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三一三章 有多少斤两

第三一三章 有多少斤两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天智神授!

这句话被传的沸沸扬扬,连刘芳与崔光都听过,皇帝自然也听过。

李承志预料皇帝可能会好奇,但没料到,元恪会问的如此正式?

屏退左右,神情语气还如此严肃……这分明就是当了真?

李承志再无知也清楚:“既寿永昌,受命于天”、“应天顺时,受兹明命”、“昊天有命,皇王受之”、“奉天承运皇帝”……等等等等是什么含义。

天授的,只可以是皇帝……

换自己是元恪,管你是什么全才、奇才,管你立了多少功勋,哪怕长一百颗脑袋,都绝对不够砍的……

“陛下明鉴,此是讹传之言!”

李承志的语气好不坚定,就跟发誓一样。声若铜钟,震的元恪耳膜发痒。

看他脸都变了,元恪当即就笑出了声,“怕什么,只是一句传言,朕难道就能诛杀了自己的臣子?

你再去问问,京城中佛寺道观近千,哪家不是口口声声:‘念可通神’、‘法为天授’,朕若当真,有几个能活得下来?”

那些和尚道士当然是骗人的,但问题是,我可是真的……

“莫怕!”元恪笑道,“朕就是好奇,你懂的会的为何那般多,还样样都强于常人?”

“秉陛下,臣只是好奇心重,喜好钻研新奇的事物,故而看似比常人懂的多一些……”

李承志一头的汗,“也是因为臣这几年来无所事事,穷则思变,就多看了几本书……”

无所事事,穷则思变,还是几年?

元恪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若是未听过传闻,自是不知这几句是何意。

泾州坊间传闻,李承志不是真傻,而是装傻,且一装就是五年。

不管是装傻还是真傻,李承志既入不了学,又出不了庄,衣食又无忧,穷极无聊之下,也就只能靠看书打发时间了。

说倒是能说的过去,但元恪更好奇。

看了什么样的书,能让李承志出脱到这个程度?

感觉这天下之事,好似就没有他不会的……

元恪煞有兴趣道:“说说,你那煅刀、冶甲、百工、活人、医伤、兵阵等等,都是从哪些书中钻研出来的?”

察觉元恪不是果真要将他喀嚓了,李承志猛松一口气。

若问这个他还真不怕,不然哪敢搞这么多的发明创造?

“先说冶甲与锻刀:先是臣有幸得了陨铁,而后又受南朝陶弘景所修的《本草》启发,从而锻出了白刀白甲……”

“看《本草》,学锻刀?”元恪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李承志却是一脸正色:“千真万确,载于《本草·玉石部》,言:铁精(钢)乃杂炼生(生铁)鍒(熟铁)而成,质坚,可为刀镰……而此书、此法也非陶弘景所创,是集前人所著而成……”

元恪都有些懵。

李承志说的如此笃定,而《本草》也是寻常之书,一验便知,想必定然是有其事的。

他就是有些想不通,这两者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李承志得有多闲,才能从一本药书学到炼铁精的方法?

“令人找一本《本草》来!”

给刘腾交待了一句,元恪极其认真的问道,“若用此法,便能炼出上好的甲具与钢刀?”

不怪元恪如此上心:坚甲一分,刀利一分,兵士的死伤就能少一分,胜算也能多一分。

“自然是能!”

李承志想了想,又低声道:“且民间早有应用……就是不知金部为何未试用此法……”

元恪一声惊呼:“怎可能?”

怎不可能?

这其实就是灌钢法,估计是东汉就有的技术,民间早就应用了。连李家的铁匠打犁尖、锄刃,都用的这种方法:胚有熟铁,刃

天智神授!

这句话被传的沸沸扬扬,连刘芳与崔光都听过,皇帝自然也听过。

李承志预料皇帝可能会好奇,但没料到,元恪会问的如此正式?

屏退左右,神情语气还如此严肃……这分明就是当了真?

李承志再无知也清楚:“既寿永昌,受命于天”、“应天顺时,受兹明命”、“昊天有命,皇王受之”、“奉天承运皇帝”……等等等等是什么含义。

天授的,只可以是皇帝……

换自己是元恪,管你是什么全才、奇才,管你立了多少功勋,哪怕长一百颗脑袋,都绝对不够砍的……

“陛下明鉴,此是讹传之言!”

李承志的语气好不坚定,就跟发誓一样。声若铜钟,震的元恪耳膜发痒。

看他脸都变了,元恪当即就笑出了声,“怕什么,只是一句传言,朕难道就能诛杀了自己的臣子?

你再去问问,京城中佛寺道观近千,哪家不是口口声声:‘念可通神’、‘法为天授’,朕若当真,有几个能活得下来?”

那些和尚道士当然是骗人的,但问题是,我可是真的……

“莫怕!”元恪笑道,“朕就是好奇,你懂的会的为何那般多,还样样都强于常人?”

“秉陛下,臣只是好奇心重,喜好钻研新奇的事物,故而看似比常人懂的多一些……”

李承志一头的汗,“也是因为臣这几年来无所事事,穷则思变,就多看了几本书……”

无所事事,穷则思变,还是几年?

元恪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若是未听过传闻,自是不知这几句是何意。

泾州坊间传闻,李承志不是真傻,而是装傻,且一装就是五年。

不管是装傻还是真傻,李承志既入不了学,又出不了庄,衣食又无忧,穷极无聊之下,也就只能靠看书打发时间了。

说倒是能说的过去,但元恪更好奇。

看了什么样的书,能让李承志出脱到这个程度?

感觉这天下之事,好似就没有他不会的……

元恪煞有兴趣道:“说说,你那煅刀、冶甲、百工、活人、医伤、兵阵等等,都是从哪些书中钻研出来的?”

察觉元恪不是果真要将他喀嚓了,李承志猛松一口气。

若问这个他还真不怕,不然哪敢搞这么多的发明创造?

“先说冶甲与锻刀:先是臣有幸得了陨铁,而后又受南朝陶弘景所修的《本草》启发,从而锻出了白刀白甲……”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