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五五三章 调虎离山

第五五三章 调虎离山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正月晦(月末),弃破衣,送穷子。

此为三令节时(另有三月三,九月九),普天同庆。无论南北,皇帝皆会赐宴群臣,士女泛舟同乐。

夏州地处北地, 天气依旧寒凉。清水(延河)河畔早晚仍会结冰,故而并无此依俗。

但如此大节,定是要欢庆一番。天色将明,高猛便率州官众官这祭天、拜神,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待诸番礼罢, 便是例行聚宴。无论世家、豪强皆是如此。就连贫寒之家也要捏几个面人祭祭神,割一刀好肉、沽两斤劣酒解解馋。

是以举城飘香, 处处欢声笑语, 论热闹,丝毫不输于年节之时。

但唯有州府之中死气沉沉,但凡是官,无一不是愁眉苦脸,阴云密布。

高猛更甚于常人,只短短数月,两鬓便见白色,仿佛突然间就老了许多。

脸色更是阴郁,眉眼间隐露着几毕戾气。

勉强饮了几杯,他便借口身体不适,独自回了后衙。诸属官见状,自是也无饮宴的心思,逐一散去。

今日不用上衙,除当值之佑吏,其余官员皆休沐半日。出衙归家之际, 别驾王申与金明郡守吕放之登上了同一辆车。

王申是如今已为右仆射(加官, 非实职)的王显之从子, 铁杆的高氏党徒。金明郡守吕放之更是高猛心腹中的心腹。是以这二位堪称高猛之左膀右臂。也更清楚, 府衙众官为何愁眉不殿,而高猛又为何焦头烂额。

马车缓缓行驶,看了看驾车的族弟,吕放之拧着眉头,低声问道:“使君何故忧虑?”

你来问我?

好似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王申瞪着双眼,见了鬼一般的盯着吕放之。

看他似是真不知道,王申黯然一叹:“鲜于与屋引两氏连番遣使,追问于去岁仲春之时,州府由其二部征召了万余丁壮。

时使君称遣其予六镇襄助太尉抗贼,但蠕蠕予秋时便是退兵,如今又过了数月,仍不见族丁归反。故而这两部追问予使君:何时役满,人又去了何处……使君故而忧虑……”

平平无奇的一句话,却骇的吕放之心惊肉跳,额头直冒冷汗:“这两部……知道了?”

“要是知道了,这二部之首领怕是早往京城申告,或是就地起兵了,岂能遣使来催?”

听到王申这句,吕放之心中稍松,但也就只是稍松。

只因这二部万余壮丁,皆被高猛交由吕放之于高奴县掘挖油湖,而后死了个一干二净。还哪里有半个活人?

但纸是包不住火的,便是此时慑于使君、太尉之威,这两部疏勒首领不敢造次。但上万丁壮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不可能不了了之。因而若再不回应,这两部首领十之**会上京申告。

到时又该如何?

吕放之急的心中好似着起了火,眼中赤红如血,牙关紧咬,有如野兽嘶鸣,喉中发出丝丝怪响:“何时……才为良机?”

“糊涂了?”

王申悚然一惊,低声斥道,“此等天机,你我焉能置喙?”

莫说是他们两个,便是高猛也不敢过问,不然何至于焦虑成眼下模样?

“如今之计,唯有苦捱!”

王申悠悠一叹,声音低不可闻,“前日才有密使予使君报过,我隐有耳闻:上月之初,只是恒燕二州之僧逆便已有三十万之众。何况恒、肆二州之逆贼也隐已成势。

任崔延伯当世名将,但手中缺兵少粮,只能节节败退。若再过一月,朝廷再无强援,定州必溃……”

定州一溃,等于燕、晋之地就彻底乱了。便是太尉仍觉良机未至,西部敕靳也罢,朝廷也罢,已是焦头烂额,哪里还能顾得了区区万余丁壮之去向?

王申这般劝着吕放之,看似有理之节,但只有他自己清楚,这不过想当然。

局势千变万化,又岂是他坐于夏州这方枯井之中能推演的出来的?

