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三八一章 狐狸尾巴

第三八一章 狐狸尾巴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大魏的军法已经相当严厉了。立国之初,道武帝就令汉官据《尉缭子》所载秦时的《军爵律》制定了大魏军法,堪称严之又严,苛之又苛。

太武帝继位后,因其极度推崇魏武(曹操),便依《魏武军令》,重新制定操典、军纪。虽比秦时的《军爵律》宽松许多,但斩字令依旧不少:

阵兵疏数,兵曹举旗不如令者,斩;

不闻令而擅前后左右者,斩;

违令不进者,斩;

无将军令,有妄行阵閒者,斩;

吏士向阵骑驰马者,斩。

吏士有妄呼大声者,斩。

一部受敌,馀部不进救者,斩;

士将战,皆不得取牛马衣物,犯令者斩……

诸如此类,大小十余条斩字令。起征或临战时,再由主将依情而定,或增或减,或拢或分。

但细化到七十二斩之多,闻所未闻。

如:赌博忿争,酗酒闹事,漫骂无礼,窃人财物,回令之时,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等,于大魏军中至多也就是抽几鞭了事,行杖的都极少见。

但到了李承志这里,竟就够上了杀头?

这也太严了些,真要锱铢必较,还有哪个敢当兵?

估计皇帝的想法和元渊差不多,见他二人看完了奏程,元恪才悠声问道:“李卿,李承志在泾州领军时,行施的可是此法?”

“秉陛下,臣未曾细问过,故而不甚知悉!”

李韶拱手回道,“但其军纪异常严明,曾有将领马惊奔入田中,践踏了青苗而被罚杖。又闻其族弟喜槊枪,偷伐桑木三株,后被李承志亲自抽了百鞭……”

这两桩都是真有其事,而且是同一人干的:李显!

前一次是他赖马跑不快,却不想自己近重两百斤,马被打的受不了,冲下路奔到了田中。

第二次是他听李彰念叨,说要制一杆如父亲(李松)一样的丈二桑杆槊枪,李显记在了心里。在安武时,偶见一桑田,便偷伐了三株。却不想被军中文书(类司马)碰了个正着。

恰逢李松赴河西买马,不在军中。别人又制不住他,这两次都是李承志行的刑……

“不践青苗,不斫桑果?倒有些魏武遗风……”

皇帝沉吟道,“虽说泾州僧乱大都是手无寸铁的饥民,但众逾十万。而李承志只以三百家臣起兵,并以摧枯拉朽之势平之,定是有其过人之处的。

且其心性虽似莽撞,但行事颇有分寸,应是不会无故而擅杀兵将,故尔等也无须担心,且由其先练着吧……”

元恪还真就是这般想的。

其余不论,皇帝暗恼李承志之时,恨不得将他拖下去杖个皮开肉腚。但每每发狠之际,遍搜脑海,竟寻不出惩治李承志的借口?

可见坊间相传其何等奸滑狡诈等,并非空穴来风。

如此心性,怎可能随意的打杀麾下而授人以柄?

皇帝都是如此说法,元渊还能如何,只能拱手应是。

“但平日还是要看着些……其年岁不大,却睚眦必报,十之**因空营之事对麾下生了成见。且诡计多端,说不定就会激的兵将上当,一时糊涂违了他那军法,被他找到惩治的借口……”

说着说着,皇帝也头痛了起来,又交待着李韶,“元伯平日也要多提点于他:大丈夫生于世间,应胸怀磊落,坦坦荡荡。莫要处处计较,更不能一昩的鬼祟行事,不然何以御下,何以服人?”

二人的心神不由的一紧。

元恪待臣子向来温声细语,当面这般循循善诱之举如家常便饭。其中存了几分真意,那就不好说了……

但如眼下这般叮嘱其长辈细心教诲的,还真不多见。是真心还是假意,他们还是能看出来的……

正猜忖间,又听皇帝问道:“可曾留意,那逆臣今日何为也?”

