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四二五章 宾天

第四二五章 宾天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英明么?”

元恪悲声笑道,“罢了……逆臣,予朕留遗诏。嗯,这次是真的,莫要再拿你那有如狗爬一般的字来丢人现眼……徐謇,扶朕起来……”

游肇、刘芳、崔光迅速起身,搬来几案、纸墨、笔砚,置于皇帝面前。

“好……”

李承志咬着牙接过了崔光递来的毛笔。元嘉喝了一声拜,殿中虎奔推金山倒玉柱般的跪了下去。

“朕之后事,一切从简:寝冢、便殿、祠庙等,尽而简之。上陵(出丧)、祭天、告庙等礼也莫要繁复。更无需停灵、招魂,皆依《礼》而置,七日而殡(下葬)。

另,讣告天下之时,严禁各地王、公、诸候、都督、刺史等赴京奔丧,各官吏率民望丧即可……

朕宾天之际,即是太子承绪(即位)之时。需当即改元、定号,其余首尾,可依旧例为定准,也可由皇后与诸卿商议……”

说到此处,所有人都已是泪流满面。皇帝闪现着泪花,目光扫过每一位大臣,最后定格在了高英脸上。

“太子年幼,承绪后尚不能亲政,故需皇后与诸卿辅之。朕宾天后,即尊皇后为皇太后,于殿中居摄,临朝称制。待新皇立冠后,再予还政……”

皇后已然泣不成声,呼了一声“陛下”便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先帝在时,便常称‘非任城无了识变化之体、任城便是朕之子房’,朕深以为然。而自朕承宝以来,将军文德内昭,武功外畅,奋扬大略,将荡江吴,实为朕之肱股……故尔,朕欲尊将军为顾命(辅臣)之首……”

虽然因孝文帝秘诏之故,终极元恪一朝,元澄屡有起复。但因其性情忠厚,能文允武,堪称贤良之臣无出其右,故而元恪对其是又受又忌。

而元澄素无野心,且能洁身自好,声名极佳。就是皇帝真到了九死一生,大厦将倾之时,第一个也想到的是他。

所以元澄为顾命之首,谁都不觉的意外。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已至此时,心中的积怨、愤慨皆一扫而空。元澄流着泪,重重的一头磕在了地上:“臣……遵旨!”

“任城之下,元嘉为次、元英再次之,元怿、高肇、游肇、刘芳、崔光再再次之……顾命皆加侍中,余职仍循旧例……”

众臣齐齐的往下一拜,悲呼道:“臣等遵命!”

“元嘉仍领太尉,总掌天下兵权。

元英任领军将军(禁卫统领),元晖领羽林助之。

元澄领卫尉,元渊领右卫将军,再传诏平州刺史元匡即刻入京,领左卫将军之职,三人协领两府与中军。

另,即日虎卫自成一军,由元怿兼领。高肇仍兼七兵,独领新军,掌征蜀事宜……”

众臣高呼遵旨,但心思各异,且五味陈杂。

便是死,元恪都没忘了身为帝王的本能:平衡。

不但将卫府三分,还将羽林军也从卫府独立了出来,不再如于忠任卫尉卿之时全由一人总领。

除此外,虎卫也自兵部独立,由此时已成了新皇叔父、实为生父的元怿独掌。

这是尽可能的摊薄了兵权,且让数人相互制约……

嗯,虎贲呢?

元渊已升任右卫将军,不可能还兼虎贲中郎将,皇帝怎就没提继任者是谁?

有人猜到了一些,也有人在想,陛下莫非是忘了?

正自猜疑,又听皇帝轻声唤道:“逆臣?”

“臣……臣在!”

李承志应了一声,声音像是用钢锉在刷铁锯一样,又沙又哑。

再一细看,五官已然扭曲的变了型,早已不复俊美,反而异常狰狞。

“你这是有多不甘呐?”

皇帝悠悠叹着气,看了看李承志的脸,又望了望他手下的圣旨。

这已经是李承志因愤恨而用力过猛、污了绢帛而重新写过的第三张了。

而自握起笔管的那一刻起,李承志的手里就像握着一把刀。

笔笔都如铁划银钩,力透纸背。且凌而利,就如一排排的长枪、利箭直指向天,杀气逼人。

都说字如其人,字如其性,可见李承志此时心情之激荡、愤慨?

