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四四八章 接战

第四四八章 接战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柔然先出两旅,而后又是一营附离军。

至此,窦领已出动精骑两千。已谈不上什么斥候、游骑、探马的说法,而是铁了心要一探汉军虚实。但凡能抓住一丝汉军的破绽,试探就有可能变成实战。

三千胡骑有的穿袍,有的披甲,合在一起似一块乞丐身上的破毡,又如一座斑驳陆离的怪云,向汉军围来。

慕容亮的手心里全是汗。

半字前,前锋斥候才刚刚传来敌讯:约两旅余胡骑之后,竟还有一营具装甲骑,直向前军压来?

具装甲骑?

杜仑部中,只有部族首领窦领的帐中狼卫才有如此精锐的装备,而且数量应该还不过千。

所以,此次率部南侵的,竟是窦领本人?

慕容高害怕的不是窦领,而是摸不准窦领是不是真的只率了一万精骑入关。

说不定是两万、三万,更说不定是举族出动。

而已方,堪堪才只六千兵。便是有两千虎装甲骑,但蚁多咬死象,耗也被窦领给耗死了。

见其眉头紧锁,面露畏色,副将悄悄的靠了上来:“将军,蠕贼予五里外分兵,两旅轻骑各分左右,应是想绕后窥探我军虚实。但一营甲骑却直扑前军而来,我等是否散开阵势,围而歼之?”

副将所说的散开阵势,是轻骑或半甲骑兵遭遇重骑的标准战术。只因重骑全身是铁,沉若山倒,势不可挡。

而慕容亮麾下两营虽称精骑骑,兵卒却只披着半身铠,马身更是光洁溜溜。若正面迎击,即便不会一冲就跨,但也绝对会死伤惨重。

正确的做法就是如副将所言,全军就地散开,呈鸦群阵或星火阵,发挥半甲骑兵的机动优势,避开重骑锋芒,伺机而动。

但慕容亮身后就是杨钧的帅旗,他怎么散?

杨钧的两营若是也如他一般散了,岂不是成了主帅李承志直面蠕骑?

一想到李承志,慕容亮突的萌生出了一丝信心。

李承志敢率伍什亲卫勇夺沃野城,能一枪横扫千军。我慕容如今手握两营,难道与一千胡骑一战的勇气都没有?

再想到临行前罗鉴与他的交待,慕容亮只觉脸上被点着了一般,烧的厉害。

“陆延事败,使我罗鉴逃过一劫,但也使我镇军丢尽脸面:逾千甲士,竟非李承志一人之敌?

故而此次北上,关乎我六镇之颜面,更关乎罗氏、慕容氏之荣辱。因此将军须时时自勉,莫使我等再次蒙羞……便是四营精骑死绝,也绝不后退半步……”

慕容亮一扫愁容,眼中泛起丝丝精光:“传令,由方阵变火阵,令贺拔附为两翼!”

火阵就是锥形阵,孙子称牡阵,孙膑称锐阵,诸葛亮称为鸟翔阵。

此阵主攻:前锋就如一根针一样进刺敌阵,再由两翼扩大战果,尽可能的将破开的口子撕大。

副将悚然一惊:敌军可是俱装甲骑,你就不怕有去无回?

“将军,若不呈报杨司马,等其示下?”

你能等,蠕骑却不会等。两军相距已不足五里,须臾便至。等报给杨钧,再等到其复令,附离军怕是已冲到阵前了,哪还有时间应对?

仗不是这样打的!

慕容亮眼神一冷:“传令!”

窥见其眼中的杀气,副将心中不由的发寒,急应一声,连忙催马离开。

也就几息,军中响起此起彼伏的金锣与鼓响。方阵的两个角往后急缩,贴往两翼,中间的部位快速前突,不多时,就变成了等边等高的楔形。

最前端的那个尖,赫然便是慕容亮的号旗。

副将去而复返,打马来报:“将军,贺拔军主之两旅已附为两翼!”

“蠕骑前锋到了何处?”

“已不足两里!”

如果对向迎击,留给双方的冲锋距离也就一里,刚好热热马身。

爷爷只当你是土鸡瓦狗,一冲即溃……

慕容亮近乎催眠似的麻醉着自己,猛一咬牙:“击鼓,出击!”

