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三六九章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第三六九章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事先早已约好,此次虽是比阵,但双方只当实战对待。何人战损超过三成,斩就是了!

这已到临门一脚之时,皇帝突然就说话不算了?

急切间,二人委实猜不出皇帝是真的被李承志所奏给惊住了。还是眼见李承志必败,故而想搅稀泥?

二人对视一眼,又不约而同的看向了高肇,好似在问:难不成,李承志真准备了厉害的手段,竟惊的陛下都变了色?

高肇又喜又怒。

喜的是李承志胜定了,且会使元乂死伤极重。不然皇帝不会让元继认输。

怒的是,李承志连他都防备:老夫的良心喂给狗吃了?

心里虽然怒骂,但要说高肇有多生气,还真不见得。

因为李承志不但在防备他,还要加上皇帝。

不然何至于拖到了最后一刻,才给皇帝上了秘奏?

分明是怕皇帝担心虎骑死伤过重,提前给元乂通风报信,将他的底牌泄露给元乂。

更怪不得,听到皇帝同意元乂借调虎骑后,李承志却半点都不慌。更未流露出过任何贲然和不公的神色?

原来早就料定:他只凭一封奏呈,就能逼得皇帝不得不撤回虎骑?

此时想来,于忠、元继连脸都快不要了一般,给元乂调了虎骑的举动,就跟个笑话一样?

高肇突然就开心了起来……

不得不说,最了解皇帝的只有高肇,元恪还真就准备这么干。

先是暗骂着李承志好几遍逆臣,觉得好像没什么道理,皇帝又骂起了于忠和元继。

你们还有脸看高肇,你看个鸟毛?

若非朕想看看李承志到底有多大本事,面对堪称天下战力最强的刺铠虎骑后,又该如何应对,朕怎么会将本属兵部中军的虎骑,借给卫府?

你当高肇嘴上不说,但心中怕是早已积满怨气,暗恨朕对他何等不公。

可笑这两个蠢货,之前竟敢大言不惭:两军对垒,各凭能耐。诸般手段,皆可用之。是生是死,各安天命……怎不睁眼看看,元乂带的是什么兵,李承志又带的是什么兵?

晾尔等想破脑袋也想像不出,李承志的手段何等犀利,何等阴毒?不但准备将你两个蠢货的脸打肿,还想按在地上踩几脚。

朕已这般明示,却还执迷不悟,竟还敢梗着脖子冲朕吼“不服”?

好,朕就让你们好好服一服……

皇帝脸的募的一冷,猛的将那张纸抓到手中,攥成了一团。

“刘腾!”

“臣在!”

“你亲自去,予二人传朕口谕:虎骑乃镇国之器,怎可枉死与一场比斗?令其即刻撤出,再令李承志撤兵一半。二人各率五百,即刻开战……”

稍一沉吟,又听皇帝喝道:“再传谕予元乂:李承志备有毒火,可烧穿铁甲,且水泼不灭。若他自认无解,就趁早认输,省得枉送兵卒性命……”

于忠与元继猛的一白:李承志竟真的备有厉害的手段,还是能烧穿铁甲、且水泼不灭的毒火。吓的陛下连虎骑都要撤走?

如此一来,元乂的胜逄何止了少了一半?

“嗡”的一下,就如捅了马蜂窝,城上齐齐的发出一阵猛吸凉气的声音。

真的假的?

世上竟有些奇物,简直闻所未闻?

惊疑间,十个朝臣有九个猛一回头,下意识的望向了城下。

李承志的近千兵卒还在挖沟,已然颇深,只见有散土、湿泥被扬上沟岸,却看不到人影。且已颇长,约百丈左右,呈半月之势,将上千马匹、数十辆车驾护在其后。

那十几辆未掀油布的马车被在其中。若是真有毒火,定然就藏在车上……

元继有如呓语一般,声音几不可闻:“某……不信……”

不怪他不信:烧穿铁甲也就罢了,哪有火遇水不灭的?

当千年以来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至理是摆设?

就跟后世的人突然听到有人说“母猪会上树”是同样的道理……

他本是说给于忠听的,偏偏被皇帝听到了。元恪冷声笑道:“但朕信!”

