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三七三章 定心丸

第三七三章 定心丸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司空请讲!”

今日竟如此爽快?

高肇双眼猛的一眯:“那日你称‘善始善终’……又该是几时?”

就知道你会问这个……

李承志转了转眼珠,只是不语。

高肇反倒先松了一口气。

只因李承志并未如以往那般,要么是矢口否认,要么是顾左右而言它。

微一沉吟,他又伸着手指朝天上指了指:“那位呢,又该是何日?”

李承志无语。

这问的越来越直接了,他想迂回或婉转一下都想不到合适的措词。

你怎不问,大魏该何时灭国?

见他神色古怪,高肇心中一动:应是问的方式不对?

“罢了……”

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又萧索道,“至多明年开春,老夫就要领军出征。蜀地艰险,且刀枪无眼,能不能安然回归都是两说……”

说着说着,眼中竟闪出了泪花?

我去,至不至于?

明知他在演戏,李承志还是禁不住的一叹。

说句诛心的话:不提二人不日即为翁婿。便是以高肇已拜大将军,即将迁升太尉,领十数万大军出征这一点而论,李承志也必然要留点香火情……

就给你吃颗定心丸!

“蜀地虽艰,但不似江、淮之地水路繁多,且四通八达,水战足要占七成以上。

蜀中再是山高林密,车马不利于行,但也在步战的范畴之内。此正乃我北军之长,应是不会重蹈钟离之败之覆辙。且司空贵为大将军,又不需冲锋陷阵,何来‘刀枪无眼’之说?”

高肇心里猛的一松。

意思是,此次南征即便无功,也定能安然返回?

不容易啊,终于等到了李承志的一句准话?

他心中一动,又感慨道:“但愿如此……但老夫此去若不能建些功业,自是不会轻易撤军,也不知要几年?

豹儿(高猛)与植儿(高肇长子,恒州刺史)皆镇守在外,湛儿又不堪大用。故而老夫走后,这家中还要你多照拂些……”

简直笑话?

再不济,皇帝也是你外甥,皇后也是你侄女,何需轮到我来照拂?

你想问的,是前一句吧?

李承志垂下了眼帘,也不予高肇对视,语气极其轻松,就如开玩笑一样:“怎么也该要四五六年吧?但谁又能说的准呢……”

高肇猛的一滞。

短则四年,长则六年?

就凭这句,他就能判断出好多信息:仗肯定是能打到那时候的,至于能不能攻下蜀中,甚至剑指荆楚之地(两湖),就不好说了。

但至少能确定,皇帝肯定是能活到那时候的。

不然哪怕已打到建康(南京,南梁首都),他高肇也必然会被召回京中……

四年……至少还有四年?

若早做准备,应是够用了……

也是奇了,今日的李承志竟这般好说话?

心中猛的一松,高肇心一横,伸手入怀掏出了一张纸。

生怕李承志拒绝或是敷衍,高肇又温声宽慰道:“能说则说,不能说也无坊……”

见他神色比之前还要凝重,李承志不由有些好奇。

探眼望去,只见纸色泛黄,看着已有些年头了。上面写满了字,但字迹大小不一,笔迹也很是潦草,且时有断笔。

看着像是高肇的笔迹,但应是急切或慌乱之时所书。

英年早逝,子嗣孤绝……

遂至不轨,憾恨而终……

子诞母崩,未角而夭……

无子无依,深宫孤老……

贵登台鼎,死无全尸……

何解?

殉志!

初时还不解其意,当看到最后那四个字时,李承志才悚然一惊:竟是卦词?

“卜的是谁?”

高肇比他还惊奇,反问道:“你看不出来?”

俱是似是而非,他哪能看出谁是谁?

看李承志不应,高肇稍一犹豫,伸手在案上急划了几下。

竟是皇帝、元怿、前顺皇后于英、高英、以及高肇?

李承志有些呲牙。

说卜的不准吧,顺皇后、元怿、高肇三人的卦词确实像那么回事。

说他准吧……谁说皇帝没儿子,不然胡充华怀的是谁的?

