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三七九章 连环招

第三七九章 连环招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李……”

刚冒出了一个字,察觉李承志的眼中似是闪过了一丝厉芒,元谳猛的一顿,硬生生的将“承志”两个字咽了下去。

“李旅帅,说欠晌便说欠晌,与冒充不冒充又有何干系?”

“怎可能没干系?”

李承志阴阴一笑,“你只说是从戟楯卫迁来,可有调令文书,可有兵籍令信?”

哪有什么文书和令信?

原旅将一声令下,就将他们迁来了募员卫甲营。营将元暐一声令下,就让他们回了家……莫说文书令信,连张写有半个字的纸片都无……

“旅帅,虽无调令与令信,但我等调来之初,就由募员卫长孙司马编过籍册的,一查便知……”

籍册?

李承志施施然的拢起了袖子:“忘了知会诸位:昨日卫衙不慎失火,原籍册、并中衙、宫中备册等,皆烧成了一把灰。故而本官这里,并无与诸位籍注有关的只字片纸……”

说着一顿,又冷悠悠道,“总不能诸位如何说,本官就如何信吧,总要拿个像样的凭证来吧?

所以,等拿来凭证,本官再为你们编册……正好诸位均被原营、旅欠了饷,顺便也能顺便要个欠据,本官也好凭此为你们去讨要。所以,诸位,今日就散了吧……”

五百余兵将,个个大眼瞪小眼,竟有些不知所措。

到这一步,哪还不知李承志就是故意在为难他们……

有人忍不住问道:“敢问旅帅,什么样的凭证,才能称之为‘像样的’?”

“既迁来我募员卫,怎么也该有卫将的任令。当然,如果是中郎委令,就更好了。你若是有能耐让陛下下旨,那最好不过……”

李承志笑吟吟的,“冤有头债有主,包括那欠晌也是一样,哪一卫欠的,就从哪一卫要来欠据,非卫将署名不可。

莫说本官为难你们,何时备齐了这两样,何是再来寻我备籍,也省的耽误了各位游山、玩水、打猎,更或是冶病、休养的时间。

也莫当本官是聋的或是瞎的,方才元谳可是说的很清楚:我等自各卫迁来,均有一到三月的欠饷不等,没有一个例外……

故而最好不要说谎,说并无欠饷之类。若是让本官查实,便是打不残你,也定让你三五月下不了地……”

不让他做主讨饷都不行?

还有这“游山、玩水、打猎、抱病、休养”等等,分明就是李承志前日亲自上门去请他们时,他们闭门不见,嘱咐予门房和仆从打发送客的托词。

好个李承志,心眼小到了这种程度,竟是有仇必报,而且是他娘的转眼就报?

悔不该听长孙恭与元暐之言,怎就得罪了这么个小人?

之前被众人逼着,率先问过李承志话的那位少年转了转眼珠,往李承志身边凑了凑。

“旅帅,借一步说话!”

借个鸟毛?

李承志瞪了他一眼,冷声斥道:“要讲就讲!”

少年眨巴了眨巴眼睛:“下官乃是原齐郡王之子,今齐郡王之五弟元琨……”

你当本官吃这一套?

李承志止不住的冷笑。

不看元谳,他父还是亲王,他还是当今皇帝的亲堂弟,又能如何?

见他似是没反应守来,元琨眨巴了一下眼皮,压低了声音:“某四兄,是河间王……”

河间王元琛,高肇的女婿?

李承志稍一思索,露出满脸的古怪。

论亲戚扯关系,竟扯到自己头上了?

元琛是嗣继,虽幼时就过继给了河间王拓跋若,但本家这边一直都有来往。

他庶长兄就是李承志如今的直系上官:虎贲募员卫将元演。

嫡兄元祐,如今为卫尉少卿,于忠的佐官。

三兄早夭,元琛行四,老五便是元琨……

愣了片刻,李承志不动声色的使了个眼色,佯怒道:“河间王又如何,便是本官的亲爹来了也不行……”

元琨大喜。

虽不知那个眼神是何含意,但想来是无甚干碍,李承志定不会为难于他……

他顿时会意,装做满脸沮丧的退了下去……

见众人站着不动,没有半丝要散去的架势,李承志冷声笑道:“怎地,要本官亲自恭送尔等不成?无妨,既然诸位愿意喂蚊蝇,那就站着吧,本官先行一步……李大,收帐!”