……

李承志满脸笑咪咪:“劳烦寺卿,替下官谢过陛下:谢陛下体恤微臣……”

刘腾斜着眼睛盯了他好久,最终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那是陛下体恤于你么?

分明就是你诡计多端,竟敢将陛下也蒙在鼓里。陛下担心虎骑有损,不得不将其撤出。

怪不得明知陛下胳膊肘朝着元乂拐,给元乂借上麻痹骑后,也不见你有半句怨言,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呢?

“李承志,你也真够可以的,竟连……”

本是要说“竟连陛下也敢戏弄”,但话到了嘴边又觉不敬,刘腾索性住了口,只是拿手指虚点了他两下。

“陛下已令元乂撤出虎骑,你也莫要得了便宜还卖乖,即刻将兵撤走一半才是正理。不然便是赢了,最后也得判你输……”

李承志继续笑咪咪:“寺卿放心,这是自然!”

临走之时,刘腾又似想起了什么,停下马看着李承志。口气虽随意,但神色却是少有的凝重:

“人老了,话也就多,你也莫嫌本官聒噪:某觉的,你还是见好就收的好……”

你个死太监,咱俩的关系什么时候亲近到这个份上了?

视色还这般郑重……这分明就是皇帝的意思……

虽然依旧回的是“寺卿放心”,但李承志却是朝着城墙上拱手。刘腾顿时会意,心知李承志听懂了隐意,再不多嘴,催马朝元乂的军阵走去。

看刘腾走远,李亮才凑了上来,无比佩服道:“郎君还真是神机妙算,皇帝怪真撤走了虎骑?”

李承志嗤的一声就笑了出来:“你也真敢夸,这是常理好不好?”

他舔着嘴唇,遥望着远处那数百端坐马上的甲士,眼中直冒精光:“可知全大魏有多少丁口?不算隐户都有三千万之众。而虎骑才有多少?将将一万……

这还是汉人、鲜卑人中凑不出,又从归顺的高车、匈奴、丁零、柔然,及卢水湖等杂胡部落中挑了许多才凑起来的。

而如这种高近七尺(魏尺29公分),能披的动百斤重甲的悍卒,就连虎骑中也才一千之数……可见用万里挑一都不足以形容。

莫说皇帝如之前那般大言不惭,损员三成如何如何。但凡折上一个,他都得心疼死。说句难听的话:元乂死了,与皇帝何干。或若虎骑死了,可就真死了……

猝然听闻你家郎君我真有能使虎骑损伤的手段,皇帝便是心中猜疑,也不敢赌。怎会不全部撤回去?所以我从头到尾都不觉得,我们为和虎骑对敌……总有办法能让皇帝收回成命……

要还不理解,就好好想想,这般悍卒,我们才有几个?但凡死上一个,郎君我怕不是得和人拼命?”

我们有几个?

李亮真就算了起来:李松、李彰、李显,再加一个皇甫让……竟还不足一巴掌?

正自惊骇,又听李承志说道:“皇帝让我们撤走一半兵,哪我们就撤,反而沟也挖的差不多了,可令兵卒稍做歇息……嗯,记得给撤走的那部分每人分上几斤肉……”

李承志特意挑的是林密草茂,土质松软之处。人手又足,备的工具又趁手,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就挖出了一条长近百丈,宽近一丈的濠沟。

看着足有一丈深,其实只挖下去了四尺不到,外面那六尺,都是用挖出的湿土堆积起来的。

长沟呈半圆之势,其后便是山林,将兵卒、马匹、车驾等护在其中。中间只留约十丈宽的一条通道,以供骑兵进出。若是敌方攻来,就会用车驾堵上。

此时沟底已然见了水,想往深里挖就比较费力气了,而且也没必要。不敢说固若金汤,但李承志以为,用来防备元乂绰绰有余。

李亮肃声一应,令李睿去下了令,数百兵卒便都爬上了沟岸。又听李聪几声呼喝,便有几十火头兵抬来了大筐和水瓮,给兵卒发着吃食。

肉饼肉汤管够,除此外,每人还有一碗水酒。

平时哪有这般吃食,便是禁军,三五天才能见一顿荤,十日半月才能吃一顿米饭、白面。

山林下顿时发出一阵震天般的欢呼……

元乂又急又怒。

就因为李承志的一句恫吓之词,陛下就要将虎骑撤走?

