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三七六章 七夕

第三七六章 七夕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一场饮宴,宾主尽欢。

李韶很是尽兴,多贪了几杯,临走时脚下已有些虚浮。李承志不放心,令李睿带了一什家臣专程护送他回府。

李韶刚走,他又单独将李亮召进了内堂。

“或是你亲自去,或是派李聪去,速予父亲、张司马,及李松传讯:朝廷欲治理河西,会以张掖为界,分为东、西二州。到时会遣李韶都督东西二州军事……让李松约束兵卒、民众等,尽量深居简出……”

沉吟少许,李承志又怅然叹道:“你也莫以为世伯镇都凉州,便是天大的好事。但需知:朝廷欲治理河西,必会重新委派各州、县官员,清理属地丁口、田地等。也肯会遣军巡察边防,厘定境土。

朝廷虽与柔然以浚稽山、南床山为界。但合黎山以北不适耕种,早已荒废多年,故暂时只会巡防合黎山之南。

恰巧,我等的营地就在合黎山之麓南。若不加防备,近两万军民定会暴露出众,到时便是世伯有都督之权,也不可能将地方州县奏于朝廷的急报全拦截下来!”

李亮脸都变了。

两月前,张敬之、李始贤往薄骨律、枹罕、鄯善、敦煌等镇遣送难民时,只是往弱水北岸、合黎山南(李松垦田之处),就足足偷运了一万余口。

加四千战兵,及陆陆续续收伏、及主动投奔的杂胡小部落,镇夷关下的丁数直逼两万。

人倒好办,牲畜也不难,尽皆迁走就是了。但已垦出的数万亩荒田呢,难道也能一道搬走?

李亮只觉大祸即将临头,只是瞬间,额头上就惊出了一层白毛汗。

“慌什么?”

李承志低声斥道,“你当世伯今日来,就只为了喝这顿酒?分明就是来提醒予我:早做安排。

连世伯都是以‘不出意外,应会都督东、西二州军事’这等口吻,可见皇帝与朝廷也才是议定不久,连诏谕都还未下。

故而等议定州、郡诸官人选,调齐兵马、粮草,征齐民夫,怎么也到两三月之后了。到时正值天寒地冻的隆冬时节,谁敢率军上路?

说不定又得拖延一两月,就到开春后了。这一来一去就是半年,时间还算富余……”

李亮急道:“人可以迁走,大不了再往北遁。只要迁出合黎山,便是朝廷也鞭长莫及。但那数万亩已肯至一半的荒地呢?”

“地?怪我未讲清楚:只说会巡察合黎山以南,但不一定就会巡到镇夷关下。且事在人为,想办法不让兵卒巡到哪里就是了……

李承志哑然失笑:“我且问你,你与李松遁入弱水之北至今,已是三月有余。且镇夷关与表是县城之距不过百里,但为何一直相安无事?”

李亮奇道:“不是郎君你教的么:六叔(李松)带了十数个高车壮丁,扮成南迁而来的高车小部落,到县城给那县长(丁口不过万不能称‘令’,只能称长)送了重礼,称需借用弱水之畔休养、放牧半年,明年开春定会迁走……

光是足斤重的铜铤就有百枚,更何况还搭了一袋琉璃珠,抵那县长百年的俸禄都有富余……

只是次日,县长就靳令县民,不得逾城北三十里外打柴、放牧。更不得往镇夷关南的盐碱地挖土洗盐……

再者每日都有兵卒假扮牧民巡游,故而山下的营寨、河边的屯田等一直未曾被人发觉……等拖到明年入夏,那县长若是过问,再送一次礼就是了……”

“这不就对了?只是给县长送了一次礼,他就能将尔等庇护的滴水不漏。若是直接将那县长换成自己人呢?”

李承志双手一拍,“那表是县丁口都不过千户,县长不过从八品。这么小的官,且是那般荒凉之地,哪需劳烦朝廷斟议?世伯动动笔头,就能直接任免。

这还足足有半年,怎么也够父亲、舅父、张司马等物色人选、上下打点了。

不过郡官就不好插手了,到时只能随机应变。若能买通自是最好,若买不通,就只能严加防备。故而才警示李松,尽量约束部众。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一郡之太守,总不可能亲自去巡防边境,厘查属地。自是要差属下去办……只要是人,就必有所喜,投其所好就是了……”

稍稍一顿,李承志又叹道:“罢了,只是传讯而已,交待予李聪足以,李松素来沉稳,自不会大意。父亲与张司马皆是久经风浪,自有定计。你去了也帮不上忙,就留在京城吧……”

李承志是嫌李亮沉稳有余,见识不足,遇事就慌。想让他多见见世面,捋一捋官场上的道道。

但也不能怪李亮:他这近十年一直窝在庄里,到哪里去涨见识?

李亮脸色有些臊红,连忙应了下来。刚欲唤李聪进来交待,又听听堂外李聪连声高呼,似是在给郭玉枝见礼。

主仆二人齐齐的一住嘴,又理了理神色。

这等小事,就不劳母亲(主母)费心了。

李聪问了一声好,却似扯破喉咙惨叫一般,郭玉枝哪不知这两个定是背着她在商量什么事情。

狠狠的瞪了二人一眼,郭玉枝一指李承志:“初八那日你应是休沐,为娘特意寻姑臧伯借了城南的别院,到时随我宴客……”

李承志奇道:“请谁?”

