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两百六十三章 所向披靡

第两百六十三章 所向披靡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火马还离着几十丈,副将的坐骑就已经狂燥不安,几乎无法控制。

不怪马会惊。

两百多匹火马狂奔而来,就像一道急速压来的火崖,又如一条全身都喷吐着火焰的巨蛇,连这些精锐胡兵都骇的头皮发麻。

原本以为,马有强有弱,跑的自然就有快有慢,火马阵的阵线也就不会太宽、太密,只要骧卫各部留出的通道够多,够宽,就能将火马阵让过去。

但谁想,火马之间竟然还用缰绳连着?

等于说,两百多匹马几乎全挤在一块,除了几匹头马外,其余火马眼中看的到除了火就是烟,根本无方向可,只会顺着缰绳的牵引、或是惯性往前狂奔,而不会折向朝南或是朝北。

不说火阵有多长,光是阵宽就有十多丈,仿佛一柄巨大的火镰,所过之处,人马不留……

“两营各向南北,分开……分开……”副将狂声嘶吼,手里马鞭抡的飞快,在马臀上抽出一道道的血印子。

这些胡骑不愧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骧卫的反应极快。从天上看,原本整整齐齐的骑阵就如在中间劈了一刀,在极快的时间内分成了两半。

又像一只巨大的漏斗,先细后宽,眨眼间就空出了足有二十丈的通道。

火马擦着骑阵的两个犄角狂奔而过,甚至有不少火星子溅到了阵角的胡骑脸上。

差那么一丝,就被火马阵给裹进去了。

也怪不得残部只知道往前逃,却不知朝两翼躲闪?

压根就来不及……

副将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头上的冷汗一茬接茬的往外冒。

“合阵,急速向东……”

副将猛的一声大吼,又本能看向东北,心中还祈导着:但愿白骑没有跑太远,自己还能来得及……

但头都还没转利索,副将猛的一愣。

人呢?

白骑呢?

眼中看到的只有依然狂奔往东的溃部和第一队火马,压根就没有半只白骑的影子。

难不成还能从天上飞过去?

副将又往西北看去,瞳孔猛的一缩。

虽然还是没有找到人,但那么长一截断墙摆在那,豁口处依然还有尘烟飘荡,他怎可能看不到?

白骑,竟从那处断口越过了边墙?

副将狂喜。

哈哈,左汗王就在就在边墙以北,麾下足有骧卫千骑,李承志这岂不是自投罗网?

嗯……不对?

刚笑了半声,声音戛然而止,像是冻住了一样,笑容僵在了副将的脸上。

再往北五里,还有另外一支白骑……

这是要兵合一处?

左汗王不是说,这两部白骑之间互不知晓么,李承志怎么知道墙北有援军的?

完了……完了……

左汗王绝对想不到李承志会突然向北,猝不及防之下,九成九会被冲个正着。

万一北边的那支白骑再突然南袭,前后夹击之下,左汗王不溃都难……

刚刚消下去的冷汗“唰”的一下又冒了出来,副将面白如土,上下牙直打架。

“吹……吹号……向汗王示警……”

哪还用的着吹号?

墩镇东西数十里,能翻过边墙的地方,就只有破败的燧亭和左右两处断墙,慕容定自然要重点把守。

但再重点防备,防的也是北边那一支白骑。谁又能料到,原以为是十拿九稳,手到擒来的李承志,竟突然能从墙南翻了过来?

被慕容定派来防守东边这处断墙的胡将被惊的双目狂突。

李承志比他还懵逼。

原以为翻过墙以后就是一马平川,再无阻碍。需要考虑的也只是能不能跑的过追兵,要不要重骑变轻骑,将甲胄抛弃。

但根本就没料到,墙北竟然也有伏兵阻截?

遭遇的太突然,此时想躲都来不及……

许是被吓懵了,也可能是在等李承志下达调头转向的命令,矢锋的马速明显慢了下来。

李承志惊的头发都竖起来了。

李睿想什么呢?