包括高英的也不准,虽无子却有女:记得胡充华生太子的当年,高英就生了长公主建德。长大后嫁给了萧宝夤的儿子萧烈。

且高英哪来的深宫孤老?

元恪驾崩次年,就被胡充华害死了,满打满算,也才二十六七岁……

“谁卜的?”

“原太史令耿言!”

耿言?

给冯太后卜卦,说她只能活四十九,最后冯太后真就只活了四十九的那位?

李承志摇摇头,将纸递了回去:“司空应知,晚辈从来不信这个?”

不信……意思就是不准?

高肇的心跳都快了几分,指着最后一行问道:“这也……不准?”

何解……殉志!

说准也准……就看怎么解读了。

历史上的高肇应是元恪死前一年才举兵征蜀。历时一年便攻占蜀境。先锋都已强渡了长江,正欲高歌猛进之时,突闻皇帝驾崩。

也不知高肇怎么想的,明明手握十数万大军,竟就老老实实的依新帝诏令,回了洛京?

连家都没来的及回,家人都未见上最后一面,只是在皇帝灵前哭了一场,就被元雍、元怿、元继、元澄、于忠、候刚等给逼死了。

不过是自尽:未等历数完其罪行,高肇自知已无幸理,愤然自刎于皇帝灵堂之下……

若这般想,这卦倒是卜的挺准:

高肇为明心志,慷然回京,而不是拥兵自重于外。为全贞节,又愤而自尽……不就是“殉志”么?

也是因此,元雍、元怿、于忠等才没有为难他的子侄与家人。该做刺史的依旧做刺史,该镇守边镇的依旧镇守边镇……

正回忆着,直觉脸上有些异样。李承志抬起头来,发现高肇的眼中似是藏着两柄刀。

怎就好像还带着点杀气……嗯?

李承志心里突的一惊:几个意思?

难道你这“殉志”,指的是我李承志?

看他眼神突冷,高刻顿时会意,急声道:“当时正值耿言弥留之际,自是吐字不清。老夫又激愤难抑,许是没有听清……我就问你:应不是‘殉’,而是‘寻’?”

寻?

意思是找我?

扯什么鸡毛鸟蛋,耿言死时,应是近十年前,那时的我还在哪?

“尽是牵强附会之言,司空岂敢轻信?”

李承志“啪”的将纸拍到了案上,满脸讥笑,“世事无定无常,变幻何止亿万,又岂是一介方士能推演的出来的?”

稍稍一顿,他又指着第一行元恪的卦词:“英年早逝,子嗣孤绝”这一句。

“司空且想:若胡充华诞下皇子,这一卦岂不是不攻自破……”

涎下皇子,不攻自破?

高肇被骇的心惊肉跳,两腮的肉直抽抽。

意指胡氏怀的不但是男胎,且不会夭折,定会被立为太子?

那到时,我高氏哪还有活路……

嗯,不对?

“那你还敢将胡氏往死里得罪?”

这是一回事么?

难道告诉你,我已铁了心的要造反,怕他个鸟毛?

李承志转了转眼珠:“事在人为罢了……故而晚辈才常言:人定胜天……”

扯蛋?

就你这点城府,也敢在老夫面前耍奸?

深知李承志若不想说,怕是打死都问不出来。故而高肇也未深究。

稍一沉吟,他又问道:“那依你之见,老夫日后该如何施为?”

“司空何等睿智,何需晚辈建言?自是该练兵就练兵、该出征就出征,该打仗就打仗……”

李承志话峰一转,“不过晚辈觉得:便是领军在外,也不该和京中断了联系,沿途之驿站快马还是要多备几处的……

若司空不嫌,可借下官整训虎贲之机,遣部分亲信与晚辈帐下。稍加操练,说不定何时就能起些作用……”

何止是起些作用?

李承志此举,摆明是朝中但有急变,或有征兆,就会快马急报予他。

莫说一步,但凡能占得半丝先机,结果便是天翻地覆……

高肇暗喜不已。

用李承志自己的话说:今日的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这小贼一改往日之刁钻奸滑,今日竟有些有求必应之势?

