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二百九十九章 投石问路

第二百九十九章 投石问路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义进里,驵会。

一个男子约摸三十余岁,面白无须。穿一身蓝衫,却早已被汗湿透。左手拿着扇子不停的扇着风,右手端着鹤嘴壶,“咕咚咕咚”的灌着凉酒。

吐了一口酒气,贾璨又抱怨着:“你这和尚太不晓事,租客都未来,就急吼吼的将本官催过来,白受这酷热之苦?”

和尚虽不怵他,但毕竟是金主,只好陪着笑:“也是不巧,谁能料到那郎君恰好就是今日封了官?不过按惯例,首日赴衙定是不会视事,至多两三刻就会下衙,还劳典御多等等……”

贾璨冷哼一声再不言语。

等肯定是要等的,也不看看他那“豪宅”空了几年,问都没人问?好不容易碰上个冤大头,贾璨喜不自胜,别说等两三刻,再等两三个时辰他也愿意。

不过一听租客是外地的,今日才封官,才是个从七品,而且是凉的不能再凉的候星郎,贾璨的优越感一下就上来了。

要是能镇住那租客,让其慑于自己中官的身份,逼着签个十年八载的契书就更好了……

正做着美梦,有小厮在门外呼报,说是租房的那郎君来了。说着话,人也进了门。

抬眼瞅了瞅,看和尚陪坐那人面白无须,细皮嫩肉,李承志便猜到是贾璨无疑。不过毫无胡人的特征,估计是祖上汉胡通婚,血脉已被淡化。

想着怎么也是个从五品的官,又劳人家在这么热的天里等了快一个时辰,李承志便抱起了拳,准备说两句“劳你久等”之类的客气话。

哪知嘴都没张开,就见贾璨一脸冷笑:“竟劳贾某空候你一个时辰,候星郎好大的派头?”

都是玲珑剔透之辈,哪还不知这太监是要坐地起价。李承志微微冷笑,也不说话,只是往边上错了一步,把身后的人物露了出来。

两人配合不是一般的默契,李承志都没言语,高湛就知道该怎么做。只听“哗”的一声,高湛将羽扇往手里一拍,看着贾璨冷冷笑道:“再让你等一个时辰又如何?”

羽林监(禁军中级将领,掌宿卫、城门、送从)高湛?

刚刚擦干没多久的汗,“刷”的一下就又冒了出来。能将头皮都晒焦的天气,贾璨却感觉遍体生寒。

不提其父高肇,这位也是皇后的弟弟,随随便便在皇后面前拔弄一下是非,就能让他这个从五品的内官涮便桶刷到死。

太监话都说不利索了:“高……高羽林……”

火候差不多了,过犹不及。

李承志往前一步,越过高湛,拱着手笑吟吟的说道:“贾典御公务繁忙,下官自是不敢耽搁,你看如此可好:年租一千金,一付三年,三年满后再行商量,可否?”

贾璨甚至都已做好半个子儿收不到,说不定还要赔点出去的心理准备,哪还有不愿的道理?

他做的就是伺候人的差事,惯会看人脸色,知道李承志不耐与他啰嗦,忙不迭的点头道:“可,可!”

李承志一指李睿:“付迄,定契!”

看着摆在案几上那二十块黄澄澄的金铤(金与铜折价1:160),贾璨与那和尚嘴都快合不拢了:这李郎君虽说傲一些,但出手却不是一般的干脆。

不到两刻,便是钱契两清。自此三年后,那幢“毫宅”便是李承志说了算了……

出了驵会,高湛却越想越有些不对味:“多大的宅子,年租才一千金?可压价了?”

“十多亩吧……价格都是早议定的,也没必要省这几个钱?”

高湛都呆了:十多亩的宅院,年租才一千金,还叫没省钱?

怪不得李承志一租就是三年?

合着拉自己来是干这个的?