不过是敷衍吕放之,怕他自乱了阵脚。

吕放之心下略定,又问计道:“那这火油,还采是不采?去岁秋,太尉班师回朝之际,暗中自北镇运来的那些镇民,已然所剩无几了……”

王申被惊的毛骨悚然,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么快?”

那可是足足两万余丁壮?

吕放之沉声比划着:“便是徤牛,于坑下都抵不过十日,何况是人?如今日渐转暖,毒气逾重,毒毙者一日多过一日。若依旧深挖,死的怕是更多……”

他每说一个字,都仿佛在王申心中压了一块石头。说到最后,就如压进了一座山,重的王申喘不过气来。

古时之桀、纣,有无如此暴行?

明知此举伤天害理,罔顾人命,但方知油湖下有毒,且为剧毒之时,自己为何就未能秉心直言?

便是造反,也不能活生生的人当做畜牲,一死便是好几万……

想到这里,王申突的打了个激灵,又狠狠的一咬牙:“莫要挖了。若这些丁壮再死绝,真等有朝一日,怕是运粮的民夫都征不齐……罢了,我便去求使君……”

吕放之也跟着叹了一口气:“我早有此意,但又怕恼了使君,更怕误了太尉之千年大计。但这般行事,委实……委实于心不忍……”

“那就同去!”

王申大袖一挥,喝令着吕放之的族弟转向。

但马车都还没调利索,又听车外一阵锣响,并伴有斥喝百姓避退之声。

二人闻言一惊,不约而同的奔出车厢。

顺声往去,一匹快马自南往北狂奔而来,似是急报军情的快马。再凝神一瞅,吕放之骇然色变。

马身下的百宝钩上挂的,分明是他金明郡的郡旗。

吕放之厉声大喝:“本官在此,何故来报?”

骑士闻声猛一靳马,跟头绊子的跳下马背:“使君,大事不好:昨夜子时,高奴县平地生雷,响彻云宵。足足响了两刻之后,又突发大火,火势燎天,人不能近。至卑职受校尉之令予使君急报之时,火势依旧未弱半分……”

突发大火?

吕放之的脸色雪白如纸,嘶声问道:“可有死伤?”

“多是沿延水左近,因筑城掘少而遗弃的沙湖,故而并无死伤……”

信使回应着,又往怀中一摸,掏出一封烫了火漆的信封,递给了吕放之。

不知为何,听到“并无死伤”那几个字时,吕放之不喜反惊,竟似要厥过去一般。

王申面露凝重,伸手将信接了过去。

但只是扫了数眼,他便脸色一变,止不住的打了个哆嗦。

完了……

金明郡尉在校中写道:子时初,满天星辰,朗郎晴空,高奴城外却突起惊雷。足足响了两刻,郡丞与郡尉本欲遣人出志愿查探之际,延水河岸又突发大火。

且不止一处,而是足足六处,皆是火势滔天,于数里外都看的清清楚楚。也正如信使所言,莫说救火,但凡活物近至百步以内,须发都会无火自卷,这怎么救?

雷不可怕,起火也不可怕,便是烧死些人也不可怕。

可怕的是,从湖中挖出后又熬炼过的那些油沙,皆被吕放之以修缮城墙的借口,堆积于城北五里外。而沙山底下,皆埋着挖沙时毒死的丁壮的尸体。

足足四万余,全被炸了出来。

更有其者,凡是采油的沙湖,全被点燃了……

“天意……难道是天意?”

吕放之眼前阵阵发黑,扶着车厢喃喃自语,脸上老泪纵横。

“走,去见使君!”

王申比吕放之稍好一些,但依旧骇的直打软饭嗦,硬是咬着牙将吕放之往车上拖:“你清醒此……这老天早瞎了,何来的天意?这分明就是**!”

**?

吕放之稍镇定了些:“别驾何出此言?”

“等见了使君,我再予你分说!”

