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三三三章

第三三三章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皇后牙齿咬的咯吱直响,双眼直朝上翻。

李承志还以为她疼到了极致,猛见高英往上一拱,身体弯的就如一张拉满的弓。更像是触了电,抖的竟比颤糠还快。

这分明就是抽风了……癫痫?

刚转了个念头,猛听“噗通”一声。

皇帝竟被皇后拱下了榻。

一群御医被骇然变色,王显一声惊叫:“快……按住殿下……”

李承志被吓了一跳,皇后好好的怎抽起了风?

确实应该将她按住,不然以这般强烈的痉挛,时间稍久,轻则肌断裂,重则骨折。

但这特么可是皇后,也是我想碰就能碰的?

正犹豫着,猛听元恪吼道:“按啊……”

皇帝发话了,那就按!

手刚伸出去,旁边闪过一道身影,一看却是高肇。见他就如扑上去的一般,双手重重的按向高英的腰间。

李承志看的直皱眉头。

哪有这般按的,腰按断了如何是好?

该是趁她往下收力的空隙再出手才对……

而后,李承志眼睛都直了:高肇如何来的,竟就是如何去的?

双手按下去之时,正逢皇后再次将腰往上猛拱之时,高肇怎么也有个百多十斤,却被顶的退了回去。

皇后这腰上的劲得有多大?

不知是不是吓的,皇帝脸都白了,嘶声骂道:“再来人……”

高肇也急的大吼:“快……快……殿下练过武……”

意思是力气小了根本不顶用。

怪不得?

李承志心里感慨着,瞅准空子,出手如电,五指准准扣在高英的胯骨上。

好软……嗯,劲也好大……

高英依旧在挣扎,就如一条上了岸的鱼。但任凭她如何扑腾,却再翻不出半点浪花。

王显与徐謇也扑了上来,见高英还在不停的拱,急声叫道:“快快快……找枚铁器来,撬牙……”

这是怕咬伤了舌头?

不,应该是怕口液倒呛,堵住了呼吸道,引起窒息。

何需那么麻烦?

李承志腾出了另一只手,在高英的颌下摸了摸,而后一捏。

只听一声闷哼,高英不由自主的张开了嘴……

刚围过来的高肇、徐謇等皆愣愣的看着他,仿佛惊呆了一样。

这力气得有多大?

众人还是愣神,又听王显一声急呼:“陛下?”

李承志一低头,发现皇帝竟然还坐在地上。仔细一看,一只手腕依旧被皇后紧紧的攥在手中,元恪痛的脸都快变了形。

原来皇帝方才脸白不是吓的,而是疼的?

弱鸡!

王显与崔彧费了好大的劲,才掰开了高英的手。

也是巧,皇帝刚站直,皇后竟然就发作完了?

浑身上下早已被汗湿透,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幸亏今天穿的多,不然早已春光大泄。

此时高英的脸色已经不是白,而是青了,血管根根隆起,额上、脖子里仿佛爬满了蚯蚓。牙关依旧紧咬,身体还在发颤。眼中尽是痛极之色。

二人感情应很是深厚,便是差点被攥的痛昏过出,元恪依旧无半丝防备与嫌弃,又抓住了高英的手,急道:“瑛儿,如何?”

高英磕着上下牙,艰难的张开泛青的嘴唇:“痛……”

只回了这一声,皇后仿佛连第二个字都吐不出来。双眼似是泉涌,眼泪不停的往外流。

元恪心如刀割,低声怒吼:“王显、徐謇,只是一点小伤,为何就能让皇后发了癔症?”

刚站直还没一分钟,一群御医又如下饺子一般的跪了下去。

无意中,王显与徐謇的目光撞在一起,二人竟都发现了对方眼中的惊惧之色。

高肇是何等人物,怎会被他漏过?

他猛的往前一步,厉声逼问道:“到底如何治?”

要是会治,他们就不用往下跪了。

徐謇满脸惭愧:“据史记载,秦时范增、后汉刘表,皆如此症:体生恶疮,时而瘈疭(抽风)……恕下官无能为力!”

