烁烁圣火,焚我罪业,涤尽尘滓,往生极乐……”

慕容青孤本能的往下一瞅,不知什么时候,云车已停了下来,那些涌经的和尚正对着一个纤弱的背影合什行礼,口中念念有词。

当那个和尚抬起头来,看清其长相时,慕容青孤如遭雷击。

又一个刘慧汪?

这一个又是哪来的?

当他要转过头,看向身边这一位时,楼下的那一个止不住的咳了两声。

只是两声轻咳,就仿佛要了他半条命一般,竟是站都站不稳了……

慕容青孤什么都明白了。

病佛病佛……没病的,自然就是假的。

怪不得自己一直都觉得哪里不对:这贼秃今日竟然不咳了?

原来只是替身……

楼下的刘慧汪笑吟吟的抬起头:“青孤大人,别来列恙!”

无恙你娘?

慕容青孤咬牙转过头,问着脚下这一个:“原本根本没有陷阱?你只是怕我丢下法王独自逃命?”

怎可能没陷阱?

本就是为那李承志准备的,想着只要他敢进来,自然能让他有来无回。

然后白甲营定然会大乱,再从容逃命也不迟。

但谁能想到,白甲贼竟不上当?

脚下这一个往下一叩,嘶声回道:“若是没有,我明知必溃,何必让僧卫诱敌?若是青孤大人想看,尽可留下一观……”

我观你大母……

慕容青孤一声怒吼,边下楼边骂道:“竟耽误了如此之久,若是早走,早跑到几十里以外了……”

说着又一吼楼下的刘慧汪:“还不快走!”

“自然是要走的……”

楼下这一个一点都不紧张,略一抬手,朝楼上的那一个微微稽首:“有劳了!”

“法王保重!”楼上这一个哽咽着磕了个头,眼泪流的更快了……

几个僧兵扶着病和尚上了马,随着慕容青孤几声呼喝。铁骑矢锋开动,只听蹄声如雷,如一道巨龙一般的骑阵,开始向北奔驰。

但还没奔出半里地,矢峰骑队的马速都还没有提起来,斜刺里突然冲出一支白骑,从西北方向迎了上来。

数量不多,也就千骑左右。

这可是逃命,本就是你死我活,慕容青孤早就抱定了谁拦就和谁拼命的心思。

他本想不闪不避的冲杀上去,但无意见看来有一半的马上没有人,驮的是干草,而另外一半骑士手中,拿的即不是骑枪也不是马刀,而是火把的时候,拼命的心思早被惊到了九霄云外,心里更是将李承志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个遍。

爷爷是胡族,都不敢将马这样用来打仗,难不成你个汉人的马比我还多不成?

但心里再恨,慕容青孤也不得不避其锋茫。

只要马背上的火烧起来,那些空马必惊,十成十会冲过来。慕容青孤的骑兵阵形也定然会被冲个稀巴烂,说不定还会烧死、踩死一部分。

所以,如果不想被冲乱,慕容青孤只能暂时向东逃,避开这支白骑……

随着几声号角响起,骑兵矢锋猛一转向,由北转向了东。

但皇甫让并没有紧追,而是率骑队斜向东北。

用意不言而明:只要不是朝西或朝北逃,其他两个方向随你。

向南就是朝廷的大军,所以慕容青孤只能朝东。

但他不可能一直朝东,迟早都得转折向北或是向西,冲过边境,遁入柔然或高昌。

而再往北二十里,同样还有一旅白骑,由李丰率领,在那里等着慕容青孤……

……

替身已站起身,脸上的泪痕已擦的干干净净。

看着越奔越远的那几袭僧衣,他微一合什,口中喃喃自语:“法王,珍重!”

云车继续动了起来,车下的诵唱声越来越大,不但那十多个和尚在念,还包括侍立在云车四周,满脸狂热的看着云车顶端的那两千僧卫。

不知何时,法能也上了云车,正侍立在一侧。

和尚拍了拍膝上的土,又整理了整理衣裳,怅然问道:“准备的如何?”

“都已准备妥当,只待阁下入坛……”

这位虽是替身,但地位不低,法能也不敢怠慢,恭恭敬敬的弯下了腰,低声问道,“那陷阱,还需不需发动?”

