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四六七章 应是不应

第四六七章 应是不应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恭喜太后,贺喜太后,大胜,李承志大胜……”

元嘉满脸狂喜,深深的往下一拜,因为激动,花白的胡须止不住颤动。

但一出手,挽大厦于将倾,扶狂澜于既倒!

试问,以后谁敢说李承志是幸进之辈。只是因为对先帝的一片忠心,并一些运气,才骤然显贵?

老夫不打你个满脸开花才怪?

元嘉越想越高兴,已经开始在心中盘算,要不要让李承志抽空回趟京,把亲事定了,先将这个便宜女婿的名份钉死,再让他去平定梁州?

不怪元嘉会生出这种极是荒唐的念头,委实自太武帝之后逾六十年,元魏对柔然再未有过这般的胜绩了。

先帝临死前,还曾如戏言一般的问过李承志:哪怕有一丝开疆拓土之功,封你个异姓王又如何?

这不就有了?

可惜了……

高英满脸潮红,不停的喘着粗气。两只眼睛亮的吓人,好似有星光转动。

随即,眼中就浮上了一层雾气,似是有水要溢出来一般。

这些时日,她为何那般担心,茶饭不思,夜不能寐?

其实她心里很清楚,这天下乱不乱,这元氏的江山会不会丢,对她而言都只是其次。她只想李承志平平安安……

她是临朝称制的太后、当今皇帝的嫡母不假,但也首先是一个女人……

所以,当听到元嘉之言,高英满脑子都是“李承志还活的好好的”的念头,已然喜极而泣。等元嘉将八百里加急的战报递给她时,高英的双眼早已被泪水模糊。

看高英浑身微颤,眼泪“扑簌扑簌”的往下掉,娇躯微颤,坐都坐不稳的模样,高肇急的猫挠一样:你倒是看啊?

“太后,不如由臣诵念?”

有何可念的?

便是不敢予孤写来只字片语,这章表竟也是他人代笔?

你哪怕亲手写就,让孤看看你的字也是好的……挨千刀的?

高英又喜又恼,将战报塞给高肇,摘起绢帕擦着眼泪:“莫念了,看就是了!”

高肇抢一般的接过来,“哗”的一声展开。

只一眼,他就认出是杨钧的字迹,匆匆一扫,竟有五六页之多,将沃野之乱的起因、结果等等写的极是详尽:

“臣予十二月十八,率百余家臣入城……后由刘氏商号沃野镇主事刘韩助之,混入沃野司马刘绍珍府中,探知清河殿下被囚、陆延已与柔然媾和、并镇将源奂已然附逆,予廿二共同举事之机密……

时值鱼游沸鼎,千钧一发之际,故臣只能当机立断……先急讯予西三镇都督罗鉴,又令夏州刺史高猛即刻出军,截断沃野至薄骨律之路,以防兵乱祸及怀朔、武川并夏州……

后,臣又联合凉州遗部予沃野之商号主事穆子让,征其驿卒近百,并百余家臣,于晋阳县男元鸷里应外合,于十二月廿日卯时猝然发动,以雷予城中慑之,而后一举夺下沃野……臣事发仓猝,未能擒杀陆延,使其逃脱,臣之过也……

次日,臣率虎骑两千、镇骑四营急赴金壕,予两日后,与凉州遗部前后夹击,大败杜仑万余精骑,毙敌三千余,俘敌两千并诸多战马、牛羊,并生擒部落大人窦领……

另,因有臣之天雷助之,凉州遗部连攻杜仑十二部,攻克头曼城,斩敌近十万……”

战报是以李承志的口吻写的,虽然详尽,却写的很是平淡。但高肇却看的慷慨激昂,战意怏然。

李承志手中才只有多少兵,哪会如他这般所说,这仗胜的如此轻松?

高肇不甘心,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确定自己并未露过任何关键信息,心中更是惊疑。

即便加上凉州遗部,兵力也才一万余,前后才只十数日,李承志不但解了六镇之危,更是将杜仑部连根拔起?

