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五三五章 小丑是自己

第五三五章 小丑是自己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正在修改,请十分钟之后再看。

…………

……

……

……

见到元英,李承志才知何谓人头鬼面:脸上如同涂了一层姜汁,不见半丝血色。两眼深陷,目中黑多白少,就如鬼目。仔细一看,竟连充斥于其中的血丝都已渐暗。

脸上已无多少血肉,仿佛用刀剜去了一般,再加枯黄如草的白发,就如已经毙命多日的饿殍。

结合一些传言,李承志当即就断定,元英这是天绝之症,也就是食道癌。是硬生重的饿成这般模样的。

虽然惊讶,但他殊无半丝同情之色。依旧风轻云淡,莫说起身相迎,竟连手都未拱一下。只是席地而座,一手后撑,一手举着一盏果酒吸溜。整个人半仰半躺,似是恨不得躺倒睡一觉。

元英尚可,只是呵呵冷笑。而元澄却气的脸色乌青。

“便是不论官爵,孤等三人哪个不比你年长三五十载?更何况广阳王即将为你外舅,你敢如此不敬?”

已在被打了左脸,难不成还要我腆着脸、装着笑,再将右脸也凑上去?

没有这么犯贱的……

似是如梦初醒,李承志微一偏头,朝着元嘉略略一拱:“倒是未看到殿下……”

元澄气的直抖,元嘉却若有所思:李承志竟敷衍都懒的敷衍,摆明今日已无法善了。

紧随三元之后的秦松更是眼珠子都快突了出来:原来李承志并非只对太后无礼,他是对谁都无礼……

“放肆,三位亲王皆为国之柱石,李郡公安敢无礼?”

太后厉斥一声,又喝令秦松,“还不搬座软榻, 扶中山王就座?”

“就放予此处!”

元英指了指李承志的上首, 几个太监摆好软棍榻。元英堪堪坐就,两道目光就如寒芒,刺在李承志的脸上:“便是有大功傍身,你何敢如此嚣张无忌?”

“我明知道你要害我, 我何必又要与你虚与委蛇?也莫要以‘少不经事, 难堪大任’,‘玉不琢不成器’这一套说辞来敷衍予我!”

李承志半丝都不退缩, 双目直视元英, “中山王,我知你夺我兵权、易高司空为帅并非全为此故, 因是欲平衡朝局、不愿使高氏坐势成大而已。

但李某百思不得其解, 我已于关中大胜,甚称奇功,且且交卸兵权于李韶、刁整,更是孤身北上。殿下却依旧不依不饶, 这是何故?至于谣传我与太后如何, 更是滑天下之稽, 故而就莫说提及了, 陡惹人耻笑。”

这次莫说秦松, 就连高英的脸色都变了。

官场上向来讲究光风霁月, 和光同尘。用后世的话说, 就是做人留一线, 日后好相见。

李承志一张嘴却就是撕破脸的架势。分明是摆明车马, 要与元英论个是非曲直。这已然是要往死里得罪人了,而且并非只是元英, 还有身为首辅的元澄,以及即将为翁婿的元嘉。

高英总觉有些不对, 一时间又辩不出哪里不对。

但他至少知道,李承志万万不该将她二人之间如何如何的流言喝破。如此一来, 岂不是天下皆知,还让她日后如何单独召见李承志?

李承志直问本心, 元澄与元嘉皆是脸色微变。

若非方才一番秘谈, 连他二人都不知元英对李承志步步紧逼,皆是因“天雷”而起。李承志又是如何知道的?

这只是其次,关键是李承志此时的这番做派,竟是半点余地都不留。

元英暂且不论, 已然行将就木,不久于人世, 得罪了也就得罪了。

但元澄与元嘉呢?

二人皆为宗室、贵为亲王。且功高著世, 贤名远播,凡幼帝亲政之前,他二人便如定海神针,辅臣之位不可动摇。

李承志已然与高肇决裂,若再与他二人反目,这官,还怎么做?

便是病痛缠身, 元英的神智却极是清明, 直觉更甚:他总觉的,李承志似是破罐子破摔。

他隐隐抓住了一丝念头, 又似不敢置信,沉声喝问道:“你欲如何?”

