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四七六章 试炮

第四七六章 试炮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城上铜锣刚一敲响,前几排的兵卒便往下一蹲,举起了木盾。

只听一阵”当当绑绑“的急响,房扁平的木盾瞬间就被射的像大号的刺猬一样。

但城下的步卒依旧未停,硬是顶着箭雨又往前前移了近十步。元昭才下令让步阵停驻,而后兵卒持盾的持盾,试弓的试弓。

元佑站在弓阵中的云梯上,透过亲卫找房子着他的盾牌的缝隙,仔细的往城上打量着。

云梯建有四层,高足三丈,与汧源县城的城墙都要高一些。再者相距不过四十步,元佑眼力尚佳,故而打量的很是清楚。

只见城上兵甲林立,箭如蝗雨。盾兵与弓兵的身后,还能看到架起的锅灶、冒着滚滚热烟的金汁、擂木、滚石等。看来元丽的准备极是冲足,若已方要强攻,损失必然极大。

元佑瞅的很是仔细,同时还给亲兵交待着城上的种种物事。等到最后,他又着重交待了一句:“并无车弩、床弩之类,想来汧阴并无此物……”

这是李承志着重交待过的,说是一定要观望仔细了,看叛军有无准备石炮、弩机之类的远程武器。

至于是何缘由他并未交待,元佑也不清楚。

元昭在试射,元佑在观望,而予步阵之后,李松与李彰则带着百余砲卒在试投石器。

因为来的匆忙,且一路大都是急行军,所以李松随李承志南下时带的全是小型的砲车。不但轻便,而且随时可以组装或拆卸。

但缺点是投送不了重物,且投不了多远。所以最大的作用,也就能投投炸药之类。

而即便是炸药包和手雷,一旦超过二十斤,投送距离就会不足三十步。

这么近的距离,都不用城上有远距离攻击的重型武器,只需让弓兵射箭,就能威胁到炮兵。

若是元丽再突然开窍,让弓兵改放火箭,那乐子就大了。

所以李承志严令李松,投石机距城不得少于七十步。至于能投多重的炸药包,就要看试射的效果了:二十斤不行就十斤,十斤不行就五斤,反至最少要投过城墙……

等装好砲架,备好试射的铁罐、沙包等物,李松又让李聪传讯,让步阵让开。

元昭满面狐疑:李承志的亲兵放着正事不做,怎跑步阵之后来试炮了?

他年过四旬,也算是身经百战。堂弟元晖两任翼州刺史,他皆是抚军(领军大将),平定过的叛乱连他自己都数不清了。

但从来没见过结构这般怪异的石炮,竟不需人位马拽,而是用以石坠(配重)激发,且只五六人就能操持?

不过也太小了些,最大的还不足两人高,且炮架还那般细弱,有如儿臂,能投多重的石弹,又能投多远。

等到李松令众仆臣搬来试投的沙罐与沙包,并让炮车前的步卒尽皆退至两侧,让开炮车射程之时,元昭就更想不通了。

石弹这般小,且离城足有六七十步,等投上城墙,还剩几分力道?

再者让步卒让开炮车又是何意,难不成还怕石弹万一没投出去,砸到自己人?

简直笑话,当步卒手中的木盾、身上的甲胄是纸糊的?

你那石弹才只几斤?

元昭又是猜疑,又是暗暗嗤笑。底下的一众兵卒就更好奇了。

皆是卫府精兵,没少打过仗,但这般小的炮车还真是第一次见。

阵后的一个旅帅还好奇的跑了上来:“将军贵姓?”

“免贵姓李,也非将军,只是郎君府中一介家臣而已!”

“那就是李参军了!”