口中喝令着,李承志也不骑马,就那么背着双手,施施然的朝外走去。

李亮几声低喝,十余个仆臣飞快的收拾起了案几、桌椅、笔墨等物。

五百多个士卒皆是一脸懵逼……

……

元深终于知道,李承志为何要毁了籍册了。

无册便无籍,这已然不是这五百余兵将遵不遵号令,归不归营的问题了,而是李承志愿不愿意要他们的问题。

身为旅将,亲自上门去请,竟接而连三的吃了闭门羹?

再加上遍贴城内城外的告示,等于李承志已提前做足了礼数。就等着整治这伙纨绔呢。

若陛下没有做罢,如今的卫司马、营官还是长孙恭和元暐,李承志能将这二位折腾死。

光一个落籍的凭证,这二位就得跑遍虎贲三卫大大小小近三十个旅衙。

这还得是诸卫、营、旅等将皆愿意为他们出据的前提下。

也莫要提能不能强令李承志收纳了:当陛下那句“军机立断之权”是戏言,还是长孙恭那句“某虽为上官,但不宜过多置喙甲旅军务”这句是放屁?

这就是李承志时常挂在嘴边的“你敢做初一,就莫怪我做十五”?

包括那欠饷也一样。

不是想等着拿这个看我李承志的笑话么,我就让你好好看一看,最为哪个会成为笑话。

要么老老实实的,从哪欠的从哪销帐,要么就拿来欠饷凭据。

有了凭据,你当李承志不敢去讨要?

这就是个无风都能生出三尺浪的主,但凡没蠢到家,谁敢授其于柄?

故而这欠饷一说,十之八成会成为笑话……

好在那籍册烧的早,若真等满了三日之期,等五百余军将皆已失期违令,李承志再使出这些招来,莫说他元渊了,就连皇帝都得靠耍无赖才能解决。

只因所有的道理全在李承志这一边……

元渊阵阵无语,也不说话,只是满脸古怪的盯着李承志。

李承志被盯的好不难受,忍了好一阵才拱手问道:“中郎可是有示予下官?”

元渊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这些子弟皆是十六七、十**岁少不更事的年纪,一时昏昧才受人指使,你何必与他们置气?

莫要为难他们了,该入籍入籍,该编军编军,那欠饷本官予你清了……”

李承志好不郁闷,更是纳闷。

说元渊有意包庇长孙恭和元暐,帮着那两个来为难自己吧,但与自己一直都是和颜悦色,温声细语。

说没拉偏架吧,闹出了这么大的波折,他轻飘飘一句话,就给揭过了?

不将长孙恭和元暐逼消停了,下次还要折腾,你又该让我如何应对?

许是猜出了他心中所想,坐在元渊一侧的元演笑吟吟的道:“莫要踌躇,也莫要再惧长孙与元暐会纠缠不休。陛下已传谕:令你自成一旅,不属虎贲三卫,而是由中郎直负,你日后大小诸务皆秉与中郎即可,便是本官也无权过问……”

哈哈?

李承志都有些懵?

皇帝精神分裂了?

早知这么简单,当初求你将元悦调来时,你但凡有这么一句话,不就什么解决了?

元演是元琛的长兄,故而与高肇很是亲近,暂时而言,定是向着自己的。

李承志恭恭敬敬的回了一句“谢卫帅解惑”,又拿眼瞄着元渊,“既是中郎有令,下官只当遵从。但有几桩事,还请中郎准许……”

元渊点点头:“讲!”

“这五百士卒皆为贵胄子弟,难免有骄横跋扈之辈,故而若有狷狂恣意之行,下官定是会行军法的……”

若论骄横跋扈、狷狂恣意,谁能比的上你李承志?

元渊斜睨着他,大袖一挥:“准了!”