王申将吕放之拽上车,又数声急喝。吕放之的族弟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往刺史府奔去。

高猛披着头发,半敞着衣襟,斜斜坐于榻上。身上就只穿着一件中衣,连脚都是光着的。

再往里的纱帐之中,隐约可见有美人慵懒的支着手臂,痴痴的望着高猛。

堂外一阵糟乱,又听心腹立在门外,低声秉道:“使君,王另驾与吕郡君求见,称十万火急!”

十万火急?

能有西部疏勒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眼见就要入京申告还有急?

高猛轻吐了一口气:“请他二位先予中堂稍后,我即刻就到!”

“诺!”

门外脚步远去,美人披着一件纱衣款款起身,走出纱帐媚声问道:“郎君,可是要奴帮你更衣?”

高猛抬起头,望了望那张与高英足有七分相似的脸,心中生出阵阵厌烦。

只是肖似,终究并非真人!

他不耐的挥了挥手,也不着官服,只是随意的寻来一件儒衫草草一裹,光脚蹬上靴子去了中堂……

天降惊雷,炸出了数万死尸……

连烧七座油湖,再也不用死伤人命,采熬火油了……

这无疑于东窗事发,大祸将至,更是近似于断了高氏为数不多的依仗。但不知为何,高猛心中先是一松,好似千斤重担突然卸下了肩头,只觉阵阵轻松。

再也不用受煎熬了,最好即刻起兵,哪怕兵败被杀,更甚至被诛了九族,也要比之前负恩昧良,日日自责好受百倍。

连舒好几口气,高猛才猝然惊觉。随即勃然大怒,更是阵阵心悸。

普天之下,还有何人能有平地惊雷这般的手段?

这要不是李承志干的,他敢跟着姓李。

但问题是,李承志为何知道的这般清楚,就如亲眼所见,知道那沙山之下埋着死尸,更知道七座油湖的具体位置?

要知道,元晖几乎遣派上千绣衣密使,费尽心机明查暗访,也只寻到了一座而已?

几乎是下意识的,高猛就想起了高肇与他秘谈之言:李承志,天授之!

难不成,真就能居于京城之中,可断千里之外?

不然再委实无法说的通。

再者,李承志又是从哪来的这般好手,能躲过近如铁桶一般守军?

金明郡中有奸细,为数绝不会少,更有可能,郡衙、军营,更或是吕放之之亲信之中,都已有人被其收买……

高猛悚然一惊,方要下令,又颓然一叹。

已至此时,又哪来的时间顾及这些细枝末节?

该是稳定大局,杜防消息外泄,戒备州中因此生变。更要即刻向京中急报,请叔父定夺。

至于奸细,等大军至金明郡之后,再慢慢甄别也不迟。

高猛瞬间就有了决断,冷声喝道:“放之,你先行一步,即刻就走。至金明后,立刻召令郡兵封县、封郡,并严令官民,不得造谣生事,以讹传讹……

我随大军紧随尔后,予州城至金明三百里而已,若连夜行军,最迟明日午时便能赶至。是以你莫要惶急,更莫乱了方寸……放心,万事有我……”

“公谨!”

王申往下一拜:“使君吩咐即可!”

“我走之后,你需紧闭城门,严查谨守,以防贼人趁机生乱。除此外,需遣派心腹,截断往北予六镇、往西与敕靳各部之要道,万勿走漏风声!”

“下官谨记,使君放心!”

“好!”

高猛重重的一点头,“传令,命各营将中堂议事!”

……

自前年冬元恪遇刺宾天,高猛授高肇之意,于夏州大肆征兵,如今步骑合有五万。操训近有年半,已颇具战力。且时时枕戈待旦,只等良机。是以高猛一声令下,不到两个时辰,一万战兵便已整备出营。

另有一万,各往东起灵州(原薄骨律镇,今宁夏灵武县),西至恒州(元魏旧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的秦长城,便等于封死了夏州往北的所有要道。

是以城中还有战兵一万,王申将其一分为二,日夜轮换。而后再分两部,一部守城,一部予城中巡防,以防万一。

高猛也确实未料错,确实有人予借机生乱。

那数万肯尸体也罢,还是七座油湖也罢,都不过是将高猛引出统万城的调虎之山之计。

李承志真正目的,是藏于夏州大营之中的那数十万石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