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五六六章 破城

第五六六章 破城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守军摆出了一副搏命的驾势,弓箭射的极密。

几座城弩也纷纷发动,在一阵咯咯吱吱的怪响声中,射出了几根弩枪。

威力比步弓要强一些,但也强的有限。

射程堪堪超百步,偶尔一两支劲力稍强些,还要运气好才能射中一两骑。但至多也就是将骑士顶下马, 或是将马撞倒,根本造不成死伤。

原因便在于这玩意的年龄要追朔到李承志爷爷李其任武威镇军之时。之后武威撤镇设郡,这东西便失了用场。

但因为是上了军册的重器,既不能丢,更不敢拆,新任郡守便移入军库,一堆便是十年,任其吃灰。

待李韶去年上任凉州刺史,点检武库之后才翻了出来, 又令工匠拼凑,近五十副旧弩才凑出了七八副。

但整整十年,便是铁也锈蚀不堪了,何况是木头,还是拼的,能有多少威力?

能将弩枪射出去,还能射至百十步外,已是工匠学究天人,绞紧脑汁了。李韶也就只能聊胜于无,摆在城墙上以壮军威。

……

元晖躲在弩后, 双眼眯着两条缝,紧紧的盯着西北方向。

但越看, 他越是心惊。

箭如蝗雨, 一波接一波的抛下城头。虽然敌兵阵形极疏, 但好在箭雨极密, 城下前军已有不少被射的如同刺猬。时不时也会有弩枪射下, 将敌骑撞翻。

但诡异的是,敌军即不反击,比如引弓往城上抛射,也不躲避,好似认命了一般。

至不济,也该将前阵后移,躲开守军直射的射程才对?

此时的西、北两城已然箭雨连天,连车弩都搬了出来,东、南两城依旧按兵不动。换任何人是敌帅,也该猜疑守军应要向西、或是向北突围。

但城下方才如何,此时依旧如何,敌将并未从东、南两方多调一个兵卒往西、北两城增援,更或是在阵后巡戈堵截。

元晖想不通:敌帅以为这是疑兵之计,还是以为胜券在握,认定便是城内突围,不论是从哪一面,都不可能成功?

盯着敌军后阵那杆无名无字,只绣着一轮金日的大旗,元晖的眉头越皱越紧。

若真为李氏部曲,定有火器相助。但自己看来看去,也未看到多次予绣衣使密奏中见过的用来抛射雷器小型石炮,并油罐之类的事物。

但不能再等了。

天知道来敌的援兵已到何处、来了多少?

每多耗一刻, 逃出生天的希望就会渺茫一分。

即如此,索性将计就计?

西城就罢了,从北门出城,一样可以逃过黄河,或是逃到薄骨律。

至少可以躲过敌将帅驾……

元晖猛一咬牙,沉声喝道:“宿普!”

一个军将急走两步,抱拳应道:“史君!”

“中军何在?”

“已在城下集结,只待史君一声令下!”

“走,去北城!”

元晖三步并做两步,飞快下城。一众亲卫紧随其后,护着他往北城奔去。

……

“辛太守,史君有令:命西、北二城凡可挽弓之卒皆移防至南城……”

方才还令自己抛射不辍,这才几刻,又要将自己换防到南城?

这元晖到底搞什么把戏?

辛雄心中犯着疑:“宿将军,敢问史君予何处?”

“就在南城,恭候太守!”

“那此处又由何人驻守?”

“自然换由史君!”

宿普往城下一指,“待两城换防,太守予南城袭射之际,北城之敌定然松懈,到时便是突围之良机,某便会率甲骑千余直冲敌阵。

任敌贼甲坚盾厚,但也只有千余,且要围困足四五里的城墙,阵形能有多厚?必能一冲即溃……待某突围,史君就会趁敌贼大乱之际,关闭城门……”

辛雄顺着宿普手指的方向,往城下看了看。确如他所言,城郭只是一面城墙就长有四里有余,敌骑就只千余,阵形摆的再疏,又能列到几层厚?

也是奇怪,从未见过这般打仗的,难道敌将就从未想过守军会遣骑突围?

还是说,来敌依旧以为武威郡城如往年一般,守卒不过千余,甲无几副,马无几匹,只靠区区数千骑兵就能困死?