高湛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总觉的被李承志利用了似的。

李承志心里想着事,哪能猜到高湛在狐疑什么,随口吩咐着马夫:“去西市!”

洛阳南有洛水,北有邙山,相距只有二十余里,所以洛阳城南北只有十六里长。京城想要发展,也只有朝东或朝西扩建。

史志记载:京城东西二十里……这指的只是郭城,也就是相对皇宫、内城而言有城墙保护的外城。城墙之外,东西两端足足各扩出去了十数里长。

洛阳所有的集市全部集中在城东和城西,李承志要去的便是西市。

虽是集市,也依旧是按“里”建制,而且互有区分,严禁混肴:意思就是同类的商品会集中在一个区域,不允许流窜。

便如御道之南的“通商”里和“达货”里。吃穿用度、各行各业所需原料等全部集中在这里,以及能工巧匠、屠夫贩卒、杂工苦力,全都能在这里雇到。

李承志也早已打听过,道士炼丹的八石也罢,朝廷所需的药材也罢,均是从这里采购。

一事不劳二主,李承志雇的依然是景乐寺旁边的那家驵会,给他带路的,还是领他去看过宅院的那个账房。

高湛一头雾水,左探右问,李承志却一直不说,只说等置办齐物事,到了地方自会让他知晓。

卖药的很多,专门给太平观、崇虚寺等这种天师道的直属观庙供炼丹材料的店铺也有。

勘探专业不是白学的,数年的矿山安监也不是白干的,只是进了第一家药店,李承志一眼就看到氯铵。

颜色紫红,有些像紫水晶,表面附着一层硫磺,一看就是从矿洞里挖出来。皆是拳头大的块,胡乱的堆在院落里,看样子数量很多,也肯定不贵。

随意的问了几句,药店的小厮说医师管这叫气砂,可攻积散结,也可治肿痛痈疮。道士管这叫紫砂、北庭砂,至于怎么炼丹的他就不知道了。

听到“紫砂”和“气砂”,李承志直想拍额头。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和《金丹·内丹》中都有这玩意,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中也有。但他一直没和氯铵联系到一块……

问了两句,李承志给李睿使了个眼色,李睿暗暗点头,示意已经记住了。

就这样一边走一边问,耗了快两刻,李承志才说出了最终意图:“上等硝粉两千斤!”

“你要这物有何用?”高湛眼睛瞪的足有核桃大,“炼丹……你要卖丹药?”

我炼个鸟,有能听响铁丹的要不要?

居安思危,自然还是要弄点炸药和手雷以防不时之需,最重要的是,这玩意能用来掩人耳目。

独门的生意怎可能没有人眼红?肯定会有人千方百计的来偷制冰的秘方,到时就拿这东西当幌子。

李承志笑吟吟的问道:“要不要我站在城门上喊一声?”

高湛心里急的跟猫挠似的,还不得不服软:“对对,保密要紧!”

夏天拢共就这么长,迟卖一天就少赚一天的钱。李承志没敢多耽搁,刚等那账房雇齐了工匠苦力,便带着两千斤硝粉,顺着城墙西侧的御道往邙山而去。

越靠近邙山自然就越凉,也是达官贵人消热避暑的好去处。临近城郭西北角,也就是金墉城西专有两里长,十数里宽的一片平地,为元氏宗氏府宅之所。

官称寿丘里,俗称王子坊。像颍川王元雍、汝阳王元悦、长乐公主元瑛(高猛的驸马府)的府宅均建在这里。崇门丰室,洞户连房,飞馆生风,重楼起雾……每一?都不比高肇的府第差,而这里的房价也一点都不比内城低。

高湛自然知道年租一千金可能连这里的一间茅房都租不上,也就没有在意。但等马车绕过王子坊,错过了金墉城,一直顺着邙山山脚往东直行时,高湛脸上的疑惑也越来越重。

“怪不得才一千金,原来你租在了陶市?”

陶市?

