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五五六章 幸亏跑的快

第五五六章 幸亏跑的快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莫急,先随我出城再说!”

李承志交待一句,急匆匆的赶往偏厢。

百余家臣本着棉衫、皮袍。李聪只是一声令下,便换上了甲胄。

就连魏瑜都披上了一身软甲,脸上既有害怕,又带着几丝兴奋:“夫君,可是有贼人杀过来了?”

“怎么, 难不成你还还能帮我杀几个?”

李承志捏了捏他肥嘟嘟的脸,“莫怕,有我在,定能护你周全!”

看李承志还有心情说笑,一侧的高文君与张京墨同时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二人同样的打扮,银甲、腰刀、短弓一样不缺。高文君甚至还握着一支六尺齐眉枪。

李承志哭笑不得, 但心中也有些感慨。

总比娇滴滴的躲在车中,稍遇惊变就大惊小怪的强。

看三位夫人收拾停当,他翻身上马。手在魏瑜的后领一抓, 就将她轻飘飘的提到了马上。

李聪先行一步,率百余家臣开道。

走的是驿站后门,相对而言要隐避一些。许是连日雨雪,且已然入夜,此时只觉寒风逼人,凉意刺骨。

街上空空荡荡,殊无行人。天空有如黑洞,不见一颗星辰。

李聪尽量放缓马速,借中街边民居中透出的烛光,往城门行进。

但也就走了百余步,方至一处岔口,突见灯火大作。

那数十盏灯笼就似凭空从天上冒出来的一般,将整条街都照的透亮。若非李聪厉练日久,日渐沉稳,差点就将属下开弓了。

再一细瞅, 道边的民居墙头、屋顶暗影绰绰, 数不表藏了多少人。而岔道正中,赫然立着数排马车,已将去路堵了他水泄不通。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一匹甲马从横侧的巷中走了出来,马上骑士全身甲胄。再加夜色昏暗,李聪也认出长相。

“李参军!”

来人朗喝一声,又掀起了面甲。

李聪脸色猛变,瞳孔缩成了针眼。

高湛!

他不在京中任直寝将军,护恃太后,为何会在上党?

怪不得郎君甫一听王显来访,便骇然变色,竟半刻都不敢耽搁,急欲出城。

怕是已然料到已生变故……

心中狐疑,又听高湛喝道:“此路不通,回吧!”

回?

一旦回了驿站,就真成困兽,插翅难逃了。

若是予此地突围,尚还有一线生机,未尝不能逃出城去……

李聪紧紧的握住了握住了刀柄,向左右授予意道:“速向郎君报!”

“不用了!”

身后传来一声清喝,李聪猝然回头,先看到了一枚黄澄澄的令牌。而后一定神,又看到手持令牌的李孝先。

此乃李氏家令,也为白甲旧部、李氏部曲之军令。以大小、形状、图案来区分。只一眼,李聪就认出是郎君之令信。

他能看清,麾下部曲自然也能看清。根本不需多言,众家臣便知李承志已将军令授予李孝先。

李聪忙一拱手,往后退去。李孝先将令牌往怀中一塞,俯身一探,便从钩上解下骑弓:“备战!”

两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百余部曲齐齐一应,予空旷无声的夜中就如敲响了战鼓。

上百人的动作出奇的一致,只几息,便已是弓在身,箭在弦。

高湛厉声喝道:“李承志,你就不怕饮恨于此?”

李孝先举起了手里的弓:“李郎将,莫要废话。你若敢战,战就是了。若不敢战,就趁早让开!”

“便是过了高某这一关,你当那三丈余高的城墙、城内数千郡兵是摆设不成?”

“莫说只是数千,便是数万又如何?”

李孝先依旧风轻云淡,“至于城门,炸开就是了!”

炸?

怕的就是这个……

高湛的脸猛的一白。

正自沉吟,又见方才喝退李聪,与他应对之人挥了一下手,百余李氏部曲齐齐拉弦,瞄向墙头、屋顶,高湛用力的一咬牙:“好,我让!”