辛雄猜忖敌方之阵形,却未想过元晖会耍花招。匆匆一应,便急声呼喝着城上弓卒往南城转移。

见城上不再有箭矢抛下,李彰猛松一口气。

虽说暂时还未有折损,只是伤了数十,但只是那漫天箭雨给人的压力,并射成刺猬一般的前军,就让人喘不过气来。

也幸亏前阵皆为泾州旧部,可谓百战悍卒,若换成新军,或是三营胡骑,这阵形早溃了。

他稍一犹豫,正欲令军阵换防,以便让前军歇一歇,突听南面一声哨响。

这是令李彰严加戒备的意思,李彰稍一转令,想起李亮的交待,心中不由一紧:难不成,城中守军要予此时从西、北城门突围?

还真就有可能。

西、北二城之守军之攻势虽只持续了半个时辰,但箭矢就如不要钱一般的往下抛射。这骤一停顿,连自己这個主将都禁不住的心中一松,何况麾下兵卒?

若换自己为守将,难保不会趁城外敌军松懈之际猝然突围……

心中如此猜疑,李彰连声喝令,令前阵莫要轻举妄动,严加戒备。

而后他又凝神,往城中瞅着。

如今之李彰,与两年前相比堪称竿头日上,何止长进了一倍。这一看,还真就让他看出了些门道。

只见城内隐有烟尘升腾,仿佛一道雾龙,冉冉飘起。若仔细分辩,似是由南至北,越往北便越浓,越往南便越淡。

李彰脸色微变,又如飞一般的跳下马,趴在地下听了几息。

这分明是数百甚至上千甲骑奔过之后激起的尘土,而看模样,应是从城南奔至城北。但耳中并无马蹄之声,表明甲骑已然集结一处,就在北门附近……

他猛的翻起身,厉声吼道:“快,令火器营戒备,敌贼要从北门出城……”

亲随半丝都未耽搁,举起铜哨便猛吹两声。哨音拐了两个弯,讯令传的清晰无误,指的就是北门。

另一侧的亲兵猛摇号旗,一为哨令之辅助,二则向南城的李亮示警,示意守军应是要向北破阵。

李亮端坐马上,看了看已淡的几无痕迹的那道烟尘,微一颌首:李彰突飞猛进,如今已有几分乃父之风。

“传令,令东、南两营准备破门!”

“诺!”

亲信有条不紊的传令,副将李孝严却有些不解:“大兄,此为何意?”

他想的很简单:既然李彰示警,守军欲破北阵,北城定然城门洞开,便是破城,也该由北门趁虚而入,但李亮为何反其道而行?

“只能算是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李亮也不是很确定,只是沉吟道:“郎君常言之,元晖志浅才疏,眼高手低,且贪腐成性,贪生怕死。身为绣衣使,却致先帝遇刺,只这一桩,他就是死罪。

但其极善钻营,谄媚予高英,又不惜重财贿赂予高肇、元英、元澄等人,才得以免罪。如此人物,又能有几分骨气和血性?

是以亮以为,他既已识破我等来历,便知命不久矣,十有**会以死求话,悍然突围。元晖也只能混入突围的甲骑之中,才能拼得一线生机。

而城中军民也罢、州城之官吏也罢,若知元晖弃城而逃,岂有死守之心?李彰若能破了北城,南城自然也会兵败如山倒,更说不定会开城而降……”

原来如此?

李孝严道了一声佩服。

而话音刚落,便听北城一声鼓响。

守军真从北门突围了?

……

李亮为何宁愿冒着蝗雨般的箭矢,也要令前军坚守于城下百步左右?

并非只是怕离的太远,阵形太疏,从而留下的空档就越大,会给敌人可趁之机。

而是火弩的射程就只有一百步,再远便不足以射至城头、城门之上。

这也是为何前军皆为白甲旧部的原因之一。

只因整个西海,如今就只有当初随李松西循的那四千战兵懂得施放各种火器、雷器。

就如此时,城门一开,吊桥方一落下,一旅前军便齐齐举弩,对准了城门。

但并未当即开弩,而是待城门中已奔出了百余骑,兵卒才吹亮了火折子,将火弩尾部的引信点燃。

原理很简单,其实就是在弩箭上绑了一管火药,但重量不轻。一管足有一斤往上,所以便是足射百丈远的三石弩,如今也就能射出百余步。

……

也就几息,三门之中跳涌出三四百甲骑,正值将半未半之际。看城下敌骑依旧呈疏阵,既未上前阻截,也未见其余各城之敌军增援,元晖又惊又喜。

就凭这区区三层的骑阵,又如何能阻的住一千甲骑冲锋?