旅帅盯着石炮,又看了看立在炮车之前的李彰和李聪,不由的就乐了。

不怪他觉的可笑,委实是这二人太过显眼:一个高壮如山,另一个又瘦弱如猴,看着就可乐。

旅帅憋着笑,乐呵呵的说道:“李参军,这石弹看这这般小,怕是也就五六斤,能有多少威力?且儿郎们皆披全甲,便是炮卒失手,也定是伤不了我等的,故而某冒昧而来便是想知会李参军:尽管放手施为……”

听着似是好意,但旅帅脸上的笑意和眼中的好奇,无不透着“大题小作”、“大惊小怪”、“你好麻烦”的意思。

确实很麻烦,还很危险:毕竟李松事先没有言明,猝然间让步卒为炮兵让开职前,就等同于临时变阵。

若非卫府兵训练有素,而是换成郡兵或州兵,这一换阵,怕是当即就能乱成一锅粥。

也幸亏是攻城,敌军一时半会下不来。如果是野战,说不好就会被敌将抓住时机冲杀过来,一举而溃也不是没可能。

一听这句,李松就明白了,这旅帅应是受上官指使而来,名为好意,实则发牢骚来了。

也罢,就先给你们提个醒,让你们知道为何要变阵,这东西真要落到尔等头上,又会是何等下场。

李松面上堆着笑,客气的应着。而后又给李彰下令道:“换实弹,射程减半!”

李彰反应慢一些,心想郎君只是让试炮而已,沙罐与沙包就够了,何需浪费实弹。

李聪却不是一般的机灵,口中连声应着,先将杠杆顶端的皮兜飞速的往下移了几节,而后又将一只约摸五六斤重的炸药包放进了皮兜。

又看他点起了火把,炮架周围的几个李氏仆臣当即一哄而散。

旅帅被李松扯着往后退了五六步,不解的问道:“为何要退,又为何要点火……嗯,这石弹怎还拖着这般长的绳头?”

正絮絮叨叨,旅帅便见那瘦猴一般的兵卒将火把靠近绳头。随着“嗤”的一声,一股火花冒了出来,那绳头竟燃了起来。

而后又见那位如山一般壮的年青汉子举着一把大斧,重重的剁在了连着杠杆的麻绳。

只听“咚”的一声,儿臂粗的麻绳应声而段,足有两百斤重的配重石轰然砸了下来,重重的落在垫土层上。又听嗖的一声,约人头大的炸包如流星一般的飞了出去。

炮车都是在沃野用过的,而李彰身为炮营军主,技艺自是滚瓜烂熟,因此炮调的极准。

原本调试的射程是六十丈,是准备试着抛过城墙的。如今被李聪减半,炸药包堪堪飞至约三十丈就落了地,又“骨碌碌”的往前滚了七八步,砸到城墙根才停了下来。

城头上的叛军正射着箭,大都没留意抛到城下的炸药包。便是有人看到也没怎么在意,只是好奇这东西怎闪着火花冒着烟。

停了十息左右,突的一声爆响。

就如雷雨天的闪电,一道火花凭空闪现,又倏的消失不见。而后就如天女散花,漫天的钢珠与铁钉激射而出,砸到城墙上发出金铁相交的脆响。

就近城墙上的守卒像是见一般,连箭都不会射了。

这般晴的天,怎突然炸起了雷,还离自己是如此之近?

自官兵的步阵摆出攻城的架势,元丽的视线就没离开过落在最后的那十数架投石机。

当看到一颗冒着火星、拖着尾巴的东西被抛出,直往城头飞来时,元丽双眼直往外突。

陆延的信报中反复提及过此物:或有稚童头颅大小,或只有拳头大小……或是帛布所包,或是生铁所裹,内藏铁珠铁钉,爆时如万箭齐射,数丈之内似狂风扫过,寸草不留……

等其炸响,烟尘散尽,看到镶嵌在城墙上密密麻麻射着寒光的铁钉时,元丽头皮都麻了。

果真是雷?

“快……召射声吏(神箭手),予我射那炮车……”

无知者无畏。

离的太远,看的不是很真切,那旅帅感受并不深。只是奇怪这物事被砸到墙上,为何突的就着起了火,且一闪而没?

不过动静倒是挺大……

“此非石弹,究竟为何物,竟能起火?”

旅帅指着离炮架足有十数步,被几个持盾的李氏家臣护在严严实实的弹箱问道。

李松笑吟吟的道:“雷……”

雷字都未吐利索,李松瞳孔猛的一缩:“小心……”

但哪还来得及?

“绑”的一声,一根穿甲箭撞到旅帅的铁盔上,又被弹落在地。

饶是如此,李松依旧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叛军的箭竟能射这般远?

