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三七五章 闲话

第三七五章 闲话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凉州就是河西。

西起郭煌镇、白龙堆(今哈密以西,吐鲁番境内),北至涿邪山、浚稽山、南床山(均在今蒙古国境内),南至祁连山,东抵拢山。东西达三千两百余里,南北近两千里,皆是凉州之境。

大倒是大了,但没人。

面积足有关中道的五六倍,但丁口还不足关中道的十分之一。

以昔日历经五凉的国都武威为例,如今已到了“领二郡、五县,户只七百四十七”的地步,可见人口之凋零?

但为防备柔然、高车、吐谷浑等强敌,军镇设的倒是挺多。

西有敦煌,东有薄骨律(今宁夏灵武),南有抱罕(今甘肃临夏)、鄯善(今青海乐都),北有高平(今甘肃固原)。

等于整个凉州除了四面有兵,中间几乎是空的。

无多余的丁户可迁移,朝廷也只当凉州是鸡肋。久而久之,就成了吐谷浑、高车,及卢水胡、氏族、羌族等杂胡小部落的后花园。

吐谷浑的牧民都将马放到原五凉国都、前凉州治所、武府镇府所在的姑臧城下了。

若非刘慧汪造反,柔然、吐谷浑、高车、党项,并南梁数国合谋凉州之计败露,朝廷绝对依旧会睁只眼闭只眼下去,只顾攒着劲的朝南梁发狠。

朝廷与皇帝悚然惊觉,才有了重新治理凉州的念头。但因大魏四面皆在用兵,朝廷每年大大小小要打上百仗,能堪用的将领几乎被派了个干净,委实无几个合用。

且光会带兵还不行,还得会治理地方,得是文武双全才行。所以到最后,就落到姑臧伯李韶的头上了。

谁让数百万里大的凉州,就他一人有封地,他不去谁去?

自此,凉州一分为二,以张掖为界,东为东凉州,西为西凉州。李韶为东凉州刺史,持节,都督东西二州诸军事。

至多再有月余,他就得上任……

李韶当刺史,总好过外人当刺史的强。至少李松等人的行迹万一泄露,李韶还能帮着遮掩一二。

此时算来,表是县当属西凉州辖地。

其正处祁连山与合黎山的夹缝,两山之距只有两百里,历来都是卢水胡、回鹘等杂胡小部落的牧居之地。且离东凉州治所武威,西凉州治所酒泉都不近。所以便是李韶上任,也暂时无瑕顾及那里才对。

倒是可以请托李韶行个方便,诸如大宗粮食运入凉州,肯定做不到了无痕迹。若沿途打点不到位,说不定就会惹出大麻烦……

李承志心念一动,不动声色的说道:“今日面圣,陛下令我尽快酿备烈酒,以供兵部制火油所用。因所需量大,时间又急,故需寻一干燥之地晒粮酿醪。

晚辈之前尚在犹豫,置晒场醪池于夏州(陕西北部),还是置于高平,更或是平城(今山西大同)。此时想来,若是世伯迁任河西,置于凉州岂不是更合适?”

酿个酒而已,竟要走那么远?

但也不是没几分道理:南地的酒醇香,北地的酒清洌。若论烈口,自是北地为佳。究其原因,只是因南地潮湿,酿酒所用的粮食晒不干,酒中含水太多的缘故。

况且这酒还是用来放火的,自是越烈越好。

不过东西虽好用,却不太好普及:按李承志所奏,十数二十斤粮才能出一斤能起火的烈酒。都抵的上一个壮卒半月的口粮了,委实有些奢靡。

今日议事,皇帝还征求过诸臣的意见,但大都觉得不合算。不想只是半日,陛下就变了主意?

怎么想,怎么都觉的皇帝在变着方儿的让李承志赚钱?

李韶心中一动,想到了李承志摔于殿中的那颗宝珠,及皇帝数次召他,旁敲侧击的问起李承志的一些私事……

照此下去,假以时日,李承志难保不会成为第二个六叔(李冲),陇西李氏自然会跟着水涨船高。

但偏偏,这又是个极不省心的?