想想的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看完战报,高肇的心情不但没有平复,反而更加激动。感觉全身的气血都涌进了脑海,晕晕乎乎的。

他自然相信,李承志杜仑部灭了,那肯定就是灭了。不会掺一丝假。

但高肇就是想不通,李承志怎么做到的?

他不死心,几乎一个字挨着一个字,又将战报看了一遍,瞳孔猛的一缩。

太过兴奋,方才竟未看到战报中屡次提到过的一个字眼:雷?

李承志与元鸷里应外合,迫使陆延弃沃城而逃,用的是雷。凉州遗部数日连灭杜仑十二部、攻克头曼城,用的是也雷……

此物竟有如此之威?

高肇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陪着元恪,于华林院观看李承志试雷那日:除是响声大一些,好似并无有何威力,比起那火酒差远了……

高英倒是稍稍平缓了一些,急声问道:“他……李郡公呢,可还在沃野?”

“他是讨逆都督,怎可置近十万大军于不顾,久悬于外?”

高肇摇了摇头,“大胜当夜他便启程,连夜赶住夏州了……”

又要打仗?

高英的心不由的一缩。

她很想现在就下一道诏书,将李承志召进京来。但更清楚,军国重视岂能儿戏,八辅,都括高肇,都不会任她胡闹的……

心中隐隐担心着,听殿外一阵嘈杂,元澄、元英、游肇、刘芳、崔光等相继入殿。个个脸色潮红,似是激动不能自己……

“莫请安了,且先看看吧!”

得知李承志安然无恙,高英终英恢复了几分临朝称制、母仪天下的太后的威严。淡淡的一挥手,让高肇将战报传了下去。

加上七辅,及元晖、元渊等领军大将,殿内足有十数人,不可能一个挨一个的传阅,自有专事宣旨的太监诵读。

听几句,众臣脸上的讶色就会浓一分,再听几句,又会浓一分。等战报读完,便是殿中皆是老持承重、很少喜怒显于色之辈,也被惊的目瞪口呆。

都是快成了精的人物,不然也轮不到元恪临死前予他们托孤。即便战报平铺直叙,但这些老狐狸怎能听不出其中隐藏的真相?

孤军深入、深入虎穴也就罢了。李承志竟然只靠着百余家臣、并那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听都未听过的什么遗部的数十驿卒,可能两百人都不到,就夺下了沃野城?

什么里应外合?

虽然杨钧予战报中就提了一句,但除了高英,谁还听不出来?

“郡公予城上力阻逆众,其家臣以雷轰之,破开城门……”

意思就是这城门可不是诈开的,而是李承志硬生生的夺下来的。之后元鸷才与虎骑进的城。

可见当时战况之激烈?

一众大臣,特别是如元澄、元英、高肇、元晖等领过军,且身经百战的,心中已然浮现出了当时的情景:李承志横枪立于城上,力克千军……

身先士卒,置生死与度外……这种事情,也就只有李承志能干的出来!

众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先帝遇刺,李承志舍生取义之时……

又听到大败胡骑、生擒窦领之时,已有人按捺不住,大口大口的喘起了粗气,就如元渊。

但当念到最后一句“臣以天雷助之,凉州遗部连攻杜仑十二部,攻克头曼城,斩敌近十万……”,像是都牙疼的一样,殿中先是齐齐的响起一道吸气声,而后就如时间停止、个个如同雕塑。

所有人都泛着类似的念头:不可能……绝不可能!

杜仑部又不是阿猫阿狗?

郁久闾丑奴之所以答应杜仑部由漠北深处迁住祖地,其意不言自喻:和元魏于阴山之南置六镇同出一辄,就是用来抵御元魏的。

可见其战力?

慕容鲜卑初兴,南下侵占云中、河套时没有将其灭族。始祖力微(拓跋力微)背刺倒戈、鸠占鹊巢时,没有将杜仑部灭族。柔然兴盛,与元魏在山北打的不可开交,动辄死伤数十万之时,也没有将其灭族。但突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了个凉州遗部,突然就将好像怎么也打不死的杜仑部来了个一锅端?

且只靠着数千兵?

