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二百九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

第二百九十三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去了一趟选部问了问考选之事,说是要等到六月初三,朝廷会对各地受诏入京的官员、秀才、贡士等集体考选,李承志就知道,他还能浪几天。

出了选部,顺着十余丈宽的铜驼街,李承志直往午门走去。

他不是要进宫,而是去闾阖门一侧的义进里。李睿等人暂时就租住在义井里的景乐寺。

算算距离,从景乐寺到皇宫的距离,比高肇家到皇宫还要近。

景乐寺算不上上洛阳最大的寺庙,但绝对最富的。

皇帝元恪和皇后高英顿不顿就会来上香,或是请和尚去宫里讲经。而十之**的官员上朝或下朝路过时都会来上柱香,布施几把铜钱。所以庙里的香火不是一般的兴盛,香客也不是一般的多。

但房租也不是一般的贵。普通的一间能住两个人的寮房,租住一夜需三百钱。换算下来就是两斤铜,能买四百多斤粮。

而九品京官的俸禄,钱粮肉米、各至赏赐全起来,一月大致也才是七百钱左右,算一算,才刚够在景乐寺里住两晚?

但生意不是一般的好,大都是来京办事,急等着入宫的外地官员。昨日午后李睿去租房的时候,普通的寮房已然卖空了。无奈之下,李睿等人只能住贵一些的那一种,价钱翻了一番。

非要做个比喻,就想想后世的**广场开了一座星级酒店……

一路走来,看着那些比部衙牌楼都要高的金像,街上行人十个中有三四个就是和尚尼姑的景像,李承志已经不知道怎么吐槽了。

叫什么大魏朝?

直接叫大佛朝岂不是更合适?

找到李睿等人,李承志先交待李协让他去找驵会(牙行),尽快在外城租一套宅子。

内城是别想了,像李始良的那种两进小院一年的租金高达三万金(铜)。先别说能不能租的起,以李承志如今的身份住在城内得有多扎眼?

“偏一些无所谓,但宅院要大,要肃静!”李承志又交待道,“价格高一些也无妨!”

宅院要大,还要肃静?

李协欲又止,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郎君太能造了!

哪有让仆从也住城内,还顿顿吃肉的?

如今又要租大宅院,照这个架势,临行前夫人给的那一百黄金根本撑不了多久。

李协走后,李承志从寄存在寺里的行李中取了一囊酒,又差李睿去买了一只鸡。

不多时,李睿就买了一只毛色艳丽的死野鸡,也就是风干的雉。

再一问,花了整整两百钱,大致能卖一只羊。

李睿说便宜些的倒也有,但要么就是太小,要么就是毛色不好看,要么就是夏天捕的,没风干好,隐隐带着臭味。

这东西也不是用来吃的,只是士族之间用来表达礼节,就如达奚第一次上门去拜访李承志时就提了这么一只玩意……

然后就只那有两囊烈酒,李承志又将皮囊换成了一只白瓷坛。

就这么一只坛子,又是一百钱,便宜的当然也有,比如陶罐。但带着这样的东西去高府委实太丢人,就跟故意去打脸似的。

贵的当然也有,现在不叫唐三彩,叫彩瓷。但同样大的一只,价格是白瓷的十倍……

剩下便是一封名刺,也就是后面朝代所称的拜帖。

现在还是木的,大致三寸宽,一尺长,整体打磨过,上面涂了清漆,所以写字不会渗。

而就这么一个木片片要三十钱,能抵洛阳一个普通工匠一天的工资。

纸的倒便宜,也比这也花梢多了,什么颜色的都有,却是给庶族用的。

李承志不停的挠着头:就这么一转眼的功夫,好几斤铜就出去了,都能买上千粮了。

总感觉被古人收了智商税似的……

得赶快想办法赚点钱,不然撑不过半年,李睿等人就得去要饭……

左右离的不远,还不到两里,李承志也没有骑马坐车,就带了李睿和一个护卫,慢悠悠的朝高肇的府第走去。

顺着横贯东西城门的双阳街,刚穿过路西的右卫府和太尉府,李承志被吓了一跳。

足足十丈宽的双阳街被堵的中间还不余三丈。大道两边的驮马和车驾排的密密麻麻,队尾离高府所在的永康里的里门足有百丈远。

仔细一看,路中间竟还有兵卒维持秩序,不然整条街早被堵实了。

这又是哪一出,不记得内城中有集市啊?