李承志又抱了抱拳:“如今即是上下未分,从属未定,故而下官便想:能否暂不论之前军职上下、也不论门第家世、有无承爵及高低,等操练些时日后,再以才能定之,何人该为士,何人该为卒……”

原来李承志为难的是这个?

元渊与元演不由的对视了一眼。

怎可能不论门第家世、不看承爵高低?不然陛下为何专要将这般多的宗室、贵胄子弟挑出专成一军?

就如李承志一般,日后都是要重用的……

不过暂时而言,若不给李承志放些权,定是不利他统属。毕竟他出身委实不高。

至于以后,再重新商定也不迟……

“准了!”

元渊好不干脆,又问道,“还有呢?”

“还有就是……”

李承志顿了一下,似有些不好启齿。沉吟了几息才道,“就是下官操练时,带入营中的仆从可能有些多?”

有些多?

元演随口问道:“多少?”

李承志举起了两根手指:“两百余?”

元渊刚举起酒盏饮了一口,听到这句,差点喷李承志一脸。

你满共才带五百兵,竟要两百余仆从,这是想干什么?

“本官记得,你府中上上下下全加起来,也才不过五十余家臣,这多出来的是从哪来的?”

从哪来的?

李承志眨巴了眨巴眼睛:“下官之前以为麾下兵将定无一个会归营,故而向高司空借了些兵。如今想着:既已借来了,就索性留下部分听用……”

留下部分听用,还是高肇的人?

元渊将酒盏放于案下,神色复杂的人看着李承志:“莫遮掩了,说吧,你意欲何为?”

李承志怅然一叹,肃声道:“下官并无他意,只因至多翌年开春,大军定会南征。下官便想着:五百也是练,七百、八百也是练,并无多大差别。便想着试一试,练些合用的斥候、探报,也算为陛下、为朝廷解忧……”

你这哪里为陛下和朝廷解忧,分明是为高肇解忧吧?

怪不得他要朝高肇借人?

要借失期违令尽皆逐了那五百子弟只是其次,想替高肇练兵才是关键。

况且于礼不合,于制更不合:哪有当着虎贲的官,却为兵部练兵的?

不过李承志既能坦言告之,并无装聋做哑自行其事,便知应是无甚私心的。

他若真想私下练,今日带数十当仆从,明日再换数十,三五日就能换一轮,且谁都指摘不出不是来……

“容我思量思车,此事暂且搁置!”

元渊肃声道,“可还有了!”

李承志想了想,又摇了摇头:“就只这三桩!”

竟然没了……怎可能?

元渊狐疑的盯着他,元演更没客气,直接了当的问道:“粮草呢、车马呢、器甲呢,怎不见你讨要?莫不是你准备让兵卒空着两只手,饿着肚子操训?”

怎会空手、饿肚子?

李承志有些讪讪,稍一犹豫,索性说了实话:“下官之前是这般思量的:卫衙中既无粮草、器甲调拔于下官,下官就不强索了。

但这兵事却不能搁耽,某便想:地州卫戍征兵,皆是令兵卒将士自备马匹、衣甲、粮草、营帐,且不管出征久短,皆无俸禄可言。那为何虎贲就不行?

再者,这五百兵卒皆是家在京中,很是便利。若不想带粮入营,下官让他们早入营,晚归家,午间那顿,带些干粮就是了。

要还不行,午时让其下值回府用膳,至未时再归营便可……

包括那营地也是一样:地州卫戍外征讨贼,能征得民居就住民居,无民居可征则就地扎帐,要是连帐都没有,皮袄一裹在野地里也能凑和。

如今长孙司马予下官所指之地至少于宫城之中,四面有墙,且皆可带营帐,无风雨之忧,比卫戍好了百倍都不止……若如此还有人不愿,那也好办:但至日近西山,就放值归家……”

元演和元渊都呆住了。

索要籍证和欠据算什么,这才叫坑!

谁能想到,李承志竟准备了这般多的阴招,且一计连着一计,环环相扣,步步紧逼?

果真如陛下所言:年岁不大,鬼心思怎就这般多?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