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五六八章 威严渐重

第五六八章 威严渐重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也就片刻,帐中复又归于平寂,但人影幢幢,忽长忽短,便知帐外都已围满甲士。

看一细瞅,分明已是刀出鞘,箭上弦。但有半丝异动, 帐中这十数人怕就是被射成筛子、剁成肉泥的下场。

忽又响起一阵甲叶抖动的响声,帐中进来一位约摸三十岁的军将,众官吏并乡绅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

“赵县丞昨夜就与鲜于县尉密谋,而后又与今日午前寻尉军曹、于功曹商议……而来寻县君之前,又联络冯党长、连家主等……”

李仲和挨个点着各人的行迹,竟一个不差。而后环视一圈, 不急不徐的问道:“诸位这般殚精竭虑,应是想逃吧?”

“将军误会!”

县长连忙起身,而后深深一拜,垂下的袖子竟已挨到了鞋面,“皆是赵县丞擅做主张,我等一概不知,望将军网开一面!”

“你倒是推的干净?”

李仲和微微一叹,“予启程前一日,军中司马、记室便屡次提及:尔等原为何职,至西海后依旧为何职。原有良田几何、宅院几间,至西海后只多不少。其余家财但有遗漏或折损,至西海后皆会双倍补偿……如今看来,尔等皆是当成了耳旁风,竟半个字都未听进去啊?”

短短的几句,却吓的众人额上直冒冷汗,当即就跪倒了一堆:“将军息怒,我等只是授赵县丞蛊惑, 称寻县丞有要事相商,实无半分敢逃的心思,求将军饶过我等这一次……”

“一次好办,若再有下次呢?”

一听有戏,众人大喜,无不是以头抢地:“若有下次,任凭将军处置!”

“好!”

李仲和点着头,肃声回道,“且记得尔等之言!”

说罢便出了帐,又听几声呼喝,甲叶抖动的声音渐行渐远,映在帐布上的那些影子眨眼间就消失的一干二净。

“噗通”一声,县长瘫坐于地,汗如雨出。

“糊涂啊……怎就敢听赵胜那狗贼之言,行妄送性命之举?”

十数人如劫后余生,阵阵后怕,却又不知如何解释。

谁能想到,看似散漫的营中竟处处都藏着伏兵,更未料到,凡帐中之人,竟早就被重点监视,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竟都未逃过对方的眼睛。

可笑他们还以为只要谋划得当,定然能逃出生天。

正当无言以对,又听帐外一阵响动。猛的回头,竟见赵县丞跌跌撞撞的进了帐。

身上并无伤痕,手脚也未捆缚,身后也无追兵,竟似是被放回来的?

目光呆滞,脸色苍白,嘴唇哆哆嗦嗦,好像受了惊吓一般。

县长悚然一惊:“竟就将你……放了回来?”

赵胜丢了魂似的点着头,嘴角一咧,本是要挤出一丝笑,哪知却双哭还要难看。

“兵,到处都是兵,人马俱甲,光影幢幢……凡一处示警,眨眼可传十数里外……”

原来被押出帐后,赵县丞便由兵卒带至营外。兵卒只是轻轻打了個呼哨,营外便亮起了无灯火。

满共就一千骑,不可能如赵胜所言,到处都是兵。不过塘骑传讯迅捷,瞬息间延绵十数里。四面八方星星点点,故尔才看着极多。

这还怎么逃?

众人心中一颤,下意识的倒抽凉气。

“但凡长眼,就能看出这一营甲骑皆为虎狼之士,你这狗贼真是死不自知……”

县长又嘶声问道,“某以为你便是不死,也要脱层皮,为何将你放了回来?”

想起那军将警告自己的眼神,就如看死人一般,赵胜冷不丁的一个激灵:“那军将称,但有下次,定斩不饶……”

……

李仲和回到中帐,李孝严正站在帐外,仰首看着中天的那半轮弯月。

“明日午后多半有风,应是不会太大。但以防万一,五更就要造反,但等天色将明,便令全营开拔。若走快些,于午时前便能至河西马场……”

李仲和抬头望了望天,只见月色朦胧,仿佛披了一层纱一般,便知他所言不需。

这一招还是从李承志哪里学来的,不然他们怎会望月辩风?

