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三七二章 早有预料

第三七二章 早有预料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都说脏唐臭汉,但与南北朝相比,这两朝只能算弟中弟。

连皇后偷人、太后公开养面首都如家常便饭,更有如胡充华这种**大臣的太后,宗室王妃偷个人算什么?

也不怪李承志记了个清楚,委实是这种桃色新闻太吸人眼球,但凡耳闻之后,轻易不会忘掉……

元渊是太武帝曾孙,元徽是太武帝玄孙,都还未出五服,可不就是叔侄?

算算岁数,元渊堪堪二十有六,正是龙精虎猛之时。

元徽更小,才只十九,与李承志差不多大小。但成亲的早,好似已有三四年,娶的是于忠的堂侄女为正妃。

成亲第二年,于徽举官,后迁任河内太守。独留娇妻于京中。因空旷日久,也不知怎就与元渊对上了眼……

好像直到元恪驾崩,元诩继位,召元徽入京任职后,元徽无意见察知他不在京时,于氏不但怀过孕,且小产过,奸情才得以败露。

就如元干的侧妃偷和尚,如此大伤皇室颜面的丑事,自然不会声张。最后只能和稀泥了事。

本是令元徽休了于氏,责令其出家,但于氏上门接人时,其正妃已在池塘里泡了三日,都已经长蛆了……

元徽颇有治才,但经此事后性情大变。专事佞幸之举,胡太后上位谄媚胡太后,元乂上位谄媚元乂,就只为报仇。

但凡有中伤诬陷元渊的机会,元徽必不会放过。可惜元渊也算擅战之将,奉旨征讨六镇起义之时,硬是被元徽诬成“国有危急,元渊必生异志……”,最后落了个里外不是人,并其世子皆被葛荣(六镇起义领袖之一)所斩。

所以说,男人还是要管好裤裆,不然天知道会不会召来祸患……

李承志暗暗唏嘘,又不由自主的转了转眼珠。

说不定就能拿这件事做做文章。

不过先要见过元渊再说……

他飞身上马,阴阴一笑:“走!”

……

本以为元渊定是得了元继或候刚授意,不怎么待见他。十之七八会吃闭门羹。不然也不会安排长孙当司马,元暐任虎贲郎将。

但李承志没想到,元渊听闻是他来访,不但大开中门,还将他请进了中堂?

以李承志丁姓门第的出身,从五品的品职而言,这是标标准准的礼贤下士,礼节不可谓不重。

莫不是精神分裂了?

还是说,今日虎贲营中所遇种种,元渊压根不知道?

全是他一亲自交待且操办的,元渊怎可能不知道?

他是从皇帝的诸般行径中推断出,元恪分明是在历练李承志。假以时日,必会委以重任……

都是七巧玲珑的人物,便是因自重身份,做不出提前烧冷灶这种谄媚的行径,但也不至于彻底结成死仇。

至于暂时为难于他……这不是因受陛下之谕么?

元渊也不信,李承志真就如坊间传闻的如愣头青一样,甫一受些委屈就跑来质问他这个上官?

果不其然……

李承志素来信奉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见元渊如此客气,心中虽狐疑,但态度当即就恭敬了几分。

手往袖子里一摸,一颗滴溜溜圆,且流兴溢彩的琉璃珠就到了掌心。

“迁职多日,却因琐事一拖再多,直至今日才赴任视事,委实是下官失礼且失职……早间赶去衙堂,本是要向中郎请罪,却恰逢中郎休沐。下官便冒昧登门,还望中郎恕罪……”

元渊眼睛一亮,不由啧啧几声。

看吧,谁说李承志仗着陛下庞幸,素来跋扈无忌,谁都不放在眼里的?

话说的漂亮也就罢了,事做的更漂亮……

元渊盯着那颗玻璃珠子瞅了好几眼,竟就没认出是何异宝?

想来即便不是那悬黎宝珠,也定然价值不匪……

眼中虽露着喜意,但元渊却笑吟吟的摇着头:“若是日后,你这礼本官收也就收了,但眼下……委实不是时候……”

李承志听的满脸古怪。

若元渊说的是“你来晚了”之类的话,他自然明白应是元继等人打了招呼。但他说的却是“日后”、“眼下不是时候”?