那被端在敌卒手中的弩机,及那尾部燃起的火花、蓝烟等,元晖自然也看到了。

但他的印像依旧停留在李承志呈献的那张秘方的阶断,以为凡雷器必为罐状,炸敌前必须摇晃,且需以石炮投射。

而用弩弓所射的,只是火箭而已。

便是火箭厉害,且如附骨之蛆,但短短百步而已,又能射出几箭?

一千甲骑死伤个三四百顶天了……

元晖猛吸一口气,厉声喝道:“合阵,矢锋,杀……”

一声令下,三股甲骑便兵合一处,列成推形阵,向一支大号的箭,一往无前的向北撞来。

与此同时,李彰猛的挥下了手。一声鼓响,百弩齐发。

这第一轮的一百弩,射的全是烟花弹,只为扰乱敌阵。只听“吃吃吃”“啪啪啪”的一阵乱响,火花知书达理射之间,十匹马中当即就惊了七八匹。

矢锋也就刚提起马速,堪堪冲出十丈,上千骑便已无阵形可言。数百匹马就如无头苍蝇一般四处乱撞。

待第二轮才是炸药,却又射的是敌骑后阵,也就是靠近城门及吊桥之处。

无它,只是受惊的战马已不分敌我,怕带着炸弹乱冲过来后伤到已方。

之所以射后阵,一是惊马至多冲到一半,炸弹便已爆开。二则是趁机炸毁吊桥与城门,使城内守军闭之不及。

只三轮,一千甲骑便已乱成了一团,莫说是马,便是人也已被吓的六神无主,手忙脚乱。

耳中尽是人吼马嘶,已听不清何为号令。又因四周烟尘迷漫,更是不知方向。

元晖满脸狰狞,不停的用刀砍着马股。战马吃痛嘶鸣,不停的往前冲撞,但四周不是惊马就是乱兵,怎可能冲的出去?

他只觉五雷轰顶,心中就只一个念头:完了?

为何那李承志的秘方之中就从未写过,火器还有这般用法?

既有此利器,那李氏家将为何甫一围城之际就不用此物攻城?

而既用此物,就如掩耳盗铃,定然是藏不住来历的,那敌帅何必多此一举,假扮成胡骑?

突听一声爆响,又觉肋下一震,元晖竟感觉自己飞了起来。

无尽的痛感如潮水一般袭击着神经,弥留之际,元晖就如福至心灵。

敌将之所以围而不攻,摆明是算定自己必会狗急跳墙,悍然突围。

既然能轻而易的骗开城门,何必要强攻?

之所以假扮胡骑,自然是为了欺瞒朝廷。想必敌帅有十成把握,不会使城中军民走脱一个,更不会使消息泄露半分。

李承志,已然反了……

脑中泛起这般念头,元晖便彻底失去了知觉……

……

五百弩兵就只射了一轮,一百支烟花,四百支炸药,就使元晖的一千甲骑溃不成军。

城下更如炼狱,遍地残肢,嚎叫四起。

这般情形,李彰已不知看过多少遍,早已乏味,更是将神经练的有如钢铁。

他安坐马上,立于距城门百丈之外,双目如电,尽可能将战局尽收眼底。

何处若有溃兵逃出,他就会急声下令,令后阵甲骑围截。便如这般,竟无一个漏网之鱼逃出。

前军已然停止开弩,烟尘渐落,眼中渐渐已能视物。

城门与吊桥早已被炸的四分五裂,足丈深的护城河已被人尸与马尸填到过半。城上的守军早已不见身影。

透过门洞,依稀可见未出城的骑兵在瓮城之中团团乱转,进不敢进,却又无处可退。

哈哈,守军竟闭了内城门?

李彰低笑一声,朗声喝道:“前军戒备,后军填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