“贼人不上当,徒之奈何?”俊和尚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又沉吟道,“看时机吧……先回法帐,升坛……”

法能顿时一喜,应了一声,又朝楼下一声清喝:“升坛……”

“升坛……”

“升坛……”

“升坛……”

此起彼伏的传令声接连响起,一直传到了泾州城墙下。

自此,不止是云车下的和尚,就连靠近城墙的那些乱民都开始诵唱,“烁烁圣火,焚我罪业,涤尽尘滓,往生极乐”这十六个字响彻云宵。

而这些人无一不带着虔诚、狂热的表情,就如一群投胎的饿死鬼,看到了天国的无上珍馐……

……

李承志打量着一块青铜令符,久久无语。

萧关都尉!

意思就是负责领兵防守萧关关隘的军官。属从七品,在郡尉之下,县尉之上,若是领兵,至少也是军主级,可率一千兵。

李承志真没想到会这么巧,胡始昌竟然给自己安排的是这个官?

这上面的萧关,就是关中四关之一,处陇山最北端、离朝那城不到二十里的那座萧关。

如散关一样,萧关也属地方治防,也就是由泾州直治,或是陇东属治。

但因泾州军事早已荒废,再加离的不远,胡始昌便利用他和高平副镇将陆恭的私人关系,托于高平镇防治了。

如果李承志愿意,完全可以从陆恭手里接管过来,然后将李松等人从萧关放出,而不是费这么多的周折演戏。

但他更害怕,是不是如泾州城南的李韵一样,奚康生也早已派了一支大军,驻防陇山了?

所以李承志不敢赌……

既然有相对稳妥的法子,又何必要冒险?

李承志暗叹了一口气,将令信与授官文书揣进了怀里。

手都还没掏出来,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

“烁烁圣火,焚我罪业,涤尽尘滓,往生极乐……”

李承志的脸色稍稍一变。

刘慧汪竟然没逃?

不然这些僧卫的欢呼声不会如此狂热。

还真是没想到啊?

九成九的邪教,教首都是即不信教义,也不信鬼神的。之所以装那么玄乎,自然是为了让信徒相信,以及敛财。

说不太好听一些,比普通人还怕死……

李承志还以为刘慧汪早逃了。

还有这句“往生极乐!”

每次叛军发动自杀式冲锋的时候,喊的不就是这一句?

看来久等自己不入坑,刘慧汪失去了耐心,又发动了攻势。

前阵虽然没动,还是那一千长枪兵,但这歇了这么久,士气和战意何止弱了一半,不知能不能抵挡的住?

是不是赶快将寨后等待的李松急召过来,先挡上一阵?

心里转着念头,李承志下意识的抬起头来,却惊讶的发现,那些僧卫虽然喊着口号,但并不是往前攻,而是在护着刘慧汪的旗仗往后退?

李承志狂喜:还真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自己刚刚还在发愁,如何才能将这些已陷入疯狂的僧卫清离战场,或是引开,反正坚决不能让这些叛军看到李松做的事情。

但没想到,这些僧卫竟然主动撤了?

真是天助我也,至少不用再派枪兵进逼,再不济,也能省下不少箭来……

李承志压抑着兴奋,给李睿下着令:“知会前阵,守好阵脚,令宋礼深从南北两翼辅兵营各抽调五百兵卒,抓紧时间捡拾箭支,限时两刻,能收多少是多少……旗兵,向李松传令,即刻率领车营出动……”

随着李承志的吼声,李睿并数骑亲卫各自奔向前阵和两翼,旗兵则飞快的挥着旗。

李承志又伸着头,眺望着越退越远,似是要回叛军南营的僧卫。

退的再远又有何用?

难不成还能在营中再设一处陷阱?

放心,肯定不会追过去的……

想到这里,李承志猛的一咯噔:对啊,之前的陷阱呢?

这人走光了,你陷阱怎么发动?

难道是不需靠人的那一种?

除非刘慧汪也如自己一样,会造炸药。

开什么玩笑?

盯着刘慧汪曾率旗仗指挥作战的那处小坡,李承志脸色时阴时睛。

或者说,是自己判断错了?

应该也不可能……

刘慧汪这种人的脑回路确实不能以常理度之,但那些胡人脑子都应该是正常的,若是没埋伏,胡骑不可能耽误那么久才走。

沉吟许久,李承志一指阵前:“李睿,派一队辅兵,从阵前起,至刘慧汪停驻旗仗之地而止,来回跑上三次……”

虽然觉得可能性不大,但李承志还是不敢亲自冒险,想着等辅兵试一试,确实没危险之后,他再亲自去探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