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四八八章 你图什么

第四八八章 你图什么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又是一个艳阳天。

清风徐徐,幡旗飘扬。大军如一道看不见尽头的长龙,不紧不慢的往西行进。

前部依旧是骑兵开道,中间则为辎重营、辅军、民夫等。大多为车驾,装的自然是粮草器械之类。

刁整率中军垫后。李承志的帅驾、元鸷的虎骑、李始贤的泾州二营,并李彰的炮营皆在此部。

兵还是那些兵,将还是那些将。但与两三日前一退再退之时相比,军容也罢、士气也罢,堪称天翻地覆。

便如李承志所言,士气这东西就像皮囊里的水,只要皮囊不破,它就那般多。你开始时压的越狠,最后反弹的也就越激烈。

就如此时,从上到下,无论是兵卒还是军将,早已一扫前日之颓废,眉眼间皆是振奋之色。

黎明启程之时,便有大帅亲卫予各营扬威喝令:此战必胜。

没人会怀疑这一点。

不看吐谷浑的三万精骑何等势大,不也被大帅打的灰头土脸,如丧家之犬一般的逃之夭夭?

包括已经得知南梁大军即将入关的刁整、郦道元,并李松李亮等,皆是如此想法。

就只有李承志,心情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美好。

他骑在马上,看了看暖烘烘的太阳,不由的叹了一口气。

天公不作美,他苦盼日久的大雨,终究还是没来。

南军自然也无半分阻碍,如期挺进秦岭,即日便会破关而入。

如今只能两线作战,想要胜,就要看自己能不能势如破竹,更要看李韶能不能守的稳如磐石。

李松跟在一侧,瞅了瞅李承志的脸色,小心翼翼的问道:“仆观此行,万事俱备,应是无何妨碍。但看郎君,似是隐有担忧?”

无何妨碍?

妨碍大了!

时势不等人,为免战事胶着,更免腹背受敌,自己眼下只能速战速决,在最快的时间里,解决掉其中一方。

而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将所有的手段全部用上,尽快拿下秦安、清水,最好再将伏罗赶回吐谷浑。

而且是能胜多快,就要胜多快。

李承志思前想后,觉的问题应该不大。

伏罗轻敌冒进,吃了一个闷亏,必会暂做壁上观。而就凭元继与侯刚新近成军的万余步卒,便是有清水和秦安两座县城据守,又能坚持多久?

就算炸药炸不开城墙,但还有火油、火箭。李承志不信两县军民皆是视死如坚归之辈。

他估计,至多也就费时五六日。也更说不定就如沃野之时,士卒只当炸药、火箭是天罚之类的神迹,挺不过两日就溃了。

而这恰恰是李承志最担心的。

胜的太快并非完全是好事:太后高英暂且不提,新帝尚幼,可忽略不讲,但朝中诸公又非白痴。到时定会追问诸般火器之来历、配方、并制造工序,自己又该如何糊弄?

卸磨杀驴不至于,但被提防是必然的。

但要说放着火药、火油不用,故意拿人命去填,李承志做不出来,也不敢去做。

万一弄巧成拙败了呢?

依旧是那句话:即便肉烂了,至少还在锅里。但若是被狼叨走,莫说肉了,连毛都捞不到一根。

如今之计,也只有胜了这一场再说。

李承志摇了摇头,肃声交待道:“待攻城之时,令李彰等都收着些,莫要只知一顿乱轰。若全需内烧成一堆破烂,反倒得不偿失……毕竟河西与大碛皆极缺丁口,多俘虏一些民夫也是好的……”

是这个原因么?

只要郎郡一声令下,哪个敢阳奉阴违,又何需令他心忧。

知道李承志没说实话,李松与李亮对视一眼,皆是一脸迷芒……

昨日激战之处距清水县城也就六十里,堪堪够步卒一日行军。因此方至黄昏,魏军前锋就已能看到清水县城。

李承志令中军在十里外扎营,而郦道元的前锋营寨距清水县城还不足五里。站在城头眺望,甚至能看清魏军正在有条不紊的立着营寨。

崔祖螭站在城头,手中提着酒葫芦,时不时就会呷一口。想来喝的不少,两腮已然绯红如血。但神智却极是清明,看着远处旗帜林立,两只眼中泛着精光。

李承志竟要攻城?