恰逢家臣在门外提醒,说是已备好酒席。高肇深深一叹:“你我之间就不说谢了,入席吧……”

“晚辈自当从命……”

……

佑大的厅堂只摆着寥寥数张几案,除高肇夫妇,坐陪的就只有高湛伉丽,再加一个高文君。

长子高植久镇晋地数州,今为恒州刺史,举家皆在恒州(北魏旧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另有一女,嫁于河间王元琛为正妃,家中就只有高湛承欢膝下。

若论岁数,高湛堪堪双十之龄。但妻妾足足五位,已有三子两女。

再看李承志,只比高湛小两岁而已,如今却还是光棍一条。

不然郭玉枝为何跟急疯了似的,皇帝稍稍一做梗,便如溺死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哄带骗的逼着李承志去相亲……

不怪当初惊闻高文君竟敢与籍籍无名的祖居李氏子私定终生之时,高肇虽怒,却未惩戒高文君,更未为难李承志。

只因高文君比高湛还要大上两月,翻过新年,就二十有一了……

高肇更是肠子都悔青了:若早知高猛信中并无夸张之语,李承志果真卓尔不群,他入京之初,就该请皇帝赐婚。

但如今,后悔也晚了……

高平公主满腹怨念,好不容易等到李承志送上了门,哪有不抱怨他的道理。

但数次张口,皆是被高肇给瞪了回去。

高堪也是一脸不岔,本想着趁此饮宴,好好挖若李承志几句。但见父亲如此,他连嘴都不敢张。

再看高肇对李承志和颜悦色,温声细语,心中更是生出阵阵醋意。

何曾对他有过如此模样?

感觉李承志才是亲生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今已是双九年华,该是迫在眉睫之时……你与张氏女已拜完五礼,不日就该亲迎吧?”

李承志不由的顿了顿。

他没想到,高肇会在如此场合提及此事?

有些尴尬,但也说明,高肇确实是在为他考虑。

“高堂俱在,没有新妇只拜婆母,不拜公父的道理。但家父公务繁忙,便是闲瑕,也至入冬之后才能入京,故而最早也该是那时……”

高平脸色顿时一僵。

只是一介侧室而已,何需那么多的琐礼?

寻常世家娶妾,不行六礼、不摆宴席,不听声响就抬回府的比比皆是,偏就李氏的礼行这么多?

这一耽搁,三娘又该到了几时?

越想越觉得憋屈,若非高肇拉着他,高平早就拍案而起了。

高肇却如自嘲般的笑道:“入冬之后?也还行……若是拖到年节之后开春之时,便是想与令尊喝杯酒,怕也成了妄念?”

这句话,分明在问他何是上门提亲……

若是自己能做的了主,他早将高文君抱回家了。

李承志脸皮阵阵臊热,只觉高平公主、高湛夫妇,乃至高文君的目光都如一根根钢针一般,直往他的脸上扎。

高肇呵呵一笑,举起了筷子:“吃菜,吃菜……”

一场饮宴,让李承志好不自在。

高肇许是高兴,不免多饮了几杯。不多时就已半醉。高平扶他去歇息。高湛之妻崔氏也颇有眼色的离席,说是要回去照看幼子。

高湛本也要走,却被李承志一把按了下来。

都要走了,若独留他与高文君,瓜田李下,他二人哪能坐的住?

“且坐着莫多声,我与你三娘说几句话……”

交待一声,李承志又转过头。

只是几日不见,高文君竟似憔悴了许多。可想而知这几日她压力有多大?

“且耐心些,给我些时日,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

高文君还未如何,高湛却先爆了,重重的一掌拍在案几之上,震的碟碗杯盏“咣啷”做响。

“耐心个鸟毛?父母之命,媒约之言,我且问你,就凭你,你如何解决?”

李承志只是冷笑不语。

难道告诉你,我要造反当皇帝?

妾确实不好听,但若是“妃”呢?

再者,不一定就没有解决的办法。就如高文君所言:若求平妻,也只需皇帝的一道圣旨。

以元恪顺毛驴的脾气,并非没有可能……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