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五五七章 将计就计

第五五七章 将计就计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李承志双手负于背后,如一杆标枪,立于堂上。

见高肇与王显入帐,他莫说相迎,竟连手都未拱一下,只是微一颔首:“坐!”

元天赐脸上的冷汗冒的更快了。

早知李国公与高太尉不合,但未想竟至如此地步?

再不堪, 高太尉也是叔外舅,怎么论也是长辈,李国公竟连半分遮掩都懒的做了?

一位是曾经的恩主,一位是如今的主上,夹在中间好不难受。更怕二人就地反目,待高肇与王显落坐,元天赐便寻了个借口退出中帐。

刚一出帐,便被候在门外的谷楷拉到一旁:“究竟生了何等惊变, 为何国公传讯,竟令我等予城外列阵,似是视高太尉如大敌?”

元天赐心中一凌,举目瞅了瞅已列成阵形的兵卒:“我也不知……先是王史君来访,国公不知何故,声称稍待,暗中却率家臣自后门脱身。

而方至街口,却又突遇高郎将阻截。差一些便打了起来……”

高郎将……岂不就是高太尉之次子?

谷楷心中一紧,转身就走。

元天赐急声道:“你往何处?”

谷楷边走边回应,“先前只以为是国公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竟未想真于城中遇险?我自是去喝令各部严加戒备,以防不测?”

以防不测?

元天赐疑声道:“那可是高太尉?”

谷楷脚下稍顿,转过头来,冷声道:“我即不属三省,也不属兵部与两卫, 除国公之号令只遵皇命。故而太尉与我何干?”

元天赐仿佛冻住了一样,直到忽来一股冷风,不由自主的打了个激灵之后才知, 谷楷早已不知踪影。

是了,正如谷楷所言,高肇便是太尉,与封国属臣又有何干?

枉自己以为英明神武,竟不如一介愣头青明事理……

王显也有些懵。

为何李承志对高司空半丝好脸都欠奉?

至不济,也该拱拱手,呼一声太尉才是?

如今倒好,除了一声“坐”,竟连杯水酒都无?

更奇怪的,高太尉竟也不恼,说坐就坐,坐下后又呼喝着李氏仆臣,说是要喝李氏独有的清茶?

正自狐疑,又听李承志一声喝问,惊的王显差些跳起身来。

“看来太尉心意已决,已然要起兵了?”

“贤婿何出此言,就因湛儿与驿外拦截予你?那不过是老夫恼你视我如洪水猛兽,故意吓吓你罢了!”

高肇接过李聪递来的茶盏,用杯盖刮着茶叶,“此来只因并州水患,午后正与世荣兄巡视漳水(黄河支流),突闻你已抵至上党,便与世荣兄商议与你一见,故而来的急了些,你又何必如此诬我?”

这么巧?

还贤婿,贤个鸟毛?

李承志心中冷笑不止,又看了看错愕不已的王显。

合着这佬倌儿什么都不知道?

反倒害的自己以为他也反了……

高肇抿了一口,又放下茶盏,朝王显拱了拱手:“怠慢世荣兄了。机会难得,我欲与承志商议些家事,不知可请行个方便?”

这有什么行不行?

直觉这翁婿二人不怎么对劲,王显乐的躲清闲,忙打了个哈哈,告辞离去。

王显一走,片刻前还满面含笑,使人如沐春风的高肇,眨眼就垮下了脸,阴沉似铁。

见他如此,李承志突然就高兴了起来。

“太尉,被人逼迫的滋味如何?”

“咚!”

高肇重重的一拳砸在案上,茶盏被弹起又滚落于地。破碎之声清脆却又刺耳。

刚刚被掩好的门又被撞开,李孝先与高湛几乎同时冲进帐来,皆是手握刀柄,虎视眈眈。

高肇抄起杯盖,顺手就砸了过去:“滚出去!”

李承志哈哈大笑:“子澄放心,如今的太尉依旧是太尉,我岂敢将他如何?放心便是……”

高湛放下杯盖,与李孝先悻悻的退了出去。

被这么一打岔,高肇的怒气稍稍缓了几分。但依旧面色铁青,怒瞪着李承志:“我真是小觑于你了!”