李承志笑笑不语。

那里虽然住的大都是下民苦力,但拿一千金租一座十数亩大的宅院,依旧就跟讲笑话一样。

等马车折北,直往邙山的时候,高湛浑身的汗毛都坚起来了:这他娘全是坟地,还往哪里走,难不成租了座阴宅?

又走了近一里,李承志一指豪宅:“喏,就这里!”

高湛就跟冻住了一样,看傻子一样的盯着李承志。

这坟都快建在这门楼的台阶上了,而这府宅底下又不知埋着多少死人?

哪冒出来的傻子,竟废重金在这里建了这般大的一座宅院?还有李承志这傻子,三年三千金就租了块坟地?

倒贴钱爷爷都不要……

心里的那点不满早就烟宵云散,反而又抱怨起了李承志:“你吱声啊……就算非租不可,但这又脏又破又犯忌讳的地方,那阉贼也敢要一千金?一百金都嫌多……”

“哪有那磨牙的功夫?”

千金难买心头好,便是只图这宅院离内城是如此之近,这一千金的价格也着实不算贵。李承志倒觉的占了不少的便宜。

他不在意的摆摆手,指点着力夫卸车,又将工匠头目招了过来,跟着他一起上了院中的阁楼。

高湛倒吸着凉气,紧紧的跟在了后面。感觉这李承志比他还要壕,千金都不放在眼里?

李承志一手铅笔,一手木尺,三两下就划好了图,又指着几座花园说道:“在此建池两座……小池要高,垫土至少五尺,再土上建池:方圆两丈,深四尺,底、壁皆铺陶砖,以生漆填缝。

内置铁箱三十座,每箱方圆两尺,深四尺,四壁底盖等皆需可拆可合……

小池底建三道泄沟,沟下再建大池:深一寸许,方圆十丈,底、壁也以陶砖铺就,以生漆填缝。

小池外需栽柱立棚,棚顶需担重木立成龙门,更要可拆可合……”

其实很简单:建一座大池子,里面放几十只导热良好的铁箱子。池和铁箱里均倒满水,再用干净的牛羊皮或干净的牛羊肠衣裹上热蜡塞缝,以免池中的铵水污染铁箱中的净水。

到时池内的铵水一结冰,铁箱里的净水自然也能结冰。

也必须得用铁箱分开:氯铵这东西虽是药,却也是毒,摄入量过多会使人神经错乱、甚至昏迷……

等铁箱中的水成冰后用滑轮绳索起出,再将池中含有氯铵的冰砸碎晒化,放入大池后晒干,氯胺就能析成晶体,可重复利用。

这样的池子李承志计划先建三个。如果不遇阴天,预计一天可出冰五次,差不多就是两百方,合十六万斤。

也别说卖到冰比精米、一斤足要两钱的价格,折一半,只卖一文,一天就是十六万钱,刚好合一千金。

李承志要求不高,就算冰化掉一半也是每日五百金。氯铵可以重复利用,最大的成本只是人工和水,每天二十金都绰绰有余……

工匠哪管那么多,自是雇主如何交待他们就如何作。但高湛却越听越是惊讶:除了酿酒,他再想不到再造什么东西需要这么大的池子。但酿酒需要发酵,最忌暴晒,从未听过有建在室外的?

看他急的都要冒火了,李承志嘿嘿一笑,揽着高湛的肩膀下了阁楼:“现在就让子澄兄看看,我约你做的是何营生……”

若是常人搂他,高湛早两拳上去了,但换成李承志,他却无一丝不适。

一是顺眼,二是不出意外迟早都是亲戚,三是高湛一直记着高猛信中的话:狂放不羁,目中无人……

连大兄都是说怼就怼,连汝阳王元悦都是说打就打,被这样的人物搂搂肩膀怎么了?