“还能请谁?魏给事专程来谢你,却连你的面都未见到。怎么算你也是晚辈,难道不予赔礼?

也不好只请魏给事,定是要与崔夫人一道请的。为娘也需坐陪。但我被陛下靳令不得入城,不放到城外,你说应放到哪?”

请不请这一遭都可,李承志怀疑,母亲应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如魏瑜。

一想起这个,李承志一个头就有两个大:这不是乱点鸳鸯谱么?

正待要套套话,是不是也要请魏瑜来。郭玉枝脸一冷,扭身就走。

李承志此时哪能顾的上追问,只能先抛在一边。

将李聪叫来,好一番叮嘱。等李聪将他交待的诸事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之时,已是三更时分。

初八宴客……嗯,七月初八?

不知不觉,竟已近七夕?

《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日月五纬俱起牵牛……

《易传》:日、月、五星,起于牵牛……

《汉书·律历志》: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

故而自远古起,牵牛星就被为诸星之祖?

至于织女,自汉初就被奉为织神。故而每年七夕,皇帝都会百官祭祖、告庙、拜牵牛。

皇后则会在宫中设彩楼,组织嫔妃、宫娥等赛穿针,斗织锦。

比端午还要热闹!

……

天公不作美。

天还没亮,山上先起了风。不到辰时,便已阴云密布。刚至午后,竟淋淋漓漓的下起了雨。

虽算不上凶兆,但准备了两三日的布置可能会白废,故而皇帝、皇后、诸嫔、百官,并黄门、禁卫等,都是一脸阴郁。

又是祷天,又是祈神,又是上香,又是占卜,也不知是天见可怜,堪堪入夜之后,天竟然放晴了?

好一番折腾,等祭完祖,告完庙,拜完星,穿完针,赛完织等,竟已近子时(晚十一点)。

便是累的骨头都快要散了架,皇帝与皇后还不得不强打起精神,宴请宗室、重臣、王妃、命妇。

好在准备充分,虽是素席,却比往年多了一道鲜美的食材——豆腐。

况且李承志也没藏私,什么煎、炸、炒、烩……但凡能想起来的吃法,都予尚食监教过。

新奇之下,自然就觉的可口。酒过三巡,席间的气氛便渐渐热闹了起来。

歌舞稍歇,诸嫔、命妇便随意聚伙,或是笑谈、或是游戏,或是投壶。竟有人斗起了酒。

今日诸嫔、命妇齐聚昭阳殿,对皇后百般恭颂,本该正是高英容光焕发,光彩照人之时。但明眼之人总觉的皇后似是在强颜欢笑。

众人也只当是陛下对其日渐疏远之故……

“便是殿下胸中有诸般不平,也不该于此时显在脸上。不然定会有多嘴长舌之辈事后非议,十之**会传入它人耳中,岂不是更使其得意?”

高平公主(高肇之妻)低声宽慰着,又朝东面扬了扬下巴,那里正是胡氏的寝宫。

皇帝借口会动了胎气,未许胡充华拜祭,也未让她参宴,也让许多人大松了一口气。

只因胡充华有一手好箭术,能于三十步外射熄烛焰。往年但凡宫中大宴,必会彩声哄天。

若是今年也来了,且非要和皇后别别苗头的话,这些贵妇叫好还是不叫好?

皇后悠然神往,往太极殿的方向看了一眼。

是因陛下……及那贼人之故么?

好像有一些,但又好像不全是?

高英轻声一叹,端起了酒盏:“多谢姑母宽心,且饮了此杯……”

说罢仰起头,竟干了个底朝天。

长乐公主也在一边(元恪胞妹,高猛之妻),见之微惊。心想皇后莫不是想借酒消愁?

本就不是好相予的主,万一醉了寻陛下发疯怎么办?

正要劝,无意间憋了一眼,见高英饮罢后,嘴角只挂着一抹乳色。

再一闻,只有奶香,却无酒味?

“怪不得你饮的这般痛快,盏中竟是羊乳?为何,可是身体不适?”

“他……嗯,太医称伤重未愈,不宜过量……”

“伤重未愈,故而不宜过量?我为何只听说:酒乃百药之长,诸病皆可依?”

长乐公主奇道,“那位太医说的?”

还能哪位太医?

一想起那张脸,皇后就恨的想咬牙。

连召了他两次,等来的却是皇帝的一顿训斥?

元恪专令刘腾申饬高英:军机重臣,怎能整日缠磨于这等小事?只是换药,徐謇就换不得?

只是从五品,就成了军机重臣?

那你为何要令他侍从左右,又是游猎、又是比箭、又是赛马,又是陪弈?

元恪,你欺人太盛……

“应是李虎贲吧?”

高平公主回忆道,“记得听驸马(高肇)提过,称李承志所言:是药三分毒,酒也不能例外……好似陛下便是听他所劝,竟都不怎么贪酒了?”

“提他做甚?”

高英满脸不快,手一伸就摸向了酒壶。壶都提了起来,又陡然一叹,放下重新端起了奶瓮:“罢了,不喝就不喝……”

高平公主与长乐公主不由莞尔,都只当她说的是皇帝。笑着端起盏,又陪她饮了一杯。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