此时再转向,等于是在给这些伏兵反应的机会,敌人只需稍一催马就能追上来。

重骑对轻骑,跑都跑不过。

此时才是真正的狭路相逢,除了往前,再无第二条路……

李承志目眦欲裂,一声厉吼如同惊雷:“杀……”

声未到,箭先至。

魏瑜仿佛又看到了流星,一道寒芒从头顶激射而过,准准的钉在了一个胡兵的脸上。

见一朵血花飚出,李睿才听到了那声厉吼。仿佛是催命的丧钟,他吓的浑身一抖,身体本能的就做出了反应:双腿用力的一夹马,双手快速拉弓上箭。

“蠢货……换枪……”耳边突然传来了一声厉喝。

太突然了……

这些胡骑离边墙也就二十丈,以马此时的速度,二十丈的距离至多十秒就到,撑死了只能射一箭,等再抽枪,两方怕是已撞到一起了。

最好的作战方式是现在就换骑枪,连戳带撞的冲过去。

李睿猛一回头……不是郎君还有谁?

他一个激灵,飞快的将弓往马腹下一挂,左手往后一抓,将后背上的方盾甩到了胸前,又往里一伸,将手臂套进了盾背面的绳扣里。

盾虽是方形,但盾背却是四个斜面,敌军的骑枪戳上来,可以抵消相当大的一部分冲击力……

挂好了盾,他又俯身一探,骑枪就到了右手。

与白甲营的步兵长枪相仿,骑枪足长丈五,尾部配有铁制的枪攥,可以让骑兵尽可能的将枪伸长。

枪攥往前三尺左右,还配有皮制的背带,冲锋时枪杆夹在腋下,背带则套在胳膊上,用来增强冲击力,还能抵消反冲力。

而且枪头还是活的,与枪杆间配有折铁,只要反冲力大到一定程度,枪头就会自动折向,不但可以防止撞折枪头和枪杆,而且只需顺着惯性,轻轻松松的就能从敌人身上拔出长枪。

要是冲击的力道过大,连枪头并折铁全都捅进了敌人的身体,骑兵顺势可以将骑枪横摆,更或是直接摆到身后,然后丢手。

这个时候,连在枪攥尾部和马腹下铁环上的另一根皮索就开始起作用了。即便甩不脱,至多也就是拖着敌人尸体往前跑,而不会把枪给丢了。

当然,骑兵也只能换刀了……

千万不要小看这几样,特别是连接枪头与枪杆的那道折铁。

蒙古人纵横天下的时候都还没这东西,这玩意最早的记载,已是清朝了……

不过汉朝时的骑兵就已在枪尾配绳套了,一是用来行军途中固定骑杆,二则是冲锋时配合马力,使长枪的冲击力更强,三可以抵消反冲力,以免骑兵被撞下马或是丢了枪……

所以李承志一直想不通,丝绸之路开通了那么多年,为何欧州人就没学会在枪上也绑个绳连到马上?

都十七世纪的时候,欧州人的骑枪还是一次性用品,冲一次就扔……

李睿都已俯下了身体,将枪尖伸过了马头,对准了直对着的那个胡兵时,才猛的反应了过来:郎君怎么来了?

这里可是矢锋……

还能是怎么来的?

李睿降了马速,李承志却不敢降。

马速不但没降,反而催的更快,他自然就跑最前面来了。

整个骑阵中,就没有比矢锋最危险的地方了,但李承志能怎么办?

连他都以为,躲过近两千溃兵,一千多精骑,再翻过长城后,基本可以算是逃出生天了。

但千算万算,根本就没算到墙后竟然还有一支伏兵?

这对士气的打击何其重?

连他都如此,那普通士卒呢?

看看李睿不知不知觉就降下了马速,就能知道他心里有多失望,畏战的情绪有多强烈?