有多不甘?

皇帝的一句话,仿佛丢入了汽油捅的火星子,烧的李承志心炽如焚。

元恪……要死了?

以往每次想到这个问题,李承志总会先想到时间太紧,不够用。也无比期望元恪能多活几年,好让自己多一些时间发育、壮大。

当这一天真正来临的时候,他才发现,竟是如此的难以接受?

皇帝要死了,而且整整提前了五年,这意味着什么?

历史变了……

而且是彻底的变了!

元怿的儿子不再是皇帝……

胡充华不再是临朝摄政的太后……

于忠、元继、候刚不再是铲除权臣高肇的从龙之臣,元乂、刘腾也不再是形如太上皇、权倾天下的奸佞……

一切都变了!

他不知道,会不会再有六镇之乱、再有河阴之变、再有魏分东西,更不知道,会不会有千军万马避白袍……

直到此时,李承志才猝然惊觉:自己压在箱底用予保命,及当做安身之法宝的先知之能,已然空无一用……

李承志狠狠的一咬舌尖,一股殷红的血迹顺着唇角蜿蜒而下。眼泪也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你要死了……你竟然要死了?”

看到他悲不自胜,吞声忍泪的模样,又回忆起李承志数次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救护他的场景。以及以往的点点滴滴,似一缕暖风拂过皇帝的心头,突的生出一股热流。

这满殿文武,怕是就只有眼见这一个,是真正因朕这个皇帝将死,而悲痛欲绝,凄入肝脾……

鼻子有些发酸,刚刚干了些眼眶再次湿润,元恪想笑,却又笑不出来。

“身负百矢、断枪穿腹时你未落泪,毒入膏肓、九死一生之时你未落泪,刀斧加颈、生死攸关之时你未落泪,此时却如小女儿一般?”

元恪忍着眼泪:“记不记得遇刺那日,朕答应过的,要赐你公爵?”

李承志怅然若失道:“你都要死了……就是赐我个亲王又有何用?”

竟敢与陛下这般应对?

元英还朝不久,不知底理,刚要怒斥,却被左右的元嘉和元澄给瞪了回去。

不称陛下,直呼为“你”算什么?

李承志在皇帝当面、众臣面前,给陛下当爷爷也不是一次了。

若说以前,嫉妒李承志独得圣宠、抱怨皇帝宠信幸佞之人大有人在。但至此时才后知后觉的明白了个中缘由。

生死间有大恐怖。扪心自问,谁敢如李承志一般,三番两次的为皇帝挡刀?

就是这分忠勇,就无人能及得上。所以李承志以五品之职猝然封公,却无一人觉得有何不妥。

“亲王?那是朕答应到了九泉之下再封予你的,在阳间做不得数。况且你无半丝扩土开疆之功,莫说亲王,便是郡王也差之远矣……不过以你救驾之功,平叛之绩,封公自是无虞……嗯,朕再赐你侍中!”

皇帝指了指圣旨,“留之于诏:封李承志为安定郡公,加侍中,领中领军、迁虎贲中郎将……”

众臣恍然大悟,又觉的理所当然:怪不得皇帝独独漏了虎贲,原来在这里等着?

反应快些,思维敏捷些的却禁不住的心里一跳。

郡公只是爵,在元魏而言,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至多也就是多拿一分禄米,多一份尊荣。

虎贲虽是精锐,但就只一万兵,拜予屡次舍命救驾的李承志,并不是显的很突兀。

但这中领军却极有讲究。

若不常设,就是临时之职,只授予轮值掌负宫禁的大将。若常设,则是领军将军之佐贰,协助领军负责宫禁。而如左、右卫将军、武卫将军等轮值宫禁之时,都要受其辖制。

偏偏新任领军将军的元英已病入膏肓,天不假年?

等于皇帝不但已钦定李承志为元英之继任,更是保护新帝、太皇的重任托付给了李承志。

一干老臣看着李承志,仿佛看到了元恪登其之初的于烈(于忠之父)……

已然过了许久,李承志却迟迟不下笔。

正当众臣万分不解之时,李承志突的扔下笔,嘶声道:“不需予臣封公,更不需予臣赐官。臣肯请陛下恩准,允臣外放……偏将也罢、郡贰也罢、便是封一县官,臣也甘之如饴……”

“为何?”