“咚”的一声鼓响,有如炸雷。一杆火红牙旗迎风展开,似一把烧红的刀一样往前奔去。

慕容将军要身先士卒,亲为矢锋?

一瞬间,兵卒心中滚烫如火,仿佛浑身都充满了力气,双眼赤红似血。

两军前锋已不足两里。而就如商量好的一样,不论敌我,竟都摆的是主攻的锥形阵。若从高处鸟瞰,仿佛两柄巨剑,剑尖以万钧之势直直的撞了上去。

“丘军主,汉军列的是尖锥阵形,竟直直冲了上来……哈哈,真是不知死活?”

附离军中的一个旅帅笑声震天,好不得意。仿佛已然预见汉军被冲的支离破碎、溃不成军的场景。

斥候早已探明,汉军的前军只披的是半身札甲,也无马铠,而附离军却是人马俱甲。如这般直冲上来,就如以卵击石,汉军定无幸理。故而旅帅才笑的这么嚣张。

但营主丘敦却眉头直跳。

果真如大人所料,汉军十之**会拼死一搏?

“传令鸣号:矢锋偏北,避其锋芒……敌军前锋但近五十步,各队依次开弓……”

旅帅满脸不解,急声叫道:“军主,为何?”

“安敢阵前疑将?”

丘敦咬着牙,狠狠的一鞭就抽了下去。

虽然二人均在奔驰当中,但丘敦的鞭梢就如一条长着眼睛的灵蛇,避开铁盔,准准的抽了在旅帅的脸上。右颊登时被抽了一条血印子。

“你忘了出阵之时,大人是如何交待的?”

旅帅心中一凌,怒气消散了大半。

以虚就实,以实就虚!

大人分明就是不想直接开战,而是要等彻底探明汉军虚实再做定夺。

若再深想:一营附离军堪称大人的命根子,折了一个,怕上都能让大人心疼好几天,怎会轻易于此与汉军火拼?

即便要火拼,也该是那几营召附的部落兵……

旅将急声应道:“属将不敢!”

“行令!”

“是!”

亲兵用力的一抽马股,战马猛的加速,数息就奔到了十数排之前的矢锋。

几声呼喝之后,似是无形中遇到了一堵铁墙,似钢铁洪流般的附离军突然间偏转了方向,前军往左急折四十五度,斜斜向北插去。

两军已然相距不足一里,即将接战之际突然变阵,附离军却整齐的像用尺子划过一般,不见半丝紊乱?

可见其精锐……

“将军,敌军突然换阵,由火阵突变牝阵,冲向我军右翼……”

附离军竟然怂了?

心中如有一颗巨石落地,一股郁气自慕容亮的口鼻中喷出,发出丝丝嘶鸣。

亏慕容氏世居北镇数十年,与柔然交手无数次。自己一时畏惧,竟忘了柔然人“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循走”的作战原则?

若无十全把握,柔然骑兵从不予汉军贴身肉搏,不管面对的是骑兵还是步兵……

暗暗羞愧之余,慕容亮禁不住的惊出了一身冷汗:若方才稍有迟疑,不敢做出以命搏命、玉石俱焚的姿态,附离军定会由虚变实,如刀一般插入己阵,麾下两营瞬间就能被其割的七离八碎。

万幸……

“传令矢锋,略向南偏,攻其左翼边角!”

随着慕容亮喝令,前军错了附离军的中锋,往胡骑突然折向而形成的那个角上冲去。

一如方才,依旧像商量好的一样,双方齐齐变阵,而且变的还是同一阵形。不过镇军不如附离军这般善于控马,怕乱了阵形,因此汉军折向的角度很小。

若从高处看,未变阵之前,两军就如两条即将撞在一起的利箭,就如这样:→←!

变阵之后,原本笔直的锋支飞快的被掰斜,各向左右一偏,就如这般:⇄

附离军与镇军就隔着三十四步,虽未交锋,但刚一近前,仿佛杂耍的艺人敲响了腰鼓,“绑绑嘣嘣”之声不绝于耳。漫天都是箭雨,来回乱飞。

蠕骑人马皆甲,即便汉军开弓,三四十步的的距离与挠痒痒没什么区别。但因胡族制弓技术太差,虽卯足了劲拉弦,但同样未对汉军造成多少损伤。

两军声势虽大,声如闷雷,烟尘冲天。但错锋奔过之后,均是无几骑折损。

仿佛已生出默契,等两军队尾堪堪错开,一声角号和一声金锣同时响起。镇军和附离军的前锋又一转向,拐了个大弯,各自向后奔去。

前后也就一刻左右,慕容亮的两营依旧回了方才的位置。附离军却在两里外站定。

哈哈,竟然不冲了?

