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四七四章 人的名,树的影

第四七四章 人的名,树的影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石屋就如一头巨大的怪兽,突然从口鼻、耳朵、眼睛中喷出了火焰。随着一声霹雳般的爆响,石屋轰然炸开,四分五裂。

火光乍然一现,又倏忽消失,只剩下冲天的烟尘与残垣断壁。

即便离着近二十多丈,巨大的冲击波依旧卷着碎石砸到了李睿、李聪等人的身上。不过一众家臣皆披着全甲,就连面甲都放了下来。

石子敲在铁甲上的声音很密,叮叮绑绑很是清脆,倒没受什么伤。

但马就惨了,爆响炸起的那一刻,十匹中足惊了五六匹。好在早就得过李承志的交待,众家臣早就下了马,松了缰。十几匹如惊弓之鸟,四处乱撞。

李睿被惊的目瞪口呆,但当他发现李聪、甚至李亮也是如此表情之时,心中更是惊讶。

我才见过几次天雷爆炸时的场面,如此震惊情有可愿。但大兄与猴儿在河西那般久,不知见过多少。且那真雷的秘方还是郎君亲授与大兄,由大兄亲自监制,为何此时也如见了鬼一般?

李睿心中一动:“难道这麦粉……比那真雷还厉害?”

李聪吞了一口口水,艰难的点了点头,又瞅了李亮一眼。

李亮也是满脸的凝重。

他只以为,郎君用这麦粉不过是拿来堵李韶、杨钧、乃至朝廷的嘴的,谁想竟真有如此威力?

怕是将真的炸药拿来,至少也要上百斤才能达到如此威效吧。而如此堪比真雷的奇物,郎君何敢轻示予人?

心中惊疑着,李亮猛的想到了李承志说过的一句话:抛开剂量谈威力,等同于耍流氓。就如这火药,剂量配准了就是无坚不催的天雷,但若配不准,就只能当烟花……

想来郎君早有定计,便是被人学了去,也如鸡肋。

李亮暗松了一口气,又往城上瞅了瞅。

城上的这一群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跟石雕一样。

天上刮着一丝清风,只是须臾间烟尘便被吹尽,将城下看的很是清楚:屋顶早被掀塌,四面石墙被炸塌了三面。唯一一面已是摇摇欲坠,且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裂口,就如河床干涸后一般。

“怎可能?”

杨钧失魂落魄的呢喃了一句,又突的一个激灵,疯了似的往城下冲去。

李韶等人还算克制,但也好的有限。紧随杨钧就下了城。

没人敢相信,这般大的一座石楼,竟是拿几袋麦粉炸开的?

李始贤落在了最后面,脸色阴沉的可怕:“如此利器,你竟这般暴殄天物?”

暴殄天物?

李承志有些失笑,压低了声音:“父亲放心,儿子自有分寸:便是被人学了去,也用不了的……”

李始贤一脸的不信:“为何?”

李承志边往下走,边指了指已被炸塌的石屋:“都到了站在墙上往城楼中灌麦粉的程度,表明这城早已被夺了,又何需多此一举?”

李始贤恍然大悟:原来这麦粉只有灌到相对密封的环境中才会炸?

他又不由的担心了起来:“那李韶等人还能任你糊弄?”

“怎能是糊弄?”

李承志回的理直气壮,“如今雷也见了,城也炸了,说明儿子手中确有这般神物。再者,我若不说,何人能知此物之利弊?只当何处都能炸,何时都能炸……”

对啊!

李始贤激动的直拍手:自今日见过之后,定会有人动心思试一试。也肯定会发现此物弊病。但就算有人追根究底,李承志难道还能蠢到如实相告?

想找理由还不简单,只一句“配方不对”就能怼回去……

只几句话的功夫,父子二人便到了距城约二十丈的那处废墟。

杨钧都还未到时,唯一的那面石墙终是支撑不住,轰然会塌,如今的石屋,已彻底夷为平地。

断墙散落四处,大部分的石砖都被炸成了两截,乃至数截。就连石板铺就的地面也被炸的塌出了近尺深的一个坑。

杨钧和刁整就如傻了一样,呆呆的看着脚下。李韶和郦道元却在城墙之下,瞅着一处物事说着什么。

李承志顿时明悟:忘了郦道元还是个学者?

这样的人物最是喜欢究根问底,也最是好奇心重,倒是要小心应对。

心中转着念头,袖子猝然一紧。回过头去,只见杨钧满面潮红,颌下的胡须都在颤动。

不怪他激动:有些神物,天下何人能敌,何处去不得?