王显似是在回忆:“下官在相州都督军事时,麾下一旅主因缉盗负了刀伤。初时无状,只以常法疗治。但十数日后,伤分明已好了大半,却突发此症,就如殿下此时一般……”

说着说着,王显竟没声了。高肇脸色一白,一把揪住了王显的衣领:“后……后来如何?”

王显头猛的往下一低,连声都颤了:“下官查遍医书,用尽方剂,皆是无用……便如范增与刘表,旅主……旅主惨嚎数日,活活痛死……”

话话痛死?

连王显、徐謇都束手无策,岂不是说,皇后已是无救?

高肇眼前一黑,双腿一软,差点一头栽过去。

猛觉身体一轻,似是被人提起来了一般,高肇猛一抬头,发现却是李承志扶住了他。

对,还有李承志?

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高肇双眼猛的一亮:“李意,救她……”

皇帝猛的反应了过来。

对啊,还有李承志?

高猛与奚康生都提过,李承志擅治刀兵之伤……

元恪咬咬牙,脸上带上了罕见的郑重,有如保证一般:“李承志,你莫要心生忌讳,就如救治胡保宗一般尽管放手施为。

放心,已至如此地步,皇后便有万一,朕也绝不降罪于你……若天保佑,能让皇后无恙,你但有所求,朕无不应允……”

“不就是内城的宅子么,老夫送你一院便是。”

高肇又攀住了他的胳膊,急声道:“你也莫要回绝,说‘不懂医术’、‘凑巧救了胡保宗’之类的话……你在泾州时,救活了多少重伤垂死的兵卒?其中更有被你切肢锯腿之辈,不依旧有活下来的?”

皇帝和一众御医都愣住了。

见王显、徐謇无技可施,高肇又进,说是召李承志也来看看,元恪才下的口谕。

只当高肇是病急乱投医,还真不知李承志有过这般的壮举。

连李承志都被吓了一跳。

那是河西与慕容定大战之后,有些兵卒受伤太重,已到了不切胳膊不锯腿就必死无疑的地步。他才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态做截肢手术。

但连高文君都不知道,包括达奚都只是事后才听闻,并未见他是如何施为的。高肇又是从哪里听来的?

李承志连连叹气:“司空又可知,那些被下官切肢锯腿的兵卒,十成中还未活下三成来……”

“放肆!”

话都未说完,元恪便是一声冷喝,脸上尽显狰狞之色:

“李承志,你还要朕说多少遍,难不成还要下道旨,先赐你无罪?再敢推脱,信不信朕先治你个不遵君令的死罪?”

李承志心里直发毛。

怎就突然到了“你治也得治,不治也得治”这一步,自个连反应机会都没有?

罢了,皇帝与高肇将话到了这个份上,再要推辞,就是往死里得罪人了……

见他沉吟,误以为李承志还在畏难,高肇心一横,牙一咬,一指高文君:“只要让殿下脱此大难,老夫做主,将三娘许你……嗯,便是依你高堂之意又何妨?”

我去,至不至于?

李承志汗毛都快竖起来了。

别人听不懂高肇最后这句是何意,但李承志心里一清二楚:老娘怕是已认定了魏瑜,高文君便是嫁,也只能做侧室……

一码归一码,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你让、高文君、皇后和皇帝怎么想?

“司空何至于此?”

李承志往下一揖,态度看似恭敬,语气却一点都不含精,好似是在质问,“下官何时说过不救了?”

皇帝、高肇猛的一滞……

王显、徐謇,及一众御医一脸懵逼。

李承志难道不是在说:他能救?

只见他又朝着元恪一拜:“臣也只有一两分把握……”

说着又转过身,朝着王显、徐謇等拱着手:“诸位御师,得罪了……下官施药时,还请王中尉与金乡伯在旁襄助……”

这分明已是有了救治的办法,想来绝不是如他所说的“只有一两分把握”那般少。

元恪大喜:“那还等什么?”

再要矫情,就是枉做小人了。

李承志怅然一叹,指指堂下的书案:“容臣先写封手书,还要劳高女史走一遭,去庄里寻李睿,将一应物事尽快带来……”

高肇好不急燥:“何需三娘去?遣一禁卫,岂不是更快?”