“不如何!古言,君之视臣如手足, 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李承志轻声笑着,“我只想问广阳王,诸公如今视我李承志,又为何物?”

这番话何其诛心,至此时,元英哪还有如之前般镇定。两只眼眶急剧收缩,额头上隆起根根青筋,狰狞而又可怖。

“是不是又要喝我大胆、无礼、不敬?”

李承志意兴阑珊的叹了一口气,“先帝在时,我与陛下时常就这般奏对, 不知已被骂过多少回, 但有何用?”

意思是你元英与元恪比起来, 还差着一些。

但就事论事,不管李承志对元恪如何不敬, 元恪时常骂作他是“逆臣”, 也不过是嘴上说说。

而如今,元英等人却真是视李承志如仇冠的……

“放心,我李承志若真有不臣之心,就不会委屈求全,更不会交卸兵权。且如今人就予诸公当面,要杀要剐,还不是任由殿下处置?”

李承志微微一笑,“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教而诛是谓虐,故而便是欲治我死罪,也该叙明罪状才是?”

已到这般地步,哪还有脸面可言。元英猛的咬起了牙:“好,我且问你,何来的河西遗部?”

从甫一问世至如今,也才堪堪半年。且眼下不论是柔然、高车,还是元魏都着紧于战事。再者已予李松等人万般交待,李承志不信元英已查了个水落时出?

他眉头微微一挑:“朝廷都不知,我如何能知?”

“那你安敢将国之利器轻予外族?”

国之利器?

李承志懵住了。

他原以为,元英为问他“勾联外族、擅起战端”的名议问罪。岂不想,根源竟在这里?

李承志有一种卯足了劲,却一拳打在了空气中的感觉。

“就只因此故?”

“只?”

元英阴阴一笑,彻底不再伪装,“李承志,如今世人皆知你李氏之雷器锐不可挡,世间难敌。而你欺天昧地,千金敝帚,是何居心?”

元澄紧随其后,厉声喝道:“你口口声声称对先帝忠肝义胆,碧血丹心。却屡次欺瞒予他,可见揣奸把滑之态……”

元嘉又语众心长道:“你天纵其才,更饱读诗书,焉能不知匹夫无罪,怀其壁也的道理?故而莫要再置气,你若坦之以诚,便是封你个国公又如何?”

这双簧唱的好呀,前两个唱红脸,后一个唱白脸。

“欺天瞒地,千金敝帚……早说啊?”

李承志突然就笑了起来:“中山王,你若早些言明,使我知道你因此而生忌,我早将天雷配方交予元熙,令他八百里加急送往京中,何来之后这般多的事端?”

他越笑声音越大,震的窗纸都嗡嗡有声。元英的脸色却更见阴沉,仿佛能滴出水来。

元英是他长子,更是中山王世子。李承志出兵之时,还是他亲自安排,迁为李承志的中兵统将,也就是那三营虎贲的主官。

本是欲借此机让元熙与李承志结份香火情,再捞些功劳,谁知阴差阳错,到头来却做了奸细。

李承志终于知道了前因后果。

什么怕他轻敌、什么平衡朝局全是借口。元英是怕他一胜再胜,而后一不做二不休,最终造反。

怪不得他当着元怪的面交卸了兵权,遣散了亲卫之后,孤身只带了数十仆臣南下之后,元英都不放过他。

若非回京途中每至一县,都会有京中遣来的羽林等候,近似监视一般,他何至于走了足足四十余日?

何谓异曲同工,曲途同归,不谓如是也。

他正愁如何撂挑子,元英就递上了板凳……

李承志笑的眼泪都出来了,好一阵才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稍后,我便将一应配方并那天雷送予宫中,正好也让诸公见识见识……”

这么好说话?

三人面面相觑,脸上尽是狐疑。相互使了个眼色,元英沉声问道:“不会又是鸡子、麦粉那一套诓骗之词?”

“绝不会……”

李承志抹了一把眼泪,“见过之人何其多,便如元鸷、元熙,一辩便知真假……但某有一事相求!”

元英大袖一挥,好不爽快:“直言便是!”