如果不想被围死,不想死在这里,李承志只能身先士卒,尽可能激发兵卒的士气……

这个道理李承志明白,李亮也明白。所以他没敢多说一个字,只是用力的催着马,护在了李承志左侧。

李睿惊慌之下猛一催马,自然而然就并到了李承志右侧。

至此,营中级别最高的三位,并列为矢锋。

李亮与李睿无所谓,但李承志不仅仅是李氏郎君,还是白甲营的主帅……

看李承志身先士卒,其后的两百余骑眼珠子突然就红了。心中似是点了一把火,全身的热血都沸腾了起来。

若非严明的军纪早已刻到了骨子里,此时早已全部冲上上去,与李承志并肩杀敌了。

李承志俯身贴马,一手持盾一手夹枪,声如洪钟:“狭路相逢勇者胜……杀!”

“杀!”两百余白骑紧随其后,吼声如雷,震彻四野。

白骑就如神兵天降,惊的胡兵毛骨悚然。

慕容定统率骧卫防备的是北方,此时的马头自然朝北。再加连敌人的影子都看不到,还到换近战兵器的时候,所以十个胡兵手中九个都还拿的是弓。

再是精锐,也要有时间反应才行。

手快的也就是刚刚将马头转过来,手慢的连马都不来不及调转,只能手忙脚乱的举起了弓和箭射了出去。

但又有什么用?

猝然之下,胡骑根本没料到这些白骑和前几天遇到的那些不一样:前者钢甲木甲参半,而眼下这一支,别说人全披的是钢甲,连马都是。

也不可能人人都力大如李承志,更不可能个个都是奚康生。吐谷浑的骑兵佩的大都是五斗短弓。这样的弓至多也就能射穿皮甲,射到钢甲上,就跟挠痒痒一样……

箭如蝗雨,一阵叮叮当当,就如摇响了数百只铃铛。

但只听响动,却不见半丝效果。

一轮箭雨三四百支,竟没伤到白骑的一个人,一匹马,十之箭中有**支被钢甲崩飞了出去。

只有运气极好的嵌到了甲锋里,但力道已消,根本无多少杀伤力。

只是射了一轮箭的时间,两方已然不足五丈,胡兵骇的头发直立,连摘枪抽刀的时间都没有,白骑的骑枪就扎到了眼前。

李睿边调整着骑枪,边在心里佩服着李承志:郎君的眼睛太毒了……

白骑如果不换枪,也如胡骑一般开弓射箭,虽然能射杀一部分胡骑,但等射完箭再换抢,双方的马早已撞在一起了。

那会像此时,白骑的枪头都捅进了第一排胡骑的身体,或是已将胡兵撞下了马,敌人的刀和枪都还没抽出来……

李睿双脚踩蹬吃着劲,上半身紧贴马背,枪尖准准的朝一个胡兵的胸口扎去。

此时的马速至少也在时速二十公里左右,骑枪的冲击力何其大?