而且,还如此简单,易制……

“果真是……麦粉?”

李承志阵阵无奈:“你问了快八遍了?要还不信,自己去试。反正自昨夜造这石屋起,至今日炸毁,你皆看在眼里,如法炮制便是。”

稍稍一顿,李承志又很是认真的提醒道:“莫怪我丑话说在前面:若将自己炸死,可不要怨我……”

二人说着话,李韶与郦道元也走至近前。李韶手一摊,将一块尖锐的石头递至李承志面前:“此时从城墙上起出,入墙足有三寸之深。

既便城墙是夯土所砌,但也是用上好的黄土(含粘土成份)和糯米汁所制,且离此处足有十丈。便是弓卒之箭也绝无如此之利,此物却有如此之威?”

李承志风轻云淡的点着头:“若无这般威力,晚辈又何敢冠以‘天雷’之名?李大与遗部就更不可能凭借此物,视杜仑部与头曼城于无物,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了……”

听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八个字,李韶握着石头的手微不可察的颤了一下,瞳孔微微一缩,看着李承志的眼神复杂莫明。

有质问,有狐疑,更有可惜……

郦道元拱了拱手:“属下困惑,能否请教大帅!”

如今的永宁伯已然四十有五,华发已生。但身体尚算强健,精力很是旺盛。不然也不会领大军出征。

特别是那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精光四溢,让李承志不由的多了些警惕。

“但讲无妨!”

“末将观之:若如方才贵仆施为,需将麦粉洒至屋中,至尘雾大起,目不能视之时才能炸之,此物就有些鸡肋了。故而请教大帅,可还有更为便捷之法?”

李承志暗叹了一口气。

这老倌儿能被史书留名,果然不是个好相予的。

不但才思敏捷,眼睛更毒。

“有!”

他重重的点着头,又转身往城头一指,“以罐储之,抛于城上,待雾起便以火箭引燃,也有郦司马方才所见之威效。但所需之量多了一倍不止,且需占据天时:至少不能有风!”

还真不是李承志在瞎糊弄。当浓度足够,可燃粉尘于室外照样会炸。而且并不只存在于理论之中,后世发生的例子极多。

但相应的,威力小了十倍都不止。因为压力不够……

郦道元浑身一震,深深的往下一揖:“大帅人中龙凤,实乃我大魏之福!”

随着他这一拜,其余几人也反应了过来,除李始贤外,皆皆齐齐的往下一弯腰:“大帅实乃我大魏之福!”

无人不是发自内心,对李承志佩服到了极致。

只要此物在手,天下虽大,但何处去不得?

试问若易地而处,换作自己是李承志,怎会轻易舍得将这般神物公诸于众?

先帝临终时对李承志“丹心碧血”、“感遇忘身”的评语堪称深入骨髓。

李韶神色极是复杂,就连李始贤都有些怀疑,李承志方才的那些说辞是不是在糊弄他?

莫看他们此时心悦诚服,等真要这施为时,要是不将李氏祖宗十八代问候个几十遍才见了鬼。

但凡稍微有丝风,就是资敌……

“诸位过奖!”

李承志乐呵呵的应着,又提前打了个埋伏,“云谲风诡,变幻万千。故而若无十足把握,还是少用为好。不然便是资粮予敌……”

对哦,这东西先是粮,而后才是武器?

杨钧不解道:“那李大予山北、予头曼城时又是如何用的?”

“还不简单?”

李承志指着废墟,极是认真的回道,“胡人之毡帐就如这石屋,麦粉灌之引爆即可。胡族愚昧,将蚂蚁迁穴、蜜蜂迁巢都会当做神迹,何况这般异像?

故而只是溃了乌洛候一部,其余十一部并头曼城便皆以为遗部是天神降世,神兵下凡,安有斗志可言?”

是这般么?

总觉的李承志没说实话,但若深想,还真就是如此道理?

杨钧又皱起了眉头:“胡人确实愚昧,但岛夷(南朝)却非无知之辈。岂不是说,此法迟早都会被南人学了去?”

李承志差点没忍住喝一声彩:“胡而我才如敝帚自珍,不敢对人言明:也不怕告诉各位,方才虽只有麦粉,但真到用时,我还会加些其他之物,便是防着此招……诸位也莫见怪,不管谁问,打死我都不会说的……”

怎可能会怪?

李韶面色稍霁,高声赞道:“合该如此!”