元澄与元嘉也是频频点头。

他们都以为,李承志听到元嘉方才所言:便是封你个国公又如何,从而动了心思。

凭心而论,李承志屡立奇功,不赏委实说不过去。虽说之后屡有骄狂之举,但瑕不掩疵。就如元澄与元嘉所言,便是想治他的罪,竟都找不出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再者他已贵为郡公,如今更有开疆拓土之功,再进一步,封个国公绰绰有余。

况且予元魏而言,爵是爵,官是官,不见宗室亲王整日混吃等死的也是一抓一大把,何况国公?

便是他心有不贲,日后不用就是了。只要能堵住悠悠众口就行……

三人这般做想,故而很是淡定,只待李承志开口,便会向太后请命。

至于太后会不会答应?

呵呵呵……

“经此一次,李某才知世道人心为何物?”

李承志悠悠一叹,目光依次在众人脸上扫过。

元英与元澄神色依旧,就只元嘉稍稍有些赧然,似是未帮这准女婿说话而有些歉疚。

而看高英时,脸上浮出一丝埋怨,好偈在怪李承志不该如此不留余地,彻底恶了元英与元澄。

你当我没看见说到“将天雷并秘方送予宫中”之时,你眼中一闪而过的那丝窃喜么?

早该料到的。

高英姓高不假,但她如今,却是元氏的太后。

便是他自问没事若观火,明察秋毫,一时间竟也辩不出高英到底是人,还是鬼?

若非如此,今是这殿中剑拔弩张,反颜相向。不论是他,还是元英,皆视她这个如无物,依高英的性情,早就暴跳如雷了。

如今却端座殿上,稳若泰山?

至于元嘉,人家本就姓元……

李承志恼倒不恼,就是有些想笑:两刻之前,自己都还劝着高英“小不忍,则乱大谋”。

至头来,原来小丑是自己?

他悠悠一叹,朝着高英拜了拜:“臣予沃野之时,不得已与乱军夺城,不慎中箭,伤了腑脏,故而奏请太后,能否允臣辞官,颐养天年?”

高英横了李承志一眼:“你才几岁,就要颐养天年?不准!”

“那请太后准臣休养些时日,待臣恙体稍安,再叙职也不迟!”

元英正要接话,高英俏脸一冷:“你欲休养到几时?”

“一两月吧!”

一听不是三五月,高英心下稍松:“准了!”

“谢太后恩旨!”

李承志起身拜了一拜,又道,“既如此,我臣就先行告退,稍后将那天雷并秘方一并送来……”

一听秘方,高英兴奋的都有些坐不住了,但面上依旧气定神闲:“又何必急于一时?”

“还是早此为妙!”

“也好!”

得了高英首肯,李承志施施然的出了大殿。听到脚步声渭行渐远,似是纷外沉重。

高英心中有些歉疚,叹了一声,又望了望殿中的元英、元澄、元嘉。

看三人喜上眉梢,她才后知后觉:莫不是李承志以为,自己与元英等人沆瀣一气,在算计于他?

确实有些算计,但李承志又

“谢太后恩旨!”

李承志起身拜了一拜,又道,“既如此,我臣就先行告退,稍后将那天雷并秘方一并送来……”

一听秘方,高英兴奋的都有些坐不住了,但面上依旧气定神闲:“又何必急于一时?”

“还是早此为妙!”

“也好!”

得了高英首肯,李承志施施然的出了大殿。听到脚步声渭行渐远,似是纷外沉重。

高英心中有些歉疚,叹了一声,又望了望殿中的元英、元澄、元嘉。

看三人喜上眉梢,她才后知后觉:莫不是李承志以为,自己与元英等人沆瀣一气,在算计于他?

确实有些算计,但李承志又“谢太后恩旨!”

李承志起身拜了一拜,又道,“既如此,我臣就先行告退,稍后将那天雷并秘方一并送来……”

一听秘方,高英兴奋的都有些坐不住了,但面上依旧气定神闲:“又何必急于一时?”

“还是早此为妙!”

“也好!”

得了高英首肯,李承志施施然的出了大殿。听到脚步声渭行渐远,似是纷外沉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