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军事 > 大魏春 > 第五八八章 重礼

第五八八章 重礼

书名:大魏春 作者:眀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0:32

看完了印刷厂,李承志又到铜厂,也就是制币厂。

因为要用到水力机械,所以铜厂也建在弱水河边。李承志进去时候,工坊有条不紊,正在用钢轴碾压铜版。

烧红的铜锭进入两块钢轴之间,随着钢轴转动,一张约厚一分(三毫米),但大小并不规则的铜板被缓缓挤出,又被工人用铁钳夹到一座铁台上。

随着咚的一声重响,一方钢锭重重落下,仿佛盖印一般。待工人转动绞车,钢锭升起,铁台中散落着近百枚约一寸方圆,且印着花纹的铜币。

而后就会有工人用铁尺将废料扫落台下,同时将铜币扫至一侧的水池中,顿时就会激起一阵水雾。

李松令主事捞出十数枚,送到李承志面前。

李承志捻起一枚,端详了起来。

铜币厚度很是均匀,花纹也很是清晰,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好似烧焦了一样,两面都印着一层浅浅的黑锈。

这是铜在高温时遇水氧化,表面生成了氧化层,也就是氧化铜。

优点是防锈防酸防蚀,缺点是影响美观。因为在铜中掺锌,轧出铜板颜色起初时宛如真金,极为耀眼。而突然多了这么一层烟锈,就如原本绝艳的美人脸上长了一层癣一样。

但正是因为有这一层烟锈,才证明铜币的成色极足,不似汉五铢,至少有三成以上的铅。

把玩了一阵,李承志有些唏嘘:钱他到是铸出来了,但流通性却差强人意。

三月,第一批铜币发行后,他便制定了具有官方指导性质的币价,因考虑到诸多因素,他依照的是洛阳的钱价。

比如在京城,一斤铜约可换两石粟,西海的一斤铜也换两石粟。

具体到钱币却有差别:因西海币稍厚,稍大,且中间无也,是以一斤也就一百枚,比五铢钱要少五十枚左右,所以李承志预计购买力会高一些。

但没想到,他的预估有多保守:从三月底到六月初,官吏与兵卒,及民工都发了两个月的工资,市面的竟无一枚铜钱流通不说,已逐步开放市场化的一些区,乡等竟出现民众蜂捅卖粮,卖布,卖牲畜给官府,以求换钱的现象。

而在民间,铜币的实际购买力甚至超过了官方定价的四到五倍。

只稍做调查,李承志便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一是因为因为他以防万一,有备无患,如今的西海大部分地方实行的还是半配计半计划的经济制度,并未完全市场化。

二则是元魏缺铜,这一百多年以来一直施行的是“帛”“粮”为币政策,近似以物易物,所以民间一直有“屯铜”的习惯。

再者西海金币的成色太好,且花纹精美,远非两汉遗留的五铢钱相比,这更加促使民众惜用。

而这样一来,却打乱了李承志的计划。

政策是他亲自定的,无论如何也不能朝令夕改,他只能令各处官衙应收尽收,又令铜厂加班加点,昼夜不停。

然后又足足耗时三个月,发行量已然超出了计划的五倍,才使这股热度慢慢的冷却下来。李承志预计,待这最后一批铜币上市,再辅以官吏,士卒,工人加薪等一系列手段,当能使币价回落到一个相对正常的水平。

当然,也不尽是坏处:如今各处官衙的粮草,布匹堆积如山,牛羊更是多到不得不抽调战兵轮流代牧的程度。他粗略算过,至少可以支撑如李丰进驻比干战这种规模的小型战争五到六次,且持续一年。

但未雨绸缪,李承志已然开始筹立中央钱庄,以用来调控经济,更防币价回落过快,

对这一行而言,他是真正的门外汉,不过好在西海只是艘小船,好调头不说,风再大也根本翻不出多大的浪。

就如后世,无论什么新政策都会搞试点一样,只要在西海总结出经验,日后予天下施行之时才不会出大乱子……

暗暗思量着,李承志将铜币丢进钱箱,发出“叮”的一声脆响。

今日转了好几处,虽是走马观花,但李承志至少能看出凡是造出的纸也罢,印出的书也罢,铸出的铜錢也罢,质量都已超出他的预期。

且工人操作熟练,各环节緊密相扣,显然要归功于李松平日里盯的紧,且用了心。

“不错,你这民部主事算得上尽心尽力,知行合一。至少是上传下施并無折扣……”

越是亲信,郎君就越是吝于夸赞,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得他一句褒扬更是难如登天。

所以听到这一句,李松才算是彻底松一口气。

他拱手拜道:“仆谢过郎君!”

“嗯!”

李承志点着头,“不过还需牢记,需持满戒盈,不可好自矜夸,若有不决之时,切不可自做主张……”

李松满口答应,点头不断。

犯过那么大的错,他怎可能不长教训?

莫说是未决之时,便是稍有踌躇与犹豫,他就會寻李承志问计。李承志自然是知无不言,是以李松长进极快。

李承志又挥了挥手:“嗯,回吧!”

李孝先回应着,又令亲兵牵来了李承志座骑。

也就刚刚跨上马鞍,李聪又来秉报:“郎君,张别驾到了!”

这么快?

掐指算来,离他去信予李丰也就堪堪两旬,而比干城距此近两千里,可见张敬之走了多快。

“到了何处?”

“已至镇衙,已予大郎(李始良)见过,此时应是在洗尘!”

李聪稍稍一顿,面色古怪道:“除张别驾之外,奚中郎也来了!”

李承志愣了愣。

好家伙,还真让自己给猜中了,这奚康生真能舍得?

他有子六位,成器的至少占一半,但唯独将达奚带在身边悉心调教,已近十载,可见奚康生对他的喜爱。

而奚康生也更清楚,达奚这次好来却不好走,自己再是大度,短时间也不可能放他离开西海。

所以这個老狐狸的意图不言自喻,这一注,下的不可谓不重。

反之而言,难保不是奚康生慧眼如炬,已看出元魏已然是日薄西山,大厦将倾,故尔为达奚氏提前留了条后路。

这是好事。

其余不论,奚康生为当世名将,在鲜卑族中的威望极高。若真有一日能将其拢至麾下,足可抵十万强兵。

果然是好大的一份礼,这个人情欠的千值万值。

李承志徐徐吐了一口气,朗声喝道:“走!”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