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三七九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

第三七九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李承志硬着头皮辩道:“微臣再是胆大,又怎敢隐讽陛下与殿中诸公?再者,自陛下令臣作诗至诗成,不过三两息,臣再是奇才,也不可能将如此多的隐意藏于诗中……实是陛下误会微臣了……”

他眼珠一转,又解释道:“那两句只是微臣自嘲:所居之处过于荒凉,就如野人家一般。又叹今日天不作美,竟是说风就起风,说雨就来雨……”

这次轮到殿中诸臣懵了。

就凭李承志辩的这么快,辩的滴水不漏,就可见才思之敏捷?

再一深想,这首诗,还真就有可能他临时作出,用来抱怨皇帝的……

皇帝呆呆的看着他,好一阵才咬牙道:“你个逆臣,好一张利嘴?”

顿了两息,元恪又狞笑道,“好,朕宽宏大量,就当你是无心之失……继续作来,朕倒要看看,你李承志的诗才到底有多高?”

李承志额头隐隐生汗,忍不住想抹一把。

嘴一秃噜就念了出来,竟小看了皇帝?

怕倒不至于,只因李承志也号到了些皇帝的脉络:好似正因为他桀骜不驯,元恪才对他青睐有加。

当然,前提是得真有才……所以,该出手时就出手,有人前显圣的机会,就尽量不要错过……

李承志暗呼一口气,细细一思索。

七夕诗词不少,也就比中秋的少一些,且不乏大家名作。但他也不是超脑,须得触点景生点情,才好激发记忆。

李承志凝目四顾,只见殿中金璧银烛,好不畅亮。雕梁画屏,流光四溢。

已是深夜时分,且下了一整天的雨,早不复往日酷热,反倒多了些秋日特有的清凉。

因要赏星,故而门窗皆开,便有萤虫循光飞来,直往烛焰上扑。则有穿着轻纱的宫女执着团扇,不停的挥扑。

再往外看,月光如水,似银芒泻地。雨后的夜空分外澄亮,只见繁星点点,此伏彼明。

李承志心念微动,朗声吟道:“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不作长短诗,改作七绝了?

恍然间,崔光竟有些失神。

羊深与李神俊(两人的弟子)各来书信,谈及李承志于泾州端午诗兴大发,才惊四座之事时,他与刘芳还玩笑过,说是若有幸,定要见识见识这等奇才。

心中未必没怀疑过是否因羊、李二人技不如人,故而将李承志过度夸大了几分。

之后也一直未遇到合适的良机,不曾验证,不想今日却见识到了?

他与刘芳皆研《毛诗》(收录、注释、辑解《诗经》的版本之一),若论传承,不比李承志祖传的《韩诗》(诗经版本之一)。

若论领悟,不敢说一定能比守李承志,但岁数放在这里,当他祖父都绰绰有余,应是差不到那里去。

若说积累,更是应该能甩李承志好几条街。但扪心自问,若换成他,即兴作一两首应是无虞。但若说如李承志这般只用数息,且做的如此工整,如此应景,就委实是难为人了。

诗之意境高低与深远,需静心品味,琢磨,崔光不好猝然就下定义。

但只论写景,此诗就应属上乘,短短前两句,就将殿中风景、人物描绘的活灵活现……

崔光微微一叹,又一侧目,给刘芳递了个眼色。刘芳五年级是会意,轻轻摇了摇头。意思好像是别看我,看我也没用……

皇帝也在暗叹。

被世人颂为“天下才若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的曹植,也才是七步成诗。李承志这前后两首,合计才是几息?

原来高猛信中所述,竟半点都未夸张,李承志竟真能出口成章?

他总觉的,李承志就如眩人(魔术师)做法时手中的那只褡裢(口袋),明明看着空空如也,但只要将手伸进去,就能掏出诸般的奇异的物事来。且掏之不绝,惊喜不断……

一时间,皇帝都不知道该如何感慨。

虽然心中赞了又赞,但元恪习惯性的嘴角一勾,露出了一丝讥讽:

“尽是些哀哀怨怨、娇柔造作、无病呻吟之词,且满是脂粉气?你到底是思春了,还是洛边水的乐馆逛多了?”

思春,逛乐馆?

