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三七五章 火从天降

第三七五章 火从天降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录事参军眼神微瞄,见李承志两手空空,应是还未将备册带出……

“籍册自是在衙中,下官这就去取来……”

“不用,某要进去看!”

元暐又一指李承志:“今日这事若论不出个说法,本官和你没完……你若敢走,本官就敢带人追到你府上……”

走?

打死爷爷也不走……如此良机,若是错过了,会被雷劈的!

李承志是何等的喜出往外。硬是板着脸,冷声冷气的回道:“正好,某也想问问:只是正常的公务来往,怎就成了诬赖上官?”

两人正发着狠,又听一阵动静,回头一看,长孙恭也追过来了。许是挨了骂,脸上像是擦了锅灰,不是一般的黑。

元暐虽未见过那籍册,但长孙恭身为募员卫司马,粮草、兵器、营帐,乃至俸禄都要由他经手,怎可能没翻过那册子?

他怎就没看到“姓于的被改姓了王”,“行‘士’的成了行‘土’”?

定是李承志这贼子却了手脚,想诬赖予他……

三人互相拿眼睛瞪着,随着录事参军入了户曹。

那籍册还好好的摆在案上。参军拿起递给了长孙恭:“这一本只是备册,正欲交给李虎贲……”

长孙恭翻了几页,见并无错差,冷冷看着李承志:“原册呢?”

“籍册那般大,某又不能时时带在身上,自是在下官帐中!”

“去取来……不,本官亲自随你去取……”

李承志闻之大喜:就怕你不要?

生怕露出破绽,他连话都不敢多说,只是冷哼一声,径直出了户曹。

长孙恭收起籍册,与元暐紧紧跟上。

见李承志无半点虚色,元暐转了转眼珠,小声问道:“该真不会是……有人……动了手脚吧……”

他本想说的是“长孙司马”,窥见长孙恭的脸色不对,灵机一动才改了口……

“动个鸟毛?”

长孙恭气的想抽刀砍人,“除了中衙这一本,宫中可是还有一本备册的,本官蠢到何种程度,才会在这上面动手脚?”

“那就是这狗贼干的?”

元暐狐疑道,“说不定就想借此做些文章……”

“十之**!”

盯着李承志的背影,长孙恭满面疑窦,“不然这贼子怎敢告示全城,敢说出‘但有失期,尽皆开革’这样的话来?”

“那就尽快寻来籍册,好好的查一查……”

二人随着李承志进了金墉乙城。

因势高城坚,故而自晋后,金墉城又成了历朝屯兵之所。如后赵刘聪攻晋、刘裕北伐,都曾在这里驻兵。

元宏迁都之初,因宫城还未修缮,便将行在暂驻在金墉城中。

值此金墉城一分为二,临近皇宫处被称为洛阳小城,又称甲城。专供皇帝办公、及后宫居住。临近邙山处被称为乙城,供羽林、虎贲暂驻。

宫城修好,皇帝及门下、中书各省自己搬到了宫中,至此甲城也成了驻兵之所。

乙城虽也有兵驻扎,但边角无用之处逐渐荒废。便如长孙恭指给李承志的营地所在,应地势低凹,又临近谷水,故而时有死水积聚。

别的还好,蚊虫贼多。一到天色近黑,但有人畜经过,蚊蝇就会卷成一团扑来,就如一朵朵会叫的黑云……

这样的地方又怎可能扎营立寨?

可见长孙恭为了为难李承志,废了多少心思!

只当李承志所说的“帐中”是戏言。等进了营中,元暐与长孙恭都有些懵。

十数个兵卒用布蒙着口鼻,正在点火烧荒,砍树铲草。蚊虫虽有,但也就时不时的才会飞过来几只。

四周飘满了烟雾,甚是刺鼻。长孙恭久于军务,稍一闻便知烟中燃了专驱蚊虫的硫粉、柏香。

应是连干了两日,中间已清出了好大一块。栓着十余匹马,还立着两座毡帐。

李承志还真立了帐?

元暐脸一黑,冷声斥道:“放肆……此乃宫禁重地,谁许你铲草砍树的?竟还放起了火,若起了大灾,烧至宫中如何是好?”