一听“逆臣”二字,元渊就知问的不是他。抬虚虎瞄,果见之前虽侍在御则,却如透明一般的刘腾弯下了腰。

“早间听宫外杀声震天,臣便登上金墉城看了一眼,见李承志正在操训兵士……嗯,好似在围着校场行军……”

“什么行军,那是出操,每日出营,必先疾行十里……”

皇帝指了指那本《操典》,皱着鼻子哼道,“呵呵,朕还没准,他倒先操练上了?罢了……”

说着提起了朱笔,在两本册子封皮了写个两个“可”字……

待墨迹稍干,刘腾便端起大印,照字盖了下去。

看到那玉印落下,就如一柄重锤敲到了心里,元渊眼皮微颤。

七十二斩……陛下竟真就准了?

照此下去,那五百虎贲,最终在李承志的手中能不能活下来一成?

……

能活下来几个不知道,但死之前,绝对得脱好几层皮。

校场南北宽两里,东西约三里,沿马道跑一圏,恰好就是十里。

但那是马道好不好,马跑一圈都会累的喘气,何况是人?

三天,五百虎贲已整整三天!

虽说不都是整日逗鹰溜狗,或扎在脂粉香里不愿抬头的废物,但何时不带歇气的跑过这么远?

不是这个的鞋被踩掉了,就是那个被绊倒了,还有跑着跑着裤子掉了的,尽出丑相。

每队之侧都跟着四五个骑着马的李氏家臣,见人掉队或是出丑也不言语,只是拿炭笔记在纸上。事后会交由李承志,由他亲自行刑,该抽的抽,该杖的杖。

一群纨绔牙都咬碎了,却无人敢出声。

第一天便有两个穆氏子弟(鲜卑八姓之首)威胁李氏家将,无意之中骂了一句汉奴,差点没被李承志抽死?

之后,家人都还没来及质问李承志,或是寻元演、元渊告状,就被元渊逐出了虎贲。

自此,再也无人敢将李承志的仆臣当成奴仆之类。更有家世不太显赫,或非士族,只因父祖英烈之荫入补虎贲的,竟偷偷给李亮等人送礼。

无一例外,均是被李承志一顿好抽……

这显然是软硬不吃。明着告诉你,若受不住,就趁早滚蛋。

不过怨恨者虽有之,但佩服的人也不少:其余不论,每日出操,李承志必然是队首。十里跑下来,莫说见他喘气,竟连汗都不见一丝?

遇到这种变态的上官,你不服都难……

好不容易跑完十里,见伙头兵抬来吃食,不管是已喘成牛的,还是快要累虚脱的,只要闻到香味,无不拼尽全身的力气集合整队,排队领队早食。

无它。

李承志规定:一日三食,每食两刻,过时不候。

莫说有没有吃饱,但听哨令一响,哪怕你嗓子里还卡着肉,也得吞下去来列队。不然事后一顿狠抽不说,还得将没吃饭剩下的吃食如数买下。

买下也就罢了,问题是还吃不到自个嘴里。能收就就回收,不能回收的,李承志就让伙头兵喂了马……

众是便是有怨气也不敢胡乱嘀咕。一是有军法,便是李承志不敢随意打杀,但抽顿鞭子轻轻松松。

二则是,就如出操一般,李承志依旧是身先士卒:三四块比人头还大的饼,有如腰粗的一瓮肉汤,至多一刻,竟是饼不见渣,汤不剩汁?

就是将头割了往下倒,也不该这般快才对?

不过伙食极好,至少顿顿见肉。

早食之后,便是整肃军容……其实就是站军姿。

都说秋老虎,不是没有原因的。早晚虽凉,但一过午时,日头烈的不比酷暑之时稍差。

站着站着就有一头栽过去的,当即就有李氏仆臣将其抬下去,再拿凉水泼醒。

随行就有军医,也不知从来找来的,医术贼精。

一诊脉就知你是真晕还是假晕。真晕的还好,至多编入己队(李承志专为弱卒,伤兵所备)。后再视情况而定,是否回原队。

要是假晕……李承志直接搬出了皇帝御笔亲批,并盖有宝玺的军法:是砍了你的头,还是爷爷抽你一顿,然后你自己滚蛋?

只是三日,因各种各样的问题被驱逐出营的,竟有五十余个,占一成之多?

