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五六七章 恩威并施,欲擒故纵

第五六七章 恩威并施,欲擒故纵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这一仗打的无惊无险。

自元晖开闸出城,至李彰率军登上北城,便是大局落定。

也就堪堪两刻,城下便如炼狱,城上的守军莫说放箭或是落石,就连头都已都不敢露。

稍稍有些战力的一千中军,也已被元晖葬送了七七八八。虽瓮城之中还残余二三百骑, 但见火器营端着火弩入城之时,就如墙倒般的跪倒了一地。

内城之中的守军在军将的逼迫下,咬着后槽牙搬运着石头、椽梁、土包堵着内城门。

但李彰岂会坐失良机?

射了十几弩,瓮城门就炸了个粉碎,门洞内的步卒或是瑟瑟发抖,跪地求降。或是作鸟兽散,逃了个干干净净。

见识过火器之威的西城、东城守军就如山倒一般, 跪了一地……

直到穿着皮袍、端着火弩的西海部曲顺着东西两城往南城压来, 辛雄才后知后觉:竟这样,城就破了?

外有猛虎,内有饿狼,本就被城外甲兵之坚韧骇的心惊胆战的守军更无半丝斗志,如此还如何抵挡?

看着跪满在墙道的军卒,辛雄仰天悲呼:元晖误我……

……

李承志收到消息是申时时分,他已率后军拿下距武威郡城约两百里的番和县。

连州城之中也才只有三四千守军,就只民户堪堪上千,城墙将将丈余的一座小城,能有多少守卒?

李承志都还未令兵卒围城,只是往城上射了一封劝降信,县长便举城而降了。

不降也由不得他。

看到城下密密麻麻的军阵,并装有云梯、石炮、望楼的车队,城中官吏也罢,富户也罢,就已将县衙围了个水泄不通, 大有县长若是不降,就将他绑出城云的架势。

是以也就半刻, 城门洞开,小小的县衙之中跪满了人。

正待入城,李承志又接到了李亮已然攻破武威郡城、元晖战死的讯报。

略扫了一眼急报,他脸上并无多少惊喜之意,似是早已习以为常。

自李亮从西海出兵,堪堪一月连取两郡八县,皆是这般。就连州城也未挺过半日便破,竟非是运气使然。

究其原因,无非便是火器之利,颠覆了这個时代。

而如今,也才只是最为原始的炸药包绑在弩箭上发射。若是再过些时日研制出火炮,更或是前膛枪,又会是如何光景?

李承志不知道会对后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但如今他已是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上……

