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两百七十一章 相见难时别亦难

第两百七十一章 相见难时别亦难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皋兰山北,金城关下。

黄河浩浩荡荡,滚滚滔滔,无际无垠,似是通到了九天之上。又如银河倒悬,涛走云飞。

水黄如浆,仿佛有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龙翻滚缠绕,咆哮嘶鸣,急流而下。

关下一两里,一座近十丈高的石峰伫立河中,如倚天之柱,傲然而立。忽有横风倒卷,一道白浪凭空而起,如一面巨大的银镜,狠狠的拍打在石锋之上,溅起万点寒芒。

无论男女,都被这排山倒海一般的气势所震憾,目眩神迷。

势欲吞天吐地,汹如万骑驰骋……李承志扶栏而立,望着滚滚黄河,仿佛看到了千军万马,一往无前。

胸中顿时生出万丈豪情,恨不得高歌一曲……

几人突然就听到了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的诵诗声:

黄河九天上,居宵瞰重关。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万点寒。

峻如昆仑千仞,壮似银河倒悬,直下洗尘寰。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

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唤取骑鲸客,挝鼓过蟠山……

魏瑜都被惊呆了,鼓着包子脸,瞪着大眼睛,直愣愣的看着李承志:“你还会作诗?”

多稀罕?

李承志斜了她一眼,也不作声,继续凭栏观望。

怕又被他气哭,魏瑜不敢招惹李承志,往达奚身边靠了靠,小声问道:“奚中郎,他真的会作诗?”

达奚点头笑道:“祖居李氏以《诗》传家,至今已有数百载。承志更是不负先祖之名,连延容公都赞他‘锦心绣腹’、‘出口成章’,有曹子建(曹植)之才……”

魏氏本就是书香门第,其父魏子建以文名称世,魏瑜自幼习文,哪还不知曹植之名?

她更知道达奚口中的延容公是谁。

杨氏七兄弟名满洛京,虽各有所长,但若论文才之最,非杨舒莫属。

这位也是七兄弟中脾气最古怪的一个。能得他如此称赞,可见李承志之才……

他怎么这么厉害么,感觉好像什么都会?

魏瑜的眼睛里顿时冒起了小星星。

高文君妙目微眩,精光隐现:“郎君高才,竟能将南词作的如此的雄奇伟壮,缀玉联珠?”

真不是她恭维。

孝文帝举国汉化至今,也就十三四年,便是大魏大兴汉学,也才短短十来年,能有几分发扬和沉淀?

赋、骈文、铭、说、奏等素来被儒家所重视的文体倒挺兴盛,但诗风才刚刚兴起,大多还停留在五言阶段。

南朝要好一些,除了五言,还有三言、七言等诗兴起,长短句也已开始流行。当然,还没有像宋朝一样有字数规定,也无入韵、进韵、平仄之类的限制,全凭个人喜好。

其中作的最好的便是南朝刘宋时期的鲍照和如今的南梁皇帝萧衍。

但因受社会环境和魏晋南北朝特有的玄学之风的影响,所作要么是寄情于山水、田园等圆润柔婉的揉情诗,要么就是缠缠绵绵爱情诗。

像李承志这种雄迈豪阔、气势磅礴的刚健之词,还真没有。

所以见到他那首《破阵子》时,张敬之也罢、奚康生也罢,甚至是郭存信和杨舒都赞不绝口……

听高文君这么夸他,李承志竟有些不好意思。

什么高才,全是偷来的。

他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前世。

女朋友,也就是后来的未婚妻大学读的是北师大中文系,硕博专业都是唐宋文学。考研考搏时要帮她查资料,工作后还时不时的要帮她备课,久而久之,竟硬是把一个工科狗调教成了古文大拿。

想起来全是泪……

触景生情,李承志微微一叹:“何时予你作一首吧!”

似是有秋波隐动,高文君的眼中荡起层层涟漪:“妾身先行谢过郎君!”

李承志点点头,轻声说道:“走吧!”

立时便有两个甲士上前,将他挽下了关城。

此时已离启程之日过去了五天,李承志受着伤,马车想快也快不起来,所以也就走了五百里出头,刚刚到金城(兰州)。

怕夜长梦多生变,也怕猝然回到泾州不好应对,刚过鄯善镇,也就是启程的第二天,李承志便以大军不可久悬于外的借口,令李始贤与张信义带着大军先行一步,好提前给张敬之通个气。