李仲和点着头:“还是走快些的好,也省的趁风大迷眼,有人趁乱逃脱!”

“和叔说的也对!”

李孝严随口敷衍着,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

河西本就荒凉,西至表是,东抵黄河,足近一千五百里,却只有两郡八县,合两百里才有一城。

如今更是被抢掳一空,真正的千里无人烟,便是逃出去,又能挺的过几日?

有马还好一些,至不济途中将马杀了,尚能苟延残喘几日。若是陡步逃出,怕是连三五日都活不过去。

这也并非李孝严想当然之言,而是经历了无数次总结出来的经验。

李承志于泾州起兵之时,李孝严与从父李会、长兄李孝先、并眼前的族叔李仲和皆为骑兵队主。

之后随李松循逃河西,李孝严在李亮营中任探路先锋,可谓吃尽了苦头。

便是一骑三马,粮草、车驾、营帐齐备,且全程并未遇敌,更未接战,待到镇夷之时前营病伤都已近至两成。

之后,李松又遣他予表是县西接应张敬之与李始贤。短短十日,便偷运流民一万五千余至西海。

依旧是粮草。车驾,营帐齐备,但短短五六百里,流民折损足达两千。

这次可不是病和伤,而是亡……

第三次还是他,数月间自秦、梁二州,薄骨律镇陆续接应俘军、流民近六万户运往西海。

这次准备的更为齐全,但依旧病死近万,可见行路之艰难?

若非抢人不易,李承志明知县中官吏,富户皆为最不安分之辈,又何需百般予李孝严交待,让他看好护好,最好一个不少的运到镇夷?

怕是刚入城之时,就尽数喀嚓了。

李孝严也就更不用费尽心机的行欲擒故纵之计,只需一顿乱鞭赶出去,任其自生自灭……

李仲自是不知李孝严在敷衍予他,只是狐疑的问道:“郎君为何对这些官吏百般纵容?”

不只是官吏,还要加上富户才对!

李孝严暗暗一叹。

不怪凡李氏仆臣皆委以重任,就李仲和还只是一介骑兵旅帅。

已然予西海三年了,竟连这般浅显易懂的道理都未看明白?

他稍一沉吟,耐心解释道:“只因凡官吏、富户,必为识字之人。便是不能署理政务,也能用来教习愚民,故而郎君才百般礼待,视若珍宝!”

是这样的道理吗?

李仲和想了想,还是无法理解:“西海与镇夷两地,如今士族、郡望子弟也已有许多,且官至县令以上者也不在少数,为何并不见郎君交待,特意礼待?”

你怎知郎君未交待过?

不然为何连你都知道,西海针对的只是士族与郡望?

李孝严话到了嘴边却不敢说出来。

大多数的时候,李承志令李松予西海施行何种举措,必会解释的详之又详,细之又细。但只此一点,却讳莫如深,只是强令李松并旧部执行,却一个字都不多提。

起先之时,也就是一万五千余户罪名运至西海后,李承志曾明令禁止:凡世族,郡望,勿论嫡系旁支、曾任官之职级大小,皆不可为军、政之主官。

不过好在凡李氏家臣大都识字,又起用了些庶族寒民,勉强够用。

后秦梁二州之民至西海后,民户陡增五六万户,只凭之前那些,就是累到吐血也管不过来。

还是李始贤与李始良双方拍板,又八百里加急报予李承志,才将这条苛令稍稍松动了一些。

但也只是稍稍而已:凡门阀子弟若为主官,为政不可过党长,从军不可过旅帅……

旅帅也就罢了,大小也算是职级。而党长只署民一百二十五户,连官都不是。

李氏本就为门阀世族,且传承数百年,李承志如此做为,岂不是数典忘祖?

不知李承志出于何意,一众家臣大都暗中揣测过,但绞尽脑汁也猜不出个所以然。

但好在积威已深入人心,便是李始贤也不敢置喙,是以西海上下执行的尚算彻底。

李孝严想了想,随意编了个借口:“凡入我河西皆为流放之罪民,凡士族、郡望,俱是举族附逆,这等逆贼,安敢重用?”