心中转着乱七八遭的念头,他又令亲信传令李亮,先予姑臧城中暂歇一日,待明日天明,便着手押解百姓、车、马、粮草等运回西海。

便是凉州民少, 州城之中也有万余户,便是迁徙至镇夷关北, 也要六七百里。若是快些,也要半月以上。稍一耽误,便是一月也有可能。

不过也无需担心。

真若有消息走漏,待就近之鄯善镇、酒泉郡、金城郡听到风声,也到十日半月以后,再传到京城,又要十日半月。

等到那时,朝廷应足了劲的调兵遣将,欲与高肇斗个高低,哪有闲瑕顾及已如鸡肋的河西。

也更说不准会遂了李承志的意,那时的关中便是不乱,也会隐生不稳之相,朝廷更是无瑕顾及河西,只会令就近之镇、郡探明实情,或是严防死守。

再加情势不明,这几处定不敢冒然出兵,李承志便可从容不迫的将民户、物资等转运到西海。

这也是他此次出兵东凉州的意图所在:趁高肇造反,朝廷惊慌失措之际,先将张掖与酒泉抢掳一空,成千里赤地。

之后再视实情而定,待朝廷与高肇脑浆子都快打出来的时候,再取酒泉,更或是兵指敦煌镇与鄯善镇也不迟。

倒不是非取这两镇不可,最多也就亮亮獠牙,令这两镇投鼠忌器,不敢轻易的进犯河西。

而最多到明年开春,李承志就会予各郡、县驻兵,迁民户入城复耕。

待河西三郡逐渐稳定,可耕之地达十万顷,年产粮达千万石,可养民十万户以上,才算是达到了他初步的战略意图。

而这一阶段,短则耗时三到五年,长则八到十年甚至更长。在此其间,只要无人进犯河西,李承志绝不会遣一兵一卒入关。

时间看似很长,但李承志一点都不急。

若想成就大志,就要有足够的耐心……

片刻之后,李承志率一众亲信进了番和县城。

县城不大,方圆也就三四里,皆是夯土城墙,最高之处也就两丈。

而举县也才千余户,若是关中,稍大些的豪强家的庄园都比这要大,墙都比这要高。

可见河西之荒凉。

自县长以下,衙中吏属与城内富户在衙堂外跪满了一地,见到数百骑簇拥着一位披着银甲的军将入院,便如劲风吹过麦田,齐齐的拜了下去。

李承志此行的目的是抢人,而非杀人,所以态度很是温和。他轻轻的一挥手,语气中还带着笑意:“起来回话吧。”

听到字正腔圆的关中话,县长愣了愣,抬起头来盯着李承志一阵猛看。

可惜李承志戴着虎头兜鍪,将脸遮的严严实实,就只能看到一双眼睛。

只见黑仁黑瞳,眸子里似是藏着光,分外有神。县长稍一犹豫,小心翼翼有试探道:“汉人?”

开口也是关中腔,应是豳州一带人氏,李承志不由就乐了:还是个老乡?

见众人起身,李承志正欲问问县长的来历,微一侧目,只见银光灿灿,他不由的挪过了目光。

应是个胡人,穿着皮袍,戴着毡帽。但不似常见的胡人那般邋遢,收拾的很是利落。

李承志奇怪的不是这个胡人的装扮。

番和县自西周时就为西戎的放牧之地,县城往北十数里还残存着一座足有上千年历史的力干古城。

直至汉时,赵充国治理河西屯兵屯田之后,才有汉人定居。又经后汉、三国、西晋、五凉、元魏,受汉人影响的、仰慕天朝上国的河西胡族大有人在,拾缀干净一些也并非怪事。

李承志好奇的是胡人脖子里那好长的一串珠链,明晃晃的。

不似银,也更非锡,而是亮银之中略带着一丝黄色。

瞅了几眼,他心中便有了大概,下意识的伸出了手:“可否借来一观?”

此时人为刀俎,他为鱼肉,胡人焉敢有不应之理?

他连忙从脖中解下珠链,双手奉上。也只还以为李承志看上了他这件饰物,连忙谄笑,用生硬的汉话回道:“某愿奉送于阁下……”

“不用!”

李承志挥着手,接过珠链端详了起来。

珠子溜圆,应是仔细打磨出来的原矿石,银中带着金色,光彩生晖,煞是夺目。

前生学的就是勘探寻探的专业,他自是知道这是何物。

镍铜合金!

这东西在这个时代的作用很有限,但很实用:防锈!

稍一提炼,在兵甲或是铁器上镀一层,就可数年不锈。

除此外,铜在这个时代可是硬通货,便是铜六铅四的青铜每斤都能换粮两石多,何况这种经年不锈的稀罕物?

竟忘了番和县便是后世的永昌,就是因为手中的这东西,国家硬生生的在千里荒漠中建了一座城,还是地级市。

所以这东西在此地储量绝不在少数。再看这胡人堂尔皇之的挂在脖子上,便知定是无意拣到的,就近之处十之**有可露天开采的矿脉。

倒是意外之喜……

李承志看了看,将珠链还了回去。又交待李孝先:“稍后仔细问问,此物来此何处,尽量找到出处,我有大用!”

“遵郎君令!”

“官吏、富户,并平民等,俱依旧例,皆迁往镇夷,莫要漏掉一个……若有冥玩不从之辈,自是莫啬于军法。但遵从之流,就需好生照看,莫忘了,这皆是我李氏子民……”

李孝先恭身应着,但一干降官降民却是心思各异,或惊或喜或忧。

如县长,越发肯定这位施发号令的头目是汉人无疑。不但是汉人,且了关中人氏,如今更是连名号都报了出来:姓李!

关中有名有姓的李氏有几家?