这可是虎贲,皇帝亲兵,只要入伍就是官身。且不出意外,日后必然青云直上。

能进来的,哪个不是走了关系、使了力气、费了心思?就这样被逐出去,何其冤枉?

自第四日后,敢炸刺的基本消声匿迹。便是心里恨的将李承志的祖宗十八代不知问候了多少遍,但脸上却半点都不敢显……

……

夕阳西下,余晕泼洒在金墉城中。百余顶军帐凌然肃立,就如一朵朵白云。

一杆大旗迎风飘展,猎猎作响。随着幡旗舞动,一只白虎似在张牙舞爪,栩栩如生。

营中飘散着淡淡的柏香,蚊虫几近绝迹。士卒每伍个一伙,在李氏家臣的带领下,学习条例条令。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前世李承志虽没当过兵,但干过好几年的班干部。照猫画虎,将一群虎贲当成新兵蛋子练,真心不难。

先是体能,其次队列,特别是后者,至少要做到即时变阵,也就是后世新兵连的“班队列队形变换”、“班排组战术队形交换”。

能让这些兵将《孙子十阵》练熟,估计就得月余之后。然后才是单兵训练:步、骑、御、射,有可能的话再练练驭舟和水战。

其实李承志也在摸索学习,看拿后世的方法练古代的兵,会不会有奇效。

而且机会难得:能拿虎贲练手,简直求而不得……

中途小憩,该方便方便,该活动手脚活动手脚。李承志也停下了笔,揉着眉心让李亮掌了灯。

就如见逢插针,元琨鬼鬼祟祟的凑了上来。离李承志足有五六步,被李睿拦了下来,才喊了一声报。

李承南一见他就来气。

本以为怎么也是亲戚,该是臂助才对,哪知竟是滑头一个?

第二日就跑来走后门,竟请托高湛来送礼,说能不能封他个队主做做?

哪还不知元琨是受人撺掇,来投石问路的?被李承志一顿好抽……

瞅了一眼,李承志不耐烦道:“何事?”

元琨转着眼珠,小意的问道:“属下斗胆,有一事请教旅帅?”

是你不解,还是你那些从兄从弟、从父从侄不解?

李承志探眼一瞅,果见有不少人在往偷瞟,大都是元姓子弟。

他挥挥手:“讲!”

“请教旅帅:军中操练,皆依《太武操典》而行,俱是以阵列为先。而独有旅帅,为何却先练行军?

还有这‘整肃军纪军容’(站军资),好似没什么大用处……”

说到最后半句,元琨声音都快小的听不清了,生怕李承志抽他几鞭。

“谁告你去本将练的是行军?你小小年纪,怎知这练法没什么大用?”

李承志隐隐冷笑,抬眼扫了扫那二十余位宗室,高声喝道,“怕不是以为我李某在故意折腾尔等吧?”

元琨急忙往下一拜:“属下不敢,实是好奇而已!”

怎可能只是好奇,当我看不到元谳、元孝等人眼中的怨念都快要溢出来了?

御下之道,须恩威并施,不能一畏的强压,还得让属下服气。

李承志早就等着有人跳出来,好杀一杀这帮纨绔的威风。

“也罢,就让尔等见识见识,本将这般练法是有用还是无用……李大?”

“仆在!”

“府中可操练新阵者有几何?”

“皆可入阵!”

“那就挑伍什出来,明日演战!元谳……”

“属下在!”

“就以你暂为主将,兵员任你挑选,明日辰时,校场演战!”

一听演战,元谳不但没高兴,反而头皮一麻。

那日李承志与元乂演战,他就在城上值守,看的不要太清楚……

似是猜到他心中所想,李承志冷冷一笑:“放心,只比寻常战阵,或步或骑由你任选……不用计,更不用火……”

竟有这样的好事?

元谳瞅了瞅李亮,又瞅了瞅侍在李承志身后的那十几位家臣,满脸都是狐疑。

这已相处五六日了,他也没看出李承志的家臣强到那里。便是李承志勇冠三军,威名在外,但又不是他亲自上,更或是亲自指挥?

要是换成早来晚归的那二百高氏部曲,他倒会忌惮几分……

元谳转了转眼珠:“敢问旅帅,不知能不能搏些彩头?”

看吧,狐疑尾巴露出来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