李承志双手一击,哈哈一笑:“下官竟不知金墉城中也有此规距?正好,某也觉的此地实是不宜驻军。既有此禁令,那下官稍后就去求一求中郎,让他另予我择一扎营之地……”

长孙恭狠狠的瞪了元暐一眼:你闲的,生怕李承志太轻松了?

他又将手一伸:“闲话莫说,快将那籍册拿来!”

李承志哼哼一声,又朝李亮使着眼色:“愣着做甚,还不将那原册拿来?”

李亮是真的愣住了,不敢置信一般的看着李承志。

早间出门之时,李承志都还在头痛,说是机关虽做好了,发动也不难,难的是怎么才能将意外降到最低。还说要是能栽赃给长孙恭和卫暐就好了。

哪想郎君出去溜达了一圈的功夫,竟真就引着这两位来上套了?

李亮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李承志是如何做到的。急急应了一声,又瞟了一眼李承志背的身后的右手。

举着个剪刀手,意思是让他将两本都拿来……

不大的功夫,李亮就钻出毡帐,小心翼翼捧着两本册子,亦步亦趋的走了过来。就如捧着两盏玉杯,生怕掉在地上摔碎了。

元暐还在嗤笑,心想果真是没见过世面的蛮子……

正讥笑着,猛听李承志一声怒喝:“蠢货白痴,只说让你拿原册,怎就宫中备册也拿了出来……”

嘴里骂着,做势伸手去夺。

宫中备册?

长孙恭突的一个机灵,“嗖”的一下奔至李亮身前,竟比李承志还要快,劈手就将两本册子夺了下来。

若方才只是怀疑,长孙恭此时已确定了六七分:李承志若不是想做手脚,为何要将原册、备册尽皆寻来?

心里猜着,又顺手翻开瞅了两眼:印有宫内印鉴的那本自然无误。而翻开另一本是,还真就如李承志而言,本叫“元士某”的,竟成了“元土某”?

长孙恭恨的牙都咬碎了。

他敢发誓,此册交予李承志之前,都还是好好的……

好贼子……

李承志黑着脸,冷声问道:“长孙司马,此册乃下官自宫中求来,怎能任你带走?若是遗失或是污了,你让下官如何交待?”

“简直笑话……便是宫中备册,也是我募员虎贲之旅册,本官身为司马,为何看不得?”

长孙恭硬是忍着怒气,指着李承志斥道,“你即然称原册有误,本官自然要辩个明白。便是遗失,也由本官一力承担,尔体得聒噪……”

说着便将那两本籍册塞进了怀里,又朝元暐喝道:“随本官回衙,好好查查是哪个贼子做了手脚,敢诬陷你我……走!”

看长孙恭这般随便,莫说李亮,就连李承志都看的心惊肉跳:那原册之中,可是藏了机关的,不然为何李亮那般小心?

见二人上了马,带着侍从呼啸而去,李亮止不住的头皮发麻:“不会死人吧?”

李承志哪能说得准?

他眼珠一转,指着毡帐说道:“快,收拾东西,走……”

李亮下意识的问道:“去哪里?”

“还能去哪?我估十之**得闹出大动静来。若这两个运气不好,被当场烧死都有可能。

虽说无凭无据,但只要不是蠢到家,元渊定是会怀疑到你家郎君头上。万一对我来个屈打成招怎么办?”

李承志边解着马边骂道,“我去宫里躲一躲,便是事发,也能请皇帝主持公道……尔等即刻回府,闭门谢客,只要不是持有缉捕公文就莫要开门。若有人用强,就放心给爷爷打出去……”

“仆省得!”李亮恭身一应,催促着李睿等人收着营帐。

……

“此时就要进宫?”

元渊瞅了瞅天色,狐疑道,“方才长史还说,你索走了备册,定会在今日辩出个根底,怎就又要急着入宫?”

李承志满脸委屈:“下官刚至户曹,备册都还未到手中,就被长孙司马与元郎将抢走了。不但如此,还将原册与下官从宫中求来的备册也一并索走,说是要查个水落石出?”

竟要来了宫中备册?

元渊只觉头绪纷乱,一时间却不好下定论了。

那两个赌咒发誓,称绝未做过手脚。李承志又是一副遭人陷害,好不委屈的模样。元渊也不知哪个说的是真,哪个说的是假?

