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四五二章 李氏白甲

第四五二章 李氏白甲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朝霞艳红如血,北风呜呜有声。

大火肆虐着,借着风烧的更快了。伴随着噼里啪啦的爆响,黑烟翻滚如龙,冲入半空,遮的天昏地暗,连太阳都好似已找不到。

到处都是大火、浓烟,以及残垣断壁与焦土。

一队队骑兵就如一头头饿狼,不停的放着火、驱赶着牛羊与丁口。

一伙接一伙的百姓被驱赶至城下,大多都是老弱妇孺,足有百多口。但有伺机逃脱、或是走的慢些的,就叫有箭矢射来。

不多时,城门下就如炼狱,惨嚎声震天。

胡骑又赶着稚童列成一排,站在最前面,逼着一群幼儿朝城上哭喊着,求县令开门。

临河县令眼眶中尽是怒火,恨不得跳下城头,将这些胡贼剁成肉酱。

但理智告诉他:不能开门,坚决不能开门。

一旦开门,胡贼就会攻进城来,届时这城中的上万百姓绝无幸免。

县尉一拳接一拳的砸着城垛,眼中满含热泪。当他看到一个就只三四岁的小女孩儿被胡兵一枪穿心,扎在枪头上不停的挥舞,在向城上耀武扬威时,县尉终于忍不住了:

“县君,某求你了,让我率县兵下城吧……我不求开门,只需用绳索与吊篮将我等放下便可……哪怕与这些牲畜同归于尽,也好在城上倍受煎熬……”

“糊涂!”

县令怒声吼道,“你有绳扣,难道胡贼没有?这些畜生分明就是想激怒你我,好趁虚而入……你死了不打紧,但三百县兵若是死了,何人助我守城?这县中上万百姓又该如何处之?”

稍稍一顿,县令又猛一咬牙:“四日前,某就接到罗都督号令,称蠕贼旦夕便至,命民户尽快入城躲避。

某当日就召告各乡,八成乡民已然入城,偏城下这些愚夫愚妇以为某在危言耸听,又以为凭着坞堡,就能挡住胡贼。

更不愿抛了家中的暖室,到城中住窝棚。如今大祸临头,命不保夕,能怨到何人?皆是咎由自取……”

县尉嘶声道:“便是事出有因,但也罪不至死。这皆是县君子民,县君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被胡贼如对待畜牲一般虐杀?”

“莫再说了!城下胡兵上千,我如何救?妄送性命罢了。也非刘某贪生怕死,而是要先护好这城中上万百姓……”

县令大袖一挥,声音斩钉截铁,“陈县尉,你若非要一舒心中块垒,铁了心要找死,某也不拦你,吊你下城又何妨?但莫要害数百县兵陪你一同送死……”

县尉被噎住了一般,一腔热血突的就凉了一半。

只吊他一人下去,和送死有何区别?

罢了……三叔、三叔,恕侄儿无能为力……

……

不远处就是一处坞堡,那些被驱至城下妇孺,便是从这座堡中赶出。

二十余壮丁则被绳索捆着手,又连作一串,准备掳至部落充为奴隶。

一些绢帛、麻布被搬出库房,装入车驾。并牛、马、羊等赶出了坞堡。

前夜子时,窦领命尉迟他本部、阿伏干部、谷浑部等五千儿郎连夜上路。准备见羊就抢,见人就掳。

两夜一日连走了近两百里,在陆什夤的指点下,村落和坞堡进了不少,但进去后才发现,竟然已十室九空?

直到临河县城之下,才遇到一座有人的坞堡。在陆什夤的建议下,尉迟派骑兵用套马索套住堡门,近百骑合力,拉开了堡墙。

然后自然是该杀的杀、该奸的奸、该抢的抢、该烧的烧。

但尉迟看着抢出那些财货与牛羊,眼泪都快要下来了。

马只十余匹,且多为驽马,堪堪只够套车拉走绢制布匹与粮食。

丁口就只二十余,可有可无。另外就只有三百多只羊。

看着挺多,但围在临河县城下的族兵,却足有整整两千。三个人才够分一只羊?

窦领规定只抢三个对时,这已然过去了一半。尉迟不知道还能抢多少。

若是再如昨日一般,晃悠了百多里却连鸟影子都不多见几只的话,尉迟都不知该如何予窦领交待?