李承志一脸狐疑,下意识的多瞅了几眼。

牵马驾车的大都穿着粗布麻衫。骑在马上扇着风,或是靠在树荫下纳凉的,十之七八都穿着绸衣帛衫,而且大都是如他这般大、或是比他还要小的年轻人。

若不是确定没走错路,李承志都还以为来了太学……

他朝躲在一颗树下扇风的一个年轻人问道:“敢问郎君,这是何故?”

年轻人没作声,先是打量了李承志一眼。

看他风仪虽不差,但一未骑马二未乘车,身边也只跟着两个帮从,一个提着一只雉,另一个提着一坛酒。除此外再无长物……

“关中人?刚入的京吧,竟连眼前这般是何故都不知?”

年轻人的优越感顿时就来了,斜着眼睛看了看李承志:“你若不是来往高府投递名刺,只是入里寻访亲友之辈,便不需等候。自可进去,向门士(里内守门的兵丁)出示名籍即可……”

往高府投递名刺?

李承志看了看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和马头,猛的倒吸一口凉气。

这些,竟全是来给高肇送礼的?

车上也罢,马上也罢,都盖着麻布或帛账,虽看不清里面是什么东西,但用脚趾头也能猜出来。

估算了一下,驮马与车驾没上百也有七八十了,排这么长不说,还是大白天?

好家伙,便是公然受贿,也不至于如此明目张胆吧?

到底是皇帝眼瞎了耳聋了,还是已对高肇信任到了无底限的程度,就如清朝的乾隆对待和绅一般?

别说知道历史大致走向,即便不知道,李承志也能猜出高肇的哪一种结局:绝不可能善终。

就算高肇之前没得罪那么多人,新皇登基后也绝对会把他当肥猪一样宰,就如清朝时的嘉庆对待和绅……

惊疑了一阵,李承志又觉的有些不对。

要是每天都有这么多人给高肇送礼,一年下来又是多少,全大魏的官加起来又是多少?

脑中灵光一闪,李承志恍然大悟:六月时各地举生才京考选之季,这些人全都是来京考选入学或授官的秀才、贡士、廉生(孝廉)。

这三类都是由地州举荐的才德之士,有区别的地方在于前两者重才,廉生重德。

秀才和贡士的区别也很大,秀才要由选部考试合格后才会视才学而定,大多数的入国子监、太学等就学。若是庶族则会入四门小学(人设于洛阳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处的官学)。少部分才学极佳着才会直接封官。

贡生则是已经过郡州考试达到了坐官的条件,只需选部确认即可授官。但自元恪上位之后,规定各地举荐之贡生需有地州五名以上官员作保。

所举其人者,官升一阶,非举其人者,降一阶。

意思就是要是走关系上来的,过不了选部那一关,举荐和给贡生作保的官员全要官降一级……

人手失手马有失蹄,谁敢保证百选百中?何况其中的人为可干扰的因素太多太多。所以自此后除了亲儿子,再没有哪个官头吃肿了会给别人作保。

其实说深一些,这只是元恪削弱世族门阀影响力的手段之一:便是门阀世族子弟想做官,也先到洛阳来考了再说。

是能封官还是得先去上学,更或是封你去做哪里的官,基本已是皇帝和朝廷说了算,而非孝文帝之前,地州只要举存就能当官。

包括像李承志这样,功勋足以封官,但朝廷还是会召入京中考选。至多也就是考察属实后,官给你封大一些。

南朝也一样,自刘裕开始,不管换了几代,皇帝姓刘还是姓萧,均已想方设法的开始削弱门阀了。

李承志更是深知,若从长远看,门阀世族的毒害性真不比佛门差,就如印度……

李承志叹着气,又朝李睿说道:“回吧!”

