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二百八十七章 后悔也晚了

第二百八十七章 后悔也晚了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元洛小脸儿吓的惨白无血,指着李承志,色厉内荏的喊道:“别过来……我乃汝阳王元悦……”

“悦”字刚出口,猛觉一道黑影朝头上砸来,元悦本能的偏了一下头。

那东西“咚”的一下砸到了他的腮帮子上。力道很重,元悦脚下一个趔趄摔了下去。只觉嘴上一痛,“啊”的一下叫出了声。

又听“咣啷”一阵,一把直鞘横刀掉到了青石砖地上。

再看元悦,也不知他呜哩哇啦的叫唤着什么,虽然两只手紧紧的捂着嘴,但血水还是渗过指逢,淋淋漓漓的滴了下来。

李承志就跟冻住了一样,扔刀出去的那只手僵在半空,就如一根标枪。

完了……

你特么倒是早说啊?

就晚了那么一丝……

听道士喊着城上的人救命,心知再不出手就得被这白脸儿给浑浑全全的逃过去,不岔之下本能的就扔出了刀。哪知,竟他娘的打的是皇帝的亲弟弟,先皇孝文帝的幼子,还见了血?

孝文帝有七个儿子:

废太子李恂,因反对汉化,反对迁都洛阳,被废黜,后被孝文帝赐死。

次子元恪,当今皇帝。

三子元愉,也就是高文君被指婚的第三任未婚夫,去年秋造反,兵败后被高肇逼死。

四子元怿,性情最为温和,如今为尚书左仆射(类似于首相)。

五子元怀,皇帝同母胞弟,受元恪猜忌,已被禁于宫中数年。

还是一个元恌早夭,暂且不论,所以元悦就是孝文帝幼子,皇帝幼帝。

孝文帝对他的评语是:性格乖僻,荒诞不经。史记对他的记载是:为性不伦,俶傥难测。李承志听的最多的是:好神仙道术,绝房中夫妻之爱,极好男色。

也别说微服在京城中当二流子抢男人,比这更荒唐的事元悦都干过:有次他一个护卫都没带,说是要跑去邙山寻仙药,路过一个村庄相中了一个农夫……结果差点被农妇抓一脸血……

可能是感觉元悦没什么出息,对皇位的威胁不大。也有可能是逼死了三弟元愉,又囚禁了同母胞弟元怀,民间已有皇帝“残暴不仁”的风传,所以元恪对元悦极是宽容。

虽然元悦时不时的就会闹出丑闻和笑话,但每次都是被皇帝重重拿下,轻轻放下。

当然,也是因为元悦一直都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虽经常当街抢男人,但得手的次数不多,从来没出过人命。

便是得了手,等御史参他,或是宗正寺去拿他的时候,苦主也早变成“恩主”了……

元悦也没想到今日碰到的茬子这么硬,出手还不是一般的狠,都没来的及自报家门,就被打的一嘴的血。

也更没有料到,平时也算身手矫健的一帮徒弟竟草包到了这个地步,五十对五,等于十个打一个,却被人砍瓜切菜的放倒了一地,还那般快?

别说李承志惊呆了,就连城门上的禁军都吓的两股战战,浑身筛糠。

他们之前戏谑元悦动不动挨打,说的也只是事后被皇帝打板子,而不是如今这般……

再是昏聩无能,荒诞不经,这也是今上幼弟,一品亲王。竟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被人打的见了红?

真追究下来,他们便是不死也得脱身皮……

当即就有禁卫解下了弓,抽出了箭,但还未搭上弦,那银甲的少年飞一般的就是一脚:“谁让你开弓的,都给爷爷放下……”

说着又朝李承志一指:“你莫要冲动,他可是汝阳王……”

我冲动个毛线?

李承志恨的想咬牙。

谁特么能想到,堂堂亲王会是这个**样?

但打都打了,还能怎么办?

皇帝不会杀了自己吧,要不现在就逃,跑回河西算逑?

转着念头,李承志又往城墙上瞅了瞅,发现那银甲少年也在定定的瞅他,也不见身侧的禁军再有何动静。

看这付做派,好似没那么严重。不然墙上的禁军早拿弓箭指着自己,或是下城来抓自己了……

李承志转了转眼珠,往元悦身边指了指:“我要捡刀?”