难不成,他还不知南军即要入关的消息?

不,南军再慢,予午时也至关城之下了。守将以八百里加急,半日无论如何也已报知李承志。

那就是李承志有必胜之心!

但他哪来的底气?

便是雷器再利,怕是也炸不破这城墙吧?再者元继、候刚手握万余步卒,且还有两万余胡骑,李承志怎么胜?

一想到胡骑,崔祖螭心中便生出一阵厌恶。甚至有些后悔:早知元怀、于忠会与吐谷浑、柔然勾结,便是刀架在脖子上,他也不会反。

至少元魏崇尚汉风,不似柔然与吐谷浑,将汉人视做牲畜……

一瞬间,崔祖螭的心中突然泛起了一丝极不可思议念头。

他看了看左右心腹,又往已然坚壁清野,空无一物的城下瞅了瞅,最终摇了摇头。

也是可笑,自己叛了才几日,竟就生出了拔乱反正,弃暗投明的心思?

再者时机不到,还是谨慎些的好……

另一侧,元继与侯刚皆是愁容满面,阴沉似水。

昨日半夜接到南军出兵的消息,元继等人大喜过望。颇有些“眼见山穷水尽,突又柳暗花明”的心境。

结果便是刚暖热了被窝,不得已又爬起来,顶着夜风去了伏罗帐中商议。

三人皆以为,最迟今日近夜,李承志必会收到南军叩关的消息。便是不手忙脚乱,也必会严阵以待。也定不会冒然西进。更说不定,会连夜跑回汧阴。

毕竟西线的胡军才只三万,而东线的南梁却足有十万大军。

但谁想,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它偏偏就发生了?

李承志不但亲率大军西来,甚至在城下扎起了营寨?

这分明就是要强攻的架势。

若是之前也就罢了,至多也就是稍有忌惮,谈不上畏之如虎。

但偏偏伏罗新败了一场,将李承志形容的世上难敌。就如在元继与侯刚的心里压了一块巨石。

侯刚很是狐疑:“难道他还未接到南朝四路大军南下,已入秦岭谷道的消息?”

不然怎会一点防备都没有?

“怎可能?”

元继断然摇着头:“南军昨日便已入了秦岭,至入夜时距陈仓诸关也就还不足百里。便是休整一夜,今日天明也必然继续南下,想必此时已逼至关下。

李承志此次征召十万大军,但驻留汧源与陇关两营之兵还不足五万。其余五万余尽皆驻守于陇山与秦岭诸关,难道这些全都是死人?故而最迟午时,李承志定然已收到急报……”

侯刚急道:“那他为什么还敢来,南军可是足有十万,而李韶手中才有多少兵?若南军不惜死伤急攻,李韶又能抵的住几日?”

除非李承志有把握,能在李韶败阵之前夺下清水、秦安,更甚至是大败伏罗?

话到了舌下,元继却不敢吐出口。

因为他直觉,李承志十之**就是如此打算。

乍一想,好似就如笑话,但元继却笑不出来。

天知道李承志会不会万雷齐发,眨眼间就能将两城夷为平地……

“也说不定是以退为进,想携昨日之大胜之威,令伏罗投鼠忌器,待他回援李韶时不敢追击。也更有可能,是想一鼓作气,将伏罗逼出秦州。”

侯刚愣了愣:还真有这种可能!

如今的伏罗,已然谈“李”色变!

伏罗还算配合,清楚城中骑兵不多,天色将亮,便主动遣来三营,充为元继与候刚之斥候。

但当得知魏军便已拔营西进,元继请他遣派骑兵予百里滩阻击时,却被伏**脆利落的给拒绝了。

意思很明确:他已连追魏军两日,且鏖战了一场,该他尽的职责,他并未少尽半分。

这一次,该是元继出力的时候了。

但麾下皆为步卒,且成军才只一两月,你让元继怎么出?