怎么想,都觉的仿佛在讲笑话……

但一时间,却无人敢置疑。

只因谁都明白,以八百里加急送予京中的急报意味着什么。且以杨钧和李承志的为人,也绝对不可能大放厥词,窃此贪天之功……

偌大的太极西殿,突然就陷入了沉寂之中。

高英起先有些不明所以,稍一思索,便是为何如此,两道秀眉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又微不可察的露出了一丝冷笑。

李承志与罗鉴的急报相继送来之时,你们哪个不是惶恐无比,六神无主,更是惊李承志是天人,说六镇会乱,六镇就乱了起来?

此时仗打胜了,你们又不敢信了?

本要喝问,但凤目扫视一圈,高英又冷静了下来。

她倒要看看,这些人会翻出什么浪花……

沉默许久,元英似是忍不住,轻轻的咳了一声。

众人如梦初醒,就如一群石雕突然活了过来。

元澄稍一思索,沉声问道:“诸公对这凉州遗部,可有耳闻?”

“若说流于漠北、西域之汉氏遗部,不胜枚举!便如世祖征伐河西之时,举族西逃的龙氏、高氏、段氏等。又如自两汉时,便迁居大漠的李氏、王氏等,皆为户数万帐,丁口逾十万的大族。”

刘芳稍稍一顿,又道:“但如此悍勇、擅战,闻所未闻?”

何止是闻报未闻,是想都不该想才对。

不论是李承志的前两封急报,还是这封报,提到凉州遗部时,都称数千甲骑。

就算是九千,也还不过万。但就能攻克数百年不倒的头曼城,更将杜仑部灭族?

岂不是说,攻破六镇也非难事?

“第二次急报时,李承志称已联络凉州遗部,欲行围魏救赵之计,迫使窦领退兵。我记得急报提及过这遗部之来历:于去年春叛出高车,迁于西海。尽逐高车、高车、回鹘、柔然等越培予西海游牧之胡部……

时值李承志授奚康生之令,往河西探路,阵斩慕容之际有了交际……”

听元英说起,众人连接点头。崔光又道:“对,听闻李氏那悬黎宝珠,就是来自这凉州遗部……”

这前后已然接触了两次,如此一来,李承志联合这凉州遗部相助合击杜仑部,也就不算很出奇了。

因为并非无予无求,而是李承志先斩后奏,予这遗部许诺了不小的好处:如诸如粮草、布帛、兵甲之外,竟还允诺遗部可予山北定居,更可予山南放牧?

不可谓不胆大,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时,与覆灭柔然如此之大部、攻克头曼城相比,这些条件几乎九牛一毛。

众人诡异的是,李承志为何能如此神奇,可能他能还未从洛阳启程,就令这遗部先往沃野行军了?

这又回到了老问题上:李承志是怎么断定沃野会乱的?

不知不觉间,一干重臣已然无心追究这遗部的来历,只是惊诧其战力。

眉头一个比一个拧的深,就只元嘉与高肇老神在在,神色要比其他人淡许多。

元澄瞅了瞅二人,朝元嘉拱了拱手:“太尉可否解惑?”

“哈哈……”

元嘉笑的眉毛胡子抖做一团,诸公等只顾惊喜,战报都未听仔细。李承志可是先提及‘雷’,后才提到的遗部之功……”

雷?

元澄眉头一挑,一把抓过了战报:

臣先以雷予城中慑之,而后一举夺下沃野……

臣以雷助之,凉州遗部连攻杜仑十二部,攻克头曼城,斩敌近十万……

李承志以百余家臣夺下沃野镇、遗部以数千甲骑攻克头曼城,都用的是将鸡子置于罐中放臭而制出的雷?

扯什么鸡毛鸟蛋?

但若细想,若非有天大的机缘,或是令人不敢想像之助力,不论是李承志还是凉州以部,安能以少胜多,创如此奇攻?

“诸公莫要再纠结于此了,某以为,当务之急应是如何镇抚六镇,并如何安置这遗部!”

高肇的声音很轻,却掷地有声,“便如李承志表中所奏,这上万车粮、布、兵器、马匹,并举族迁居山北之请,太后与诸公以为,应是不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