“你捡!”银甲少年点了点头,“但莫要再打他!”

李承志心中狂喜。

本是试探之语,哪知这校尉竟真答应了?

看来关碍不大,至少性命无忧。

想想也该是这样才对:元悦再是亲王,这也是京城。自己这个被抢的苦主若是反被治了罪,元魏皇室的威信和脸面还要不要了?

心里想着,李承志还真就去捡刀了,离城墙也越来越近,上面也看的越来越清楚。

关中人士、姿容无双、身才挺拔、武艺绝世、狂放不羁、胆大包天……

连皇帝的弟弟都敢打,打了也不见半点害怕,可不就是胆大包天?

越看那张脸和身形,就越与大哥在信中描写的相像。又看他一直捂着左腰,银甲少年眼睛一眯:“你腰下受过伤,几时伤的?”

几时伤的?

李承志微一思缩:“四旬有余了吧?”

虽未伤到骨头内脏,但伤口颇深,并没有真正的好利索,用力过猛就会扯着腰子疼。

不然他何至于只用一只手?

更不用李睿等人帮趁,一个人就能将这群牛鼻子放翻……

心里腹诽着,李承志弯腰捡起了刀,猛听城上一声惊呼:“你是李承志,泾州的李承志?”

李承志都懵了。

城门还未开,更不曾查看名籍,验证令信,这校尉是如何知道自己的?

除非是伯父堂兄……哦,高家的人也应该知道自己……

李承志的脑中猛的闪过一道亮光:元悦情急之下喊过一句:“子澄贤弟,快快救我……”

子澄?

高子澄?

这是高肇的幼子?

他往上一指:“你是高湛?”

高湛猛吐一口气。

对上号了,果真是李承志……

哪知他还未回应,元悦反倒先是一声惊叫:“你死……嗯?噗……”

刚一张嘴,发现有些漏风,元悦顺嘴吐出一口血水,又惊又疑的问道:“你是李承志……单枪匹马于万军之中斩慕容的李承志?”

随着那声“噗”,两颗白点滴溜溜的飞了出来,跌落到石砖上,又骨碌碌的滚到了李承志的脚下。

这是……两颗牙?

李承志一脸懵逼。

高湛更懵逼!

你还真打掉了他两颗牙?

坏了……

打破嘴和打掉牙可完全是两个概念,这李承志今日说不得就会有些干碍……

他猛一挥手,招过了一个家臣:“速速回府,去寻三姐,记往,是三伯家的大姐……嗯,等等?三姐此时定然在宫里,你直接去昭阳殿(皇后正宫)……”

说着他又回过头,交待着第二个家臣:“先报洛阳令,而然等上两刻,再报宗正寺……”

家臣秒懂,猛一点头,飞快的下了墙……

等亲卫走后,高湛猛吐一口气:“放吊篮,将这二位并四个护卫,及道士女冠全吊上来……”

……

皇宫,昭阳殿。

自东汉时,这是便是皇后处理后宫事务之所,一殿三堂。正堂便是昭阳,之东是含光殿,为皇后召见嫔妃内臣、饮宴聚会、听经讲学之处。

之西为供皇后起居或小憩之地,因前后的金銮大殿和后妃寝宫都离的较远,再加树高荫浓,相对要凉爽一些,便得名凉风殿。

刚罢了晨议,天也越来越热,空气更是潮湿。高英不愿去后宫,便留在了此处。她又将高文君也召了过来,顺便说说话,听听琴。

自元恪的生母,也就是孝文皇帝的高皇后起,高氏女美艳之名便声动朝野。两姐妹一般的艳丽,五官足有七成相像,稍有些差别的是那两道眉毛。

高文君是峨眉如月,秀而且柔。高英则是剑眉斜飞,英气逼人……

似是起的太早,高英懒洋洋的侧卧在高榻之上,单手支着粉腮,眼中也无焦距,不知在想着什么。

头上只挽了个简髻,一头青丝又亮又长,如一道黑瀑直垂而下,铺满了半个床榻。

玉体横阵,肤色如玉,修长曼妙。身上只披着一层纱衣,从下到下若隐若现,就如:亭亭玉体,宛似浮波菡萏,轻纱遮娇辉,隐处露微微……

简直熟透了!