李承志稍一犹豫,无奈道:“旁人去了,怕是要不出来!”

何止是要不出来?

猛见元恪双眼一瞪,意思是聒噪什么。高肇悻悻的闭上了嘴。

李承志运笔如飞,眨眼就写满了一张纸,乍看上去倒不出奇:疮粉、药酒、纱棉、针、刀等具……

高文君就候在一侧,李承志从怀里一摸,掏出一枚长约三寸,宽约一寸的黄铜令牌,并手书一并递给了她。

刚要走,李承志又拉住了她,眨巴着眼睛说道:“见了李睿,就说‘风雨送春归’……”

莫说高文君,哪怕换成李始贤、郭玉枝,但凡这三样中缺了哪个,连根毛都要不出来……

手令、铜令、暗令,这俱是行军阵战的手段,懂兵事的自然都懂。元恪、高肇、王显皆是微微变色:果不愧擅战之名,李承志竟然是以军法治家?

正自惊疑,又见李承志起了身,渡起榻边,似是要问诊。

应是疼痛减轻了许多,高英至少不流泪了。牙关也不似之前咬的那般紧,神色也舒缓了不少。

李承志想了想,觉的还是直接问高英的好。

“殿下无需开口,点头或摇头即可。”李承志温声问道,“发症之前,殿下可觉乏力、眼晕、头痛、以及咀嚼无力,甚至偶有亢奋之感?”

“唰”的一下,皇后的眼中又涌出了泪水。

不是痛的,而是激动的。

竟如此对症?

高英心中满是悔意:早知如此,前日夜里李承志说是要割疮时,就该让他割了才对……

李承志又问道:“方才发作时如何,殿下可还记得?”

高英连连点着头,竟还出了声:“便是你制住了孤!”

元恪、高肇自是不觉的有何异常。但一众御医全瞪圆了眼睛。

“瘛疭之时,殿下竟然神智尚清?”

徐謇一声惊咦,满脸狐疑的看着王显,“中尉可见过这等瘛疭之症?”

王显连连摇头:“那旅主每次发作,皆是痛不欲生,并未呈过此状……”

李承志暗叹一声:病人知道什么,你都不问他,他知道抽风的时候是清醒还是无意识才对?

至此,他已然确定了九成,高英得的绝对是破伤风。

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抽风时神智极其清醒,不似癫痫、癔症,发病时病人什么意识都没有。

这病确实可怕,如果不及时救治,九成九会引发败血症。也有可能还没到那一部,高英就先被自己给噎死了。

但不一定就救不过来,至少还没到败血症那一步。

无可就是彻底清创、充分引流、术后调理……而且手术不算大,没到动骨头的那一步。而其中的步骤,应急管理局的野外急救条例中都列的清清楚楚。

不然李承志那来的胆气给兵卒做截肢手术?

而且把握也比给胡保宗缝肠子那次要足:且要药有药,要酒有酒,就连手术环境和术后恢复的条件,比胡保宗那时都要强上无数倍。

李承志觉的,只要清创、引流彻底,不持续感染的机率至少在六成以上。

但他想不通的是:明明只是小伤,高英还练过武,身体素质明显强于常人,且只是七八日,就能到要命的地步?

除非,感染源还在体内?

看他皱眉不语,元恪不耐道:“到底是何疾?”

李承志微一躬身:“秉陛下,此疾仍属瘛疭,但是由外伤所致!也是凑巧,臣在泾州时,麾下有兵卒受伤后发过此症。也不知是臣运气好,还是那兵命大,被臣依书中所载医治好,竟侥幸活了下来……”

元恪与高肇大喜。

看似李承志所尽是“凑巧”、“运气”、“命大”、“”侥幸之类的说辞。但他们哪还听不出,只是李承志怕将话说的太慢,才有意如此。

外伤所致的瘛疭?

为何从未听过?

怕被打脸,一群御医没敢出声,全都瞪圆了眼睛,眼巴巴的看着李承志,满脸的求知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