只见一溜火星冒出,胡兵直接被撞飞了出去。李睿猛觉右臂一麻,差点将枪震脱。

他狠狠的一咬牙,将一大半的力气都用到了右臂上,夹紧了长枪,左手猛带马缰,战马往左一偏,避开了已然无主的胡马,从两个胡骑中间插了进去。

李睿是刺,李承志是劈。

他将长枪往右一斜,临近胡骑时又猛的往左一抡,当即就有两个胡兵被他扫下了马。

但问题是,打仗不能光凭力气大。

因用力过猛,原本要顺着两个胡骑间的空隙钻过去的战马被他带的一偏,刚刚正正的就撞了上去……

只听“砰”的一声,就像骑着自行车被汽车撞了一样,马势猛的一慢,李承志身体止不住的往前一扑。

眼看就要一头栽下去,斜刺里突然冒出一根枪杆,横在李承志面前。

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李承志本能丢了左手里的盾,抓住了枪杆止住了跌势。

刹那间,李承志被吓出了一头的冷汗,心跳的咚咚直响:好险,差点就成了绊马石……

伸过来的是李亮的骑枪。

形势再危极,李亮也没有忘了郎君还是个菜鸡的事实。

泾州城墙上的那一次不算,至多只能算伏杀。这一次,才是李承志正儿八经的第一次实战。

而且还是骑战……

心知郎君几乎无作战的经验可,李亮早早就解下了骑枪以防万一,没想真有了万一。

要不是他拦这一枪,李承志即便没有被马踏成肉酱也差不多了。

这才是李亮不敢让李承志担任矢锋的主要原因……

李承志下意识的想松手,猛觉手里一轻,那枪竟到了他手里。

他扭头一看,李亮早已抽出了佩刀,一刀斩向了迎面的那个胡兵。

只听一声惨嚎,胡兵的脸直接被劈下来了一半,血不要钱一般的往外飚着,人也一个跟头栽下了马。

李亮顺势往前一冲,又一刀劈向了第二个胡兵。

看着左手枪尾处的断绳,李承志脑子里冒出古古怪怪的念头:双枪将?

也不是不行……

他将双枪夹在左右腋下,两腿一磕马腹,继续往前冲去。

李承志这次学乖了,知道马这种生物相当有灵性,只要前面有点空隙,十之**是不会撞在一起的。

他这次改劈为抽,尽量不干扰战马的行进方向。

但李承志的力气本就大,马又是千挑万选出来的高头大马,壮的不能再壮,两者配合之下,竟是所向披靡,无一合无敌。

其实还是占了长枪的便宜。

胡骑的骑枪本就短,只有一丈,再者没白骑这么壕,还有实铁的枪攥平衡重心,所以实战时至少要在腋后留三分之一,能用来作战的部分就更短了。

李承志的枪头都已抽到了胡兵的头上了,胡兵的枪尖还在李承志的五六尺外,连李承志的坐骑的头都够不上……

他左抡一枪,右抡一枪,一枪扫过去,至少也是两三骑落马……一时间,以李承志为中心,方圆丈许之内竟无一个人敢靠近?

不管是身后的白骑,还是远处的胡兵,全都看呆了……

仗还能这样打?

但谁让郎君力气大呢……

李睿和李亮既激动又无奈,更不敢靠过去,生怕被李承志误伤。所以只能乖乖的落后一个马身,替李承志补着刀。

李承志越杀越是兴起,两杆长枪抡的飞快,就像风车一样。但抡着抡着,突然就抡了个空……

他定神一看,眼前竟然没有人了?

哈哈哈,竟然杀穿了……

李承志狂喜。

胡兵的骑阵怎么这么薄,感觉都没怎么冲?

他飞快的往左右瞅了一眼,才发现这处骑阵好像没多少人,撑死也就四五百。

其实连四五百都没有……

慕容定只留了一千骧卫,但能穿过边墙的地方只有三处,而且相互间还离的不短,无奈之下他只能分兵。

他率四百骑守燧亭,左右两处断墙自然只能各派三百。

以两百重骑对三百轻骑,而且轻骑还是猝然不防,静止不动的前提下,所以才感觉胜的好轻松……

“杀!”

李承志犹豫都没犹豫,又返身杀了回去。

不是他不想逃,而是没办法逃。

不将这一队胡骑彻底杀溃,不把两百近卫全部解放出来,谁护着他逃命?

凭他自己?

开什么玩笑?

慕容定随随便便分出个几十骑,然后一骑三马或四马,轻轻松松就能把李承志追着狗……

所以明明已经听到了胡兵召集援军的号角,李承志还是毅然决然的杀了回去。

他兜着马绕了个圈,也就好好完成转向,突听阵中一声惊呼。

声音又尖又细,分明是魏瑜的声音。

李承志头皮一跳,抬头望去,那匹专为高文君和魏瑜准备的黑马上,哪还有人的影子?

这两蠢不知怎么搞的,竟然跌下马去了。

仔细一瞅,李承志的瞳孔猛的缩成了针眼:一个胡兵已经举起了刀,正准备高文君的头上砍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