进了房中,让李睿守好左右,李承志才让高湛见识了一把什么叫“化腐朽为神奇……”

桶里加了硝粉,里面的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了冰花。虽只冻了一桶冰糊糊,但高湛依旧被惊的浑身直颤,上下牙直打架:“妖……妖法……”

他一时情急,竟把这桶里的冰和宅外的坟地、邙山联系到了一块。

怪不得李承志要在坟里地租宅……

妖你妹?

李承志瞪了他一眼,低声说道:“什么妖法,顶多是道术,《抱朴子》的《三十六伏水丹》看过没有:‘硝以汞合,置石下成银霜……’,就是这东西。”

高湛惊道:“你还说不是炼丹?”

“炼个毛,这是冰、冰……”

李承志想抓狂,抓过一包销粉塞他手里:“你上你也行,来……”

“真……真的?”

“还能有假?你回府一试便知……先谈正事……”李承志指着桶说道,“我若一日产冰十万斤,一斤只定价一钱,你能日售几何?”

卖冰?

看着桶里的冰花子,高湛恍然大悟:原来李承志所产之物是冰?

日产十万斤,怎可能?

但一想到李承志让工匠制的那池,高湛又恍然大悟:所谓的十万斤,也才是五千余斗(量器,约10000毫升),五百多斛(一斛十升)……

高湛想了好一阵,才踌躇道:“一斤一钱,那一升就二十文……倒也不算贵……就是不知京中有无这般多的人用的起?”

高湛担心的不无道理。

这玩意一升也就差不多书包那么大,化慢点也就能坚持一到两个时辰,普通百姓肯定用不起,就算七八品的官员,也不一定舍得天天用。

所以虽稀罕,却不一定好卖。

“谁让你整块整块的卖了?”

李承志轻笑一声,又沉吟道,“等池建好也得三两日,到时再教你怎么把冰一斤一斤的卖出去。

眼下你先忙这几桩:派你高氏部曲防守宅院……这冰虽是以硝所制,但其中还有其它秘诀,不然难以成冰,所以一定不能泄秘,不然就成了大家人的生意了……”

“这是自然!”高湛重重的点着头。

“第二,还是以防泄秘,所以核心工序依然要用你高氏家仆,大致三五十人就够了。

第三自然是制售,子澄兄回府后挑一些机灵且忠耿的,挑好后知会我,我亲自教授……第四……”

李承志稍一沉吟,又极其郑重的说道:“此乃暴利,为免落人口实,诸般首尾一定要提前料理……

你回府后可请教高司空,看十税一可行否。若是觉的低,五税一也可,但最高不能超过三成,不然便无利可图……”

“还要上税?”

高湛满脸的不可思议。他差点就想说:你知不知道我姓高,我父是高肇,我姐姐是皇后,我姐夫是皇帝……

看李承志双眼似箭般的盯着他,无半毕妥协的迹像,高肇无奈道:“但十税一也太重了,贩粮卖米也才是三十抽一……”

一听就知道高湛没了解过民生:朝廷再穷也不敢在粮食上抽重税,不然粮价飞涨,等于是逼着百姓造反……

李承志也不点破,轻声笑道:“莫要太贪,强水长流才是长久之道,对难保证年年都能做得成这生意,所以税重一些也无妨,就当是为国分忧了……”

高湛听的想骂人:哪有嫌钱多烫手的?

反过来再说,偌大的朝廷多少大官,什么时候轮到你个从七品的芝麻官犹国犹民了?

李承志怕不是傻掉了?

哪还猜不出高湛在想什么,李承志只是笑笑。

皇帝都明目张胆的割官员士子的韭菜了,可见无耻到了什么地步,又可见朝廷穷到了什么程度?

敢不上供?

信不信你赚到的钱还没捂热乎,皇帝就能将这生意收为国有?

这次制冰也算是投石问路,李承志早都想好了:皇帝真敢这么不要脸,就别怪他釜底抽薪,把秘方公之于众。

以后也再别想让他发明创造什么新东西了。李承志绝对只会偷偷摸摸炼他的玻璃珠子,再让李松李亮假扮成胡商贩到洛阳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