李韶可一直没忘,李承志足有两营以上的战兵,就藏在河西。

那他这非要将酿酒之地选在最远的河西,就很耐人寻味了。

若说靠这两营兵,就敢生出什么心思来,无疑于痴人说梦。故而李韶也当这只是李承志未雨绸缪,以备后路的手段。

确实该备些手段,不然就如三叔(李辅)一家,到大祸临头时,竟连个逃命落脚的地方都无?

罢了……

李韶暗叹一声,只做不知,慢悠悠的说道:“置于凉州也无不可。若你心急,可先一步差家臣于河西选址。我自会与诸郡知会……”

李承志狂喜。

但稍一转念,他又犯起了嘀咕:李韶不会是看出自己的意图了吧?

不然为何就像是自己刚瞌睡,他就送来的枕头?

但这种话,他哪里敢问出口?

而如李韶这种宦海沉浮数十载,经惯了大风大浪的老狐狸,又岂会在脸上露出端倪?

李韶呵呵一笑,又指了指北园:“那里应就是治豆腐之所吧?既然来了,就一并看看……”

李承志点着头:“匆匆入门,竟还未向夫人问礼?”

“不急!”

李韶挥着手,风轻云淡的说道:“应是与你母有些知己话要讲,不看连老夫都支了出来,怎会容你惊扰?不急,若是说完,自会差人来唤……”

知己话?

应是在商量着张罗自己与张京墨完婚之事吧?

还要上高府问礼,这才是最让人头痛的。

阖京城上下,能与祖居李氏扯上亲戚关系,且够份量的,就只有李韶诸兄弟。但偏偏,陇西李氏素来和高肇不对付。

害得李承志至今都没寻摸出,该请谁当媒人合适……

转着念头,李承志随李韶下了角楼。

……

中堂内,郭玉枝与郑氏隔着一张几案,分座两端。

郑氏虽保养得体,但毕竟是五十多岁的年纪,早已是头发花白,尽显老相。

反观郭玉枝,却是冰肌玉骨,明眸皓齿。两人坐在一起,说是祖孙都有人信。

郭氏半靠在榻上,拿着一支银匙,颇为惬意的尝着冰沙。又如聊家常一般,说着一些闲话。

“那日罢了朝会,出了朝城,夫君偶遇颍川王。二人闲聊了几句,颍川王又提及被承志摔碎的那颗宝珠,依阳捶胸顿足,大骂不止。

之后又戏言:如今宝珠只余两颗,想来高司空定是会嫌礼轻。不若转送于他,再寻陛下恩准,予承志尚个公主……还称他膝下适婚的公主两三位,有嫡有庶。便是承志尚为嫡驸马,也无不可……”

郭玉枝心里一跳。

颍川王再不堪,也是亲王之尊。再贪财,也堪称富甲天下。怎会如此三番两次的说出这种惹人耻笑的疯话?

他还要不要脸了?

再想起入府之初叙礼时,李韶满脸郑重的模样,郭玉枝心募的一动:郑氏说的哪是闲话,分明是受人所托,来给她递话了。

元雍真有此意?

郭玉枝都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

听着好似是天大的好事,只要尚了公主,就等于一步登天,荣华富贵指日可待。

但莫忘了,不管是皇帝的公主,还是是亲王、郡王的公主,只要娶了,一辈子都只能娶这一个。

但凡公主有些毛病,李承志十之**得断后。

就如高猛,尚了长乐公主近十载,却一直未有一男半女。无奈之计,才养了一房外室。虽生了个儿子,却一直不敢让人知道……

便是从这一点考虑,郭玉枝就绝不会答应。

再者,李承志与张京墨已行完了六礼中的前五礼,只待亲迎(娶回家)。若此时反悔,李承志还做不做人,祖居李氏的脸还要不要?

更不用提那逆子与高文君还私定了终生……

稍一沉吟,郭玉枝满脸可惜:“承志与京墨完婚在即,便是颍川王错受,承志也没了这等福气,真是可惜!”