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有本事你就来,拼个渔死网破!

“我为牡阵,贺拔为牝阵,进!”

慕容亮大喝一声,竟又一马当先,冲向附离军。

副将惊的头皮发麻。

将军莫不是疯了,竟是要得理不饶人?

你士气再高,但我为轻骑,敌皆重甲是不争的事实。万一将附离军逼急了,他真和你火拼怎么办?

但慕容亮已然催动了战马,前军号旗紧随其后,便是想拦也已拦不住。副将只能硬着头皮跟上。

杨钧站在一处小丘上,看两营镇军如洪流一般一往无的冲向附离去,不由的感慨道:

“果然如李郡公(李承志)所言:六镇虽处北地,经年与柔然接战,因此民风彪悍,人人尚武。这数十年积累,定然人才辈出……

我原本不信,但此时看来,慕容亮虽只是怀朔镇一介军主,但见识、气魄、决断竟皆不输于元鸷之流?”

围在沙丘四周护卫的便是百余杨氏亲兵,幢帅则是杨钧的从侄(堂房侄子、堂兄弟的儿子)杨忠。

杨忠凝目瞅了好一阵:慕容亮气魄很足,胆气也不差,但为何我就没看出从叔所说的见识、决断?

“慕容亮应是想凭一腔血***让郡公与叔父对六镇改观相看吧?”杨忠不确定的说道。

杨钧一怔,又暗叹了一口气。

杨忠算是本家这一支中的翘楚,但忠勇有余,敏思却不足。竟未看透眼下敌我两军之情势?

况且首次从军,从无历练,故而如同白纸,无一丝况历可言,才会说出这番惹人耻笑的话来。

“若无决断,而是只凭一腔热血,慕容亮定会如方才一般,只列牡阵,而非如此时前牡后牝!”

杨钧往阵前一指:远远看去,慕容亮的前锋就像一根细长的箭矢,直射敌阵。而贺拔度拔的后营则如箭支尾部的箭羽。

但这箭羽也太大了些,仿佛一根锥子后面托了个扫把,又稀又疏。

“且看慕容亮此阵:前牡后牝,合为雁形,可攻可守。若敌军先避锋芒后退三舍,待慕容牡阵半渡之时击其中腰,贺拔之牝阵就会如雁之两翼,极速合拢。凭两倍于敌之兵力,前军就能将附离军包在阵中……

虽说不敢完胜,但定会让附离军死伤伤惨重。故而定是慕容亮断定蠕骑主帅不愿死拼,欲将其远驱我军阵前……”

好吧,慕容亮确定很有决断,而非只凭一腔热血。

杨忠似是有些不服气:“那从叔所言之见识,慕容又显于何处?”

“还能予何处,自是慕容亮敢以半甲之骑,悍然迎击敌之重骑!”

杨钧怒道,“就如李承志所言:趁你病,要你命……摆明蠕骑不愿玉石俱焚,而两营前军又正是士气可用之时。故而慕容便想一鼓作气,除不愿让附离军驻于我军阵前伺机而动之外,更不愿让附离军但有片刻歇息之机……”

杨忠不解道:“又有何用?”

“你是眼瞎了,还是兵书全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这次杨钧真怒了,一鞭子就抽了过去,“我之前军只是半甲轻骑,而敌军则是甲骑具装,两都每骑间轻重相距逾百斤。

如以同速急行,慕容可奔驰数十里。但附离军怕是急奔十里都难……依旧如李郡公所言:若重骑力竭失去冲势,还不如一堆废铁……”