身侧立有四个宫婢,各持一柄半人高的雉羽宫扇,轻轻的给她扇着风。高文君端坐堂中抚着琴。

弹的是阳春白雪,曲子虽好,但已不知听过多少遍,高英也就没有了多少兴致。一半心思听着琴,一半心思发着呆。

一曲弹罢,本要高文君停下琴过来与她说说话,但还未出声,曲风突然一变。

不似阳春白雪那般急促紧凑,有时会让人听的焦燥不安。此曲很是舒缓,仿佛置身于空山幽谷,恬静自然。

又好像带着一点幽思……

高英顿时来了点兴致,半坐起了身。无意间一瞥,却发现高文君嘴角含笑,眼角含春,眼中竟还带着几分媚意。

再一听这琴声,高英止不住的就想冷笑一声:你这一副思春的模样,还真是应景啊?

等弹完最后一个音,高文君竟忘了换曲,呆呆傻傻的坐在琴后,脑中满是李承志的身影。

郎君该是快要入京了……

正发着呆,突听耳边一声冷笑:“想他了?”

高文君猛的一颤,抬头一看,竟不知堂姐何时走到了自己的身边?

她脸色一红,猛的低下了头:“没……没有……”

“没有?”高英冷哼一声,“琴乃心声,当我听不出来?”

身侧还有宫女在,她也不好过多训斥,表达了一句不满后又转过了话题:“曲子倒是很好听,新创的?”

不问还好,一问高文君的脸更红了:“不……不是我,是他……他创的……”

妹妹口中的他,还能是哪个他?

高英的两只眼睛差点瞪飞出去:“他还会创琴曲……怎可能?你自己弹的,自己听不出来?

此曲虽然静娴淡雅,但隐有几丝相思之情,更暗含许多故少离家的思念之苦、幽伤之意……他才几岁,更是自幼就长在家中,有何可思念幽伤的?”

高文君想了想,只好答道:“妹妹也不知,但确为郎君所创……”

她是真不知。

帮他谱好曲,第一次弹给他听的时候,郎君确实如姐姐所说的那般:满面黯然,神思幽往,就如真的想家了一样。

但那时,分明就在泾州啊?

看高文君的表情,高英好不惊讶:妹妹真未说谎,此曲果真是那个李承志所创?

她又随口问道:“此曲何名?”

“美丽的神话……”

高英差点被一口口水给呛死。

先不论此曲高雅与俗,至少是极好听的,竟取了这样一个直白之名?

大兄不是称那李承志文才极佳,诗才更是天下翘楚么?

高英又想起了堂兄高猛信中所,越想越是惊奇:“有什么是他不会的?”

高文君愣了愣,想起李承志调笑魏瑜的一句戏,脸色又是一红。

正不知如何说,听殿外的宫娥报道:“殿下,有高羽林的仆臣入宫,来寻三娘子,说是有要事要禀报……”

“三弟?他今日不是当值么,能有什么要事?”高英双眉轻皱,“有无说过是何事?”

“说过!”宫娥的脸上露出一丝狐疑,“说是从泾州来了个姓李的少年将军,在城外与汝阳王起了冲突,似是将汝阳王打伤了……”

郎君打伤了汝阳王?

高文君一惊,许是起的太猛,眼前一黑,脚下竟有些站不稳。

“慌什么?”高英扶了她一把,又娇声斥道,“三弟再少不更事,也知孰轻孰重,真要事关重大,哪会派人来给你通风报信?”

意思是元悦便是受伤,估计也伤的不重。不然李承志就是该下狱下狱,该问罪问罪,怕是被斩了,高文君都听不到半丝风声。

高英微一沉吟,又一声轻喝:“予我更衣!”

一是她想去看看,这李承志是不是真有高文君说的那么好,真有大兄高猛信中所称的那般,是个奇才。

二则是,若按大兄之意,这李承志与高家还是有些妨碍的。所以若是干系不大,那元悦伤的不是太重的话,就顺手救一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