“下官愚钝,可请中郎示下?”

怎可能给你明示,不然皇帝还不扒了我的皮?

元渊只是笑着摇头:“不可说……包括你近日若有难处,也最好莫要来寻我。便是来了,某十之**也不会予你做主……”

这话说的,何其怪也?

任李承志聪明绝顶,也想不出元渊为何这般奇怪。

若冷言冷语也就罢了,偏偏面色很是和善,并不似是做伪。

不过可以确定,元渊是真准备睁只眼闭只眼,暂时装湖涂下去。

至于是授谁的意,就不好猜了……

话已至此,便是心中狐疑,也不好再追问。李承志自然而然的收起了珠子,又从袖子里掏出了籍册,试探性的问道:“下官暂无为难之处,倒是有一桩琐务要请教中郎……

中郎且看。不知为何,下官自长孙司马处寻来的虎士籍册多有误差,便想请中郎行个文便,可否借衙中备册予下官一观,也好纠正……”

元渊只是瞅了一眼,就如刘腾一般的会错了意。以为是长孙或元暐故意在用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恶心李承志。

皇帝只是让他调派长孙与元暐任了李承志的上官,任其两方斗法。至多李承志占上风的时候拉拉偏架。并未让他处处为难李承志,故而元渊也未推辞,一指堂中仆臣:“记得明日将那备册送予李侍郎……”

李承志狂喜,顿时往下一拜:“下官谢过中郎!”

元渊笑吟吟的一点头,又问道:“不若留宴?”

明知人家说的是客气话,李承志哪会那般没眼色,连忙推辞。

亲自送出中堂,看着李承志远去的背影,元渊轻轻一叹。

今日一见,才知坊间所传多为谬论,李承志也是能弯了腰,说得了场面话的。

也更不似皇帝动不动就骂的“逆臣”。

若深想,应是李承志号准了皇帝的脉络,猜知陛下被人恭维久了有些腻味,才有意装出一副“诤臣”“莽臣”的模样。

果然但凡幸进之辈,就无一个好相予的……

摸着怀中的两本籍册,李承志眉开眼笑。

只等明日再寻来虎贲中衙的那一本,就算齐活了。再之后,自然是好戏上演……

李亮依旧没想通,郎君为何要将旅册全部要来?

这可不是普通的兵,而是天子亲军,连最低级的小卒都是从九品。不但卫衙、宫中皆有籍册,兵部、选部都还有备册。

便是将这三本污了或是毁了,该是官身,人家还是官身……

“你不懂!我这一旅是新编,麾下兵将皆是这两三日才‘精挑细选’而出。虎贲中衙能即日编出这三本旅册,已算是元渊朝督暮策,御下有方。

且上下未定,从属未分,想来兵部、选部那一份还未来得及送……便是送了,如这般故伎重演,要出来就是了……”

李承志阴恻恻的笑道,“当然,就算无这三本旅册,其辈官身自然还是官身,虎贲自然还是虎贲,但是不是我李承志帐下的虎贲,就说不准了……”

李亮眼皮微跳。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承志的意图已昭然若揭:分明就是想将这几本旅册全给毁了。

但这可是重罪……

“慌什么?”

李承志冷冷笑道:“郎君自有妙计……”

主仆二人说话的功夫就进了内城,行至高肇府外。

听门房来报,高肇好不惊奇:“你说谁在府外求见?”

“是武骑侍郎、虎贲将李承志李侍郎……”

“哈哈……还真是稀客?”

高肇将笔管往案上一摔,冷声笑道,“请进来!”