大些的便是陇西李氏,其下也就乌支李氏与祖居李氏这两支。

他惊的是若是有心,不难推猜出此李氏为哪一支。但这头目既然敢当着他们的面坦然言之,定是有十足的把握,不会担心走漏风声。

故尔莫说反抗,便是稍有些惊乱,怕也是人头滚滚的下场。

喜的是听其所言,似是无意多造死伤,只是要将举城之民尽皆迁往合黎山。

而忧的则是前路未卜,天知道以后是奴是仆。

但连那胡族富户都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县长与能不懂如此道理?

是以数息之间,县长就想通了关节,有了决断。待李承志走后,李孝先问他县中民生,诸如丁户几何、粮草多寡、车驾、牛马各有多少之时,县长竟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是一般的配合。

倒是为李孝先省却了不少的麻烦。

待休整了一夜,天明之时,整座县城都动了起来。

数千兵卒监管千余户百姓,且有县长并县中佐吏等带路党,自是轻轻松松。

李孝先也未一昧的强压,而是遵从李承志反复交待的“恩威并施”的方针,实行双管齐下的策略。

先是贿以重财,施恩于县中佐官并三长,而后由军中司马、记事、诸文吏等随邻长、里长、党长予百姓承诺:

凡百姓私有之财,半分不取,皆各归各家。

凡无法携带需遗弃之物,皆按价补偿。如居所、耕地等。

且每家每户都派有两到三个兵卒,名为帮手并登记到册,实为监视并催促。

当然,若有不知好歹之辈,自然只能施非常之手段。派往各户的兵卒腰畔的刀、背上的弓又不是用来看样子的?

如此之般,进度不是一般的快,竟只用了一日,城中之民便皆已造册,家中财物皆已装车。

又歇了一夜,等第三日天明,千余民户并一营甲骑便出城上路。

出乎所有人意料,这一路上竟管的颇为宽松。只要不耽搁行程,只要不偏离驰道,或多生事端,看押之兵卒就不会多管闲事。

就如此时,堪堪行够六十里,离太阳落山还近一个时辰,军将竟就喝令全军扎营。

番和并不多少耕地,凡丁户十停中有九停都放特许为生,是以牧帐为家中必备之物。

若是有短缺之民,随户之军卒就会送来军帐。

待扎好帐后,兵卒就会喝令各户造饭,粮是军卒免费供给各户的军粮,皆是蒸熟的粟饭晒干再和以肉干研粉制成,其中加足了精盐。

谈不上有多美味,但比起要么缺盐,要么顿顿吃的是又苦又涩的硝盐的贫户而言,已是相当的可口了。

且极为方便,一冲就好!

如此一来,倒使大部分的百姓放心不少,有胆大的还拿出肉脯,送予兵卒。

不过都以军纪严明,授之必受军法的借口推脱了……

见兵卒和颜色,倒使许多人胆子大了不少。再加心中无底,心思也活络了起来

先是那劲中戴珠的胡族一试三探,鬼鬼祟祟的寻至县长帐中,而后便如闻到味的苍蝇,陆陆续续来了十数人。

其中不为衙中官吏,便为县中富户,不多时竟连帐中都坐不下了。

县长被堵在帐中,脸色煞白如纸,额头上的冷汁如滚珠一般的往下滴。

他低声冷喝,声音中带着颤意:“尔等是想找死不成?”

“县君何出此言?”

县丞满脸不解,“正是我等不愿坐以待毙,才寻县君共商大计……”

商议个鸟毛,你这是生怕爷爷死的不够快?

县长如得了寒症一般,浑身上下直打哆嗦。

抖了许久,他才一声厉喝:“来啊!”

只听哗哗一振,就如从地里钻出来的一般,方才还鸦雀无声的帐外,突然就冒出了无数甲兵。

被县丞和几个富户安排在帐外盯梢的几个亲信连声都未哼出一声,就被捆做一团。

“拉出去……”

低喝一声,县长猛的一顿,看着县丞那张青白的脸,终是心中一软,“拉出去,绑了……”

看进来几个甲士,抓鸡一般的将县丞拎了出去,帐中众人只觉寒意刺骨。

怪不得这一路上管的都那般宽松?

这分明就是欲擒故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