李睿眼珠子一突:“回?”

“不然还能怎样?”

李承志指了指快要排出一里外的队伍,“等轮到你我,怕是天都要黑了……”

还能怎么办?

李睿满脸可惜的瞅了瞅名刺。

这玩意上面写着日期,当天投不进去就废了。

都能买只大羊腿了……

三个人正准备要走,里门内突然奔出了一匹马,直往队尾而来。喊边走边喊:“可是泾州的李郎君?”

李承志都有些懵:这难道喊的不是自己?

也就转了个念头的功夫,那马就奔到了近前。李睿眼睛一眯:“此人好似是昨日城门之上的一个禁军,就跟在那银甲校尉身边?”

李承志猛的一愣:高湛的仆臣?

他不会是专程派人等着自己上门吧?

不然哪有这么巧?

看了看李睿手里的干雉,家臣顿时会意,心想小郎果然没猜错,这李承志真来拜访了?

“李郎君,我家二郎君有请!”

李承志暗叹一声:猜对了,高湛还真等着自己呢。怎么跟能掐会算似的?

那仆臣没敢拿大,将马缰扔给一边的门士,恭恭敬敬的请着李承志:“李郎君请!”

李承志拱手揖了揖:“有劳!”

立在路边的那些秀才就跟一樽樽木雕似的,脸上的表情全都凝回了。

不是说是个外地人吗,怎么被高氏家臣当贵官一样的请了进去?

再看看李睿手听那只干雉和那坛酒,这些秀才眼珠子都不会动了。

这人到底是什么来历,就拿这样的礼物来拜访高司徒?

别说这些秀才了,就连高湛也有些懵,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那只死雉。

倒不是嫌礼轻,到高家这种程度,你抬一座金山和拿一根草的区别不大。

他惊的是,这是哪年的老古董?

大兄不是说这李承志横行无忌,根本不知“礼”是何物吗?

一看高湛的表情就知道,就如当初达奚拿了这么一只玩意来拜访他的时候一模一样……

而且听说高肇素来不遵礼数,动不动就被朝臣暗地里嘲笑。

都说了肯定会被笑,但大伯非说笑便笑,但礼不能废。

看,被笑话了吧?

李承志尴尬的笑了笑,拱手道:“区区薄礼,让高羽林见笑了……某乃泾州李承志,特来拜谢高羽林相救之恩……”

“客气,唤字即可,高湛,高子湛……”

高澄回过了神,朝李承志拱了拱:“可问李郎君表字?”

“啊,哈哈?”

一说表字,李承志更尴尬:“子湛兄唤我承志即可……”

也怪李始贤,请教谁不好,去请教杨舒?

那老倌儿就是个人来疯,生怕热闹不够大,大笔一挥,就给取了个“意”字。

李意!

别人是单名双字,他却成了双名单字?这倒也无所谓,现在虽然极少,但秦汉之时的人取字都是单字,也算是循的古礼。

但等纳吉那天,要合字(合对男女双方八字)之时,张敬之和郭存信才告诉他:这个字,就只有一个人取过:汉桓帝刘志!

好家伙,你怎么不给我取成“文叔(刘秀的字)”?

李承志别说生气了,他连问连不敢问。

杨舒反倒问他字取的可合心意,李承志除了装糊涂还能怎么办?

也就只有脸上笑咪咪,心里mmp……

见他一脸尴尬,高湛也不在意,热洛的攀着他的手:“请,快请!”

踏上台阶,看到两边的阀阅(刻有家族传承,祖先功勋的大柱子)时,李承志才惊醒过来:自己不但走的是正门,还是中门大门。

虽无第一次去胡家时那般隆重,但这礼遇规格也已非常高了。一般官级比高肇低的官员来访,门第若是不够高,都只能走侧门。

祖居李氏?

高肇表示呵呵呵……

一时间,李承志竟有些惴惴:这已然不止是一个高猛好似有所图了,估计还得加上一个高肇?

事出反常必有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