见其他几人也连声附合着,李承志趁热打铁道:“如今有此物在手,诸位可敢一战?”

何止敢一战?

废墟就地脚下,几人方才更是看了个清清楚楚:只是十数包麦粉,就能将足有两尺厚的石墙炸的分崩离析,若是换成李承志加了其它之物的那一种呢?

城墙确实要比这石屋厚许多,但听李承志之意,此物用来攻城确如鸡肋,但若用做野战,堪称无往不利。不然遗部只数千兵,安能横扫杜仑十二部?

况且更有攻心之效:就如头曼城,遗部都还未攻至城下,杜仑部的军心就已溃了干干净净。换作这梁州城、秦州城,皆为新叛之军,正值军心未稳之际,怕是溃的更快。

此战,胜定了!

念至此处,李韶单膝着地,重重的往下一跪:“某自当以大帅马首是瞻,安敢不效死命?”

其他三人稍慢了半步,但后面这一句却是齐齐喝出来的。看到四人脸上的兴奋之色,李承志眉开眼笑,连忙挽扶着。

就只身后的李始贤满脸尴尬。

他终于知道,为何先前儿子那般坚决,不愿他随军了。

太扎眼了……

几人起身,李韶主动请命:“既然军心可用,自当一鼓作气。故而末将请令,明日直取汧源城!”

以为李承志定会一口气应下来,谁想他却摇起了头:“攻城何其艰难?故而能野战,就尽量野战,能灭一百是一百,能灭一千是一战。故而待明日观过敌阵再定也不迟……”

李承志稍稍一顿,露出了一丝狞笑,“若明日元丽还敢尽出主力,以步卒在城外诱之,我将计就计又何妨?”

将计就将?

几人对视了一眼,心中了然:李承志还是那个李承志,能刚则刚。

若是昨日,保准已开始劝了,但此时却如用针缝住了嘴,无一人敢予置喙半句?

委实是那“雷”将几人惊的不轻。

谁能想像,只是几袋麦粉,就能炸塌一幢城楼?

难保李承志没有藏着后手,没有留着其它利器,以防万一?

不知不觉间,众将的信心何止足了一倍?

……

夜色渐渐破晓,一轮弯月正至中天。天穹如一块巨大的青幕,挂着几颗稀疏的残星。

东方浮起一抹鱼肚白,朦胧的大地日渐光亮。忽来一声鸡叫,打破了沉寂。似是一副山水画突然活了过来,有了声息,有了生气。

元丽站在城楼上,抱着臂膀,紧皱着眉头盯着北方。

连着两日,李韶都是围而不攻,跃跃欲试。但到昨日,却突然按兵不动,连探到城下的探马都好似少了许多?

他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前日传来的信报:有数千精骑自北而来,打的是讨逆都督李承志的帅旗。

果不出所料,李承志定是昨日才至岐州,而前些时日高举天子旌节的那支精骑,应是疑兵。

都说年轻气盛,血气方刚,这李承志更是其中翘楚,堪称如雷灌耳。

连先帝面前都不会虚于委蛇半分之人,可见性情之刚烈?

怕是一来就会先更战一场,那自己这疑兵之阵摆还是不摆?

也怪元怀和于忠,两月前便去南朝搬请救兵,如今朝廷大军压城,却连援军的半个影子都见不到?

便是南朝不应,你倒是送个口信啊,爷爷也好提前逃命……

心猜忖着,远处传来一阵号响,元丽凝目望去,隐约可见数骑正往城下急奔而来。

也就几息,他便认出是夜间遣出城外游探的斥候。

“都督,突有敌骑往南而来,约有两百,各分数股。但不知为何,每骑背上都似是背着彩旗?”

彩旗?

不对……

于忠讲过,这应是李承志独创的塘骑?

“到了何处?”

“已至城北约三十里!”

若依常理,大军出动,斥候只需探至十里之外。但于忠曾讲过,李承志领军别具一格,那塘骑至少会探至一舍(三十里)之外……

元丽眼皮一跳:来的果真是李承志?

“应是敌军出城,再探!”

吼了一声,元丽又急声予副将交待道,“快,令民夫拉运沙土封堵四门,将门洞尽皆堵死!”

副将一脸震惊:前两日数万敌军陈于城下,都不见都督露过半丝惧色。今日只是一二百背彩旗的斥候,就将他骇的失了方寸?

“你懂个鸟毛?”

元丽厉声骂着,话快到了嘴边,又被他硬生生的咽了回去:今日来的必然是李承志,那贼子会引天雷,连城门都能炸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