杨忠双手捂着脑袋躲着杨钧的鞭子,脸烧的像涂了胭脂:原来慕容亮抱定附离军不敢硬拼,只会迂回,因此想将蠕骑累趴。

如此想来,若附离军还敢不退,慕容亮回阵之后,必会再次冲击。

而这一次,前军绝对敢与蠕骑刀对刀、枪对枪的干一场。而非如前两次一般虚实不明。

只因敌之重骑已被逼的奔了两圈,马力十去六七。便是第三次敢正面冲撞,也无多少力道了。

杨钧一鞭又一鞭的抽在铁盔上,仿佛敲钟,震的杨忠耳中嗡做响。护在头上的双手更是火辣辣的疼。

无意间往远处瞥了一眼,杨忠急忠生智,急声叫道:“从叔,快看……”

果如杨钧所料:看汉骑冲来,附离军不得不避其锋芒,折向之时千骑尽皆放箭,也逼的慕容亮的前锋不得不折向。

待贺拔度拔的羽阵像扫帚一样掠过附离军阵之南角,慕容亮的前锋已回至原阵,似是欲再次冲击。

似是识破了慕容亮所谋,抓着这个空档,附离军竟然后撤了?

杨忠觉的好不奇妙:本该是携以山崩之势的附离军一往无前,直冲汉军前军。

更应该是进退如风的汉军轻骑避敌锋芒,迂回三舍,但两者竟完全相反?

正感慨着,杨忠头上又挨了一鞭子:“愣着做甚?传令:前军皆随慕容之号旗,往西挺进五里!”

还要进?

杨忠心忧的往后瞅了瞅:“从叔,之前那两营蠕骑已绕至我军之后,会不会被其抄了后路?”

“你当那两营虎骑是摆设,还是当李郡公如附离军主帅一样畏战不前?”

杨钧幽幽叹道,“那两旅蠕骑能逃回一半,都算是杜仑部的列祖列宗保佑!”

话音方落,身后隐约传来断断续续的鸣笛之声,杨钧眼神微凝:打起来了?

……

有附离军于阵前掩护,迫使慕容亮不敢分兵。因此尉迟的两旅探马深入的极是轻快。

近杨钧的前军尾部时,两军相距已不足半里,但杨钧视而不见,眼睁睁看着两旅胡骑呼啸而过。

汉军果然兵力不足,在虚张声势?

正欲再往汉军两翼靠近些,好看个清楚,耳边忽的传来几声怪响,似如鹰唳,高亢而又尖利。

旅将本能的一抬头,看到数百汉骑似一朵云,向自己冲来。

再往后看,隐约可见一座佑大的白色骑阵,仿佛一张铺天盖地般的白幔罩于荒漠之上。

蠕骑旅将心中犯着嘀咕:看其阵势,怕不是有五六千?

但也说不准大都是备马,故而看着彻底连天,仿佛一座巨大的雪山一般?

那就只能靠近些再看!

两者相距近有两里,还不到避退或迎击的时候,故而战马只是小跑。也不需大声喝呼,两骑间就能听的清清楚楚。

“旅帅,那座大阵上下皆然一色,壮似巨云,与昨夜乌洛候旅帅所遇白骑极是相像,莫非皆是人马俱甲的重骑?”

“集六镇十数万镇军,也凑不出这等多的精锐……再敢动摇军心,暂了你的狗头!”

冷声斥着,旅帅又眯着眼,仔细一瞅。

离的太远,连马上有无坐人都看不清,遑论看出是否如附离军一般,皆为甲骑具装?

但至少能断定,不远处迎来的这数百骑绝非人马俱甲,顶多也就如自己这一旅一般,只有骑士披着半甲。不然战马不会奔驰的如此轻盈……

心中转着念头,旅将也不调转马头,就顺着汉军阵翼之外半里左右,领着一旅胡骑,不急不徐的朝着那奔出军阵的数百汉骑迎去。

迎至近里,旅帅厉声喝道:“散!”

仿佛一颗石头从天而降,砸到了烂泥中,又如炸了窝的密蜂,随着一声厉喝,五百柔然轻骑“哄”的一散,星星点点,阵形又稀又疏。

疏阵?

这是想诱哄自己也如他一般,散开阵形追击吧?

李亮面无表情的拉下面甲,冷声道:“传令,直阵!”

身侧的令兵吹响了铜哨,李亮身后的李谳则举起红色的五方旗,前后摇了两下。

随着哨声和旗令,五百甲骑组成的方阵猝然一变,拉成了一条直线。且前骑与后骑之前靠的极密,如一根钢针,朝胡骑迎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