殿中先是一静,就连诸官呼吸之声都清晰可闻。好似是元雍还是元悦实是没忍住,只听“哈哈”一声,就入在如镜般的湖面中丢了颗炸弹,“哄”的一下,殿中瞬间就炸了锅。好像要将殿顶都要掀翻。

若是往常,众臣便是觉的好笑,反应也不该如此激烈,不会当场哄了堂。

究其根本,之所以令他作诗,不就是因思春惹出来的?

只因高肇这个准外舅就坐在堂下,任他往日沉稳如山,不依旧被气的脸皮发紫?

李承志眼睛都直了:皇帝这是在骂人吧?

你让我作的是七夕诗,我不写牛郎织女,不写忧怨愁思,还能写什么?

看李承志双眼瞪的溜圆,炯炯生光,且隐含怒气。皇帝“嗤”的一声冷笑:“诗词终是小道,也就岛夷(南朝)独喜此道。你问问堂下诸公,哪位是以诗词起家?

便是以文成名之辈,如刘、崔二卿,又如你陇西之李景珍,李神俊之流,谈文论道时,或论‘赋’,以物咏志。或谈‘辩’,驳正违失。或评‘论’,议史论今。或述‘铭’,歌功颂德,警今戒后。或议‘表’,参时政得失,呈良策佳计……

我且问你,令你沾沾自喜,陶陶自得的诗词,又予国、予民、予时政、予百姓何益?徒能搏得妇人一笑,不是无病呻吟是什么?”

李承志气的快要冒烟了。

诗是你让我作的,如今说这般不好,那般无用的也是你。话都让你一个人说尽了,你让我说什么?

还说我是利嘴?

你是铁齿钢牙才对,说歪理,十个我也不是你的对手……

往时的李承志何等擅辩,动不动就顶的皇帝哑口无言。今日见他两瓣嘴唇直打哆嗦,半个字都吐不出来,元恪好不爽快:让你也尝尝这等滋味……

“朕知你忧怨久矣,自以为有绝世之才,却不能一展抱负……也莫说朕不给你机会,赋、辩、论、铭、表随你选,但凡能做的出一篇来,朕就遂了你的意,不再整日羁縻你于宫中……”

不再羁縻于宫中?

不知底理的,竟都有些不敢置信。

侍陛下于左右啊,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不看前朝杨氏兄弟、李冲等人,今朝之高肇、候刚之流,不就是因久侍于陛下,幸得圣上欢心,才一飞冲天,兴家望族?

李承志竟不情愿,竟以为不能一展抱负?

你不情愿个鸟毛?

离了皇帝,你又能展给谁看?

高肇冷眼偷瞄,心中暗叹:皇帝分明就是在激李承志。

他也罢,于忠、奚康生、刘芳、崔光、崔亮、崔延伯、王显、游肇、李崇、候刚,并诸多正受重用的宗室、重臣,哪个未被皇帝这般激过?

陛下的老套路了,一是想悉知臣子之秉性,辩其忠奸。二则是测测臣子是不是有真材实料,是否可堪任事。三则是,皇帝一直以为:玉不琢不成器!

但皇帝怎么压都压不住的,李承志还真是第一个……

李承志都快要气爆炸了,但猛听“不再羁縻于宫中”这一句时,怒火当即就消了个七七八八。

爷爷哪怕去伺候猪都行,都绝对再不伺候皇帝了,这哪是人能干得了的事?

拼了,就是搜肠刮肚,挖空心思,今日也非得给你凑一篇出来……

李承志猛一咬牙,拱手问道:“请问陛下,该以何为题?”

嘿哟,还真敢应。看模样,且是一丝怯意都无?

只听李承志会作诗,没听他还会写其他的文章?

又不是未见过他上的奏呈,若论遣词用句,也就一般……

皇帝好不惊奇,盯了李承志几眼,又转过头,看了看李韶、刘芳、崔光等人。

若说了解李承志,殿中诸臣,也就数这三位了。

看也如他一般,脸上尽显好奇之色,皇帝便知,这几个也是第一次听。

“人间地平亦崎岖,锦楼不到野人家……呵呵?便以‘怀才不遇,有志无时’为题,文体随你!”

人间地平亦崎岖,锦楼不到野人家?

怀才不遇,有志无时?

这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李承志嘴里直发苦:“且容臣想一想?”

“无妨,反正朕不急!”

皇帝阴阴一笑,大手一挥:“接着饮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