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五零三章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第五零三章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旭日初升,无数缕金光假剩余一般穿透朝霞,照射在四野、山岭。晨风微微吹来,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顺着草叶划落下来,如在玉盘中滚动的明珠。

昌义之盯着北岸,眉头紧缩,脸色就如断流的汧河一般,虽平静,却沉暗阴郁。

身侧的于忠、伏罗,副将裴邃等,皆如昌义之一般,脸色阴沉似水。

就只有元丽,看似波澜不惊,颇有几分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改色的气度,但心中却乐开了花。

昨晚入昌义之帐中议事之时他才得知,他与于忠走后,昌义之与伏罗商定,于汧源城南,陈仓关下陈兵精锐步卒一万,精骑三千。美名其曰以防李承志突出其名攻占陈仓。

但元丽又非白痴,昌义之用意何在不言自喻。

如今退路被隔绝,他除非彻底撕破脸一意孤行,不然只能等尘埃落定之后再行定计。元丽只能硬忍下一恶气。

故而一场议事极为顺畅,不论昌义之有何要求,元丽一概答应。

于是就有了今日的阵势:元丽的万余步卒充为前锋,昌义之之军在后为中军,伏罗的万余精骑护恃左右两翼。

近十万兵力的大阵,自然无法一蹶而就,其实自昨日午后,昌义之命民夫拆寨墙、堵河道之时,就已经悄然开始摆阵了。

不过只是入夜后稍做了更改,在前锋营之前,又以元丽的万卒布了一座如箭头般的锥形阵。也算是昌义之给元丽的一个教训。

哪知,只待昌义之一声令下便能开战,而岸北却成了一座空营?

寨墙依旧,寨外的壕沟也依旧,甚至立于营寨四周的号旗都是一杆不少,正被风刮的哗哗做响。但唯独营中已空无一人……

元丽好不幸灾乐祸:看吧,连老天都开了眼,不想让爷爷做替死鬼帮你挡箭……

不管心中如何畅快,面上自然是不能表露出来。元丽脸色稍稍一肃,带上了几分抱怨:

“某予昨夜见敌营明火执仗,马嘶牛哞,便猜疑李韶应是在连夜退兵。更曾建言县候,不若趁其撤阵时立足不稳,尽出大军破营冲杀。但县候却心忧此为李之疑兵之计,故而错失大好良机……”

昌义之气的眼珠子差点瞪出眼眶。

爷爷当时是说过,夜间起营乃行军之大忌,李韶征伐半生,焉能不知此节?故而说不定便是魏军的疑兵之计。

但这番话之前,爷爷更曾说过:如今正值春汛,汧水深急,不待上游将水堵绝,不将河谷填平,便是明知李韶在连夜撤军,也只能望河兴叹。

便是没有这番话,元丽多年领军、声名在外,焉能如瞎子一般,看不到这般宽大的一条河拦在眼前?

这贼子分明因老夫派他为破营先锋,暗生恼怒。如今再见攻敌无望,故而落井下石,讥笑予昌某。

真当我昌义之的刀砍不动人?

昌义之双眼微眯,目光如刀锋一般落在元丽的脸上:“如今正处春汛之际,汧水宽阔逾有三十丈。而至今日五更初,上游才将河水堵干,兵卒才得以填平河道。敢问殿下,昨夜敌营燥动之时,便是昌某想派兵冲寨,破营掩杀,又如何将兵卒运过北岸?”

元丽呵呵一声:“常言南人皆精擅凫水,便是在如天堑之险的大江(长江)之中,也有如活鱼。故而县候为何不遣麾下夜渡汧水?”

李韶又不是傻子,还能眼睁睁看着敌卒凫水过河?

只需在岸边置一营弓卒,便真是活鱼游来,也能将其钉死在河底。

元丽摆明就是在抬杠,昌义之不愿再理会这奸贼,只是冷哼一声,肃声下着令:“传令全军,渡河,攻城!”

一声鼓响,各军需将各归本阵,督促兵卒起营。元丽应都懒得应一声,催马就走。

于忠连忙跟上,很是不满道:“如今正是仰仗昌义之之际,你何苦与他为恶?再者既尊他为主帅,你我均为他帐下之将,若是找个由头治你的罪,你如何是好?”

“我与他非同殿之臣,他拿何等罪名治我?无非便是一拍两散……”

元丽冷声笑道,“况且是他不仁在先:我还未如何,他便当我是贼一般防备,如何让爷爷咽得下这口恶气?”

“怕不止如此吧?”

于忠双目如电人,似是要直刺元丽心底,“你昨日还称,要我留些余地,好作退路。今日却就要将予南朝炙手可热,深受南帝信重的昌义之得罪到死?”

“我何时说过一定要叛到南朝?那是你一厢情愿罢了……而我早就受够了汉人戴衫束冠、描眉涂唇、满口仁义道德,满腹蝇营狗苟这一套,不然我为何会反?

因此我宁愿跑去大漠、跑去吐谷浑放牧,也绝不愿归降南朝做一闲散公候……不过放心,这一战我定会竭尽全力,无非便是这万余步卒死伤殆尽。昌义之总不至于派我亲自攻城吧……”

果真如此?

于忠将信将疑,总觉元丽口是心非。

几句话的功夫,二人已回返前锋营中。万余步卒方一起营,便有近万南军越过前阵,驱赶着车驾、推着各种破城器械,快速的往汧阴城下移动。

夜间魏军那般大的动静,当时昌义之便已断定,李韶应是在退兵入城。疑兵之计之类的话,不过是在安定军心。

而私底下,昌义之的诸番布置却极为详尽,首要自然是攻城。

至于何时能攻得下来,会死伤多少,那就只能尽人事,安天命……

准备的极为充足,大军推进的也就极快。待鼓令响彻全军,也就一刻左右,大军便徐徐开动。

一座偌大的云车,足有四丈之高,只是拉车的牛马就有二十头。昌义之凭栏而立,眺望着东方,面带忧色。

见此,裴邃低声问道:“县候可是心忧子云(兰子云)?”

“攻城掠地,难免会有死伤。即便魏军兵力十之七八皆集于岐、秦二州,但其余诸郡县皆有留守之卒。且魏地民风彪悍,无论是郡望世家,还是豪强旧吏,均筑有堡寨,蓄有私兵。故而子云此行不一定就能一番风顺……”

昌义之悠悠一叹,“再者,连伏罗、元丽、于忠这般人物,皆对李承志畏之如虎,诸般信报言之‘天雷’等物,及元丽与于忠所谓‘天授之人、神机妙算’等言并非空穴来风。

故而我才心忧:若李承志识破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不驰援李韶,而是快马轻骑急行往东,子云必将危矣……”

天授之人……神机妙算?

世人岂会有这般人物?

裴邃自是不信,温言宽慰道:“若真能掐会算,魏帝也就不会死了,故而定是以讹传讹!至于雷器等物,待景俊归来,自然便知……”

还能如何?

也就只能当成谣言了……

昌义之微一点头:“算算时辰,景俊应是已与那李承志接战了……若是有急报传来,你莫要耽搁,记得提醒予我……”

“县候放心,末将省得!”

话音方落,便听远处一声锣响。二人猝然一惊,齐齐回首,见有数骑向自而而来,速度极快。

马上骑士边催马边大声呼喝,口称急报,沿途兵卒纷纷避让。

昌义之的瞳孔猛的一缩:来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