“臣……不要做京官了,臣想还乡!”

一群大臣的眼珠差点掉地上。

莫非中毒太深,李承志脑子已经被毒坏掉了?

哪有放着郡公不授,三品将军不做,跑回边地任偏将、县官的?

其余不论,只看看八位顾命,除近来闲庶于府的元澄、与刚入京不久的元英,剩余六位个个都与李承志交情匪浅。

他这个领军将军已是板上钉钉……

“荒唐!”

元嘉直起腰身,厉声斥道:“军国大计,岂能由尔想任就任,想辞就辞?再敢胡言疯语,老夫打折你的腿……”

“你这逆臣向来忤逆,便是临死都不想让朕舒心?莫要自暴自弃了。若真挂念予朕,就振作起来,帮朕看护好太后、新皇,予朕守好这大好江山……留诏吧!”

李承志心中阵阵悲凉:自己立志要做反臣,临了临了,却被皇帝托予重望?

他重重的点了点头,重新握起了笔管,感觉重的像一座山。使出了十二分的定力,才将笔落了下去。

“高祖遗诏:后宫诸嫔,不令从死(不再殉葬)、自三夫以下非有子女者,皆遣还家。朕宾天后,便依此诏……皇后,将诸嫔也召来吧,朕予尔等也说说话……诸卿先退下吧……”

“是!”

皇后抹了一把泪,翻身站起。跌跌撞撞的跑出了殿。

一众大臣泪流满面的行着叩拜大礼,已有人压不住,发出呜呜咽咽的低泣声。

此为永别,再见已是皇帝殡丧之时……

跪完了头,众臣默默起身,自最后的元英起,低头拱首依次后退。生怕惊了皇帝,个个都掂着脚尖,避免发出声响。

但刚往后退了两步,元英都还未退完最后一级殿阶,突听殿外一声急呼。

皇后?

众臣大惊。

尖叫声方落,殿外又是一阵急奔,两个宫娥扶着脸色惨白高英。身后跟着元晖,满脸都是惊惶的神色。手中提着一个妇人,好似已然站不稳,浑身都在发抖。

看到皇帝,高英突的回过了神,急声叫道:“不要……忌言啊……”

元恪步眼一瞅,依稀认出那妇人好似是胡充华身边的侍选。心里一凉,厉声道:“讲……”

那女人就如泥一般瘫成了一堆,哪还能讲出话来。元晖“噗通”一声,重重的一头磕在了血浆之中。嗓子里仿佛装了两根琴弦,颤的嗡嗡有声:

“陛……陛下,乱起之时,有叛军误入偏殿,惊了贵人……贵人惊恐万状,不慎……不慎小产……”

仿佛按下了暂停键,时间都停了下来。

众人惊恐的看着皇帝,皇帝却如冻住了一样,抬着上身,侧卧于榻前,定定的盯着元晖。

“天要绝我?朕……朕好不甘……”

皇帝紧紧的咬着牙,声寒刺骨,冷冽如刀,“刘腾、元怀、于……”

仿佛被掐住了脖子,一个“忠”字怎么都吐不出来。元恪使劲的睁着眼睛,“筱”的一声,猛吸了一口气,好像全身的骨头都已抽走,皇帝颓然一倒。

“陛……陛下?”

看着那两只几欲突出眼眶的眼珠,徐謇忍着惊惧,低声唤着。又哆哆嗦嗦的伸出手,搭在了皇帝以脉关,胡子猛的一抖。

元晖急声哭喊道:“李侍郎,施针啊……你有回天之术,能救醒元怀,也定能救醒陛下……施针啊……”

李承志有如丢了魂,木然起身,将手放在皇帝的颈间。

死了?

你竟然真的死了?

就如支撑信念的支柱轰然倒塌,突然就失去了奋斗、乃至生存的方向。

无限的迷茫像潮水一样袭来,仿佛掉进了无尽的深渊。思绪乱的绕成了一团网,越网越紧,紧的心里隐隐做痛。

脑子里犹如一面铜锣在不停的震响,耳中轰鸣如雷,眼前乱冒金星。

喉咙上下一滚,双腮一鼓。“噗”的一声,一股鲜血自口中喷涌而出。

就如一座山,李承志直挺挺的往后倒去。

徐謇一声悲呼:“陛下……宾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