若是换成火箭,再射的密一些,说不定就能引爆弹箱。

他急声下令:“退……快退,将弹箱再搬后十步……辅兵备好水囊、湿衣,随时灭火……”

一众炮兵飞一般的往后搬运弹箱,直到此时,那旅帅才反应过来,“哇”的一声尖叫,又捂住了脑袋:“是射声吏,定是射声吏……”

正叫嚷着,前阵又忽的动了起来。原本只空开了三五丈的步阵,在各队幢帅的喝令下,使劲的往两边挤着,不大的功夫就留出了近十丈宽的一条通道。

元佑不停的擦着冷汗,心里骂着元昭:便是忘了京中所传“李承志能引天雷”之言,那前些时日朝廷的邸报总该看了吧?

此时再见李氏家臣在阵后摆弄炮车,便是再蠢也能想到才对。

可元昭这个蠢货竟还有闲心遣派属将,跑去阵后发牢骚,嫌李氏家臣乱的他的阵脚?

知不知道,但凡李氏仆臣有些许携手,那东西但凡有一颗落到阵中,当即就能死伤十数个。

这只是其次,关键的是,便是阵形再严,被这天罚般的妖物一惊,这阵也非乱不可。

心中骂着,元佑直接派亲兵缴了元昭的兵符……

只是虚惊一场,李松定了定神,又令李彰等试起了炮。

就只二十架,都是用熟的,并非新制,故而试的极快。抛了七八轮,让试炮卒记好了位置,李松便命全队收兵回营。

见李松试完炮,李承志便令前军鸣金收兵。两千步卒如潮水一般退回了大阵、

……

盯着脚下的那一堆沙包,铁罐,元丽的脸色乌青似铁。

他再蠢也知道,李承志下一次抛来的,绝对是真家伙。

如此一来,这仗还怎么打?

“诸位也已见识了……见识了此物之威,依诸位之见,可有防备之法?”

诸将可没有看过陆延的急报,见方才大都离的远,连这是个什么东西都还没反应过来,能有什么见解?

一个军将扒着城头,往下看了看被雷炸过,还冒着缕缕青烟的草地:“某观此物应是火器。五行之中水克火,当以水破之……”

水?

元丽眼睛一亮,硬是挤出了一丝信心:“传令下去,但凡守城之卒,皆备水囊。若遇此物,可泼水浇之。再知会城内多备水瓮,皆以此法炮制……”

“诺!”

众将应着,接连告退,往各城楼并城内传令去了。

元丽忧心忡忡的往南看了一眼:元怀啊元怀,你若再搬不来救兵,爷爷就只能弃城而逃了……

……

也就李承志不知道元丽“拿水灭雷”的想法,不然非笑出来。

那玩意防水的……

三人依旧的云梯上,杨钧指着归回本阵的步卒,恍然大悟道:“我方才还想,便是试阵,你为何只出弓兵与盾卒。如今想来,应是试探城上有无重弩等利器?”

“便是如此,叛军若有弩机之类,炮营就要小心提防。除此外,也有让弓兵与盾兵为炮卒保驾之意:

等试好炮车、列好炮阵,就不需如今日这般挡在炮阵之前,而是立在炮阵之后便可。若有敌军来攻,再出阵迎敌也不迟……当然,也不一定就是步卒,看到时敌军如何列阵再随机应变,换成骑兵、车兵护持均可……”

厉害倒是厉害了,就是有些金贵,一点打都经不得……

杨钧若有所思,又问道:“那系于尾后,冒火的绳头又是何物?昨日却未听你讲过……”

李承志哭笑不得:“都已说过我必有保留,你还要究根问底?罢了,告诉你也无妨:草绒滚过硫磺便是此物,可代替火箭……”

硫磺擅引火不是秘密,连胡族都知道。所以杨钧都不用看到实物,稍微动点脑筋就能猜到。李承志索性提前做个人情。

这般简单?

杨钧点点头,又问道:“那炮车呢?看着虽小,却极是便利,竟连畜力都省了。如果做大一些,便是四五十斤的石弹,也应是能投送出百十步吧?”

李承志却暗暗一叹:史书留名的人物,果然没一个好糊弄的。

“罢了,就带你们见识一下!”

李承志转身下着云梯,“若是工匠凑手,赶制一些用于此战也无不可……”

听到这一句,李韶和杨钧的眼睛顿时一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