暗暗骂着倒霉,尉迟又看了看立了墙头,往城上张望的陆什夤。

“请教使君,为是如此模样?”

还能为何?

大兄应是五日前事败,被罗鉴夺了沃野。而那时,恰至窦领陈兵于金壕河谷。还在等大兄送来西三镇的关防图。

也莫说窦领了,就连自己都以为可能路上遇到了波折,信使被耽搁了。故而平白浪费了两日的时间。

之后,又足有一整整一日,灰领才探清陈于大成的官军虚实。

这便已然过去了三日!

罗鉴并非无能之辈,定已在当日快马召令诸县收拢乡民、牧户。

有三天的时间,即便走的再慢,哪怕最远的乡民、部落,也该携家带口,驱牛赶羊避入县城之中了。故而能留一座坞堡于城外供胡骑抢掳,已算是尉迟的运气。

陆什夤更是断定,除已抢到的这些少得可怜的财货与牛羊,尉迟怕是再连根毛都捞不到了。

心中虽如此想,但陆夤肯定不会说实话。而是温声宽慰道:

“只此一例罢了,将军莫在急燥。只因这临河县令驭民有方,故而才会如此。而如三封、临戎两城断不会如此凄凉,将军收获定会颇丰……”

还能如何?

尉迟也只能当陆什夤说的是实话。

“那就借使君吉言了!”

陆夤点点头,又抱了抱拳:“那就祝将军满载而归,陆某就先行一步!”

“使君莫不多留两日?”

尉迟皮笑肉不笑的劝道,“说不定少时某就能诓开这临河城,到时也好予使君凑些路资!”

路资?

怕不是暗箭,就是毒药吧?

陆什夤满脸堆笑,温沐如春:“就不劳将军破废了。再者多留一时,就多一分风险,故而还请将军见谅!”

说着又是一揖,也不待尉迟再行挽留,陆什夤就带着百余家臣下了堡墙。

眨着乌乌漾漾的那一堆,尉迟眼中寒芒闪动,忍了又忍。

但终是没敢下令,任其扬长而去。

来时,窦领曾暗授尉迟,若时机得当,就取了陆什夤的项上人头。

倒非窦领心有不甘,以为陆家兄弟害他白跑一趟,而心生不贲想要报仇。而是眼热陆什夤的这三百甲士。

人倒是其次,只要得了这三百人甲与马铠,灰领当即就能再装备出一营狼卫。

可惜陆什夤戒心太重,一路尉迟数次相缴饮宴,陆什夤却一次都未应。

便是不得不见尉迟之时,陆什夤也带足了甲卫,害得尉迟一直都未找到下手的机会。

硬拼更不划算,想拿下这三百甲骑,族兵至少也得折损一旅以上。

罢了,由他去吧……

尉迟暗叹一口气,又喝令着兵卒:“再等两刻,若还激不开城门,就尽皆杀了!”

城下轰然响起一阵应诺声。

听着身后的动静,一群陆氏家臣皆是满脸不贲:“使君,就任由这些狗贼虐杀老弱、稚童?”

陆什夤的眼角突突直跳,脸上尽是怒色。

他怒的并非仆臣,而是尉迟。

但凡是人,但凡有点人性,就不可能视这种猪狗不如之事来如若无睹,家臣愤慨实属正常。

陆什夤也早就知道如窦领、尉迟这样的胡酋皆是岷灭良知、与牲畜无异之辈。

但尉迟并非无智之人。明知此举会惹的一人家臣对他陆什夤心生不满,从而更会怨恨他兄弟二人与胡族勾结、放任其入关虐杀汉民的行径。

但尉迟偏偏就当着他的面干了?

无非就是因大兄事败,未让其抢到好处,故而怨恨于心,有意为他陆氏兄弟招恨,更甚至埋下祸根。

好狗贼,且等着!

陆什夤恨的直咬牙,还不得不宽尉众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且先忍下这口恶气,待夺了这天下,才报仇雪恨也不迟……”

报仇雪恨?

难道这仇、这恨,不是你兄弟二人惹来的?

更害得我等如丧家之犬……

一众家臣敢怒不敢言,只能唯唯诺诺的应是。

出了坞堡,登上坐骑,又有家臣问道:“可是直接南下,直往薄骨律?”