“太尉过奖了!”

李承志笑的好不轻松,“若非你欺人太甚,步步紧逼,李某也不至于与太尉鱼死网破。正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此理!”

高肇又气又恨,更是后悔的肠子都要青了。

后悔低估了李承志,更后悔为何心存侥幸,姑息纵容,使其成了心头大患。

当日就该一不做二不休,让元英将他刺死予京中,岂不一劳永逸?

但千算万算,谁能想到露于表面的只是冰山一角,暗中的李承志早已成长为庞然大物?

一想到高猛所报,高肇就不寒而栗。

那刘氏马场成立于两年前,岂不是李承志两年前入京之际,就已然着手予天下布局?

不然岂能将高猛的底细查的那般清楚,知油湖之所在,更入高猛大营如无人之境?

只是一个夏州,就藏匿有奸细与悍卒千余,马匹数千,火器无数,那北镇呢,西海呢?

本以为是想当然之言,不过是蛊惑快要病糊涂的元英不得不对李承志痛下杀手,但谁知,竟然一语成谶?

“此时想来,你予泾州之际,便已暗生反志。是以令部曲假死逃生也罢,授意张敬之、李始贤以押送罪民之名,偷运丁口匿于河西,皆是确有其事?”

李承志笑吟吟:“口说无凭,太尉即为百官之首,总领天下兵权,查就是了!况且朝廷已往河西。西海遣派秘使,不日就将水落石出,太尉又何必血口喷人?”

高肇却不接话,而是自顾自的说道:“那假借酿酒往河西运粮,及你大战关中,隐匿罪名数万户,皆运于西海等也非空穴来见。想必此时之西海,民已近十万户,战兵至少已有四五万?”

李承志岂会上当?

方才推门入帐之时,李孝先即不作声,帐外也无讯号传来,分明是警戒未除。不出意外,王显定未走远,说不定就在帐外听墙根。

“此谣言来自何处,他人不知,难道你我也不知?”

李承志冷笑不止,“若非太尉无事生非散布此谣言,并以此蛊惑中山王谋害予我,你我何必反目成仇?”

帐外的王显心中一紧,随即恍然大悟。

怪不得李承志视高肇如死仇,且半丝遮掩都懒的做?

任高肇城府似海,此时也已是脸色乌青,气到发抖。

他英明半生,便是心思慎密,生性阴柔的元恪也被他哄的服服帖帖,为何独独一个李承志却束手无策,半点当都不上?

他硬是忍下一口气,冷声喝道:“高湛,肃清左右!”

高湛低应一声,随即帐外便传来一阵脚步,似是所有护卫皆已远离。

稍倾,又传来一声轻柔的哨响,李承志便知,帐外已无半个外人。

看来高肇栽赃不成,准备攻心了。

果不其然,高肇一声低叹,满脸都是痛惜之色:“你我翁婿本该同仇敌忾,为何要使亲者痛,仇者快……”

话都未说完,却被李承志冷声打断:“我又非三岁小儿,太尉何必这般糊弄?自你蛊惑元英,当街刺杀予我,你我之间就再无半丝情份,之后又以我父、长兄、三弟做伐,更不惜危胁于我,你我便已是生死仇敌。

便如今日,若非李某见机的快,太尉早已当机立断,绝了我这个后患,故尔太尉实无必要惺惺做态。”

高肇稍稍一愣,便如恍然大悟一般,满脸都是原来如此的神色:“我说你为何不惜暴露实力,近如破釜沉舟一般要断老夫后路,原来竟是这般缘故?果然未出我所料!”

他又呵呵一笑,“幸亏老夫见机的早,你离京第三日,我便令怀德,并你大兄、三弟护粮北上,此时应该已入潼关。便是再慢,最多十日也该抵至夏州地界了……”

轰……

就如一道雷劈到了李承志的头顶。

他反复问过高英,更寻崔光证实过,不是称还需近一月,近清明时节才会启程么?

而且做了那般多的布置,更是千交待万叮嘱,怎最后还是着了这老贼的道?