看模样,李承志是着急入宫去告状的。

告就告吧,估计又得挨一顿骂……

元渊不在意的挥了挥袖子:“自去便是……”

李承志暗喜不已。

他生怕元渊找个由头不让他走……

匆匆一拜,李承志拔腿就走。

……

“真是狗胆包天,竟连军中籍册都改胡乱涂改?”

长孙恭边进募员卫的衙堂边咬牙骂着,也不知是怒极还是兴奋,听着声音都似变了形。

元暐心里一突:“真是李承志改的?”

“不然呢?”

长孙恭冷笑道,“籍册交予李成志之前,某还曾瞅过一眼,想看看宗室子弟都是哪几位,凭李承志又能请的动谁。当时都无半点差错,交给李承志之后竟就大变了样,不是他涂的还能是谁?

你莫以为本官眼瞎,连‘于’和‘王’,‘士’和‘土’都分不清吧?”

“果真是好胆?”

骂了一句,元暐又问道,“既然敢做,李承志定是有几分把握,若他咬死不认呢?”

“哪有那般容易?”

长孙恭冷笑道,“雁过留声,鼠过留痕?便是他再小心,又怎敢能半点痕迹都不留?”

见长孙恭将三本籍册摆在案上,一一翻开,元暐下意识的抽了抽鼻子:“怎就有股石硫黄的味道?”

“因是李承志为了驱虫,在帐中薰了烟的缘故……忘了你我入那贼子营中,那烟何等刺鼻?竟呛的战马都站立不安……”

口中解释着,长孙恭觉着光色有些暗,又喝令着属官:“予我掌灯……”

元暐有些不放心:“要不要唤几个经年的刀笔吏?”

“不用!”长孙恭斩钉截铁的摇着头,“某便是秘书郎起家,遍观虎贲,再无半个比我精熟……”

说至一半,长孙恭突然一声惊呼,“哈哈,还真就是新近涂的?看这个‘土’字,底下那一笔分明就是后来重描过的。若细瞅,就能看出之前所书笔迹的纹路……”

应是怕元暐看不清,长孙恭举着册子,将第一张册页靠近了灯前:“照着光看更是清晰,看到没有?”

还真就是?

元暐心中一喜,刚要恭维一句,眼前突的一亮。

不,应该是突的一疼……

明明距灯焰还离着一尺多远,那张册页竟突的着起了火。火不但着的突然,还极快。就跟见了鬼似的,只听“嗤”的一声轻响,一股火焰突的冒出,竟扑了元暐一头一脸。

“啊……我的眼睛……”

元暐一声惨呼,顺势往后一退。被脚下的蒲团一绊,仰头就往后倒。

长孙恭稍好一些,没伤到眼,只是烧着了胡子。

他被吓了一跳,当即就丢了籍册,用手拍打着胡须。嘴里还在急呼:“快拿水……”

籍册堪堪跌于案上,“嘭”的一声爆响,凭空冒出一团火球,直冲房梁而去。

桌上的那两本备册瞬间就被点燃,竟似浇了火油一般,只是一眨眼,整个案几都烧了起来。

哪还来得及拿水?

衙堂四面虽是石墙,但顶却是木梁木椽搭就。又覆以芦杆编制的草席,之后又在外层糊泥、铺瓦。

不知用了多少年,芦杆干的不能再干,被火焰一燎,当即就着了起来。

候在一旁的几个佐官属吏吓的头皮发麻,拖起长孙恭和元暇就跑。

“走水了……快救火……”

声音何其尖厉,惊的隔壁院里的元渊拍案而起。

等他奔出衙堂,只见一墙之隔的募员卫衙冒着滚滚黑烟,时有火舌从房顶串出,显然是来不及救了。

好好的,怎就失了火?

元渊脸色一沉,高声喝道:“去看看,可曾有人困住?”

刚有属官应了一声,猛听元暐的喝骂声:“李承志,竟敢谋害于我?爷爷与你誓不两立……”

是李承志放的火?

怎可能?

两刻前他就出了金墉城,入宫寻陛下告状去了,这火与他何干?

猜疑间,元渊一指属官:“赶快遣人灭火,若是有伤的,尽快送医……嗯,寻两个知情的过来,某要问一问:好端端的,怎就突然起了火?”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