随其一声令喝,登时跑出十数个兵卒,移开了堵路的马车。

百余甲骑鱼贯而行,有条不紊。高湛立在道边,两只眼瞪的有如牛眼,一眨都不敢眨。

但走到最后,竟连一驾马车都未看到,高湛心不由的往下一沉。

无论是城门守望卒,还是驿中官吏皆信誓旦旦,称只是李氏家眷,所乘车驾就足有六七辆,但此时却不见一驾。

绝不是李承志声东击西,依旧留在驿站。而是他立机立断,抛却细软,便是三位夫人也换了与部曲同样的甲胄。

由此便知,若他不让,李承志真敢破釜沉舟。

只凭这份果断与无惧,就令高湛佩服不已,也更让他咬牙切齿,却又无计于施。

这样都拦不住李承志,还能用何办法,将他留下?

高湛恨了好一阵,又喝令几声,率部曲紧随其后往南城门奔去……

听到手下来报,元天赐如糟雷击,目瞪口呆。

李承志诓他在前院应付王显,自己却偷偷从后门溜走了。就如王显是洪水猛兽,要害他一般,竟连细软、车驾都毅然舍去,近如逃命?

更不敢置信的是,竟真有甲兵于驿外阻截,不但戴盔披甲,更是负刀执目,几如明火执仗。

李承志再不堪也是一品国公,当朝新贵。上党如此作为,与造反何异?

懵了好一阵,元天赐才惊觉王显就在一侧。下意识的脸一沉,不卑不亢的问道:“敢问王史君,意欲何为?”

这也不是个好东西,不管是予不是,一张嘴就按到了王显头上。

王显怅然一叹:“与老夫何干?”

说罢便站起身,却自顾自的往外走去。

听其亲兵、扈从呼喝之声,似是要出城去寻李承志,元天赐一个激灵:这怕是要打仗了?

好端端的,王显发什么疯?

他急忙唤来属下,令其看好驿站,自个又骑了一匹马,往城外奔去。

城外也是一团糟。

佐大的军营,就如被灌了水的老鼠窝。军官嘶吼,士卒乱窜,殊无头绪。

也怪不得会这般乱。

委实是军令来的太急,饭碗还端在手里,上官突然就称有敌来袭,要出营列阵。

若是聚于一处倒也罢了,怪只怪李承志体恤士卒,怕连日阴雪野外湿寒,借了民居供其夜宿。是以各处金鼓敲的震天响,士卒却不知该向哪一处聚集。

事后还是李会献计,点燃了一处谷场中的草垛,才将兵卒集起。

都快乱成了一锅粥,但司马谷楷却半点都不急,只道李承志大惊小怪,不知搞什么把戏。

此乃上党,中原腹心之地。又非边镇,常有马贼、流匪出没。况且李国公居于城中,何险之有?

他从而在马上,好奇的盯着半空。

方才便是功曹李会来寻他,称城内有急令传来:驿站猝然生变,有逆贼欲谋害国公。又称国公即将出城,令中军予陈外列阵迎敌。

谷楷是司马,为国公府军事主官不假,但其下六曹,有四曹主官皆是李承志之心腹。就如中兵曹、功曹、户曹、仓曹,李会就是其中之一。

再者李承志威名在外,诸般诡谲之术惊世骇俗,是以李会称李承志已从城内传来令信,谷楷已信了七八成。

他就是好奇,如今城门紧闭,城下也无金鼓之声传来,城上更是伸手不见五指,那这讯令是如何传出,又是如何传的这般清晰,且这般快的?

待李会给他指了指天,谷楷才猝然发现,半天之上就如流星倒垂,爆出一团团的火花。

“此乃何物,竟如此神奇?”

李会言简意赅:“火!”

谷楷又追问道:“如何制的?”

李会未作声,只是古怪的看了谷楷一眼。

此乃李氏绝密,太后、元英、元澄、高澄等人那么逼迫,郎君都未吐只字半语,这谷楷哪里来的胆气敢问这样的话?

他只是摇头:“某也不知!”

别说他不知道,整个李氏,知道全盘配方并具体流程的,就两个人。

一为李承志,二为李亮。

余者皆是一知半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谷楷自知失言,讪讪一笑。又听“咯吱”一声,他猛一抬头。

城门,竟然开了?