皇帝怎就跟白痴一般,就凭一句“毒火”,就视李承志为洪水猛兽?

他说有就有?

便是真有,他又该如何发动?

不见半驾投石机,也不见半驾车弩,就凭人射么?

你又能射的了多远?

正在暗骂,猛听远处一阵欢呼,元乂放眼一瞅,差点没将鼻子气歪。

他举手一指,恨声问道:“敢问寺卿,李承志的毒火何在?”

刘腾猛一回头,凝神一望:约有五百兵卒正在撤走,许是怕污了衣甲,竟都光着膀子赤脚腿,身上尽是污泥。而衣甲皆堆积在随行的十数辆马车上。

这也就罢了,竟有三四驾车上好似拉着肉食。再一细瞅,兵卒手中竟也拿着吃食,吃的好不高兴?

再往后一看,之前那覆着油布的十数辆马车已被搬空,剩下的那些士卒端着酒碗啃着骨头,嘴都咧到耳朵根了……

仔细一想,李承志那数十辆车上装着的,一半是挖沟的铁铲等物,其余一半……竟是吃食?

这委实有些没把元乂放在眼里,位问题是,他秉与陛下的毒火呢?

但要说李承志敢欺君……绝无可能!

刘腾心中一动,冷悠悠的盯着元乂:“看在魏郡公与江阳王的情面上,本官多嘴提醒你一句:李承志恃才傲物,自视甚高,但又偏偏心如针眼,睚眦必报。故而他说要拿火烧你,就定然会烧你。

此时这般轻蔑于你,十之**是诱敌之计。你若大意,必败无疑……言尽于此,好自为之……”

好自为之?

看着刘腾打马而去的背影,元乂气的浑身直抖。

以为没了虎骑,这仗我就不敢打了?

别忘了,爷鸧还有一百铁甲车……

他转过头,冷冷的往山下看了一眼:你会用火,当我不会么?

想让我不战而降,简直做梦?

“便是李承志真有毒火,便是撤走了虎骑,尔等也莫要惊慌。五百兵卒一分为三:两位驾车,两百乘马,再分一百担任中军护旗……

依旧依原计行事:但听城上鼓响,便先出骑兵断其后路,佯攻实围。

再令甲车步步进逼,驻于李承志阵外三十步,士卒尽皆下车,藏于车后,再用短弩攒射。切记:令兵卒多备火箭,若是能将那山林引燃,最好不过……”

罗素猛松一口气。

连皇帝都这般小心,可见李承志那毒火绝非空穴来风。

他还真怕元乂脑子一热,不管不顾的让铁骑与甲车硬冲,中了李承志的诱敌之计。

但许是被刘腾给镇住了,元乂虽被气的脸色乌青,却还能沉住得住气,委实难得。

战场从无方法笨不笨、战术死不死板的说法。只要能达到目的,皆是奇计。就连罗素也觉得,步步为营才为上策。

只要车兵藏在车后,凭着甲车之坚,便是真有毒火,至多也就烧毁几辆车,烧死几匹马。

只要铁骑断其后路,但有良机,便可令骑兵下马,组成铁甲步阵,与车兵合围,给予李承志致命一击。

若是能引燃濠沟后的那片山林更好不过。李承志若想活命,就只有逃出沟阵这一条路,到时还不是任由铁骑和甲车驱杀?

一时间,就连罗素也想不出比这更为稳妥的计策。

他往下一拜,肃声应道:“末将遵令!”

……

莫说刘腾,就连皇帝、众臣都以为,李承志如此肆无忌惮,摆明就是在激着元乂上当。

元乂会不会上当?

皇帝真拿不准。

只是一介世子,又素无才名,还够不上皇帝重点关注。倒是知道元乂因贪腐索贿、强抢民女被惩戒过两次。算不上什么好东西,想来也无几分睿智。

再看李承志,那心眼多的都快从肚子里溢出来了……

元恪心里一动:李承志不是讲,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么?

那好,朕就换一换阵势,看你再如何应对?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