“谁说不是呢,故而才说颍川王是戏言啊……”

郑氏笑了笑,真就当是在说闲话。见郭玉枝拒绝的如此干脆,却也不在意,只噙了一口冰沙,细细品味着。

过了少许,她又道:“那日厨会,某一时兴起,回了娘家,遇弟媳宴请内亲,正巧晖容也在席。席间聊及京中趣事,便说到了承志。

晖容还很是歉疚,称承志冒死救了魏瑜。而魏给事携女来谢时,却恰逢他不是府上……

而前日,夫君去延寔(李冲之子,李韶从弟)府上,恰逢魏给事正与延寔对弈,也提到了此时:称若是哪里承志得闲,他定要专程来访……”

只听前半句,郭玉枝还没反应过来,直到提及魏瑜和魏子建,她才知道,郑氏说的是魏子建的夫人崔晖容。

不怪她一时没厘清头绪,委实是五姓高门及皇室间的姻亲关系太复杂。

崔卢郑王李五姓与元室宗室间彼此通婚已久,李韶的舅弟郑士恭,娶的就是清河崔氏之女。与魏子建之妻崔晖容、中书令崔光、选部尚书崔亮等都是从兄弟姐妹。

郑士恭的堂叔娶的是李冲(李韶六叔)之女,他的从侄又娶的是元雍的女儿。而元雍的续弦妻崔氏,按辈份又是崔光的侄女……尽是我是你姨丈,你又是我叔丈人这种狗屁倒灶的关系。

反正千万别算辈份,不然理学家来了都得被绕晕。就跟孝文帝一样,前后两任皇后,都是冯太后的嫡亲侄女。若论辈份,都是他的姑姑……

郭玉枝直觉,郑氏这前后都提及李承志,且均与婚事有关,故而此语应是意有所指。

而魏子建并非没来谢过,不过值他回京时,李承志正被禁于宫上,扑了个空而已。走时还留下了诸多礼物,不可谓不重。所以没必要专程再来谢一次。

果不其然……

停了两三息,郑氏又道:“也是巧了。昨日夫君入宫,陛下竟也提到了承志。谈及以往,不免就提到了承志在河西阵战慕容定之壮举,及他救了魏家娘子之事。

之后又提到端午之时承志诗兴大发,才惊四座……也不知陛下从哪里听来的,竟知你于当夜,送了魏娘子一支金钗?”

郑氏稍稍一顿,又吟吟笑道:“你说奇怪不奇怪?”

何止是奇怪?

郭玉枝的心脏跳的如同擂鼓,都快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

承志再是得宠,陛下又怎可能闲到专程谈论他的这种琐事?

李韶再莽撞,又怎可能将与陛下奏对当闲言碎语说予郑氏?

郑氏再不晓事,也不可能专程跑来一趟,说这种一不小心就能可能招来祸端的闲话?

此时一想,让她来递话的,难道是皇帝不成?

想想是如此的不可思议:皇帝竟连李承志的婚事都操心?

更奇的是:既已说起李承志“河西救两女,端午狂做诗”,为何独独只提魏瑜,却不提高文君,就跟这个人没出现过一般?

可那位才是逆子的心头肉,那些诗。也皆是因高文君之故而作……

心中惊疑,郭玉枝竟如福至心灵,智窍大开:一直想不通,皇帝为何靳令她不得入城。若是惩戒,靳令不得出府不更省事?

此时想来,竟好像是……不许她登高府的门?

话已至此,郭玉枝哪还不知李韶夫妇今日的来意?

郭玉枝猛然起身,满面潮红,竟似连气都喘不匀了:“陛下竟欲我李氏……与魏氏结亲?”

便是已猜到,也不能说出来呀?

郑氏白了她一眼:“与陛下何干?再者,让承志娶哪个,难道你这当娘的还做不了主?”

还真就……好像做不了主?

但若圣意也是如此呢?

郭玉枝一直对高文君是一万个不属意。

不是说相貌不出众,品德有问题,而是高文君是失怙丧恃(无父无母)之女。

这等女儿家,怎能娶来做正妻?

不见便是高肇权势侵天,请陛下三次赐婚,赐的也只是侧室!

且她也予高文君早有暗示:便是那逆子铁了心,但也只能做妾,正室是想都别想。

那般聪慧的一个女子,定是能劝得逆子开窍。如今圣意如此,更是多了几分可能……

也不知为何,郭玉枝就觉的魏瑜最顺眼,天生就该是李承志的良配……

一想到魏瑜圆圆的那张脸,甜甜糯糯的声音,郭玉枝就跟喝醉了似的,晕晕乎乎的……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