高肇这一招近如釜底抽薪,惊的李承志大失方寸。

他腾的一下站了起来,紧握双拳,手背上隆起根根青筋,恨不得照着高肇那张老脸来上几拳。

冷静,要冷静……

与这等老狐狸过招,你越是愤怒,越是容易着他的道。

“太尉莫以为如此就能使我就范?”

李承志猛呼几口气,厉声笑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太尉难道忘了汉高祖之典故?吾父即文君之公父、太尉之亲翁,尔欲烹之,则幸分我与文君一杯?”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还敢自称绝无反意?罢了……”

高肇冷笑一声,“即是亲翁,某又有何必谋害怀德?老夫此来不过是来规劝予你:你我是友非敌,万莫要行差踏错!也定有一日,你我会把手言和,戳力同心……”

他稍一顿,目光冷厉了几分,“也望你言而有信,不然怀德虽是无恙,但你大兄并三弟,老夫就不敢保证了……”

说罢就起了身,推开门扬长而去。

李承志盯着高肇的背影,眼中似是喷着火。

戳力同心?

这公明是在拿李始贤要挟他,更在警告他:便是不愿为我所用,不愿附逆于我,也莫我多管闲事。

言而有信那一句就是明证。

只因李承志发过毒誓:有生之年,绝不再为朝廷领一兵半卒……

至于以后,谁又说的准呢?

说不定高肇已有万全把握,只要李承志不插手,元魏这天下迟早都是他囊中之物。待那时,再与李承志计较也不迟……

李孝先走了进来,见李承志脸色阴沉,忍了许久才低声道:“郎君,此贼着实可恨,若是郎君下令,仆就地将能擒伏,至不济也能换回家主!”

“你当我未想过?他如今还是太尉,位极人臣,我以何名目擒伏于他?真要如此,我便是不反也得反了……

再者此为并州,王显又为其心腹,我稍有异动,王显就能尽起州兵将我困死。况且高肇此行分明要逃至北地,高氏部曲定是已倾巢而出。就凭谷楷那两千乌合之众,怕是一个照面都挺不过。”

李承志牙齿咬的咯咯直响,“高肇就是料到此节,才故意令高湛在城内阻我,而后又孤身入营,便是想激我上当。好趁机以绝后患,或是将的掳至北地。我明知是计,焉能如飞蛾扑火,乌如樊笼?”

稍一顿,李承志又猛吐一口气,“不过放心,高肇投鼠忌器,只要我一日不死,他定是不敢将父亲如何……”

正说着,又见李聪匆匆而来:“郎君,高肇还未出营,就以太尉之令召见元长史、谷司马,并一众新军旧将。

元长史不知去向,谷司马声称已为封国属臣,除皇命与郎君之令一概不授,是以避而不见。但两位营将、数位旅帅却欣然受召……”

谷楷有乃祖之风,好呈血气之勇。早已对勇冠三军的李承志敬若神明,且性格耿直,如此作为不算出奇。

但元天赐如此机灵,稍有些出李承志之所料……

想到这里,李承志心中一动:高肇想干什么,竟连营将、旅帅都未漏过?

若要对自己不利,该是暗中联络才对,为何如此明目张胆?

嗯……不对!

高肇这是想敲山震虎,打草惊蛇。

若是自己由此而生疑,进而草木皆兵,又会如何?

八成会弃这两千封国之兵而不用,仓惶折返之际循迹匿影,乔装打扮,只带这百余家臣逃回京城。

难不成明知高肇起兵迫在眉睫,还要自寻死路般的北上,硬往他怀里撞?

李承志的脸色不由的一变。

怪不得王显屁都不知道,高肇却硬是拖着他在自己面前转了一圈?

就是想让自己疑神疑鬼,草木皆兵,以为王显即为高肇心腹,故而这上党及并州地界非久留之地……

糟了,高肇已然铁了心要除了自己这个心腹大患。

用父亲要挟自己的那些话,不过是缓兵之计。

不出意外,回京之路怕是早已屯有伏兵,就等着自己自投罗网……

李承志悚然一惊,刚要下令,话到了嘴边去又咽了回去。

如此天赐之良机,为何不能将计就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