好似是这般道理?

李仲和反应有些慢,总觉哪里不对。好一阵才后知后觉的想了起来:西海的那些士族,也不尽是跟着造反的,有许多只是受了无妄之灾。

等他抬头之际,眼前早已不见李孝严的身影。

虽为族叔,但军中只认职级,不论亲疏,是以李仲和也不敢问李孝严去了何处。

呆立了一阵,他才挠着后脑,老老实实去巡营了。

今晚是他值夜,若出了差错,即便是族叔,李孝严也绝对照罚不误……

……

一刻之后,李孝严与十数亲随到了东营。

此为后营,兵卒就只两队,但随行之车驾却不少,大都拉着粮草。

除外围的大阵之外,约七八辆车于中心围做一圈,独自摆了一座小阵。阵中数座毡帐,就只一座中隐隐透着灯光。

“在此守着!”

到陈门之处,李孝先下马后将亲随尽数留下,独自进了车阵。

李孝先在门外轻轻的叩了叩门边:“郎君,孝严来了!”

“进!”

李承志回了一声,放下的手中的炭笔。

李孝严恭恭敬敬的行着礼,又接过李聪搬来的胡骑,坐在李承志的右手,不急不徐的秉报起来。

“于两刻前,县丞赵胜蛊惑县吏七人,富户六人,齐至县长杜容帐中,欲谋不轨之时,却被杜容喝破行计……”

被杜容喝破了行计?

岂不是说,这番和县长早就有所察觉?

识破就识破吧,也无关紧要。

方才那一幕并非他有意安排。如今西海民户近十万,就算没有乱成一锅粥,但也没顺到哪里去。那般多的大事他都管不过来,哪有时间理会这千余户中有多少老实人,又有几个奸滑之辈?

人心经不起试探,予这些官吏、富户而言,李氏自然是强盗无疑,焉能只靠三言两语,就能使其真心归附?

要换成李承志,也绝非会挖空心思,必逃不可。

这不过是旧例罢了,自两年前逾运关中流民往西海之时,李松就善用这一招。

虽简单,但多少有些效果。至少可能在短时间内挑出一些老实堪用之人。就比如今日未受赵胜鼓惑的官吏与富户,待至镇夷后,就会相应的委以职务,署理民务。

见李承志不置可否,李孝严又秉报起了明日的行程。但刚开了个头,就被李承志挥手打断:

“早就予你说过,行军之务皆由你而定,无须秉报予我……我只是不愿李亮分兵,专程遣军护送,才与你同行,若无紧要,我一概不予理会……”

稍稍一顿,李承志又挑了挑眉毛,“你不会为这些小事专程来找我一趟?”

话音未落,李孝严微不可察的颤了一下,脸上隐有些慌张,李承志更是确认了几分。

要换成李承志,也绝非会挖空心思,必逃不可。

这不过是旧例罢了,自两年前逾运关中流民往西海之时,李松就善用这一招。

虽简单,但多少有些效果。至少可能在短时间内挑出一些老实堪用之人。就比如今日未受赵胜鼓惑的官吏与富户,待至镇夷后,就会相应的委以职务,署理民务。

见李承志不置可否,李孝严又秉报起了明日的行程。但刚开了个头,就被李承志挥手打断:

“早就予你说过,行军之务皆由你而定,无须秉报予我……我只是不愿李亮分兵,专程遣军护送,才与你同行,若无紧要,我一概不予理会……”

稍稍一顿,李承志又挑了挑眉毛,“你不会为这些小事专程来找我一趟?”

话音未落,李孝严微不可察的颤了一下,脸上隐有些慌张,李承志更是确认了几分。

要换成李承志,也绝非会挖空心思,必逃不可。

这不过是旧例罢了,自两年前逾运关中流民往西海之时,李松就善用这一招。

虽简单,但多少有些效果。至少可能在短时间内挑出一些老实堪用之人。就比如今日未受赵胜鼓惑的官吏与富户,待至镇夷后,就会相应的委以职务,署理民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