陆什夤竟犹豫了起来,许久之后才道:“嗯……自是要去薄骨律的,启程吧……”

家臣禁不住的狐疑了一下:难道还有别处可去?

除了薄骨律的行台陆昭,别处也无姓陆的敢收留啊?

心中转着念头,家臣催动了马匹。

但往前走了没几步,他忽然想起了半月前的一幕:那时午时,陆使群差他去城外接人。但左等右等,却久等不到,到了近夜时分竟都未见到人。

实在受不住寒,他便先回了城,就宿在了城楼。而至半夜,那人才到。虽是被自己直接带进了戍城,那人并未出未关防文书,且蒙的很是严实,似是很怕被人看到面貌。

但家臣总觉的很是熟悉,应是相识之人。

方才想到姓陆的,竟如福至心灵般的开了窍:那人十之**,应是高平副将陆恭的族弟陆恂。

那般鬼祟,就如做贼的一样,予使君相商的定是极为隐密之事。此时想来,十之**与造反之事有关。

家臣心脏止不住的抽动,手心里尽是汗:怪不得使君敢称“等夺了这天下”之类,原来高平镇也反了?

……

尉迟在临河愁云惨淡,只抢了三瓜两枣。而自家部落却被人抢的昏天暗地。

李时一手火折子,一手拿一颗手雷。点燃了引线竟都不扔,待烧至一半才会甩动绳动。

两三圈之后,雷被抛出,准准的落入一队迎面冲来的胡骑之中。

一声炸响,同时爆出一团火球,当即就有两匹马被炸倒在地。马上的骑兵如滚地葫芦一般在地上打着滚。

杀伤只是其次,关键是那爆响与火光,予马而言由其致命。任骑士将吃奶的劲都使了出来,却怎么也靳不住马。

一眨眼间,近百骑便一哄而逃。

也不是没有凑巧冲过来的,但一靠近三十步之内,便有十数张弓同时引弦,只一轮就被射的如刺猬一样。

李时好似玩上了瘾,炸跑了自己这面的胡骑不算,竟又冲到了李彰那面抛起了雷,气的李彰哇哇大叫。

“时叔,此次又非以贼人首级论功,你抢我的做甚?”

我这是为了抢了功劳么?

也不看你那爹抠搜到了何种程度?

平日里除了训练马匹会放几颗雷,也就抢掳河西的胡部之时才有机会用。

而不一定次次都能用到,且必须他李时做先锋突营时才有机会。

而且只要将胡兵惊溃,李松就再半枚雷都不让放了。

为此,李时还挨过两回鞭……

好不容易等到李抠搜不在,由大郎君掌令,我怎会不趁机过足手瘾?

大郎君性情温和,便是知道自己超了定数,至多也就训几句。肯定是不好意思抽自己鞭子的……

转着念头,李时只当没听到李彰的怒吼,只是使劲的夹着马腹,又冲向下一队胡骑。

他还没忘了招呼亲兵:“磨蹭什么,还不赶快跟上?省的爷爷挨了胡贼的冷箭……”

只是两三枚,李彰这一面的胡骑也被彻底炸溃。

已然没有了天雷的用武之地,李彰无奈,只好喝令部属善后。

被雷响惊了马、又被甩地的胡兵挨个被补了箭,妇孺老弱则被驱离,任其逃散。

除此外,就是收拢牛羊、马匹。而后一群接一群的赶往比干城。

同样的一幕,不断的在杜仑部上演。短短两日,偌大的十数个部落已如人间炼狱。

其实李承先只遣派了三千白甲兵,而杜仑部牧户足有三万帐。即便被窦领带走了一万精骑,但至少还能凑到两三万控弦之卒。

但架不住白甲兵雷多!

这玩意在这个时代而言,绝对是降维打击。

即便人不怕,马也会惊。而没了马的溃兵于骑兵而言,就如待宰的猪羊。

更何况白甲兵勤练不缀,时不时的就要以抢掳河西胡部的方式来练兵,故而早已配合的精熟。

莫说是挨个部落抢掳,且一触即溃。即便杜仑部集齐族兵,李时也绝对敢以三营白甲,正面迎战三万胡兵。

如今的李氏白甲兵,又岂是一年前的白甲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