身边就留了五百白骑。

至于达奚,李承志就是想赶也赶不走。

没碰到便罢了,但既然遇到,他定是要安安全全的将高文君护送到泾州。

抛开高文君与皇室的关系,便是奚康生与高肇素来不睦这一点,达奚也不敢让她在路上出半点差错……

过了黄河,走到黄昏时分,便到了榆中县。

便是兵少,也不好冒然入城。给守城的军将看了令信,五百白骑在城墙下扎了营。

下了车入了帐,两个医吏开始给李承志换药。这也是李承志每天最痛苦的时候。

李承志脱的只剩下一条短裤,两个医吏各拿着一把剪刀,小心翼翼的剪着伤口上的药纱。

有的紧紧的粘在伤口上,只能用盐水和药酒泡软才能取下来,也就等于每天都要在伤口撒一次盐。

才取到一半,李承志就已是满头大汗。

黑红色的箭痂一个挨着一个,有的已然退尽,露出深红的嫩肉。还有的已张开了裂口,即褪未褪。猛一看去,胸腹间就如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怪兽的眼睛,狰狞而又恐怖。

腰侧那一处贯穿伤还没有拆线,曲曲牙牙,仿佛有十数只蜈蚣纠缠在一起,让人头皮发麻。

不知是羞坏了还是吓坏了,魏瑜紧紧的捂着脸,但时不时就会岔开手指偷看一眼,脸上的绯色更深。

高文君却是不闪不避,目光灼灼的看着李承志,脑子里转着乱七八糟的念头。

便是走的再慢,最多四五日也该到泾州了。

也更说不准,已得到消息的奚康生已往洛京和夏州送了急信。

若堂兄的速度快一些,派来接应的人怕是这一两日就会到。

一想到分开在即,高文君心里猛的一酸,眼中充满了幽怨。

本以为他成了一军主帅,自然能一言九鼎,自己与他相处的时间就更多了。哪知事于愿违,竟连前些天都比不上了?

也就每日早中晚用膳之时才能小聚片刻,而且还是与达奚及几个亲卫一起,连单独说句话的时间都没有?

再想到他定然是怕被人传出风言风语,污了自己的名声,高文君心里又是一甜……

听李承志疼的像是在冷哼,高文君慌忙起身,擦了擦他额头上的冷汗。

伤口还是湿的,要等干透后才能敷以药粉包扎,所以要晾一晾。怕李承志着凉,高文君又给他披了一件薄衫。

缓了好一阵,李承志才算是好受了一些,又朝李睿点点头:“用饭吧!”

李睿低声一应,奔出帐呼喝了一声,不时便有卫兵端着好几样吃食进来。

有高文君与魏瑜在,况且李承志也要进补,自然不能一路上只啃干粮。所以但凡路过县城、村落之处,达奚必然要派兵卒购些肉食。

所以伙食很不错,不但有猪有羊,还有鸡有鱼。

有李承志在,这些肉食想做不好吃都难,就连高文君都觉得她这几日来都胖了许多……

食不言,寝不语。

帐内无人说话,但动静不是一般的大。

达奚举着一支羊腿,啃的不亦乐乎。魏瑜更夸张,手里的那只鸡比她的脸都大,进食的速度竟然一点都不比达奚慢。

看她满脸都是油,两只腮帮子鼓的跟包子似的,李承志阵阵无语。

没救了,这丫头即便蠢不死,估计也得胖死……

他无奈的摇了摇头,接过高文君递来的筷子和分好的肉食,温声一笑:“有劳了!”

没有如往常一般说什么“郎君多礼”之类的话,今日的高文君一反常态,只是白了李承志一眼。

眼中波光潋滟,似喜似嗔,传神动人。

冷不丁的就放电?

李承志的心脏不争气的跳了一下,心神一恍,差点将一筷子肉喂到鼻子里。

看他这般窘迫,好似脸都红了,高文君偷声一笑,也不知想起了什么,脸上又浮出一层淡淡的粉色。

无意间瞥到这一幕的达奚好不羡慕:自己家中姬妾一大堆,但无论与哪一个相处,为何就没有过如眼前般赏心悦目,琴瑟和谐的时候?

想来想去,竟是没人家长的好看?

突然感觉连手里的羊腿都不香了,达奚恨恨的暗骂一句:好一对狗男女!

他又捧起羊腿,狠狠的撕咬了一口,心里狐疑着:这二人看似彬彬有礼,相敬如宾,但越是这般淡然,越表明都已铁了心。

怪的是,李始贤好似一点都不担心?

不怕李承志被克死?

奇哉,怪哉……

正想着,李睿快步的进了帐,抱拳一拱,恭声说道:“郎君,营外来一队骑兵,军将自称是夏州高刺史的家臣,特来迎接高女士……”

高文君的脸色猛的一白。

李承志终于知道,高文君眼中那浓的都要化成水的幽怨是从何处而来。

要分开了……

李承志放下筷子,轻轻一叹:“有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