虽说至多三两日,二人就能见上一次。但到府上拜访,还真是第二回。

连李承志自己都觉有些过份,故而礼备的极厚,足足赶来了两大车。

高氏虽不敢说富比元雍、元深,但高肇权侵朝野近十载,积累何其雄厚,自是不会差这么点东西。

再者,绸帛也罢,整猪活羊也罢,李承志随随便便摸出一颗珠子,就能换来十几车。

如此大张旗鼓,自是做给外人看的……

自那日宫外三拜,高肇的郁气就散了个七七八八。虽时有介怀,但知非李承志之过,故而真就没怎么怨他。

看到那两车礼品,又见李承志给他执着晚辈礼,高刻心中虽受用,但依旧将脸绷的硬绑绑。

“老夫还以为,不等你大婚之后,怕是难见你再登我高氏的大门……”

明媒正娶,求做大妇,才能称之为大婚!

都大婚了才登高府的门,自是没高文君什么事了……

李承志好不尴尬,但此事不但是他理亏,更是让他挠头不已。故而哪怕高肇指着鼻子骂,他都辩不出半句理来。

“皆是晚辈的不是……”

“罢了!”

高肇一挥袖子,怅然一叹,“到书房来……”

申时才见李承志入宫面圣,挨了一顿好骂。这天未见黑,却又来了他府上,想来定是有事商量。

领至书房,遣退左右,李承志才说明了来意。

“司空请看,这便是我今日入宫,欲秉明陛下之事:陇共五百虎士,宗室、元族大姓子弟就竟占了三百余,下官区区丁姓门第,官才是从五品,如何号令的动?

且下官至营中时才知,竟由司马长孙和郎将元暐皆放了大假,天知道准了多少天?不想都知,即便下官跪门去寻,怕都求不回来一个……

本是想寻个靠山,就如汝阳王元悦,但陛下不准也就罢了,却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

元暐、长孙?

因李承志猝然迁升,虎贲卫人员变动颇大。这二人定也是新近上任。但怎就恰好成了李承志的上司?

元渊与李承志、甚至与高氏素无怨仇,应无故意为难李承志的诱因才对?

稍一动念,高肇脑中便浮现出了皇帝的身影。

只是猜疑,又怕误导李承志,高肇便未提及。肃声问道:“那你准备如何破局?”

“还能如何?司空就在殿中,也应听到了:陛下授我军机立断之权!既然有权,我为何不用?”

李承志的脸上浮出一丝冷笑,“不遵号令者,自是尽皆开革……但下官总不能一个兵都不带吧,不然岂不是成了光杆将军?故而来求司空,能否从兵部借调部分兵将予我……”

高肇都被气笑了。

还以为李承志有何高计,到头来,竟还是硬着头皮往上莽这一招?

“李承志,知不知何谓虎贲?莫说你一个区区的虎贲将,若无陛下首肯,便是虎贲中郎元渊也无权添减虎士……你说开革就开革,你说委任就委任?

再者,你既已知这五百兵将皆是宗室之后,及元族八姓、五姓高门子弟,便是些家中不堪用的庶子,但也均是贵胄子弟。能举个官身,有个着落何其不易。你一句就免了,就不怕人家父祖找你算账?”

“只是革出下官帐下而已,大不了各回原籍,各任原职!反正不听号令者,下官是一个都不会不要的……我就不信,到时若闹至御前,陛下还能断我行军纪、明法度之举是错的?”

李承志嘴角一勾,露出一副无赖相,“至于向司空借兵,也是有备无患。想必皇帝也知:若尽是些权贵子弟,或虎贲旧部,定不利于下官统属。若下官多缠磨缠磨,陛下说不定就答应了……”

高肇眉头一挑:不利统属?

李承志应是想虚平实衡,分而治之吧?

皇帝最喜此道,还真说不准?

稍一沉吟,高肇又道:“既是有备无患,那老夫就先替你备着,明日就能选好人。只要陛下恩准,你随时调走……但切记,莫要意气用事……”

李承志起身揖道:“谢司空提点,下官谨记!”

正事算是说完了,高肇眼神微动:“既已来了,就留宴吧……也让公主见见你……”

不等李承志回应,他又扬首朝门外喝道:“备宴,再知会湛儿,让他尽快入宫,将三娘唤回来……”

而后又回过头,紧紧的盯着李承志,“正好,老夫有几桩心事需你解惑……”

李承志暗暗一叹。

今日算是自个送上门来的,高肇怎会放过?

他早料到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