无论县城、郡城、州城,但一入夜,城门紧闭。便是朝廷急令,更或是来了圣旨,至多也就是将人吊上城去。但城门是绝对不会开的。

这是常识,也是法令。

但若一开,无不表明已有变故。

但晚晃晃的一队甲骑鱼贯而出,分明就是李氏部曲,谷楷心里一咯噔:莫不是真有人行刺李国公?

也就数息,银铠甲骑便已陆续奔过护城河。听李会唤了一声郎君,谷楷才认出那当先一骑就是李承志。

他催马上前问候,李承志只是轻轻的嗯了一声,而后又看了看依旧乱哄哄的军阵。

离他发出警讯至此,已近两刻,这两千兵马竟连阵形都未列好?

固然有谷楷以为李承志大惊小怪、消极怠工之故,但也由此可见,这两千中军但是比乌合之众强一些,也强的有限。

朝廷自然不可能奢侈到将护卫京城之中军派给李承志为封国之兵,但考虑到路途遥远,北地各州叛乱四起,是以并未给他临时征召一帮民夫,而是将原本用予高肇征蜀的新军派了两千。

器甲刀兵、车马粮草也算齐备,就是这战力委实不敢恭维。

虽是由高肇操训,但不可能人人都是高肇心腹。有谷楷这个愣头青在,再者诸曹、诸旅都有李氏仆臣为主官,李承志倒不但心这两千中军会就地反戈。

若有反一,也就只能将就着用了。

他暗暗叹了一口气,又高声喝道:“李聪,立帐,恭迎王史君大驾!”

王史君,王显?

谷楷微微一愣:“王史君为何会来上党?”

何至王史君,怕是还是加上一个高司空才对。

不然高湛不会凭空跑来上党,更甚者是摆明车马,谷对李承志不利。

不是李承志小看他,若无绝对的依仗,借高湛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这般放肆。

看到一盏硕大的灯笼冉冉升空,知是李国公之仪仗,营中的吵闹之声才稍小了些。

也就营帐堪堪立好,元天赐后发先至,满头冷汗的奔进帐中:“国公,高……高太尉已到营外!”

满以为李承志会大惊失色,他却只是点了点头,好似早就料到一般。

“见到高太尉了?”

“已然见过!”

“太尉有无提及,为何突至上党?”

“太尉并未提及,倒是王史君声称,因连日大雪,致大河(黄河)与汾水凌汛,淹毁汾、并二州良田、民居无数,是以太后急诏太尉北上,赈抚二州!”

倒是个好借口?

李承志轻轻哦了一声,又道:“有请!”

元天赐一万个不解,心想既然太尉与王史君皆在上党,上党之官吏为何半句都未予他提及?

再者这二位便是拜访李国公,又何需予深更半夜?

更诡异的是,羽林郎君高湛为何会率兵于城中阻截李国公出城?

事事处处都透着诡异,但元天赐哪敢多嘴,只是恭身出帐,却迎高肇了。

待其走后,李孝先低声道:“郎君,高肇即为太尉,无故不得离京。如今却明目张胆的予此处阻截予你,怕是来者不善!”

意思是高肇可能已经反了,而王显、上党,也已经反了!

李承志仿佛胸有成竹,轻轻摇头头:“放心,不会那般快的!”

如今距李丰烧粮,也才过去了九日。便是高猛以八百里加急报予高肇,少则费时三日,多则四五日。就只余四五时的时间,仓猝之间,高肇又能做出多少布置?

顶破天,也就是寻个借口出京,逃往北地。他之所以突然出现在上党,不过是心有不甘,又恰好顺路,便来寻李承志了。

若是高肇真有万全把握置他于死地,更或是王显及并州已然附逆,只需趁李承志不备,尽起上党郡兵强攻驿站。

就凭百余家臣,便是有些许火器可依仗,李承志估计也是凶多吉少。

是以李承志才会授意李孝先:尽快出城,便是一息也耽搁不得……

幸亏跑的快,若是被高肇堵在城里,就只有鱼死网破了。

不然还能任由高肇将他绑架到夏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