除了据城固守再无第二条路……

一想到这里,侯刚就恨的咬牙切齿:“昨日还称‘尚有一战之力’,今日却当起了缩头乌龟?此狗贼何其无耻?”

“昨日便予你说过,伏罗已被吓破了胆!何况正如他所言,确实该是你我出力的时候了。”

“怎么出?”

“无非便是坚守。如果李承志是以退为进,自然最好,但若他真要攻城,伏罗也定不会做壁上观,必要时候,他定会出军相助。

只要我等坚守过两三日,待东线战势明朗、李承志不得不回援之时,便是你我反击之时……”

两三日?

侯刚不禁不住的皱起了眉头。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两三日必然极为难熬。

无他:一想到伏罗讲述昨日之战况,他就止不住的头皮发麻。

如附骨之蛆,水泼不灭的火箭……

如突降雷霆,能将人钉的蜂窝一般的天雷……

还有那战马见之即惊的火筒……

候刚委实不知,除了如伏罗一般,窝在城中当缩头乌龟,这一仗还能怎么打?

“莫要多虑,如今只能破釜沉船,不然万事皆休!”

元继温声宽尉道,“清水有我,便是李承志强攻,暂时应是无碍。但要防其声东击西,突攻秦安,故而还要乾之费心。

伏罗也不会坐视不理,我求他派几营精骑予你,至少可往来传递军情。我再让崔祖螭率三千民夫,押些粮草随你往秦安,助你守城……”

那老贼一日至少有八个时辰的醉的,要他何用?

心中骂着,侯刚只能沉声应下。又予元继问计了几句,便急匆匆的下了城。

都已召齐了亲卫,准备召集民夫之时,他才想起元继让他将崔祖螭也带上。

元继要让他助侯刚死守秦安?

崔祖螭就如愣住了一样。

方才还在想,如今四城皆由元继与候刚之亲信镇守,便是想里通外敌也无机会。

却不想,机会竟就来了?

心思就如长疯了的草,之前还只是一颗种子,转眼间就长成了参天大树,撑的快要溢出来一般。

干,还是不干?

总比做千古罪人的强……

崔祖离狠狠的一咬牙,叫过两个子侄,与其耳语了一番。

差不多半个时辰之后,候刚率伏罗相助的三营胡骑,并崔祖暾的两千民夫出了城。

太阳已经下山,天色越来越暗。想到陈于清水城外的两万魏军,侯刚逾发焦燥起来:如此之慢,怕是半夜才能到秦安县城?

万一真如江阳王所言,李承志欲行声东击西之计,暗出奇兵突袭秦安,猝不及防之下,南平王元暐能不能守得住?

“崔刺史,似你这般温吞水,怕是天亮都到了不秦安?”

“人就只两条腿,本官徒之奈何?”

崔祖螭冷声问道,“不如劳烦侯将军,找伏罗大人求些马来,予民夫骑乘,顺道将粮草也一并驮带,定是能快些的。”

你当那是土石瓦烁,我去求了伏罗就能给?

再者便是求来,又有哪个会骑?

知道崔祖螭在讥讽,侯刚阵阵烦闷:“便是有马,也不足有驮带粮草。但军情如火,候某就只能先行一步了!”

说着话,他又寻卒兵的胡将低语了几句。不多时便催着马,顺着驰道急奔往南。

亲卫与五旅胡骑紧随其后,就只予崔祖螭留了一旅,以防不时之需。

崔祖螭坐在马上,抬头望着已上三杆的明月,心中生出一丝古怪的念头:难道是天意如此?

……

魏军停驻之时近黄昏,因此营寨扎的极为简单:依旧如昨日一般,外围是一道濠沟,沟内又布了一道车阵。

但夜巡的探马却派的极多,李承志令泾州两营为外两部,每营值守半夜。

待立好了寨,后军才开始造饭……

听到城中有奸细来投,声称已被元怀封为秦州刺史的崔祖螭欲弃暗投明之时,李承志差点将饭碗丢到地上。

大哥,你反了才几天,竟然又要反?

你到底图什么?

且战事方起,怎么看都是魏军势弱,便是欲两边下注,是不是也该观望几日,待局势明郎一些?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